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27)
2023(9927)
2022(8003)
2021(7310)
2020(6143)
2019(13434)
2018(13351)
2017(25626)
2016(13890)
2015(15304)
2014(15083)
2013(15375)
2012(14047)
2011(12661)
2010(12985)
2009(12425)
2008(12643)
2007(11497)
2006(10520)
2005(9500)
作者
(41418)
(35165)
(35022)
(32738)
(22168)
(17131)
(15683)
(13820)
(13155)
(12486)
(11986)
(11922)
(11440)
(11145)
(10876)
(10351)
(10329)
(10166)
(10145)
(10108)
(8841)
(8792)
(8629)
(8177)
(7894)
(7842)
(7797)
(7786)
(7127)
(7039)
学科
(79788)
(64954)
经济(64872)
(62834)
企业(62834)
管理(52162)
(45417)
农业(30466)
业经(27386)
方法(24195)
(20831)
数学(16921)
数学方法(16817)
(16106)
财务(16099)
财务管理(16091)
企业财务(15213)
技术(15123)
中国(14788)
(14179)
(13809)
地方(13640)
(13254)
(12348)
(11633)
(10583)
企业经济(10444)
理论(10408)
(10335)
贸易(10326)
机构
学院(210263)
大学(200030)
(90616)
经济(89077)
管理(86708)
理学(74636)
理学院(73888)
管理学(72977)
管理学院(72591)
研究(69071)
中国(56924)
(53381)
科学(43193)
(41899)
农业(40602)
(39529)
业大(36389)
(36122)
(33930)
中心(32803)
研究所(32701)
财经(31271)
(28303)
经济管理(26500)
(26391)
北京(25641)
经济学(25519)
(25072)
(24914)
师范(24882)
基金
项目(139891)
科学(111880)
研究(102874)
基金(102794)
(89908)
国家(88976)
科学基金(77334)
社会(67668)
社会科(63741)
社会科学(63722)
(56725)
基金项目(55904)
自然(49920)
自然科(48609)
自然科学(48599)
自然科学基金(47793)
(45376)
教育(43289)
编号(42707)
资助(39422)
(35253)
(32545)
(31854)
成果(31778)
重点(31251)
(30719)
(30541)
创新(28908)
国家社会(28128)
(27697)
期刊
(112395)
经济(112395)
(56830)
研究(55755)
中国(41914)
农业(38315)
科学(32864)
管理(32422)
(31849)
学报(31478)
业经(26226)
大学(23783)
学学(23005)
(20528)
(19920)
金融(19920)
技术(17902)
问题(15221)
资源(15091)
财经(14971)
经济研究(14595)
农村(14058)
(14058)
农业经济(13718)
(12995)
技术经济(12715)
世界(12185)
教育(12010)
(11236)
经济问题(11008)
共检索到318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超  庞艳梅  潘学标  韦潇宇  
进行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趋势的预估可对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及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利用区域气候模式PRECIS输出的未来A2和B2气候情景(2071-2100年)及基准气候条件(1961-1990年)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四川全年和温度生长期内平均气温、≥10℃积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参考作物蒸散量和湿润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基准气候条件相比,A2和B2情景下,2071-2100年四川省年平均气温和温度生长期内≥10℃积温呈升高趋势;川西高原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而其他地区以增加为主,温度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A2情景下年降水量以增加为主,B2情景下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芦鑫  殷淑燕  王水霞  高涛涛  
利用秦岭南北地区1960~2016年47个气象站点的观测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趋势检验、相关分析与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分析了秦岭南北地区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年以来,秦岭南北地区气温、≥10℃活动积温呈显著增加趋势,1995年后气温快速上升,并在2002年增温达到显著水平。春、冬、秋季增温明显,空间上秦岭以北增温倾向率大于秦岭以南。1960~2016年,秦岭南北地区降水量总体呈微弱下降趋势,从时间上看,1995年前降水量以下降为主,1995年后降水量转为上升趋势;从空间上看,1960~2016年,下降较明显地区为秦岭以北、嘉陵江沿线,其次为汉水流域丹江口水库区域;部分地区呈现微弱上升趋势,主要分布在巴巫谷地、汉水流域大巴山等山地段和秦岭南坡东部。相对湿度呈微弱下降趋势;日照时数呈显著下降趋势,四季下降程度为夏>冬>秋>春,下降显著地区为研究区东部平原、汉中盆地、关中盆地及巴巫谷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伟东  朱洁华  王艳琴  李军  
本文应用滑动t检验、Yamamoto’s检验、功率谱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上海1873年~2006年气温、降水、辐射、日照等资料,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年平均气温有明显升高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0.14℃,冬季和秋季的增温最为显著,平均每10年增加0.16℃;日平均气温5日滑动平均稳定通过0℃、10℃活动积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分别增加52.6℃.d和49.6℃.d;无霜冻期每10年增加8.7天。年降水量略有增加,其中春季降水增加显著,平均每10年增加31.8mm,秋季则略有下降。通过正态检验及概率估算,上海出现春涝的概率为20.43%,出现秋旱的概率为50.72%;年内降水分布不均,降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戴声佩  李海亮  刘海清  刘恩平  
利用华南地区1960~2011年101个时间序列较长的气象台站地面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法、累积距平和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分析了华南地区光能、热量和水分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华南地区年总辐射量呈现"U"字型变化趋势,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1960~2011年,华南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速为0.19℃/10年、0.13℃/10年和0.23℃/10年,温度生长期内≥10℃积温的气候倾向率为7.67℃/年,总体呈上升趋势,与1960~1980年相比,1981~2011年华南地区≥10℃积温高于8000℃以上的积温约向北移动了0.40个纬...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永坤  郭建平  
应用1961—2006年中国东北三省72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东北三省稳定农耕期、生长期及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东北三省平均农耕期、生长期分别延长了2.4 d.10 a-1、2.3 d.10 a-1;经Mann-Kendall检验,农耕期长度、生长期长度分别在1988年、1992年发生突变。46a东北三省积温表现为一致的增多趋势,降水量、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分析比较突变年前后两个时段的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农耕期、生长期平均积温高值区向东、向北扩展;农耕期降水量高值区、低值区面积萎缩,中值区向东南方向扩张,生长期降水量中高值区面积减少;农耕期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莉  王勇  张天宇  
利用1960~2010年重庆34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IDW插值法分析了重庆市全年及温度生长期的平均气温、≥10℃积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农业气象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重庆市年平均气温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增幅为0.37℃/10a,温度生长期内≥10℃积温亦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速为11.62℃/10a,以东北部偏东地区增加趋势尤为明显;全市年降水量和温度生长期内降水量均呈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态势,平均下降速率分别为19.72mm/10a和11.85mm/10a;约90%的站点年均日照时数和温度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且西部减少的趋势较东部更加显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纪瑞鹏  张玉书  冯锐  陈鹏狮  张淑杰  武晋雯  
利用1971年~2000年辽宁地区54个气象站30年气候资料,应用线性气候倾向率方法对年和春、夏、秋、冬四季的光热水等主要农业气候资源要素进行诊断分析,应用Mann-Kendall方法完成了对主要农业气候资源要素的突变性检测。结果表明,近30年来,辽宁省增温趋势明显,热量资源更加丰富,特别是平均最低气温增温幅度尤其显著,冬季增温比春、夏、秋季都显著;气温、积温、无霜期等热量资源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同步发生突变。降水量出现减少的趋势,趋势并不剧烈,但季节性明显,秋季降水减少的贡献最大,与降水有密切关系的蒸发潜力和降水蒸发差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不存在突变现象。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一致,在1...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爱军  陈长青  类成霞  张卫建  卞新民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趋明朗和世界性粮食安全危机日益严重,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已经成为作物科学的研究热点。江淮地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区域,探讨该区域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及其应对策略,对确保我国中长期粮食持续增长意义重大。依据我国江淮地区32个气象台站的多年逐日气象资料,并结合多年农作物生育进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江淮地区气候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48年来江淮地区光、热、水资源发生了明显变化。年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每10年分别平均递增了0.28、0.17和0.38℃;夜间增温幅度高于白天,日温差每10年平均下降了0.21℃。≥0℃和≥10℃的积温增加明显,每1...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静  张晓煜  李红英  张磊  马国飞  卫建国  
[目的]为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主动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宁夏银川地区1961-2015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明确了酿酒葡萄生长季内主要农业气候资源、影响酿酒葡萄品质的主要农业气候因子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演变特征。[结果]近55年银川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起始时间提前,结束时间显著推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持续时间显著增加,每10年分别增加97.6℃和2.6d,尤其是1995年后积温出现了明显增加。近55年酿酒葡萄适宜的放条出土时间提前,可能的生长季呈显著延长趋势,生长季内热量资源显著增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吉文娟  张利才  张加云  杨晓鹏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吉文娟  张利才  张加云  杨晓鹏  
利用西双版纳州3个气象站1961-2014年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西双版纳州茶树不同生长季的平均气温、平均气温日较差、≥10.0℃积温、<0℃日数、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州景洪、勐海和勐腊3个茶区近53年各生长季的平均气温和积温普遍呈显著的上升趋势,相对湿度普遍呈显著的下降趋势,降水量普遍变化趋势不明显,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各茶区不同,勐腊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景洪和勐海变化趋势不明显;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对该区茶树的发育期进程、鲜叶理化成分的含量、病虫害的发生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汤绪  杨续超  田展  Gnter Fischer  潘婕  
气候变化将对我国的农业气候资源产生重要影响,评估其潜在影响可为制定未来农业区域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区域气候模式PRECIS在IPCC SRES A2和B2情景下21世纪末期(2071年-2100年)的气候预估数据,利用农业生态地带模型AEZ(Argo-ecological Zones)模拟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气候资源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稳定≥10℃积温所反映的热量条件显著改善,由积温所反映出的种植制度也发生明显变化,各种植带界限明显北移。由于气温的升高,导致参考作物蒸散普遍增加。降水的增加使得西北地区干旱状况有所改善,生长期延长。我国东南部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叶彩华  栾庆祖  胡宝昆  宋慧欣  
分析1960—2008年北京山区和平原的春玉米、平原夏玉米不同生育期的热量、水、光等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研究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对玉米可能产生的影响。利用统计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种植模式玉米在关键生育期内主要农业气候资源历史时间序列特征,同时以突变理论中的Mann-Kendall方法和Pettitt方法分析主要气候资源的趋势变化特征并检测其突变特征;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和国际相关研究成果讨论北京市气候资源变化对玉米生长的可能性影响并给出相应对策。结果显示:近50 a来北京地区大于10℃的年活动积温和玉米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变化过程中无明显的突变特征;玉米播种—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水霞  殷淑燕  赵芮芮  周亚利  
秦岭南部地区地形及气候条件复杂,作为油菜主要种植区之一,研究其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油菜的影响,可以为该区有效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提高油菜生产提供实践参考。以1960~2014年秦岭南部33个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和近25a各省市统计年鉴资料,通过滑动平均、线性倾向估计、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研究秦岭南部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55a来,秦岭南部地区油菜生长季内平均气温和≥5℃积温呈上升趋势,平均速率分别为0.2、29.3℃/10 a,冻害指数、降水量、开花期降水量和相对湿度与日照时数都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 a分别减少0.3、14.8 mm、1.4 mm、0.6%、32.2 h。(2)近55a来研究区油菜生长季内平均气温与≥5℃积温的多年平均空间分布都表现为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冻害指数的空间变化与二者相反,表明越冬期极端最低气温值在空间上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小;其水资源指标多年平均空间分布由南向北递减,日照时数则由西南向东北递增。(3)1960~2014年秦岭南部油菜生长季内平均气温与≥5℃积温在空间上均呈极显著的增加趋势,研究区西部变化幅度较小,东部变化幅度较大,冻害指数的空间变化趋势与二者相同;水资源与日照时数在空间上均呈极显著的减少趋势,只有少数站点表现为极显著的增加趋势,而日照时数在研究区东部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其余区域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总体上,平均气温和≥5℃积温高值区的变化幅度小,低值区变化幅度大,其他指标与之相反。(4)近25a来秦岭南部油菜气候产量呈不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均速率为3.79 kg/(a·hm~2),其空间变化幅度差异大,且大部分站点的变化趋势均不显著;由关联度得作用于各区域油菜气候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存在差异。各农业气候资源指标的变化幅度越大,对油菜单产的可能影响相对较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海  康慕谊  曹明明  
运用GIS与RS技术,选择日平均温度、生育期日平均温度、生育期积温、生育期降水、全年降水和生育期日照时数等指数,依据主要作物适宜条件构建模糊隶属函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评判研究区农业气候资源适宜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农业气候资源各单项指数及综合指数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①相对热量和光照而言,水分是研究区农牧林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水分指数的分布大体呈现东北-西南走向;②研究区总气候资源指数和资源效能指数的计算表明,农业气候资源潜力小,光、热、水的配合效果差;两指数由东南向西北的分布次序均为由好到差;③研究区气候资源利用效率计算表明:大多数作物对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的实际效率低。该指数由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