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10)
- 2023(7925)
- 2022(6697)
- 2021(6073)
- 2020(5060)
- 2019(11064)
- 2018(10733)
- 2017(19574)
- 2016(11238)
- 2015(11846)
- 2014(11339)
- 2013(10934)
- 2012(10027)
- 2011(9028)
- 2010(8917)
- 2009(8306)
- 2008(8180)
- 2007(7126)
- 2006(6282)
- 2005(5319)
- 学科
- 济(38231)
- 经济(38185)
- 管理(33405)
- 业(28973)
- 企(23184)
- 企业(23184)
- 方法(17386)
- 环境(16167)
- 数学(15017)
- 学(14891)
- 数学方法(14838)
- 农(11911)
- 财(10409)
- 划(9515)
- 业经(9031)
- 中国(9006)
- 贸(8669)
- 贸易(8668)
- 易(8460)
- 农业(8194)
- 生态(7385)
- 地方(7123)
- 和(7001)
- 规划(6882)
- 技术(6812)
- 务(6767)
- 财务(6764)
- 财务管理(6754)
- 资源(6705)
- 环境规划(6700)
- 机构
- 大学(163146)
- 学院(162335)
- 研究(60279)
- 济(59145)
- 经济(58075)
- 管理(57155)
- 理学(51162)
- 理学院(50423)
- 管理学(49180)
- 管理学院(48945)
- 科学(45606)
- 农(44410)
- 中国(41830)
- 业大(35749)
- 农业(35657)
- 京(34458)
- 所(33615)
- 研究所(31913)
- 中心(26090)
- 财(24818)
- 农业大学(24144)
- 江(23473)
- 院(21838)
- 财经(21024)
- 室(20933)
- 北京(20730)
- 范(20579)
- 科学院(20341)
- 省(20150)
- 师范(20143)
- 基金
- 项目(124440)
- 科学(96055)
- 基金(91882)
- 家(86489)
- 国家(85849)
- 研究(77046)
- 科学基金(70855)
- 自然(50712)
- 基金项目(49913)
- 社会(49692)
- 省(49485)
- 自然科(49446)
- 自然科学(49415)
- 自然科学基金(48542)
- 社会科(47088)
- 社会科学(47071)
- 划(42826)
- 资助(36154)
- 教育(33747)
- 重点(29278)
- 计划(28224)
- 编号(26940)
- 发(26673)
- 科技(26164)
- 创(26138)
- 部(25688)
- 科研(25250)
- 创新(24644)
- 业(23332)
- 国家社会(21570)
共检索到216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健 谭俊杰 林泽毅 林强 杨尚东 谭宏伟
以番茄为供试材料,连续3 a常规种植于相同田块,设置木醋液稀释300倍(A)、稀释600倍(B)、稀释900倍(C)处理,以无菌去离子水为对照(CK),探究不同稀释度木醋液的抑菌活性及其对连作番茄植株根系生长、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木醋液应用于番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显示:不同稀释度木醋液对青枯病菌和枯萎病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3种稀释度的木醋液中,稀释600倍的木醋液浇灌不仅有利于连作番茄根系的生长,而且有助于提高番茄连作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与对照(CK)相比,不同稀释度木醋液处理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细菌的相对丰度,提高了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细菌以及子囊菌门(Ascomycota)、新赤壳属(Neocosmospora)、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木霉属(Trichoderma)、毛壳菌属(Chaetomium)和镰刀菌属(Fusarium)真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相对丰度。结果表明,木醋液具有显著抑制番茄青枯病及枯萎病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浇灌稀释木醋液有利于连作番茄根系生长,改善连作番茄根际土壤微环境生态的作用;其中,以稀释600倍(B)木醋液的改良效果最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鹏 韦中 朱震 高雪莲 邓开英 冉炜 沈其荣
利用平板计数、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PCR-DGGE指纹图谱等方法研究田间条件下连作番茄和辣椒施用生物有机肥(BOF)和常规施肥(CK)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组成差异。结果表明:与CK相比,BOF处理的番茄和辣椒产量分别提高了26.0%和19.9%,青枯病发病率分别降低了41.5%和44.7%;对于未发病植株,与CK相比,BOF处理的番茄和辣椒植株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分别增加了62.7%和142.4%,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了32.8%和39.6%,真菌数量分别减少了43.9%和53.1%,病原菌数量分别减少了73.2%和90.1%;对于发病植株,与CK相比,BOF处理的番茄和辣椒植株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娟 张树生 李岳峰 茆泽圣 冉炜 沈其荣
对盆栽试验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计数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苏格兰球囊霉菌(Glomus caledonium)的番茄菌根根际土壤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和产几丁质酶细菌总数显著高于非菌根根际土壤。从番茄菌根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产几丁质酶细菌,该菌能够抑制黄瓜尖镰孢的生长。经16S rDNA和生理生化鉴定,该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菌株。该菌在pH 6~8范围几丁质酶活性没有显著差异,产酶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装液量为1/5(250mL三角瓶)。在几丁质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125 h后酶活性与蛋白质含量达到平衡。表明:该菌株具有稳定的产几丁质酶能力,因此具有潜在的生物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岩 曾路生 李俊良 陈清
为了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以山东寿光种植番茄的大棚土壤为材料,研究了优化施肥下番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肥8 t/hm2+秸秆4 t/hm2,生育期追施150 kg/hm2化学氮肥处理是较优的施肥模式,宜在实践中推荐运用。番茄根际中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要高于非根际,而土壤速效磷含量低于非根际,碱解氮与速效钾在根际与非根际中差异不大。试验同时表明,脲酶和蔗糖酶对施肥影响比较敏感,其次是脱氢酶和磷酸酶,而过氧化氢酶则不敏感。番茄长期连作对多数土壤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其中,对脱氢酶和磷酸酶影响较大,其次是脲酶和蔗糖酶,而对过氧化氢酶影响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
关键词:
土壤养分 酶活性 优化施肥 设施农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玉 卞中华 胡晓辉 邹志荣 薛泉宏
【目的】研究番茄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在增施放线菌剂后,对苗期植株生长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为探索放线菌剂在改良土壤连作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金鹏一号"番茄为试材,棚外未种植过番茄的土壤和棚内连作4、8年番茄的土壤为介质,分别设施放线菌剂和不施放线菌剂处理(浇灌放线菌剂和清水,灌根量均为0.8g/株),槽式栽培,测定番茄植株生长指标、光合性能、PPO活性及PPO与光合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施菌处理均可促进番茄苗期叶长、叶宽、茎粗和株高的生长,且对连作4年土壤的促生作用最为明显;番茄叶片和根系的PPO活性随连作年限延长逐渐升高;在连作4年土壤中施用放线菌剂后,番茄苗期叶片叶绿素含...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蓬蕾 吴凤芝 周新刚
连作障碍是制约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造成连作障碍的原因很多,而土壤微生物菌群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对于土壤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连作障碍的主要因子。围绕连作引起的作物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群落结构以及特异微生物的变化,提出将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基因芯片技术与传统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重点研究微生物菌群活性和功能变化以及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连作障碍的影响,同时对从作物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微生物菌群影响的角度和微生物细胞水平解决连作障碍提出了展望。旨在为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哲 徐丽红 刘聪 孔令锟 吴凤芝 潘凯
【目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构成是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两种小麦残茬对连作西瓜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阐释西瓜枯萎病与根际土壤微生物间的关系,为西瓜连作障碍和枯萎病的生态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D123和D125两种小麦残茬粉碎后施入瓜类连作土壤中并继续栽培西瓜,采用常规方法测定西瓜蔓长、鲜重及产量,稀释平板法测定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尖孢镰刀菌数量,通过Real-time PCR测定西瓜根际土壤中功能微生物芽孢杆菌和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数量。【结果】D123和D125两种小麦残茬的施入,促进了西瓜蔓长的伸长,并在后期显著促进了植株地上鲜重、根鲜重和全株鲜重的增加(P<0.05...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自博 周如军 傅俊范
由于酚酸物质的积累而产生的自毒作用是导致人参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减缓自毒酚酸物质在人参连作障碍中的影响,选用前期试验中筛选出的生防菌株——哈茨木霉菌Tri41消减连作人参根际土壤中的自毒酚酸物质。采用HPLC法对连作人参根系土壤中的酚酸物质进行分离测定,结果表明,人参根系分泌物中含有没食子酸(GA)、水杨酸(SA)、3-苯基丙酸(3-PA)、苯甲酸(BA)和肉桂酸(CA)共5种酚酸物质。将哈茨木霉菌Tri41分别与这5种酚酸物质在PDB培养基中培养发现,哈茨木霉菌Tri41对5种酚酸物质均有消减作用,各酚酸物质的消减率在48~170H时间内均高于自然消减率,170H后消减率均接近1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谢 李志 李芹 阳路芳 吴翔 常伟
【目的】探索川西高原大棚番茄感病后根际细菌群落的响应状况。【方法】利用高通量技术分析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和炉霍县高原大棚健康番茄和发病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结果】①番茄发病状况可解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23%的总方差。②道孚县土壤样品的细菌物种数比炉霍县略高,发病植株比健康植株的细菌物种数略低,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③暖发菌门、厚壁菌门、候选门GAL15、螺旋体门的相对丰度在番茄发病后明显降低,而绿弯菌门、候选门RCP2-54、候选门SAR324、异常球菌门的相对丰度则在番茄发病后明显增加。④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7类功能参与了川西高原大棚番茄的健康管理,其中道孚县土壤细菌的铁呼吸功能减弱、芳香化合物降解功能增强,而炉霍县的发酵功能得到较大提升。⑤番茄根际土壤中,道孚县有127个菌种显著响应发病,炉霍县有64个菌种显著响应发病。⑥道孚县根际细菌结构与功能变化源于土壤pH的降低,而炉霍县根际细菌结构与功能变化源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结论】川西高原大棚土壤微生物功能健全,且在番茄发病过程中能够主动招募有益微生物菌群以应对病害,如道孚县的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 sp.)和炉霍县的异常球菌门细菌(Deinococcota)。
关键词:
高原 番茄 根际 微生物 多样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琳 阮云泽 沈宗专 李荣 杨兴明 沈其荣
采用可培养平板计数方法和PCR-DGGE技术,以施用生物有机肥(BIO)健康(BIOH)、发病(BIOW)和未施用BIO健康(CKH)、发病(CKW)4个处理的根际土壤为供试样品,研究可培养芽孢杆菌、假单胞菌、自生固氮菌、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变化,以及可培养细菌的EP指数差异和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BIO能显著增加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芽孢杆菌、假单胞菌、自生固氮菌、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的数量,并减少根际土壤中的反硝化细菌数量(P<0.05);不同根际土壤样品的快速生长细菌和慢速生长细菌在群体中所占比例有明显差异,快速生长细菌分别占群体总数的40.9%(BIOW)、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玲 欧阳立明 陆小辰
以山东寿光辣椒大棚的连作土壤为基质,以无机肥料作对照,向辣椒连作土壤中基施5种不同配方的有机肥,调节土壤N、P、K至相同水平,研究其对辣椒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同时采用RAPD和平板稀释计数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不同肥料处理组中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多样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大部分种类的有机肥均能增加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其中,以蚕沙和酵母发酵废液复配的有机肥(SYM)处理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多样性最高,且在促进辣椒生长、抗猝倒病、提高辣椒品质(维生素C和辣椒素含量)方面都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组。结果表明:以发酵废料为基础的配方有机肥应用于连作土壤中,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改善土壤的微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巩彪 张丽丽 隋申利 王秀峰 魏珉 史庆华 杨凤娟 李岩
【目的】研究土壤添加大蒜秸秆对番茄根结线虫病及根际微生态的影响,旨在探明大蒜秸秆对植物、根结线虫病和根际微环境的综合效应,为合理开发大蒜秸秆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试验设置土壤添加0(CK)、1%(T1)、2%(T2)、4%(T3)和8%(T4)共5个大蒜秸秆添加浓度(w/w)。于日光温室中采用装有5 Kg田园土的花盆(直径20 Cm,深20 Cm)进行番茄幼苗培养,缓苗后于番茄幼苗周围打洞接种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5 000 J2/株)。每30盆作为一个处理,培养温度控制在白天/夜晚为28—32℃/15—23℃。于处理10、30和50 d后取番茄根系样品,并采用抖动法收集根际土壤...
关键词:
番茄 根结线虫 大蒜秸秆 根际微生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素慧 刘世琦 张自坤 尉辉 齐建建 段吉锋
【目的】研究大蒜长期连作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蒜连作0(CK)、5、10、15和20年的土壤再分别盆栽大蒜,以大蒜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变化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根际真菌数量持续上升,连作20年的土壤约为对照的2.88倍。而其它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及土壤酶活性只在短期内(5—10年)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相比,连作10年的大蒜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各增加了8.72%和25.81%,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芳香族化合物降解菌分别为对照的5.63、11.60和3.35倍。连作10年的大蒜根系分泌物对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
关键词:
连作 大蒜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政 刘久羽 李智 李博 李莹 敖金成
【目的】探究不同有益菌剂对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为连作土壤改良及连作障碍消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长期连作烤烟后添加有益菌哈茨木霉菌剂T-22(T1处理)、枯草芽孢杆菌剂(T2处理)、哈茨木霉菌剂T-22+枯草芽孢杆菌剂(T3处理)的烤烟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结果】相较于不施有益菌(对照,CK),施用有益菌剂可提高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的速效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其中,在10个环境因子中,速效磷(AP)含量对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的贡献度(4.97%)最高,碱解氮(AN)含量对烤烟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的贡献度(6.91%)最高,蔗糖酶(SC)活性对烤烟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的贡献度(6.75%)次之;可提高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多样性指数和细菌特有OTUs数;可改变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的指示物种丰度,其中,细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T1处理的指示物种,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为T1处理的优势菌属,丰度分别为12.2%和25.0%,Minimedusa属为T3处理的指示物种。单施细菌有益菌剂可降低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主要代谢途径的丰度,单施真菌有益菌剂则相反;单施真菌、细菌与真菌有益菌剂混施可提高烤烟根际土壤真菌代谢途径的丰度。【结论】施用有益菌剂对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改良效应,其中,哈茨木霉T-22的施用效果较好,可用于烤烟连作障碍防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文洁 李明
【目的】比较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与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轮作及广藿香连作对广藿香品质及其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为缓解广藿香连作障碍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藿香扦插苗和薄荷苗为试材进行田间试验,共设3个处理:广藿香连作组(连续2年种植广藿香)、薄荷-广藿香轮作组(第1年种植薄荷,采收后第2年种植广藿香)、对照组(第1年不种植作物,采收后第2年在同一块地种植广藿香),在广藿香不同生长时期测定其主要农艺性状、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百秋李醇含量、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结果】广藿香植株生长180 d时,轮作组广藿香其主要农艺性状(株高、茎粗、一级分枝数、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及百秋李醇含量均显著高于连作组(P<0.05)。轮作组的广藿香叶片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连作组的分别升高54.23%(P<0.05)、115.71%(P<0.05)。轮作组的广藿香根际土壤理化性质(pH、有机质、有效磷、水解性氮、速效钾)均显著高于连作组;轮作组的土壤细菌数和放线菌数较连作组分别增加98.95%(P<0.05)、71.61%(P<0.05),而轮作组的土壤真菌数量较连作组降低48.86%(P<0.05);轮作组的土壤过氧化物酶、脲酶活性较连作组分别增加827.66%(P<0.05)、655.00%(P<0.05),轮作组的土壤蔗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较连作组分别降低44.49%(P<0.05)、28.99%(P<0.05)。【结论】广藿香与薄荷轮作的广藿香农艺性状、百秋李醇含量及土壤微生态指标总体优于广藿香连作的相同指标。
关键词:
广藿香 薄荷 轮作 连作 连作障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