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0)
- 2023(15930)
- 2022(14225)
- 2021(13577)
- 2020(11589)
- 2019(27530)
- 2018(27420)
- 2017(52923)
- 2016(28835)
- 2015(33218)
- 2014(33755)
- 2013(33402)
- 2012(31028)
- 2011(28273)
- 2010(28724)
- 2009(26829)
- 2008(26796)
- 2007(23651)
- 2006(20546)
- 2005(18646)
- 学科
- 济(120673)
- 经济(120539)
- 管理(82450)
- 业(79179)
- 企(65259)
- 企业(65259)
- 方法(60288)
- 数学(52809)
- 数学方法(52033)
- 中国(32336)
- 农(31918)
- 财(30507)
- 学(26654)
- 业经(25000)
- 贸(23546)
- 贸易(23535)
- 制(23179)
- 易(22837)
- 地方(22344)
- 理论(21076)
- 农业(20881)
- 务(19126)
- 银(19055)
- 财务(19043)
- 银行(18998)
- 财务管理(18996)
- 和(18952)
- 融(18202)
- 金融(18199)
- 行(18044)
- 机构
- 大学(427235)
- 学院(423801)
- 济(170052)
- 管理(166785)
- 经济(166197)
- 理学(144341)
- 理学院(142717)
- 研究(140563)
- 管理学(140052)
- 管理学院(139280)
- 中国(105589)
- 京(91355)
- 科学(87695)
- 财(79476)
- 所(71859)
- 农(68938)
- 研究所(65246)
- 财经(63702)
- 中心(63685)
- 业大(63297)
- 江(61685)
- 北京(58454)
- 经(57655)
- 范(56270)
- 师范(55763)
- 农业(54282)
- 经济学(51246)
- 院(50530)
- 州(50300)
- 财经大学(47199)
- 基金
- 项目(280910)
- 科学(219413)
- 研究(204140)
- 基金(202538)
- 家(176051)
- 国家(174609)
- 科学基金(149173)
- 社会(126094)
- 社会科(119401)
- 社会科学(119369)
- 省(109676)
- 基金项目(106914)
- 自然(98196)
- 自然科(95854)
- 自然科学(95826)
- 教育(95456)
- 自然科学基金(94095)
- 划(92708)
- 资助(85876)
- 编号(84895)
- 成果(69376)
- 重点(63062)
- 部(62534)
- 发(59019)
- 课题(58366)
- 创(57416)
- 科研(54116)
- 创新(53563)
- 教育部(53435)
- 大学(52711)
- 期刊
- 济(185330)
- 经济(185330)
- 研究(125446)
- 中国(79081)
- 学报(67491)
- 农(61425)
- 科学(61193)
- 财(60138)
- 管理(59341)
- 大学(50494)
- 教育(48529)
- 学学(47235)
- 农业(42306)
- 技术(37529)
- 融(36144)
- 金融(36144)
- 财经(31071)
- 经济研究(29948)
- 业经(29932)
- 经(26459)
- 问题(24353)
- 图书(22501)
- 业(22281)
- 统计(21442)
- 技术经济(21435)
- 理论(21359)
- 贸(20315)
- 商业(19743)
- 实践(19430)
- 践(19430)
共检索到621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游玉华
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相关因素,认为政策因素是影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最直接因素;经济因素是确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现实基础;应届本科毕业生数是确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选取GDP值以及应届本科毕业生数作为自变量,建立了此两者与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线性回归模型。依据此模型,对未来10年内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进行预测。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葛亚宇
研究生招生是高校研究生教育与社会联系的窗口。作为整个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研究生招生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研究生招生改革中招生规模及招生计划的改革从理论上作了探讨。根据几年来实际工作的切身体会,围绕着按社会需求组织研究生招生,合理配置研究生教育资源,在招生中引入竞争机制,努力为学校提供优秀生源等,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一点思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睿
针对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内容和形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继续推进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以解决初试形式繁杂、考务管理任务繁重、入学选拔标准不统一、学校自命试题存在科学性、安全性隐患等问题。提出应尽快在所有学科门类设置一般能力测试,考查考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必备的基本能力要求;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是否考试应该建立在科学的调研和实证研究基础之上,不应该与教学相混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睿
在问卷调查、文献分析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在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中设置一般能力测试,考查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一般能力,以弥补目前初试重知识轻能力考查的现状,提高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试改革 一般能力测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陆国平 张晓涛 江莹
界定了网上报名的含义,分析了现行报名模式的弊端,探讨了网上报名的意义,并在剖析网上报名系统设计原则(稳定性、整体性、易用性、灵活性、安全性)的基础上,提出在教育部的站点上(或单独设立一个公共站点)建立全国统一的研究生招生报名网站,实现网上报名的设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孟立军
我国在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一直采取特殊照顾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少数民族考生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入学机会,但同时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人才培养难度较大、培养经费难以落实和委托单位及委托协议流于形式等问题。完善硕士研究生招生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照顾政策,应坚持根据民族地区人才需求状况,适当调整入学条件,改地方单位委托为地方政府委托,适当延长培养周期和坚持毕业生回民族地区服务的原则。
关键词:
招生政策 硕士研究生 少数民族考生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唐军旗
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要坚守公平底线,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本质所决定的。招生单位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既是国家赋予的使命和职能,也是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对高校办学水平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招生实践中保证招生公平与追求生源质量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招生单位唯初试分数论,以初试成绩排名录取学生,复试流于形式,推免生比例过高,过分追求“双一流”高校生源,复试程序不规范,人情影响招生公平和质量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轻则会影响学校声誉和人才选拔质量,严重的会影响国家教育招生考试的权威性以及为党选才、为国育人的使命。因此,招生单位要应该充分发挥初试和复试人才选拔的协同性,强化复试的专业选拔性,树立正确的生源质量价值观,提高初试自命题质量,加强复试程序化、规范化建设,健全信息公开制度,让招生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力求实现招生公平和追求生源质量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招生 教育公平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立国 詹宏毅
以1996~2006年我国硕士学位授予人数的数量为基本数据和分析对象,具体研究了我国授予硕士学位的11个学科门类的结构变化过程和特点,以及11个学科门类下属一级学科的结构变化过程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教育 学科结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凤兰 张军伟 安静
我国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方面至今还没有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编制方法。因此,应构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赋予各指标相应分值,并由此对招生专业打分,确定各招生专业相对重要度,进而得出各招生专业实际招生名额。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招生计划 指标 编制方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雨晴 岳英
基于1994—2019年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数据,通过建构“硕士研究生报录比”指标测量研究生教育的供求状态,利用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与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探究了经济发展水平与研究生教育供给和需求状况的长期动态关系以及影响程度。实证结果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呈正相关,与报录比呈负相关,均达到一种长期均衡状态。硕士研究生教育供给比需求受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更深。较之失业率,居民消费水平对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变化影响更大;相比财政与研发经费投入,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的变化对失业率更敏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陆国平 江莹 李松
从技术革新的角度分析了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借助计算机管理技术,编制考生信息校验系统、考点考务安排系统、考试成绩录入系统及考生复试录取系统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志 曹倩 明兴建
通过对810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术价值观、学术目的观、学术研究方法观、学术道德观、学术环境观、学术发展观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术价值观具有多元化特征、主导性价值取向不明确、学术目的功利性色彩浓厚、学术道德素养不高及学术发展偏离了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学术型研究生 学术研究 学术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肖秀平
作者简要介绍了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录取过程,指出了这一过程中的几点值得商榷的地方,并提出改进这一工作的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仁来 陈睿 张环 骆芳
在对2007年开始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改革全国统考试卷难易度比较的基础上,并通过对初试科目改革效果的分析,认为2007级硕士生的质量与改革前招收的硕士生质量无差异,不存在研究生导师普遍担心的统考可能会影响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质量问题。提出应继续推进其他学科门类的初试科目改革。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入学考试 初试科目改革 效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秦和平
从中外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比较试论我国硕士生招生改革秦和平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加速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要根据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造就千百万年轻一代科学技术人才,建设一支跨世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