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79)
2023(5893)
2022(4917)
2021(4770)
2020(3944)
2019(9414)
2018(9023)
2017(17454)
2016(9258)
2015(10560)
2014(10210)
2013(10642)
2012(10160)
2011(9318)
2010(8984)
2009(8317)
2008(8043)
2007(6727)
2006(6028)
2005(5724)
作者
(25846)
(21622)
(21505)
(20927)
(13885)
(10234)
(9743)
(8397)
(8364)
(7794)
(7565)
(7166)
(7159)
(7105)
(7018)
(6790)
(6422)
(6285)
(6212)
(5767)
(5627)
(5152)
(5142)
(4971)
(4898)
(4888)
(4709)
(4379)
(4302)
(4215)
学科
(48828)
经济(48792)
方法(23070)
数学(21934)
数学方法(21862)
管理(20251)
(19614)
(16455)
贸易(16446)
(16255)
中国(15849)
(13306)
企业(13306)
(12104)
(11156)
(10932)
(8811)
出口(8803)
出口贸易(8803)
(8134)
(7932)
(7479)
金融(7479)
(7377)
银行(7364)
地方(7343)
农业(7220)
(7201)
业经(7049)
关系(6580)
机构
大学(137342)
学院(132710)
(73543)
经济(72725)
研究(54857)
管理(46948)
中国(44944)
理学(40068)
理学院(39635)
管理学(39194)
管理学院(38964)
(32162)
(29761)
科学(28947)
(27541)
经济学(26550)
财经(25830)
研究所(24979)
经济学院(24235)
(24071)
中心(23436)
(20635)
北京(19726)
财经大学(19613)
(19566)
(17434)
科学院(16803)
业大(16709)
农业(16064)
研究中心(15666)
基金
项目(87489)
科学(70023)
基金(68723)
研究(62135)
(60910)
国家(60583)
科学基金(51026)
社会(44119)
社会科(42240)
社会科学(42233)
基金项目(34603)
自然(31106)
自然科(30445)
自然科学(30435)
资助(30064)
自然科学基金(29981)
(28035)
教育(27484)
(25376)
(22128)
中国(21951)
编号(20952)
国家社会(20904)
重点(20321)
教育部(19347)
(19098)
人文(17603)
(17300)
成果(17198)
大学(17097)
期刊
(74014)
经济(74014)
研究(46819)
中国(25171)
(23521)
学报(21076)
科学(19725)
管理(18247)
(18228)
大学(16802)
(16777)
金融(16777)
学学(15961)
经济研究(14903)
财经(14135)
(14008)
国际(12658)
农业(12505)
(12377)
世界(11089)
问题(10867)
技术(9738)
业经(7954)
(7935)
教育(7540)
统计(7492)
技术经济(7165)
(6305)
贸易(6305)
经济问题(6019)
共检索到209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强  
2001—2008年间,中国货物出口年均增速高达27.1%;2008—2011年,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货物出口年均增速为9.9%;进而,在全球经济已步出危机影响背景下,2012年和2013年上半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速仍只有7.9%、10.4%,和2001—2008年均增速形成鲜明对比。为此提问:当前我国货物出口增速下滑是一时现象,还是中长期趋势?以下拟结合国际比较,从分区人均收入高度、出口市场占有率、出口产业热点等角度分析和解答问题。一、人均GDP抵世界平均水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计广  黄宁  贾智棋  
2004年中国出口增速达到35.4%的历史性高峰,而从2004年至今,出口增速开始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特别是2012年,出口增速仅为7.9%,较前一年的20.3%再度大幅减少。2013年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前三个季度的出口较上年同期仅增长8%,预计全年增速将小于8%。中国出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升起  桑丹丹  范云飞  
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的关联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于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之间。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WIOD)建立VAR模型探究中国货物出口与服务贸易之间关联性,结果表明:货物增加值出口与服务增加值进口、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进口之间,制造业增加值出口与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进口之间相互促进作用明显。长期来看,非制造业增加值出口与服务业增加值出口、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出口之间相互促进作用显著;非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出口对货物增加值出口、制造业增加值出口、非制造业增加值出口;货物增加值出口对非生产性服务业增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侯丹丹  
本文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对中韩FTA生效后5个阶段中国对韩国的关税减让给日本货物产品向中国出口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韩FTA将给日本货物产品出口带来冲击,使其在中国的出口份额被韩国挤占,其中制造业遭受的冲击将最为严重,农产品、畜产品、渔业、加工食品及采矿业虽然也会受到影响,但影响较小;另一方面,中韩FTA虽并不会立即给日本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但随着中国对韩国降税力度的加大,日本受到的负面冲击将日益凸显,中韩FTA生效的前10年,尤其是第5年至第10年间日本出口将遭受的冲击尤为严重,而后10年则相对较小,尤其是第15年至第20年间出口减少幅度不大,对多数产品的出口近乎无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强  林桂军  
通过从理论上对"微笑曲线"进行拓展,本文提出了基于"单价-数量-份额"三维的货物出口升级评价体系,构建了评价指标,并利用这些指标对我国的货物出口升级状况和升级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自1996年以来,我国的货物出口升级明显,但升级主要体现在数量维上,且不同商品间升级不平衡,"大者不强、强者不大"的现象突出。具有单价优势的主要是资源类及初加工行业,制造业总体升级状况不佳,轻纺业也只具有数量优势而无价格优势。因此,应抓准政策着力点,分类制定外贸产业升级策略,将"强者做大、大者做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安平  赵曼  刘娜  
本文利用城市层面的数据建立简约式的差分模型,识别出口下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为了解决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利用Bartik方法构造工具变量。研究发现,出口下降是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速下行的一个原因,与其他地区相比,出口下降较多的地区其经济增长率降幅更大。为了捕捉地区间商品贸易和劳动力流动对外部冲击经济效应的影响,本文还建立了一个多区域量化空间均衡模型。结果表明,出口下降对东部地区特别是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的省市如广东、上海、天津、福建、江苏的影响较为明显;若出口下降10%,则全国实际GDP会下降0.17个百分点,福利水平会下降0.15个百分点;提高国内各地区的生产率以及降低地区间的贸易成本可以抵消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葛阳琴  谢建国  
关键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邱小欢  
本文深入分析了生产者服务业发展对出口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并在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和货物出口贸易共同增长趋势的描述性分析基础之上,利用1997-2003年我国29个省市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证实了生产者服务业发展对货物出口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分行业中,金融保险服务影响效应最大,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与批发零售服务次之,而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服务影响最小且为负值。力促生产者服务业快速发展是实现我国出口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内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崔岩  于津平  
从理论上讲,“一带一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质量的提升可以通过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替代效应对中国货物出口产生影响。采用201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2个国家HS6位产品层面出口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分析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对中国货物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质量的提升有利于中国货物出口的增长;沿线国家公路、铁路、港口和航空基础设施的改善均能促进中国出口贸易;沿线中蒙俄、中新、中伊士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交通基础设施质量的提升对中国货物出口能产生正向影响,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中国货物出口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崔岩  于津平  
从理论上讲,"一带一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质量的提升可以通过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替代效应对中国货物出口产生影响。采用201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2个国家HS6位产品层面出口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分析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对中国货物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质量的提升有利于中国货物出口的增长;沿线国家公路、铁路、港口和航空基础设施的改善均能促进中国出口贸易;沿线中蒙俄、中新、中伊士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交通基础设施质量的提升对中国货物出口能产生正向影响,但孟中印缅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立平  韩笑  
对外贸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出口贸易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一直非常显著,因此对贸易出口量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依据国际贸易理论,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扩展,引入极值边界分析方法 (Extreme Bounds Analysis,EBA),采用2003~2012年省际区域面板数据,对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各省外商直接投资、进口额、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税收收入、最终消费是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稳健性(Robest)"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魏靖  
本文通过对近期我国货物出口增长乏力现象进行实证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了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并就此提出当前我国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吕瑶  
今年的网院招生难题,是现代远程教育在六年的发展历程中,第一次在市场的责难中直接面对政策的“紧缩”。现代远程教育伴随着人们对它新鲜感的减弱,似乎也正在失去往日的魅力。 业内人士的普遍看法是,网院正步入相对“紧缩”的调整阶段。全日制停招、推行统考制度、对学习中心的严加管理等等,都可以看做网院招生“寒流”很好的注解。 但是,记者经过调查发现,网院遇到的困境只是表面的。背后的关键因素是,有关现代远程教育的各种政策一直以来飘忽不定、古板而不实际、甚至不够精细和缺乏具体的操作性,这让还处于“成长期”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小树”很容易遭受挫折。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彬  
考虑生产分工对中美间经贸联系程度、贸易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基于生产分工下价值链视角,构建出口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验证中国对美国货物出口竞争力。结果显示:2016年及之前,中国仅在杂项制品大类上,对美国显示出较强出口竞争力,机械和运输设备、动物和植物油、油脂和蜡我国具有比较优势,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双方竞争性较强,其余大类上,中国对美国出口竞争力不具优势。引入其他国家作对比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对比国家均无显著出口竞争力,而且对美国出口具有单价优势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对这些国家出口多缺乏单价优势,而2017年以来对美国和对比国家的贸易变化,进一步勾画出中国对美国货物出口竞争力不足。在生产分工主导全球产业发展背景下,提升我国在全球生产分工中的参与地位,宜强化自主技术研发、提升外资质量和技术外溢、加快"走出去"学习先进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