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9)
- 2023(301)
- 2022(262)
- 2021(226)
- 2020(204)
- 2019(441)
- 2018(406)
- 2017(571)
- 2016(460)
- 2015(480)
- 2014(417)
- 2013(420)
- 2012(429)
- 2011(379)
- 2010(397)
- 2009(360)
- 2008(322)
- 2007(340)
- 2006(277)
- 2005(281)
- 学科
- 学(1295)
- 水产(1148)
- 殖(744)
- 动物(699)
- 养殖(638)
- 济(609)
- 经济(609)
- 动物学(602)
- 地方(448)
- 业(400)
- 及其(354)
- 其他(349)
- 贸(330)
- 贸易(330)
- 易(325)
- 鱼(322)
- 防(317)
- 害(305)
- 管理(301)
- 各种(297)
- 产业(296)
- 治(292)
- 防治(292)
- 农(287)
- 虫(271)
- 物(262)
- 麻(259)
- 淡(247)
- 淡水(245)
- 对外(225)
- 机构
- 大学(6418)
- 学院(6314)
- 研究(4501)
- 农(4318)
- 科学(4031)
- 农业(3682)
- 所(3321)
- 研究所(3214)
- 中国(2878)
- 业大(2518)
- 水产(2467)
- 省(2383)
- 室(2243)
- 实验(2190)
- 业(2157)
- 农业大学(2149)
- 实验室(2116)
- 院(2048)
- 重点(2007)
- 研究院(1961)
- 科学研究(1830)
- 技术(1632)
- 江(1631)
- 部(1609)
- 洋(1546)
- 海洋(1511)
- 中心(1435)
- 产科(1325)
- 工程(1301)
- 科学院(1291)
共检索到10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炎香 吴英标
经多次试验结果表明,木麻黄小枝无性繁殖,在缺乏直射光照的室内或有遮阴条件下,以沙培效果最好,平均生根率94%,最高达100%。在太阳光直射条件下,以水培为好。沙培的适应性比水培广,其适宜的繁殖季节为4~10月,气温是25~30℃。处理小枝用的IBA浓度,以20~60ppm为佳。不同的木麻黄小枝生根率差异显著,普通木麻黄生根能力强,粗枝木麻黄次之,细枝木麻黄和山地木麻黄则难生根。4年生以前的不同年龄母树上的小枝用沙培,其生根率的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木麻黄,小枝繁殖,沙培,生根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立华 林益明 叶功富
对养分和pH值对短枝木麻黄幼苗小枝单宁和其他有机物质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短枝木麻黄幼苗小枝总酚(TP)、可溶性缩合单宁(ECT)和氮含量,以及ECT:N随着氮肥的施加而显著降低,支持碳氮平衡假说和生长分化平衡假说;施加磷肥对总酚和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随着pH值的升高,总酚含量显著升高,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而淀粉、叶绿素a、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和氮磷含量显著降低,因而TP:N和ECT:N水平均显著升高;总酚和可溶性缩合单宁与营养物质的关系相反,表明不同类型的单宁存在不同的合成途径,但由于总酚和可溶性缩合单宁均与氮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故不支持蛋白质竞争模型;...
关键词:
短枝木麻黄 氮肥 磷肥 pH值 单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思 陈洁玲 舒灿伟 王军 王新荣 周而勋
分别采用Trizol法、CTAB法、异硫氰酸胍法、SDS法和Omega试剂盒法从短枝木麻黄小枝中提取总RNA。结果表明:用Trizol法和异硫氰酸胍法没有提取到木麻黄总RNA;用CTAB法提取的RNA发生了降解;只有SDS法和Omega试剂盒法成功提取到木麻黄小枝RNA,但质量均没有达到试验要求。对提取效果相对较好的SDS法进行改进,主要是加入去除次生代谢物质的步骤。经检测,改进后的SDS法提取的木麻黄小枝总RNA纯度高、完整性好,能够满足RT-PCR分析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要求。
关键词:
木麻黄 小枝 总RNA 提取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潘一峰 李炎香 谭天泳
在广东、海南和福建三省选试验点,对木麻黄3个树种,48个种源进行了引种试验。5年生的试验结果表明:普通木麻黄生长量普遍优于细枝木麻黄和粗枝木麻黄;种源间存在着显著的生长差异,普通木麻黄C-1、C-3、14233和细枝木麻黄13513等种源在3个试点均生长良好,但14233和C-3的抗风性较差。林木生长与苗期的相关性较差;普通木麻黄和粗枝木麻黄种源的适应性较差,而细枝木麻黄种源的适应性较强。
关键词:
木麻黄,种源,生长,抗风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功富 罗美娟 林金木
对设在福建省东山试验点的41个短枝木麻黄种源的11个性状遗传分析表明,种源间在各个生长和形态性状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遗传力在039~088之间,表明各性状的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所致,具有较强的选择潜力.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冠幅与树高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各生长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主干分叉习性与主干通直度间呈极显著相关.以用材林为培育目标,选择材积、胸径、树高为主要指标,同时考虑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等干形性状,从41个种源中筛选出7个优良种源,分别为18014(印度)、18154(菲律宾)、18157(马来西亚)、18153(巴布亚新几内亚)、18296(泰国)、18312(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妮 张勇 仲崇禄 姜清彬 陈羽 陈珍 胡盼 王仁开
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植物有4属96个种,天然分布于东南亚、大洋洲和太平洋群岛,具有速生、抗风、固沙、耐盐碱和瘠薄等特点,其中,木麻黄属(Casuarina Adans.)中的短枝木麻黄(C.equisetifolia Forst.)、粗枝木麻黄(C.glauca Sieber.ex Spreng.)和细枝木麻黄(C.cunninghamiana Miq.)3
关键词:
粗枝木麻黄 种源试验 遗传变异 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康丽华 李素翠 彭耀强 刘玉粼 陈华成 罗成就
在广东省西部的阳西县、东部惠来县和中部台山市的滨海沙丘进行木麻黄接种弗兰克氏菌海藻酸钙菌剂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接菌树木的高生长比对照增加6.6%~53.1%,胸径增加16.8%~45.9%;叶片的N含量增加18.1%~40.2%;土壤营养元素除了K比造林前降低外,其余均增加64.3%~249.9%,其中速效N增加最多;根际土壤弗兰克氏菌数量增加277.4%。接菌效果可以持续到造林后第4年,但在第2年时效果最好,增加的幅度最大。不同的弗兰克氏菌在不同地点的接种效果存在差异。
关键词:
木麻黄 弗兰克氏菌 接种 大田造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炎香 吴英标
用Frankia纯培养接种木麻黄苗木试验,获得了明显效果,苗高、地径、根瘤数、根瘤鲜重及生物量均比对照高。在4个供试菌株中,接种Br的效果最好,苗高、地径分别为对照的3.5倍和2.7倍,其次是P1。接种效果随着苗龄增加越来越明显。苗木的高度、地径、生物量与根瘤数量、根瘤重呈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
关键词:
木麻黄,弗兰克氏菌,接种,根瘤,苗木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罗焕亮 王军 邵志芳 张景宁
对 3个不同致病的青枯菌菌株和 7个不同抗病性的木麻黄无性系苗的研究得出 ,各菌株对寄主根表吸附量具有显著差异 ,吸附量与致病性呈负相关 :各菌株在寄主根内的增殖量差别明显 ,增殖量与致病性呈正相关。病菌脂多糖 (LPS)对幼苗根的预处理 ,可使其供体菌的吸附量减少5 8.5 % 97.3% ,但胞外多糖 (EPS)对供体菌的吸附量无明显影响。洗去EPS和LPS的菌体较完整菌体对根表的吸附量减少 6 3.3% 74 .2 %。而仅洗去EPS的菌体对根表的吸附有所增加 ,最高达19.1%。各菌体SDS PAGE电泳图谱显示出一定差异 ,其中强毒菌株 6 0 1B具有Rf=0 .35的特异谱带...
关键词:
青枯菌 木麻黄 致病性 脂多糖 胞外多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斌
黄缘闭壳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繁殖行为主要表现为发情求偶、交配和产卵。发情交配时间为每年 4~ 5月份和 9~ 10月份 ,交配过程中雌雄龟有短暂的连锁现象 ,产卵时间为 6~ 7月份 ,产卵常在傍晚和夜间进行 ,一般每只雌龟每年产卵 1窝 ,每窝 2~ 6枚
关键词:
黄缘闭壳龟 繁殖行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尤龙辉 叶功富 陈增鸿 白永会 朱美琴
在福建省晋江市,采用样线法垂直晋江沿海大通道西侧布设3条相互平行的样线,对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及其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行调查,并在样线上布设样点调查林内的光照强度、温湿度及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分析沿海公路建设对路域生态因子、木麻黄生长及其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距公路距离的增加,光照强度、温湿度、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均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距公路100 m处是光照强度从剧烈到缓和的转折点,距公路50 m处是温湿度、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从剧烈到缓和的转折点。②栽植于路基附近的木麻黄的生长比未受路基建设干扰的木麻黄差,其中树高、胸径和冠幅在P...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楠 李贺鹏 江波 叶碧欢 陈友吾 李海波
以短枝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耐寒无性系ZS7和不耐寒无性系HN1幼苗为供试材料,在人工气候箱内采用基质栽培方式,研究在-2,-5,-8,-11℃共4个温度梯度胁迫2 h以及-5℃持续胁迫1, 2, 5, 8, 16, 24,48, 72 h后2种无性系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耐寒性差异,探讨短枝木麻黄适应低温环境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在低温梯度胁迫下,耐寒无性系的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的增幅小于不耐寒无性系;叶绿素、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质量摩尔浓度的降幅均小于不耐寒无性系。耐寒无性系的GSH/GSSG比值呈上升的趋势,而不耐寒无性系的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5℃持续胁迫下, 2种无性系各生理指标呈现波动变化,增幅(降幅)与到达峰值时间不同。无论是在低温梯度胁迫还是在低温持续胁迫处理过程中,耐寒无性系的SOD, POD, CAT, APX和GR活性以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Pro质量分数、 GSH质量摩尔浓度都显著高于不耐寒无性系。耐寒性不同的2种短枝木麻黄无性系耐寒的生理机制明显不同,耐寒性强的无性系通过在低温胁迫下保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质和Pro等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非酶抗氧化剂水平,抑制叶绿素质量分数的下降及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加剧,进而提高抗寒性来抵御低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勇 陈羽 李国标 陈珍 仲崇禄
利用3个内生菌根菌(AMF)和6个外生菌根菌(ECMF)接种山地木麻黄苗,测定小苗的树高、根长、地径、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和总生物量,并在干旱胁迫下测定小苗的保存率。结果表明:接种内、外生菌根菌后都能极显著地促进山地木麻黄苗期的生长;山地木麻黄对供试的AMF和ECMF菌根都属于中等强度或较弱的依赖性;山地木麻黄接种菌根菌后对地上部分(苗高、地径和地上干质量)生长的促进作用比地下部分(根长和地下干质量)要大;在供试的9个菌根菌种和菌株中,AMF比ECMF更能提高山地木麻黄的抗旱力;筛选出菌根效应较好的菌根菌有:苏格兰球囊霉90068、苏格兰球囊霉90036、地表球囊霉9004、黄硬皮马勃020...
关键词:
山地木麻黄 菌根菌 菌根依赖性 接种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叶功富 张清海 林益明 吴锡麟
对福建省东山县海岸带红壤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与均一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的生物量、生产力、各组分干重热值、去灰分热值及群落能量分布与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红壤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的现存生物量和能量分别为 1 5 681 84g·m- 2 和 3 1 7795 3 1kJ·m- 2 ;均一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现存生物量和能量分别为 5 1 2 9 87g·m- 2 和 1 0 5 75 1 40kJ·m- 2 ;红壤性风积沙土的木麻黄群落各组分热值范围为 1 9 84~ 2 1 70kJ·g- 1 ,其中叶热值最高 ,根最低 ,各组分能量在群落中所占比例为 :干 ( 3 8 0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康丽华
本文对木麻黄接种弗兰克氏菌的时间、方法、接种剂、接种量、菌株混合接种及施肥与接种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出:最适接种时间为幼苗期;接种方法为切根接种法;海藻酸钙胶囊干、湿菌剂、草炭、蛭石菌剂与液体接种剂这五种接种剂之间的接种效果没有显著差异;接种量为高接种量较好;弗兰克氏菌与芽孢杆菌混合接种的效果较弗兰克氏菌单接种的效果好;施营养元素P、Mg、Ca、Co和在红壤中加石灰能促进木麻黄的生长与结瘤;接种弗兰克氏菌不仅明显地提高基质中全N与速效N的含量,而且也增加了有机质、速效K的含量。证明接种弗兰克氏菌能改善土壤营养成分的含量。
关键词:
木麻黄,弗兰克氏菌,接种技术,接种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