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71)
2023(15326)
2022(13147)
2021(12207)
2020(10122)
2019(23071)
2018(22832)
2017(43192)
2016(23896)
2015(26550)
2014(26308)
2013(26140)
2012(24211)
2011(22039)
2010(21905)
2009(19856)
2008(19215)
2007(16771)
2006(14747)
2005(13005)
作者
(73020)
(60629)
(60220)
(56882)
(38658)
(29297)
(27126)
(23942)
(23158)
(21581)
(20578)
(20529)
(19447)
(19208)
(18710)
(18579)
(18554)
(18005)
(17414)
(17211)
(15545)
(14961)
(14795)
(13804)
(13718)
(13570)
(13514)
(13400)
(12309)
(12032)
学科
(96379)
经济(96283)
管理(63935)
(62769)
(49715)
企业(49715)
方法(40068)
数学(34522)
数学方法(34167)
中国(28039)
(27396)
地方(25100)
(22938)
业经(22277)
(21280)
农业(18855)
(18252)
贸易(18239)
(17633)
环境(16266)
(16097)
技术(15889)
(15178)
(15157)
银行(15079)
(14622)
金融(14620)
理论(14515)
(14475)
(13895)
机构
大学(337759)
学院(337218)
管理(130025)
(130023)
经济(127184)
研究(120536)
理学(112702)
理学院(111303)
管理学(109291)
管理学院(108715)
中国(87396)
科学(79871)
(73438)
(67905)
(63071)
业大(58433)
研究所(58067)
(56750)
农业(53662)
中心(53461)
(49511)
北京(46505)
财经(45531)
(45175)
师范(44576)
(43717)
(41448)
(40381)
(37866)
经济学(37733)
基金
项目(237011)
科学(183646)
基金(169469)
研究(166073)
(151345)
国家(150055)
科学基金(126478)
社会(102455)
社会科(97002)
社会科学(96976)
(94632)
基金项目(91020)
自然(85185)
自然科(83148)
自然科学(83120)
自然科学基金(81607)
(80126)
教育(75230)
资助(69281)
编号(66818)
(54338)
重点(53645)
成果(53089)
(50300)
(49506)
课题(46903)
创新(46227)
计划(46010)
科研(45935)
大学(42397)
期刊
(143995)
经济(143995)
研究(96832)
中国(66314)
学报(64400)
(62133)
科学(56101)
大学(46871)
管理(46845)
学学(44509)
农业(43034)
(40169)
教育(37235)
(28529)
金融(28529)
技术(27518)
业经(25625)
经济研究(22934)
(21955)
财经(21181)
问题(18951)
科技(18854)
(18027)
业大(17839)
图书(17724)
(17285)
技术经济(15735)
理论(15715)
商业(15543)
资源(15372)
共检索到493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茂山  蔡忠杰  关天舒  吕振环  
研究了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pH值、碳源、氮源、微量元素等条件对木霉菌Tr01菌株孢子萌发影响作用。结果表明:25 ̄30℃及高湿环境是木霉菌Tr01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湿度条件,光照对孢子萌发无影响;分生孢子在pH值6 ̄5的弱酸环境下萌发最好;碳源中,麦芽糖能极大地促进孢子萌发,蔗糖、葡萄糖对孢子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机氮源的蛋白胨对孢子萌发具有极大促进作用,无机氮源中NH4Cl、NH4NO3也能较好地促进孢子萌发,KNO3、NaNO3等则对萌发无促进作用;微量元素中一定浓度的MnSO4.4H2O、ZnSO4.7H2O能够明显地促进孢子萌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义庆  何东兵  张正光  郑小波  王源超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光照、pH及相对湿度对该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生孢子最佳萌发条件为28℃、pH 8.0;湿度是影响孢子萌发的主要制约因素,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孢子不能萌发,95%和100%时萌发率仅为23.4%和46.3%,在水滴中孢子萌发率达95.3%;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无明显影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秀娟  王舒婷  甘林  杜宜新  阮宏椿  陈福如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温度、pH对稻曲病菌生长及其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PSA适合病菌生长.该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均为15-30℃,最适温度均为28℃;pH 4-11适合其生长和萌发,最适pH均为6.病菌在PSB培养液中培养13 d的菌丝干重最大(16.48 mg.mL-1),培养9 d的分生孢子数量最高(4.19×106个.mL-1).然而,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的菌丝干重、孢子数量和pH明显下降,培养液能抑制水稻种子发芽.在15-33℃和13-23℃自然变温条件下培养48 h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达81.79%和44.20%,而4℃存放168 h后能使分生孢子在28℃条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静  李国华  周明  许丽月  肖春云  
对橡胶树白粉菌分生孢子在不同温度、pH值、光照、湿度和碳源条件下的萌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3~28℃,最适温度25℃;适宜的pH范围为6~8;在连续黑暗的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不同的湿度对分生孢子的萌发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分生孢子在麦芽糖中萌发率最低。在保湿和自然条件下,测定白粉菌分生孢子在4、10、20、23、28℃存活时间,结果表明,保湿条件下白粉菌孢子存活时间较自然条件下长,温度对孢子存活时间有很大影响,4℃下白粉菌分生孢子9 d后还有存活的孢子,而28℃下白粉菌分生孢子6 d后就全部死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博光  蒋继宏  
预试验发现苦豆草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对杉炭疽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进一步用不同溶剂 ,在不同 pH条件下萃取将苦豆草乙醇提取物分离为 4个组分。生测表明其生物碱部分对该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将生物碱部分用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得到 7种单体结晶。用熔点、旋光度、红外、和GC MS得到的MS数据与文献相应数据对照鉴定了这 7种生物碱 ,它们分别是 :槐果碱、苦参碱、槐胺碱、莱曼碱、槐定碱、苦豆碱、野靛碱。用纸环法生测表明这 7种生物碱对杉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它们的EC50 为 :苦豆碱 72 0 μg/mL ,野槐胺碱 1 98 0 μg/mL ,苦参碱 86 0 μg/mL ,槐...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许世洋   屈佳欣   方香玲  
为明确有利于尖孢镰刀菌苜蓿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medicaginis,Fom)分生孢子形成及萌发的培养条件,本研究通过十字交叉法测量Fom菌株在PDA、SNA、CMC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不同培养时间的菌落直径,镜检法和血球板计数法观测分生孢子产量、比例及萌发率。结果发现,固体培养基中,在CMC培养基上菌株生长最快,大型分生孢子比例最高,为0.85%~4.64%(P<0.05);在PDA培养基上的分生孢子产量最高(P<0.05),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小型分生孢子比例较高。液体培养基中,菌株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PDB)中的孢子含量最高(P<0.05),达5.01×10~(6)·mL~(-1)~9.49×10~(6)·mL~(-1),且萌发率较高,在培养48 h时达24.98%~35.98%。由此可见,CMC固体培养基有利于Fom菌株生长,其液体培养基诱导菌株产生大型分生孢子效果较好;PDA、SNA、CMC的液体培养基则更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本研究为防治苜蓿尖孢镰刀菌根腐病及有关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郝志敏  郝杰  李志勇  董金皋  
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通过降解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产生IP3和DAG两个第二信使分子,分别激活下游的Ca2+途径和蛋白激酶C。研究表明,PLC与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及发育过程有关。利用PLC特异性抑制剂U-73122初步研究了玉米大斑病菌PLC的功能。结果显示,U-73122对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的萌发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抑制剂浓度升高而增强;并且可引起芽管的缩短和不规则膨大。此外,U-73122也可以导致病菌粗毒素的生物学活性明显降低。由此说明PLC可以通过影响菌丝及芽管的极性生长,而调控玉米大斑病菌的菌丝及分生孢子发育;同时参与病菌的毒素合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明山  李博强  许远  时越  谷祖敏  陈捷  
绿色木霉菌TR-8是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拮抗菌。研究发现TR-8菌株在PDA培养基、查彼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上均能较好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最快,3种培养基对孢子产生影响不大。温度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影响显著,30℃时菌丝生长最快,25℃时产孢量最大。TR-8菌株在pH值2~10范围内均可生长,pH值5~6时菌丝生长最快,pH值为7时孢子产生量最大。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但可明显促进孢子产生。葡萄糖和麦芽糖为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天冬酰胺是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的最佳氮源。不同维生素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作用不同,烟酸对菌丝生长最有利。微量元素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Mn有利于孢子产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茂山  关天舒  蔡大旺  蔡忠杰  
木霉菌T41菌株是一株分离于土壤中的具有生防潜力的木霉菌株,为进一步研究菌株的发酵培养及田间应用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采用室内菌丝生长、产孢测定方法研究了T41菌株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T41菌株在PDA、PSA、PMA、NA、查彼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和产孢最佳,菌落直径达到81mm,产孢量达到2.6×1010个;温度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影响显著,在10~40℃范围能够生长产孢,以30℃时菌丝生长最快,培养2d后菌落直径达到93mm,并且产孢量也高于其他培养温度;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但光照可明显促进孢子产生。葡萄糖、木糖、果糖...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袁扬  王胤晨  曾兵  张锦华  韩玉竹  
在盆栽条件下,分析了5株木霉菌[3株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1株长梗木霉(T.longibrachiatum)和1株里氏木霉(T.reesei)]对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生长及其营养成分的影响,发现5株木霉菌株对鸭茅植株均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各处理与不接种木霉菌的对照组相比,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分蘖数及叶宽等均有所增加,各指标平均分别增加2.88 g、0.40 g、2.22、0.31 mm;株高及叶长较对照稍有降低,平均分别降低6.31、7.19 cm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时轮  李勇  傅俊范  丁万隆  方焕民  
以产孢量为测定指标,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人参根部病害拮抗绿色木霉菌株Tv04-2固体发酵条件进行了筛选,获得了以玉米粉、麦麸等廉价农产品及其副产物为碳、氮源的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其配方为:在250 mL三角瓶中装入20 g固体基质,其中玉米粉∶麦麸按1∶1比例混合,FeSO4含量0.1 g,水7 mL,接种量4 mL;最佳发酵条件为:25,20和28℃下依次发酵2 d。利用优化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发酵试验,可以获得高达4×109cfu/g的产孢量,为人参根部病害高拮抗活性木霉菌剂的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漳  
strains of Metarhizium were cultivated in submerged cultur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ubmerged conidia could be produced by means of microcyclic sporogenesis for some strains of Metarhizium, but perhaps , the occurrence of microcyclic sporogenesis depended on the nature of strains. Su...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建爱  谢爱荣  祝文婷  
木霉分生孢子打破休眠是解除土壤抑菌、分生孢子在土壤中萌发并有效应用的前提。黄绿木霉T1010分生孢子悬浮液涂皿萌发。结果表明,T1010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时所需碳氮比为48∶1,最佳碳源为乳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铵,一定含量磷利于分生孢子萌发,Fe元素含量为40 mg/L促进分生孢子萌发,mg、S、K元素含量尽可能少,加入少量复合维生素也促进分生孢子萌发,p H6、温度25℃时利于分生孢子萌发,一定浓度杀菌剂农药抑制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浓度赤霉素利于分生孢子萌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冲伟  杨立宾  邓勋  Ilan Chet  宋瑞清  
采用对峙培养法和生长速率法,从29个木霉菌株中筛选出3株对金黄壳囊孢菌具有显著抑制效果的菌株T-33,T-14,T-09,并对3个菌株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复筛确定T-33菌株培养液的正丁醇浸提物对金黄壳囊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达到94%,并能显著抑制分生孢子萌发。该抑菌活性成分可显著提高金黄壳囊孢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病原菌蛋白质含量和SDH,PK,HK,LDH,MDH与辅酶Ⅰ的活力,同时导致Na+,K+-ATP酶,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急剧下降。结果表明:金黄壳囊孢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严重,糖酵解途径、TCA循环、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过程等代谢途径均不能正常进行,产能下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胜泽  刘星晨  王海祥  赵洁  赵立卿  郑亚男  巩校东  韩建民  谷守芹  董金皋  
【目的】玉米大斑病(northern leaf blight of corn)是由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引起的一种威胁玉米生产的重要叶部病害。本研究旨在确定影响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产量的主要因素;明确GATA家族成员基因在分生孢子形成时期的表达特征,为深入解析调控病菌发育及致病的分子机制打下基础。【方法】以玉米大斑病菌野生型菌株01-23为试材,探索13种不同培养基(乳糖酪蛋白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玉米茎秆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玉米茎秆琼脂培养基、玉米叶片葡萄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