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0)
- 2023(11325)
- 2022(9955)
- 2021(9335)
- 2020(7839)
- 2019(18050)
- 2018(17981)
- 2017(34384)
- 2016(18838)
- 2015(21320)
- 2014(21185)
- 2013(21101)
- 2012(19448)
- 2011(17407)
- 2010(17142)
- 2009(15479)
- 2008(14891)
- 2007(12881)
- 2006(11308)
- 2005(9801)
- 学科
- 济(72663)
- 经济(72582)
- 管理(55940)
- 业(53432)
- 企(45195)
- 企业(45195)
- 方法(35150)
- 数学(30266)
- 数学方法(29883)
- 农(18898)
- 学(18592)
- 中国(18312)
- 财(17385)
- 技术(17126)
- 业经(16085)
- 地方(14383)
- 农业(13034)
- 理论(13002)
- 贸(12493)
- 贸易(12487)
- 和(12236)
- 易(12117)
- 环境(11824)
- 制(11748)
- 务(11250)
- 财务(11184)
- 财务管理(11165)
- 划(10642)
- 企业财务(10601)
- 教育(10348)
- 机构
- 大学(269429)
- 学院(266197)
- 管理(106788)
- 济(99864)
- 经济(97456)
- 理学(92995)
- 研究(92213)
- 理学院(91922)
- 管理学(90177)
- 管理学院(89723)
- 中国(65241)
- 科学(61181)
- 京(58990)
- 农(47982)
- 所(47407)
- 业大(44688)
- 研究所(43659)
- 财(42861)
- 中心(40700)
- 江(38366)
- 农业(38056)
- 北京(37332)
- 范(35346)
- 财经(34917)
- 师范(34913)
- 院(34364)
- 经(31853)
- 州(31265)
- 技术(31155)
- 经济学(28508)
- 基金
- 项目(190378)
- 科学(148228)
- 基金(137056)
- 研究(135132)
- 家(121908)
- 国家(120936)
- 科学基金(102516)
- 社会(82093)
- 社会科(77685)
- 社会科学(77661)
- 省(74916)
- 基金项目(73392)
- 自然(69757)
- 自然科(68094)
- 自然科学(68074)
- 自然科学基金(66857)
- 划(64139)
- 教育(61673)
- 资助(56807)
- 编号(54732)
- 成果(43539)
- 重点(42902)
- 部(41125)
- 发(40237)
- 创(40076)
- 课题(37959)
- 创新(37397)
- 科研(36943)
- 计划(36429)
- 大学(34763)
- 期刊
- 济(106531)
- 经济(106531)
- 研究(77079)
- 中国(50851)
- 学报(48172)
- 科学(43758)
- 农(42429)
- 管理(39312)
- 大学(35320)
- 学学(33200)
- 教育(31348)
- 财(31150)
- 农业(30266)
- 技术(25440)
- 融(17770)
- 金融(17770)
- 业经(16865)
- 经济研究(16571)
- 财经(16185)
- 业(15944)
- 图书(15741)
- 科技(15632)
- 技术经济(14231)
- 问题(13718)
- 经(13676)
- 理论(13258)
- 业大(13103)
- 版(12828)
- 实践(12368)
- 践(12368)
共检索到381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水松 叶功富 徐俊森 林武星 陈洪
1992年以来 ,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和惠安县赤湖林场 ,通过对海岸风口木麻黄基干林带典型调查、防风效能流动观测和更新改造技术系列研究 ,提出依据地貌类型、海风强弱、微地形、林木生长、林带结构特征和防风效能等相结合的基干林带类型分类系统 ,把当地林带分为 9种主要类型 ,并提出基干林带分类更新理论。由于基干林带分类理论研究的突破 ,带动了林带更新方式和造林技术的不断创新 ,有力地推动了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造林的顺利发展。在林带更新方式方面 ,按照不同类型林带研究结果 ,提出带内隔带、林冠下造林和疏伐套种更新方式等 ,以及应用时的更新带宽度、郁闭度和疏伐强度的控制等各项关键技术。根据树种适应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谭芳林 朱炜 林捷 林武星 付忠华
对福建省东山赤山防护林场的木麻黄基干林带防风效能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 :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得到的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防风效能预测方程预测精度较高。影响木麻黄基干林带防风效能的主要因子为胸径、冠幅和树高 ,地貌类型和林分密度对基干林带的防风效能有显著的影响 ,而枝下高的影响很小。把得分值小于 0 440的一代木麻黄基干林带 (指生长后期的林带 )定义为低效防风林带 ,应及时进行更新改造。另外 ,把防风效能的预测值 0 .61 3作为判断基干林带进入防护成熟初期和防护成熟末期的阈值。
关键词:
木麻黄 基干林带 防风效能 数量化理论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武星 叶功富 徐俊森 谭芳林 洪伟
采用层次分析法 ,于 2 0 0 2年对滨海沙地木麻黄基干林带不同更新方式的生态、社会、经济及综合效益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间隔带状采伐更新方式各效益均高于林下套种更新方式。间隔带状采伐更新中 ,1 0m宽采伐带隔带采伐更新 ,其生态、社会及综合效益最高 ,2 0m宽采伐带隔带采伐更新第二 ,而 3 0m宽采伐带隔带采伐更新方式 ,其经济效益最高。林下套种更新方式中 ,林带间伐后林下更新方式 ,其生态、社会、经济及综合效益均比直接在林下套种更新方式高。对于只能进行林下套种更新的木麻黄基干林带 ,根据林带郁闭度作适当间伐调整 ,并选用适应于沿海沙地生长具有一定耐荫性的树种在林下套种 ,可使其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水松 林武星 叶功富 徐俊森 谭芳林
自 1 998年 5月以来 ,在福建省惠安县赤湖林场和东山县赤山林场木麻黄基干林带前沿风口干旱沙地 ,进行提高木麻黄造林效果配套技术研究。经 2年试验研究 ,在分析风口困难立地造林失败主要原因基础上 ,从木麻黄抗逆品系选择应用 ,因地制宜确定造林方式 ,采用深挖整地、放客土、拌泥浆、提早造林季节、选择大雨天冒雨造林、大苗深栽等抗旱造林配套技术以及旱季培土抚育保墒、浇水保苗和筑沙堤设风障防潮防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造林方法 ,在造林屡次失败的风口沙地木麻黄造林保存率提高到 80 %~ 90 %。在造林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为海岸带风口困难立地国家特殊保护林带工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叶功富
自 1992年以来 ,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滨海沙地 ,在湿地松、木麻黄混交林营造的基础上 ,采用行状疏伐法对其种间关系和树种结构比例进行调控试验。混交林经调控 1a后 ,通过 2个树种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等年生长率的变化分析 ,提出调控后形成新的混交方式应为 :木麻黄行数应控制在 2 3行之内 ,而湿地松行数应增至 3行以上带状混交配置模式 ,以形成树种间交界行宽行距和树种内窄株距的宽行窄株混交配置模式 ,对种间关系和林木生长比较有利。这种混交林种间调控方法对海岸带多树种混交林种间关系调整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康丽华
本文对木麻黄接种弗兰克氏菌的时间、方法、接种剂、接种量、菌株混合接种及施肥与接种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出:最适接种时间为幼苗期;接种方法为切根接种法;海藻酸钙胶囊干、湿菌剂、草炭、蛭石菌剂与液体接种剂这五种接种剂之间的接种效果没有显著差异;接种量为高接种量较好;弗兰克氏菌与芽孢杆菌混合接种的效果较弗兰克氏菌单接种的效果好;施营养元素P、Mg、Ca、Co和在红壤中加石灰能促进木麻黄的生长与结瘤;接种弗兰克氏菌不仅明显地提高基质中全N与速效N的含量,而且也增加了有机质、速效K的含量。证明接种弗兰克氏菌能改善土壤营养成分的含量。
关键词:
木麻黄,弗兰克氏菌,接种技术,接种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勇 陈羽 李国标 陈珍 仲崇禄
利用3个内生菌根菌(AMF)和6个外生菌根菌(ECMF)接种山地木麻黄苗,测定小苗的树高、根长、地径、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和总生物量,并在干旱胁迫下测定小苗的保存率。结果表明:接种内、外生菌根菌后都能极显著地促进山地木麻黄苗期的生长;山地木麻黄对供试的AMF和ECMF菌根都属于中等强度或较弱的依赖性;山地木麻黄接种菌根菌后对地上部分(苗高、地径和地上干质量)生长的促进作用比地下部分(根长和地下干质量)要大;在供试的9个菌根菌种和菌株中,AMF比ECMF更能提高山地木麻黄的抗旱力;筛选出菌根效应较好的菌根菌有:苏格兰球囊霉90068、苏格兰球囊霉90036、地表球囊霉9004、黄硬皮马勃020...
关键词:
山地木麻黄 菌根菌 菌根依赖性 接种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义雄 郑达贤 方祖光 谢皎如 沙济琴
通过对福建平潭岛木麻黄防护林带生物量、生产力和生态经济效益进行 3a的定位研究 ,结果表明 ,木麻黄防护林带现存生物量为 3 5 0 2 5t·hm- 2 ,其净初级生产力为 2 3 91 8t·hm- 2 a- 1 。其有效防护范围为林带迎风面距林带 1 0H和林带背风面距林带 1 5H内。林带风速平均降低 2 4 3 % ,土壤细沙含量平均提高1 1 % ,蒸发量平均降低 1 5 7% ,土壤表层含水量提高 1 1 % ;降水量增加 46 1mm。林带防护范围内大麦产量提高 1 5 % ,大麦千粒重增加 7% ,粗淀粉含量提高 4 8%。表明木麻黄仍是目前我省沿海地区防护林的首选...
关键词:
木麻黄 生物量 生产力 生态经济效益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于升峰 薛刚 王双保
本文介绍了实现数字图书馆的关键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 :网络组建方案、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数字化信息生成技术及存储技术的实现以及多媒体数据库全文检索系统的开发和多媒体模糊查询技术的实现。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运景 侯汉清
主题网关在国外已发展成为一种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重要模式。该文分析介绍了国内外一些著名的主题网关在资源的选择和描述、提供检索和服务以及解决互操作问题等方面所采取的各项关键技术措施,并就主题网关发展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
主题网关 关键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金水
在1989—1993年,对沿海防护林木麻黄新害虫皮暗斑螟(EuzopherabatangensisCaradja)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51个不同的木麻黄地理种源的虫害率及生长情况,应用IBM-PC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发现C38、C39、C44种源属绝抗类群。自然界有拟小腹茧蜂、蚂蚁等10余种天敌。次暗斑螟幼虫多寄居在树干的2m以下部位,郁闭度0.3、林龄2年以下林木虫害发生轻。通过8个昆虫病原斯氏线虫品系的侵染力测定,筛选出SteinernemafeltiaeAgriotos为最佳品系,林间喷洒200条/ml线虫水液,死亡率为72.0%在室内,新发现的白僵菌对害虫感染率为1...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静 宋文
本体演化管理是本体开发和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介绍本体演化管理的原因和流程。本体演化管理涉及本体演化需求、本体变化表示、变化传播、协作式本体编辑工作流、本体版本机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针对以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并对国外相关研究给予介绍,以期为本体演化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项目团队:霍佳震、尤建新等项目负责人霍佳震博士,同济大学教授、博导,2008年担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多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科技项目等,多次获得教育部、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团队合作人尤建新博士,同济大学教授、博导,前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现任同济大学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副院长。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水松 谭芳林 林武星 陈胜 李永林
从 2 0 0 0年 5月起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临海风口干旱沙地进行 3年试验研究 ,从 7个参试无性系中选择惠 1#、粤 70 1#、东 980 1#等 3个造林保存率达 6 1 9%~ 6 9 5 %的无性系 ,在此类特殊困难立地防护林植物材料选择方面取得突破。通过对风口沙地前沿高地和后沿低洼地 2种微地形条件木麻黄无性系造林效果的比较分析 ,后者造林保存率提高约 5 % ,且林木生长较快。 2种微地形条件林木根系生长状况 ,风口前沿高地林木根系分布深、数量多、结构密集、吸收根系网络发达 ,有助于逃避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并揭示根系分布深度、数量、密集程度、网络结构与土壤含水率大体呈负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立华 林益明 叶功富
对养分和pH值对短枝木麻黄幼苗小枝单宁和其他有机物质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短枝木麻黄幼苗小枝总酚(TP)、可溶性缩合单宁(ECT)和氮含量,以及ECT:N随着氮肥的施加而显著降低,支持碳氮平衡假说和生长分化平衡假说;施加磷肥对总酚和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随着pH值的升高,总酚含量显著升高,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而淀粉、叶绿素a、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和氮磷含量显著降低,因而TP:N和ECT:N水平均显著升高;总酚和可溶性缩合单宁与营养物质的关系相反,表明不同类型的单宁存在不同的合成途径,但由于总酚和可溶性缩合单宁均与氮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故不支持蛋白质竞争模型;...
关键词:
短枝木麻黄 氮肥 磷肥 pH值 单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