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4)
- 2023(11096)
- 2022(10046)
- 2021(9675)
- 2020(8063)
- 2019(19224)
- 2018(19175)
- 2017(37319)
- 2016(20120)
- 2015(22867)
- 2014(23120)
- 2013(23119)
- 2012(21407)
- 2011(19316)
- 2010(19326)
- 2009(18059)
- 2008(17555)
- 2007(15037)
- 2006(13430)
- 2005(12073)
- 学科
- 济(83636)
- 经济(83552)
- 管理(55603)
- 业(54278)
- 企(42340)
- 企业(42340)
- 方法(39387)
- 数学(34773)
- 数学方法(34459)
- 中国(25008)
- 农(23319)
- 财(19914)
- 学(17297)
- 业经(17225)
- 地方(16954)
- 贸(16194)
- 贸易(16183)
- 农业(15832)
- 易(15760)
- 制(15279)
- 银(13288)
- 银行(13250)
- 和(13067)
- 环境(12708)
- 行(12671)
- 理论(12365)
- 技术(12238)
- 融(12238)
- 金融(12237)
- 务(11626)
- 机构
- 大学(290042)
- 学院(286854)
- 济(119157)
- 经济(116683)
- 管理(115929)
- 理学(100260)
- 理学院(99170)
- 管理学(97648)
- 研究(97581)
- 管理学院(97133)
- 中国(73485)
- 京(62415)
- 科学(59065)
- 财(55033)
- 所(48850)
- 研究所(44288)
- 财经(44015)
- 中心(43466)
- 农(43067)
- 业大(41297)
- 北京(40134)
- 江(40019)
- 经(40013)
- 范(37877)
- 师范(37584)
- 经济学(35612)
- 院(35381)
- 农业(33682)
- 州(33020)
- 财经大学(32730)
- 基金
- 项目(192607)
- 科学(151009)
- 研究(142778)
- 基金(139682)
- 家(120825)
- 国家(119843)
- 科学基金(102533)
- 社会(89232)
- 社会科(84503)
- 社会科学(84483)
- 基金项目(74798)
- 省(73781)
- 自然(66099)
- 教育(64780)
- 自然科(64489)
- 自然科学(64475)
- 自然科学基金(63303)
- 划(62550)
- 编号(59164)
- 资助(57871)
- 成果(48174)
- 部(43026)
- 重点(42807)
- 发(41372)
- 课题(40015)
- 创(39662)
- 创新(37011)
- 教育部(36913)
- 科研(36718)
- 项目编号(36541)
- 期刊
- 济(130452)
- 经济(130452)
- 研究(90126)
- 中国(51862)
- 学报(43107)
- 管理(43082)
- 科学(40697)
- 财(39609)
- 农(38595)
- 大学(32620)
- 教育(31108)
- 学学(30386)
- 农业(27330)
- 融(24892)
- 金融(24892)
- 技术(24864)
- 经济研究(21486)
- 业经(21074)
- 财经(21008)
- 经(17866)
- 问题(17527)
- 理论(16399)
- 图书(16277)
- 实践(15016)
- 践(15016)
- 技术经济(14750)
- 贸(14296)
- 科技(13622)
- 业(13593)
- 现代(13426)
共检索到425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未来十年我国工业增长的驱动力研究"课题组 耿强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面临着继续大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转型的关键时期。利用灰度预测模型和ARIMA模型对工业总量及增速进行预测分析,结论是,要继续保持中国工业年均增长20%的速度,驱动力必须从要素投入、产业结构以及区域空间结构三个层面进行变革,其中城市化速度的加快是未来十年中国工业持续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工业化制造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中国工业增长的终极目标是通过结构的更加均衡,增长可持续机制的逐步建立,使整体民众获得更大的福利和增长的分享。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五七 石培华
未来十年将是我国旅游业的战略转型期,是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关键十年,将迎来若干个非线性增长的拐点因素。未来十年,宏观经济持续增长,收入增长、社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变化,旅游发展阶段性的跨越,国家层面重大举措的拉动,和平的国际环境的拉动,重大国际盛事的拉动,新业态的拉动,我国旅游产业环比增长率基数将达到12%~16%,到2015年旅游总收入将实现倍增计划。
关键词:
我国旅游 增长空间 数量预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刘树杰 刘雪燕 孙学工
为了清晰的分析未来十年我国经济的增长趋势,我们把1990~2009年作为分析基准,通过分析供给条件和外部约束的变化,得到未来我国经济的走势。一、劳动力供给减速将导致经济增长下降0.4个百分点劳动力投入的高增长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1993~2009年,就业人口年均增加0.96%,根据生产函数法测算,年均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但随着生育率持续下降,我国人口增长不断放慢,老龄化步伐加快。由此带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将出现下降,劳动力增长减速并转为下降。据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预测,劳动年龄人口①将于2016年达到最高峰值,总量为9.99亿人,之后将出现逐渐下降,至2020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2.2%上升到2011年的14.3%,特别是在过去十年间,中国GDP总量一路攀升,接连赶超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根据OECD最新发布报告,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6年后超越美国;如果按市场汇率计算,将在2020年超越美国。中国30多年的高增长得益于相对稳定和宽松的国际经济环境,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进入"新常态",未来十年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并不那么宽松。
关键词:
全球经济 美国经济 增长趋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东皇 孟范昆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投资和出口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在持续减弱,作为消费需求主体的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居民总体上并未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实证研究也表明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不仅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且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扩内需的背景下,需从相关的制度创新入手构建居民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以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消费 居民消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邓常春 邓莹
过去二十年里,印度经济快速增长,引人瞩目。未来这一增长势头能否持续?本文从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和经济改革释放的制度红利等方面分析了未来十年印度经济增长拥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笔者认为,伴随资本和劳动力的加大投入,特别是进一步经济改革所释放的制度红利,未来十年印度经济可望持续快速增长。
关键词:
印度经济增长 要素投入 制度红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文涛
以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投资、消费、出口与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分析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在不同阶段的动力作用。结合现实经济发展,剖析了各阶段的动力特点。下一阶段,要通过调整三驾马车的增长质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的结构优化。
关键词:
经济驱动力 经济增长 转型阶段 动力优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思斌
以1992~2011年间经济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内生驱动力和外在拉动力进行对比,以人力资源投入和社会投资作为代表指标,寻找二者对经济的差异,结果发现,我国经济转型已初见成效,内生驱动力对经济的长期弹性已经超过外资拉动力,但在短期内还存在负相关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显示内在驱动力和经济增长是双向因果关系的,但是投资对经济增长仅为单向拉动关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内生驱动力 外在拉动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结构分析课题组
投资结构,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投资分配比例。它既关系到投资规模的科学界定、投资效益的高低,也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投资结构的合理化是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 一、九十年代影响投资结构的因素 投资各部分的相互联系是投资结构质的规定性,而各部分间的比例关系是投资结构量的规定性,投资结构就是这两方面的协调统一。选择适当的投资结构,对于加快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投资结构的选择与确定,将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恬恬
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定量考察了1991~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教育发展质量提升和数量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数量、基础教育的数量都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但基础教育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够显著;在几种教育发展变量中,高等教育发展的数量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最大,达到32%,其次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而基础教育发展的数量规模以及科技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弱,仅为1%左右。
关键词:
教育发展结构 创新驱动 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孝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萍
今年年初以来,我国消费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消费增速保持在较快的区间,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达10.4%,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4.5%,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消费结构升级的三大驱动力收入增长提升消费能力我国消费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来自于我国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虽然当前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春 冯长春
近年来我国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建设占用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提出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对建设用地变化及驱动力的研究也成为学界的焦点。已有关于建设用地增长驱动力研究多基于城市经济学单中心模型进行城市建设用地的研究,缺乏全国层面建设用地增长驱动力研究。本文采用1996-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全国层面建设用地增长的驱动力进行分析。从经济、社会、政府、地理四类因素选择变量,通过模型的比较与择优,构建了建设用地增长的驱动力模型,并分析核心变量对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①最终决定全国层面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力方程的有三个核心变量,即:人口、GDP和公路营运里程;②通过...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建设用地 驱动力 面板数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泓
未来十年我国的就业矛盾仍十分尖锐。待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城镇富余职工以及新增劳动力构成了庞大的劳动力供给大军;而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市场需求疲软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使我国未来新增就业岗位的数量受到限制。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保持经济的较高增长,同时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劳动参与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并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郝忠胜 王庆东
就业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主要的经济与社会问题。这一问题的研究对我国现阶段来说尤为重要。本文对我国的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理性分析,并对未来我国就业所面临的形势和应采取的战略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
就业现状 就业形势 就业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