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6)
- 2023(10619)
- 2022(9022)
- 2021(8465)
- 2020(6704)
- 2019(15638)
- 2018(15325)
- 2017(27953)
- 2016(15033)
- 2015(17483)
- 2014(17367)
- 2013(17279)
- 2012(16895)
- 2011(15848)
- 2010(15972)
- 2009(14789)
- 2008(14976)
- 2007(13495)
- 2006(12287)
- 2005(11650)
- 学科
- 济(74302)
- 经济(74235)
- 业(39682)
- 管理(39590)
- 企(30466)
- 企业(30466)
- 中国(27174)
- 方法(24541)
- 数学(20972)
- 数学方法(20731)
- 地方(20607)
- 农(20414)
- 贸(16887)
- 贸易(16870)
- 易(16403)
- 业经(16380)
- 制(14177)
- 农业(13667)
- 银(13598)
- 银行(13584)
- 财(13445)
- 融(13414)
- 金融(13414)
- 行(13316)
- 学(13040)
- 发(12855)
- 地方经济(11668)
- 环境(11163)
- 和(10724)
- 策(10655)
- 机构
- 大学(222933)
- 学院(221643)
- 济(100970)
- 经济(99078)
- 研究(89146)
- 管理(78904)
- 中国(70474)
- 理学(65706)
- 理学院(64817)
- 管理学(63823)
- 管理学院(63378)
- 科学(50728)
- 京(50393)
- 所(45954)
- 财(44738)
- 研究所(41229)
- 中心(39103)
- 农(35674)
- 财经(34372)
- 江(34051)
- 北京(33524)
- 范(32451)
- 师范(32172)
- 院(31750)
- 经济学(31654)
- 经(31285)
- 经济学院(28234)
- 州(27810)
- 业大(27651)
- 农业(27545)
- 基金
- 项目(136089)
- 科学(107551)
- 研究(102632)
- 基金(98733)
- 家(86052)
- 国家(85326)
- 科学基金(71711)
- 社会(66732)
- 社会科(63296)
- 社会科学(63283)
- 基金项目(50194)
- 省(50061)
- 教育(46706)
- 划(43568)
- 自然(42975)
- 自然科(42007)
- 自然科学(41998)
- 资助(41546)
- 自然科学基金(41271)
- 编号(40851)
- 发(35469)
- 成果(34991)
- 部(31427)
- 重点(31364)
- 课题(29915)
- 发展(29324)
- 展(28834)
- 国家社会(28449)
- 中国(28143)
- 创(27781)
- 期刊
- 济(123642)
- 经济(123642)
- 研究(77083)
- 中国(55326)
- 农(35131)
- 管理(33890)
- 财(32595)
- 学报(32592)
- 科学(32524)
- 教育(29743)
- 融(26168)
- 金融(26168)
- 大学(25403)
- 农业(24499)
- 学学(23248)
- 经济研究(20578)
- 技术(19633)
- 业经(19071)
- 财经(17853)
- 贸(16708)
- 国际(16095)
- 问题(16001)
- 经(15697)
- 世界(15165)
- 业(14271)
- 图书(12280)
- 技术经济(11410)
- 坛(11329)
- 论坛(11329)
- 现代(10343)
共检索到374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魏后凯
中国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未来十年,是中国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民富为先、稳定为重"的方针,更加注重维护社会稳定、扩大就业机会和让百姓得到实惠,大力推进实施新增长极培育、"三化"互动和新型开放三大战略,进一步加大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切实提高西部自我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使西部尽快走上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叔莲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靳小钊
未来 2 0年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一是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与替代资源的寻找 ,二是可再生资源的再生状态的维持。未来 2 0年 ,我国水能和核能的开发将逐步进入更大的视野 ,在总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变化将进一步优化我国的一次能源构成和利用结构。总的趋势是天然气率先填补煤炭在结构退行中的份额 ,天然气、水能、核能在高科技支持下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我国清洁能源的利用技术 ,尤其是煤的清洁利用技术将在 2 1世纪初叶进入工业化利用阶段 ,对能源利用产生重要影响。西部大开发将给能源的发展创造难得的机遇
关键词:
能源 发展预测 西部大开发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靖宇 王文凭
应以西部大开发十年来的经济发展经验为参照系,从总体上评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绩效,从而更有效地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要理清政策投入要点,建立高效的政策体系;要引导重点地区发展,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也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罗天勇
本文以中国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视角,阐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标、模式和路径选择;在考察了西部开发所需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实际的开发模式和具体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目标模式 路径选择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栋生
十年前,党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十年来,西部地区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科技教育发展,夯实长远发展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普遍受惠。认真总结、提升西部大开发头十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今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迎接西部地区更美好的明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栋生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区域经济政策从非均衡发展战略逐步向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转变,为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10年大开发的实践,在如何结合西部地区的具体区情,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自主创新道路等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大开发进入第2个10年之际,要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出发,落实好文化惠民工程,依托文化创新来发展文化产业,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科学发展观 民族文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栋生
今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周年,通过十年的实践,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探讨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不谋而合,今后,在科学发展的统领下,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区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农业现代化道路、城镇化道路和自主创新道路,使西部地区的人民享受更多的、更实惠的西部大开发成果。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西部大开发 回顾 瞻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蔡挺 肖善
文章回顾了建国以来的西部开发 ,认为造成东西部差距的决定性原因在于中央政府的政策倾斜 ,西部开发既不能由政府大包大揽 ,也不能完全走市场经济的路子 ,要发挥政府的积极性和市场的积极性
关键词:
西部开发 回顾 未来战略
[期刊] 改革
[作者]
肖金成 张燕 马燕坤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增长极培育和城镇化推进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发展环境和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东西部发展差距趋于缩小。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西部地区既面临着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压力,同时也迎来了国家向西开放和推动内陆地区开放等新机遇。应顺应新时代、新趋势和新要求,围绕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沿着改善人民生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产业发展、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合作的路径,形成东中西互动、南北方共赢的西部开发开放新格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孙海鹰,韦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栋生
选准战略重点,关系有效启动、推进西部大开发。作者认为应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和人力资本开发作为切入点,紧扣西部投资环境与人居环境的改善,相应调整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提高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投资环境 特色经济 竞争优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栋生
一、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思路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新的体制背景、市场态势和对外开放环境,要求西部大开发必须有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不能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 ——坚持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方针。西部地处上风上水,是国家生态屏障之所在,而大部分地域环境生态基础脆弱,在西部大开发中始终坚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方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总体规划到重大项目、重大举措,都既要核算其直接的经济效益,更要考虑其引发的环境生态效应,以全面可信的科学评估作为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