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5)
2023(2239)
2022(1836)
2021(1730)
2020(1553)
2019(3566)
2018(3713)
2017(7200)
2016(3868)
2015(4552)
2014(4547)
2013(4558)
2012(4468)
2011(4053)
2010(4025)
2009(3822)
2008(3921)
2007(3606)
2006(3305)
2005(3003)
作者
(12530)
(10505)
(10407)
(9946)
(6678)
(5233)
(4899)
(4137)
(4100)
(3966)
(3717)
(3567)
(3521)
(3382)
(3341)
(3230)
(3186)
(3162)
(3140)
(3034)
(2761)
(2634)
(2489)
(2480)
(2451)
(2430)
(2322)
(2245)
(2191)
(2104)
学科
管理(15538)
(14447)
经济(14421)
(11758)
(10750)
企业(10750)
方法(6743)
(6315)
数学(5442)
数学方法(5361)
(4880)
财务(4864)
财务管理(4856)
企业财务(4671)
(4589)
(4398)
业经(4078)
信息(3631)
理论(3384)
(3203)
(3139)
工作(2888)
中国(2869)
资源(2769)
(2747)
(2501)
金融(2501)
环境(2471)
(2470)
(2425)
机构
大学(61257)
学院(59604)
管理(23406)
(19691)
经济(19179)
理学(19126)
理学院(18953)
研究(18839)
管理学(18622)
管理学院(18514)
中国(15524)
(13419)
科学(12499)
(11544)
(10730)
(10110)
业大(9619)
中心(9512)
(9304)
财经(8968)
研究所(8905)
北京(8580)
农业(8380)
(8045)
(7749)
(7196)
(7190)
师范(7115)
(6879)
信息(6620)
基金
项目(38334)
科学(28819)
基金(27633)
研究(26725)
(24815)
国家(24631)
科学基金(20385)
社会(16138)
社会科(15206)
社会科学(15201)
基金项目(14435)
(14017)
自然(13801)
自然科(13363)
自然科学(13357)
自然科学基金(13149)
(12087)
资助(11834)
编号(11710)
教育(11335)
成果(11039)
项目编号(8219)
重点(8136)
(8090)
科研(7416)
计划(7103)
(7030)
大学(6995)
课题(6797)
国家社会(6788)
期刊
(22219)
经济(22219)
研究(15503)
学报(12628)
中国(11469)
(10732)
(9473)
图书(9238)
科学(9173)
大学(8355)
学学(7643)
管理(7307)
书馆(6357)
图书馆(6357)
农业(6266)
情报(6219)
(5714)
金融(5714)
财经(4776)
理论(4388)
技术(4252)
实践(4174)
(4174)
(3960)
教育(3830)
(3715)
财会(3625)
业经(3491)
会计(3471)
经济研究(3252)
共检索到93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勇旗  
我国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已初步建构,但关涉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亟待完善。数字化阅读场景中,未成年读者的个人利益同社会公共利益、数字文化产业利益间存在着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鉴于此,从利益衡量角度并结合我国相关立法提出,立法理念上确立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保护的法治目标、规范内容融通上提升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有效适用性,以及保障举措多元化构建精细化和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障机制等举措,以衡平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勇旗  
我国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已初步建构,但关涉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亟待完善。数字化阅读场景中,未成年读者的个人利益同社会公共利益、数字文化产业利益间存在着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鉴于此,从利益衡量角度并结合我国相关立法提出,立法理念上确立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保护的法治目标、规范内容融通上提升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有效适用性,以及保障举措多元化构建精细化和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障机制等举措,以衡平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者鹏  
未成年读者具有特殊的身份信息风险、痕迹信息风险、账户信息风险和服务信息风险,需要对其个人信息加以专门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信息处理的规则层面。目前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存在可操作性不足、多元主体不协调、相关实践缺乏等瓶颈,需要在相关政策中构建区分保护、协作保护的规则,并加强行业引导、开展系统教育、探索规范流程,以确立政策实践的基础。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姜盼盼  
《公共图书馆法》第43条是专门保护读者个人信息的法律规定,在法律文本的理解和适用上还存在一定的解释空间。基于利益衡量视角,"应当"与"妥善保护"的背后法理是人格利益与信息自由之间的衡量;读者个人信息的属性是兼具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属性;个人信息、借阅信息与隐私信息三者具有关联性和差异性,应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合理认定"出售"与"提供"的内涵,"非法"判断应坚持"以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客观标准。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江海洋  
图书馆等第三方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利用有急迫的需求,而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保护多为单一监护人同意原则,此种原则某种程度忽视了监护人与未成年人隐私利益冲突的情况,有违未成年人自由意志。加之告知同意原则固有的缺陷,造成现有的未成年个人信息保护规定难以实现几方利益平衡。因此,有必要从五个方面反思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的策略。首先,应树立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保护为中心原则;其次,应加快包含被遗忘权在内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利的构建;再次,加强以公共健康模式教育监护人;复次,借用其他原则补充告知同意之缺陷;最后,图书馆等第三方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平衡几方主体的利益。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谢一维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让读者个人信息权益受到威胁。在读者个人信息收集、传播、使用、安全管理和二次开发上,都有可能使读者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而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还不太适应数字图书馆环境下的读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为了构建一个比较完备的读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屏障,应加快立法进程,完善配套法律、罪名体系、监管机构和救济体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者鹏  
《个人信息保护法》就个人信息处理者在获取相关同意、制定专门规则上作出具体规定,未成年读者保护也需要契合上述要求。需推动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同意规则实现层次化,在同意内容上区分敏感个人信息、普通个人信息和监护人个人信息,在同意权限上以八周岁、十四周岁为年龄节点确立不同规则。构建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同意规则体系,充分考虑告知、释明、修正等方面。应借鉴美国和欧洲的实践经验,推进行业相关实践,颁布专项保护政策,加强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开展专门教育,明确相应救济渠道。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浩   程卿玄   董晶   田丽  
[目的/意义]以Gen 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快速融合,推动了人机交互模式向人智交互模式转变。探究人智交互新情境下的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的困境与出路,更好地促进未成年人个人权利和福祉的实现。[方法/过程]从人智交互新情境的特征出发,以剖析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内涵及特殊保护的正当性为基础,分析人智交互情境下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安全风险、保护困境及潜在出路。[结果/结论]人智交互情境下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及社会识别信息两大类;其特殊保护的正当性体现在法律法规、伦理道德、技术创新三个方面;在数据安全、功能越界、监管失灵方面存在显著安全风险;陷入技术、伦理和政策三重保护困境;技术、伦理和政策的综合创新是强化保护的三大出路。研究结果为面向未来的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军  
在大数据时代,校园学生个人信息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校园学生个人信息保护的特殊性,本文认为应以监护人的知情同意为重点,以信息自决权为核心,以不当联结禁止为原则,以目的拘束为基础,强化校园学生个人信息的依法保护,为"互联网+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条件。
[期刊] 征信  [作者] 丁西泠  
增强政府和公民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关注个人信息侵权问题,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寻找有效的救济途径刻不容缓。借鉴国外成熟的法律制度与文化,结合我国国情,建议从健全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设立对内和对外的双重监督机构、重视行业自律等视角,从立法、监管、自律多层面进行路径重构,建立新时代综合个人信息保护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凤君  陈昕瑶  
互联网征信中个人信用数据是分析信息主体信用的基础,保护好个人信息是互联网征信的前提。本文以芝麻信用为例,分析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认为个人信息采集、使用和管理会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形成不同的法律关系。我国应该在个人信息采集、个人信息使用、信息被遗忘权三个方面加强对互联网征信中个人信息的保护。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悦  
在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处理的普遍性、概念的开放性、风险的潜在性等特点,使个人信息的界定方式出现理论和实践上的转变。理论上,识别性标准被不断修正;实践中,个人信息的界定要综合考量多种要素。为克服传统保护模式单一化、片面化、利益失衡等弊端,需要引入综合治理模式,其特点包括相对化的个人控制、多元利益平衡和风险动态规制。着眼于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模式的转换,保护规则在民事、行政、刑事法律之间的衔接问题以及信息综合治理的具体方案将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凤君  陈昕瑶  
互联网征信中个人信用数据是分析信息主体信用的基础,保护好个人信息是互联网征信的前提。本文以芝麻信用为例,分析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认为个人信息采集、使用和管理会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形成不同的法律关系。我国应该在个人信息采集、个人信息使用、信息被遗忘权三个方面加强对互联网征信中个人信息的保护。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徐式媛  
个人信息保护与信息自由流转之间的冲突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价值被深度挖掘,信息的有益利用对促进企业竞争、提供消费便利、推动社会行政管理及保障社会经济活动平稳运行有着积极意义。但在利用信息获得便利和利益的同时,也面临着个人信息被非法和过度利用的问题。因此,如何在信息保护与流转之间实现平衡,既发挥信息效用、实现信息价值,又不侵犯信息主体的法定权利,是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重要课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唐慧俊  
近年来,随着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的不断增多,社会各界要求对个人信息进行有效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我国此次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改中,便应此种需求而将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保护纳入其中。但认真审视该修改规定及我国现有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等便可发现,这些规范仍不足以有效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权。我国未来立法应在行政保护主体、经营者的举证责任等方面进一步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予以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