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2)
2023(8128)
2022(6931)
2021(6367)
2020(5041)
2019(11834)
2018(11676)
2017(22148)
2016(11966)
2015(13446)
2014(13369)
2013(13478)
2012(13156)
2011(11987)
2010(12088)
2009(10950)
2008(10606)
2007(9431)
2006(8660)
2005(8103)
作者
(35675)
(29982)
(29343)
(27982)
(19104)
(14474)
(13348)
(11709)
(11600)
(10767)
(10243)
(10214)
(9785)
(9505)
(9257)
(9062)
(8859)
(8771)
(8594)
(8516)
(7577)
(7441)
(7158)
(7006)
(6803)
(6760)
(6665)
(6568)
(5998)
(5941)
学科
(57604)
经济(57558)
(27332)
管理(26524)
地方(24118)
(20013)
中国(18614)
(17638)
企业(17638)
方法(14478)
农业(14049)
业经(13829)
地方经济(12307)
数学(12194)
数学方法(12100)
(11884)
(10903)
环境(10020)
土地(9505)
(9382)
(9271)
贸易(9255)
(9199)
金融(9197)
(8789)
(8691)
银行(8678)
(8516)
(8397)
技术(8063)
机构
学院(166544)
大学(162658)
(66865)
经济(65175)
研究(65110)
管理(59847)
中国(50181)
理学(49585)
理学院(48843)
管理学(48023)
管理学院(47702)
科学(41160)
(38086)
(34787)
(33808)
中心(30592)
研究所(30459)
(29132)
(29004)
业大(26956)
农业(26892)
(26343)
师范(26124)
(24832)
北京(24476)
(23981)
(23603)
财经(21694)
师范大学(20953)
科学院(20724)
基金
项目(108359)
科学(84132)
研究(81846)
基金(73915)
(64356)
国家(63685)
科学基金(53571)
社会(50087)
社会科(47232)
社会科学(47218)
(46654)
基金项目(39997)
(37726)
教育(35560)
编号(34812)
自然(33344)
自然科(32427)
自然科学(32420)
自然科学基金(31773)
(30680)
资助(28841)
成果(27833)
课题(25652)
发展(24822)
重点(24726)
(24385)
(22314)
(22311)
创新(20862)
(20478)
期刊
(89082)
经济(89082)
研究(52742)
中国(46570)
(33859)
科学(25647)
学报(25156)
农业(23500)
管理(21788)
教育(21725)
(20577)
大学(18629)
(18524)
金融(18524)
学学(17201)
业经(17169)
技术(15302)
资源(12569)
(12476)
经济研究(12445)
问题(12230)
(9907)
财经(9733)
图书(9652)
(8509)
科技(8283)
现代(8253)
(8092)
论坛(8092)
(8063)
共检索到278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莹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要回答好“人”的问题。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县域人才资源紧缺的问题正在逐步显现,倘若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终将无法实现。文章深刻阐述了县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性,以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为例系统分析了县域人才队伍面临的困境,并从引进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四个方面提出县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为县域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振兴,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跃进  秦丰亮  赵云雷  
2013年,是山西全省"项目推进年"。随着阳城县委、县政府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全县各类非农建设用地需求逐年增大,重点工程项目急需落地,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但是有限的耕地资源远不能满足各类建设项目用地需求。为有效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促进全县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土地供应保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翟文侠  黄贤金  张强  周峰  马其芳  钟太洋  
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对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选取23个与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相关的指标,构建了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土地投入、土地产出、土地利用结构和可持续利用度4个方面,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以江苏省18个典型城市开发区调查数据为例,对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认为,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可以分为4个层次:①超集约,即土地供求紧张,分值大于0.3;②集约,土地供求平衡,分值在0~0.3之间;③基本集约,土地供求在一定时期内平衡,分值在-0.3~0之间;④欠集约,土地有所闲置,土地产出率较低,分值小于-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岳大鹏  石劲松  焦洋  
研究目的:深入分析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内涵,利用新的指标衡量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为不同开发区之间的潜力比较提供较为科学的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机会成本法,比较法。研究结果:按国家规定的测算方法计算出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只考虑了面积潜力,不能完全反映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全部内涵;提出了衡量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新指标——总潜力效益和总潜力指数,以经济效益指标统一量化了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价值。研究结论: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与开发区土地资源的配置状况和整体经济发展情况有关;在进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过程中,应综合评价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总潜力效益。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熊浩宇  
城镇土地合理利用需要正确处理与自然条件限制、生态环境质量、国民经济发展等的协调关系,充分发挥土地要素在城市功能中的作用,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提供科学依据。在土地绝对量已定的前提下,如何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合理和有效利用,保证土地相对增量,一直是解决人地关系的核心问题。充分发掘城镇内部闲置土地、未利用土地以及土地立体空间利用的潜力,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经济效益,实现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同时通过对不同确定权重方法的比较研究,分析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方向,提供土地利用决策服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栋,白光润,车婷婷  
大中型零售业在我国大城市中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尤其是外资的大中型零售企业更是给内资的零售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冲击。反观在中等城市,尤其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中等城市,大中型零售商业的发展较为迟缓,然而零售业在中等城市却蕴藏广阔的市场和商机。文章选择了山西省临汾市的零售市场和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一定规模的人口密度是大中型零售业进入中等城市的基本条件,而区位因素、距离因子、消费者行为等方面成为影响大中型零售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景刚  欧名豪  刘志坚  张效军  陈海燕  
开发区是土地利用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本文基于江苏省开发区典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测算了全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潜力,并结合江苏省资源禀赋特点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剖析了理论潜力实现的可能性及途径。结果表明,江苏省开发区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集约利用理论潜力分别为261km2和1 069km2;若能在劳动生产率和工业用地容积率等方面有所作为的话,江苏省开发区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集约利用现实潜力将分别达210km2和869km2。这主要通过注重开发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软硬件环境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开发区的用地门槛来实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友焱  周泽福  程金花  
该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山西省中阳县圪针耳流域为例 ,探讨该区土地潜力 ,建立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潜力评价系统和指标体系 ,并筛选出评价主导因子 .依据流域内的土地利用现状 ,将该流域分为 177个地块 ,在地理信息系统下建立其属性数据库 ,采用专家打分和权重法对每一地块的土地潜力等级进行了评价 ,结果为 :Ⅰ等地面积为 78 2hm2 ,占流域总面积的 8 16 % ;Ⅱ等地面积为 10 7 33hm2 ,占 11 2 1% ;Ⅲ等地面积为 179hm2 ,占 18 6 8% ;Ⅳ等地面积为 5 76 8hm2 ,占 6 0 2 0 % ;Ⅴ等地面积为 9 2hm2 ,占 0 96 % ...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萍  刘敏  刘慧娣  
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市区和97个县级地区为评价单元,基于昂普理论,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程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空间载体综合景观、投资环境3个方面建立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利用潜力评价模型,以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并以Arc GIS 10.0叠加分析将单项测评结果综合为总评价值。结果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利用必须与有形的物质景观结合;手工艺、民俗和表演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重要性远高于其他类;在微观层面,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潜力较高的地区仅有1个市区、5个县,等级列前5位的地区只占22.2%;在区域层面,中部和南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潜力远高于北部地区,且上党、晋商、河东文化区和省边界附近的传统聚落集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潜力突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萍  刘敏  刘慧娣  
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市区和97个县级地区为评价单元,基于昂普理论,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程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空间载体综合景观、投资环境3个方面建立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利用潜力评价模型,以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并以Arc GIS 10.0叠加分析将单项测评结果综合为总评价值。结果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利用必须与有形的物质景观结合;手工艺、民俗和表演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重要性远高于其他类;在微观层面,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潜力较高的地区仅有1个市区、5个县,等级列前5位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宇恩  孟繁健  王云  李丽芬  李华  谢文翔  
随着温室气体减排和低碳发展的要求,生物质炭作为农业固碳的新型技术引起人们的关注。固碳潜力评价和经济效益分析是生物质炭规模化开发利用的基础。论文利用"生物质资源—固碳潜力—经济效益"集成评估方法,以山西省为研究区域,估算了农业生物质的固碳潜力和经济效益。结果显示:山西省3种生物质资源(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和作物加工副产品)的固碳总潜力为1 228.10×104t CO_2当量,约占2014年山西省全年碳排放总量的2.5%。在2014年碳均价和碳高价情形下,农作物秸秆和作物加工副产品实现了正效益,每t原料综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欧雄  冯长春  李方  
在我国城镇土地利用从外延扩展走向内涵挖潜、从粗放扩张转向集约利用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是实现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剖析,提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概念,明晰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影响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因素,构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基于GIS建立一套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技术方法、流程和评价模型。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对其土地利用潜力进行了系统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天河区345个评价单元中,适度利用、过度利用、低度利用和不均衡利用等4种潜力类型的土地单元个数分别占总评价单元的44.9%,15.9%,35.7%和3.5%,可供挖掘的潜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炳汝  汪逸群  周冲  
以无锡市惠山区为研究区,从土地利用承载力和土地利用协调度两方面构建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了其土地利用潜力,研究表明:堰桥街道、前洲街道和玉祁街道为土地利用高潜力区,洛杜街道、前桥街道和阳山镇土地利用潜力适中,长安街道受惠山新城建设影响,土地利用潜力最低。洛社镇、玉祁街道应以农业发展为根基,重点维持耕地占有率,适度挖掘土地利用潜力;阳山镇和钱桥街道应根据园、林特色,走以生态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道路;长安、堰桥和钱桥街道应深度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打造惠山区的二、三产业和城镇、居民集聚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芳  卓莉  陈健飞  夏丽华  冯艳芬  周涛  
利用边际土地种植高效能源作物是我国生物能源发展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展区域宜能边际土地的空间分布和开发潜力定量评价研究,是区域分布实施能源作物种植,推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以广东省为例,利用TM/ETM遥感影像通过遥感监督分类和目视人工解译提取疏林地、灌木林地、天然草地和未利用地等边际土地。然后选取影响能源作物种植的边际土地的自身性状和整理难易程度等5类因素建立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把广东省宜能边际土地开发潜力分成高、中、低和极低4个级别。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共有宜能边际土地105.34×104hm2。其中,高、中、低、极低开发潜力宜能边际土地面积分别占边际土地总面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