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4)
- 2023(12576)
- 2022(9912)
- 2021(8782)
- 2020(7117)
- 2019(15807)
- 2018(15396)
- 2017(29412)
- 2016(16065)
- 2015(17657)
- 2014(17506)
- 2013(17263)
- 2012(15910)
- 2011(14429)
- 2010(14615)
- 2009(13521)
- 2008(13114)
- 2007(11962)
- 2006(10961)
- 2005(10001)
- 学科
- 济(88136)
- 经济(88054)
- 管理(43136)
- 业(40762)
- 企(30388)
- 企业(30388)
- 方法(29738)
- 数学(25991)
- 数学方法(25768)
- 中国(22476)
- 农(21310)
- 地方(20797)
- 学(18627)
- 业经(18027)
- 财(15702)
- 农业(15116)
- 贸(13625)
- 贸易(13618)
- 地方经济(13491)
- 易(13152)
- 制(13123)
- 环境(12001)
- 融(11410)
- 金融(11409)
- 发(11235)
- 银(11034)
- 银行(10980)
- 产业(10965)
- 行(10502)
- 和(10268)
- 机构
- 大学(242584)
- 学院(240332)
- 济(110370)
- 经济(108491)
- 研究(93322)
- 管理(86239)
- 理学(74562)
- 理学院(73605)
- 管理学(72142)
- 管理学院(71707)
- 中国(68257)
- 科学(57466)
- 京(51439)
- 所(49457)
- 农(48277)
- 财(46735)
- 研究所(45221)
- 中心(40142)
- 业大(38805)
- 农业(38070)
- 财经(37770)
- 江(36373)
- 经济学(35824)
- 经(34362)
- 院(33069)
- 北京(32383)
- 经济学院(32086)
- 范(31382)
- 师范(30953)
- 科学院(29205)
- 基金
- 项目(161835)
- 科学(127232)
- 基金(119755)
- 研究(111265)
- 家(108181)
- 国家(107365)
- 科学基金(89858)
- 社会(74862)
- 社会科(70982)
- 社会科学(70962)
- 基金项目(62817)
- 省(61589)
- 自然(58029)
- 自然科(56718)
- 自然科学(56696)
- 自然科学基金(55708)
- 划(52874)
- 教育(49244)
- 资助(47917)
- 编号(41288)
- 重点(37591)
- 发(36736)
- 部(35294)
- 成果(33166)
- 创(32969)
- 国家社会(32734)
- 创新(31064)
- 科研(31062)
- 计划(30816)
- 教育部(29724)
- 期刊
- 济(126309)
- 经济(126309)
- 研究(74812)
- 中国(45914)
- 学报(44807)
- 农(44004)
- 科学(40694)
- 财(34439)
- 大学(33010)
- 管理(32646)
- 学学(31638)
- 农业(29397)
- 经济研究(22471)
- 融(21503)
- 金融(21503)
- 财经(19510)
- 业经(18502)
- 教育(18375)
- 技术(18349)
- 经(16988)
- 问题(16837)
- 业(15704)
- 技术经济(13352)
- 贸(13171)
- 统计(12730)
- 世界(12625)
- 国际(12515)
- 版(12370)
- 业大(11559)
- 商业(11488)
共检索到364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瞿凌云
由于生育水平的持续下降,我国未来人口总量趋于负增长和人口加速老龄化。本文应用Leslie模型,以总和生育率TFR=1.52为基准预测,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2050年升至27.73%,这将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中国仍处于人口红利期,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未来潜在经济增速仍将下滑。基准情景下,经济潜在增速将由2019年的6.3%逐步下滑至2035年的4.41%,2050年降至2.67%。悲观情景下,经济潜在增速将在2035年下探至4.28%,2050年降至2.33%;乐观情景下,经济潜在增速仍将下滑至2035年的4.71%,2050年降至3.04%。历史经验表明通胀中枢下移与人口老龄化相伴而生,因此需要警惕我国人口发展成为极高人口老龄化,总需求受到抑制,同时潜在经济增速下降,陷入低通胀水平的陷阱。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伟 林山君 陈凯
基于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的最新数据,采用分要素预测法和人均GDP分解法,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征和趋势,并探讨其对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来得早"、"来得快"、城乡倒置等特征。在2010~2100年期间,人口老龄化若干关键指标快速上升且长期保持高位。如果将1960~2005年的中国人口结构替换成2005~2050年的数据,人均GDP增长率将降低1.23个百分点,这一影响程度在世界范围处于很高等级。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人口预测 经济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隋澈
利用队列要素法预测2016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未来75年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变化趋势,发现"全面两孩"政策有助于降低未来人口老龄化水平,但是难以改变未来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人口老龄化水平提高会导致储蓄率降低、减少财政收入和生产性财政支出,并且不利于技术创新,中国今后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因此放缓。因此应加大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发展老龄产业,建设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户籍改革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巩固并提高城镇化水平,能够减轻人口老龄化水平,从而减少其对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熠
文章根据紧缩理论,运用连续时间养老金收支模型,探讨了在我国实施普享金计划的优势,并提出了一种将现行体系部分转向普享金计划的方法。研究表明,相比较于现行制度,改革后的普享金计划在稳健性、可持续性、公平性和合理性等多个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改革不仅有利于改善养老基金的运行状况,也具有政治可行性。实证模拟证实了理论研究结果,改革后的养老金体系支出减少,在整个预测区间都不会陷入支付危机,而且改革后养老金增长速度更快。
关键词:
紧缩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速减缓 普享金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振宇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可将经济体系的最终产品区分为终端需求和生产性投资两部分,并测算前者对后者以及整体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平均来看,近年消费对GDP增长贡献了50%,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了35%,进出口贡献了约15%。由于房地产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大约影响GDP增速3个百分点,这两项变化情况成为未来经济增长寻找新平台的关键环节。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应保持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抓紧化解各类风险,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
关键词:
终端需求 潜在增速 宏观经济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彦斌 刘哲希
市场化改革不仅可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还可以通过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技术进步,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与利用率,并同时优化资本积累与劳动供给的结构,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基于增长核算模型的测算表明,"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平均潜在增速将仅有6.2%,难以达到6.5%的增长目标。但如果深化市场化改革以促进增长动力转换,"十三五"期间的平均潜在增速可提高至7%左右。因此,政府应加快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以保证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经济增长动力 宏观审慎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黎轲 霍志辉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中国经历了持续而快速的经济增长过程,被誉为"中国奇迹"。但是,自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出现持续下滑,2010年至2016年的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4%、9.3%、7.8%、7.7%、7.4%、6.9%、6.7%,呈现渐次下降的趋势。而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逐渐下滑的现状。然而,要对本轮经济放缓的根本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黎轲 霍志辉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中国经历了持续而快速的经济增长过程,被誉为"中国奇迹"。但是,自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出现持续下滑,2010年至2016年的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4%、9.3%、7.8%、7.7%、7.4%、6.9%、6.7%,呈现渐次下降的趋势。而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逐渐下滑的现状。然而,要对本轮经济放缓的根本原
关键词:
经济增速 潜在经济增长率 潜在增长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代志新 杜鹏 董隽含
使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数据,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进行分析。中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且人口老龄化进程在未来将加速推进,走向老龄社会和超老龄社会,养老负担也将随之不断加重。同时,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和受教育水平都将不断提高。在人口质量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将健康状况和受教育程度与年龄指标相结合、以人力资源总量替代人口数量估算的老年抚养比低于传统计算方式下的老年抚养比,且其提升速度也相对较慢,这意味着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的养老负担可能不会如以往预期的那样加速增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人口老龄化需要用更加全面和适当的指标来衡量,以明晰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巩茜颖
<正>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人口老龄化。这一人口演变给中国经济增长的轨迹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审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采取对应的举措,是经济学家及社会各界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由汪伟所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口老龄化与中国经济增长》一书,便系统探究了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为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高燕 刘宝存
20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人口变化呈现出少子老龄化的特征,带来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和养老压力较大、应对国际安全挑战的能力下降及资源承载压力增大等深远影响。为应对少子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世界主要国家在教育领域提出系列对策:创新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挖掘国民人力资源潜力,提升现有人口素质;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补充劳动力缺口;缓解家长负担,促进人口增长。新时代我国教育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需抓住五个着力点:鼓励人口生育,同步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提高教育质量;在更高水平上普及教育,提高学历教育人口素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非学历教育人口质量以及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缓解劳动力短缺危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俊 胡玲玲 唐述毅
本文首先构建一个包含人口年龄结构的内生增长模型,得到均衡状态下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框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少儿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U型关系、老年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关系。然后对1989-2017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单位根检验发现少儿比率、老年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伪回归,考虑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发现少儿比率、老年比率和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说明可以采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估计,为了选择合适的模型,分别进行LM检验、HAUSMAN检验、WALD检验和LR检验,得出空间杜宾随机效应模型最合适,研究发现本地区少儿比率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U型,本地区老年比率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倒U型,同时本地区少儿比率和老年比率也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史晓丹
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运用三期世代交叠模型分析人口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并基于我国2006-2011年的分省面板数据,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了我国的人口结构、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对储蓄率的影响。分析得出老年抚养比与储蓄率负相关,而少儿抚养比与储蓄率关系与理论预期不相符,二者成正相关关系,并用分地区的数据对上述结论做进一步验证。本文结论是,提高劳动参与率及提高劳动生产率将减少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过快降低的影响。
关键词:
老龄化 储蓄率 人口结构 抚养比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林宝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具有程度高于城镇、速度快于城镇、地区差异大于城镇、老年人口多于城镇等特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更为急迫,任务也更为艰巨。未来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将继续发展,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10—2020年为快速发展阶段,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机遇期;2021—2034年为高速发展阶段,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时期;2035—2050年为高位发展阶段,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常态化时期。农村人口老龄化将对农村劳动力供给、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制度风险、养老服务需求等产生深远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应对农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齐传钧
文章基于联合国2008年的人口预测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分别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资本形成和全要素生产力3个要素的影响。作者认为,尽管经济增长是个复杂的过程,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是不容置疑的,而且这种不利影响体现在经济增长的各个要素中:劳动力资源的收缩和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化导致劳动力供给的下降;储蓄率的降低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将导致人口老龄化较严重地区资本形成的减少;老年劳动力比重的提高将损害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不利于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