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2)
- 2023(8365)
- 2022(6440)
- 2021(5768)
- 2020(4786)
- 2019(10469)
- 2018(10751)
- 2017(19036)
- 2016(11486)
- 2015(13181)
- 2014(13407)
- 2013(12335)
- 2012(11008)
- 2011(9906)
- 2010(10013)
- 2009(8927)
- 2008(8724)
- 2007(8148)
- 2006(7173)
- 2005(6447)
- 学科
- 济(36526)
- 经济(36482)
- 管理(25948)
- 业(23782)
- 企(17513)
- 企业(17513)
- 农(14237)
- 中国(14060)
- 方法(12942)
- 学(11654)
- 数学(10824)
- 数学方法(10673)
- 业经(10160)
- 理论(9792)
- 农业(9212)
- 制(9186)
- 教育(8753)
- 体(8155)
- 地方(8144)
- 财(7982)
- 教学(7860)
- 发(6959)
- 银(6853)
- 银行(6799)
- 行(6573)
- 融(6263)
- 金融(6256)
- 环境(5949)
- 技术(5776)
- 发展(5676)
- 机构
- 学院(156660)
- 大学(154061)
- 研究(58829)
- 济(52860)
- 经济(51441)
- 管理(50332)
- 理学(42803)
- 理学院(42191)
- 科学(41076)
- 管理学(41026)
- 中国(40860)
- 管理学院(40775)
- 农(40261)
- 京(33727)
- 所(32051)
- 农业(32013)
- 业大(30956)
- 研究所(29666)
- 江(26389)
- 中心(25790)
- 财(24200)
- 技术(23754)
- 范(22760)
- 师范(22341)
- 院(21550)
- 省(21218)
- 农业大学(20954)
- 北京(20508)
- 州(20342)
- 财经(18767)
- 基金
- 项目(109200)
- 科学(82603)
- 研究(77238)
- 基金(73794)
- 家(67498)
- 国家(66892)
- 科学基金(54550)
- 省(47429)
- 社会(45008)
- 社会科(42374)
- 社会科学(42359)
- 划(39182)
- 基金项目(38955)
- 教育(37784)
- 自然(35717)
- 自然科(34894)
- 自然科学(34867)
- 自然科学基金(34222)
- 编号(32549)
- 资助(29360)
- 成果(27290)
- 重点(25997)
- 课题(24871)
- 发(24273)
- 创(23047)
- 计划(22544)
- 部(22106)
- 创新(21512)
- 科技(21044)
- 科研(20829)
共检索到238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熊怡心 王爽 马星霞 孙志勤
【目的】通过菌株初筛、单因素培养条件比较以及复合真菌培养体系下木质素氧化酶系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研究,获取最优产酶效率培养体系,为生物制浆预处理提供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颐和园树木上的真菌子实体作为菌种来源,通过生长速度和愈创木酚培养基初筛得到生长快且漆酶活性高的白腐菌菌株,测定菌株木质素氧化酶系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分泌规律。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不同碳源、氮源、pH、添加剂、金属离子、温度等条件对菌株分泌木质素氧化酶系的影响,根据产酶规律选择不同菌株构建1∶1复合真菌培养体系,分析其产酶规律和产酶效率。【结果】初筛得到1株生长快速、高漆酶活性的菌株,经鉴定为白腐菌粗毛栓孔菌(Trametes hirsute)。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葡萄糖和酵母浸粉分别是T. hirsute产酶的最优碳源和氮源;单独添加Cu2+的产酶效率优于同时添加Cu2+和Mn2+,产酶量随金属离子浓度增大呈先升后降趋势,0.25 mmol·L-1Cu2+添加效果最佳;产酶量随温度升高也呈先升后降趋势,在38 ℃、pH=6.5且添加0.5 mmol·L-1藜芦醇和0.5 mmol·L-1对苯二胺条件下对T. hirsute产酶均有促进作用。在培养条件优化基础上,构建T. hirsute与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复合真菌培养体系,其产酶能力进一步提高,该体系的木质素氧化酶系三酶最大总产酶量达1 505.81 U·L-1,相比对照组提升约63.61%,其中漆酶活性相比对照组提高84.37%,且提前一天达到产酶峰值。【结论】通过初筛获取高漆酶活性白腐菌株T. hirsute,优化产酶条件可显著提升其木质素氧化酶系产酶量,在培养条件优化基础上构建的T. hirsute与G. trabeum复合真菌培养体系能够进一步提升其产酶能力并促使漆酶提前一天达到产酶峰值,在生物预处理方面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东花 郭俊娥 徐璐 孙霞 孙宪芝
以菊花神马为材料,研究了外源亚精胺(Spermidine,Spd)和多胺合成抑制剂D-精氨酸(D-Arginine,D-Arg)对花芽分化阶段根和叶片中多胺氧化酶(PAO)、二胺氧化酶(DA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氢(H2O2)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根和叶片PAO、DAO活性和木质素含量都是Spd>CK>D-Arg。外源Spd显著促进了花芽分化阶段多胺氧化酶活性和木质素的合成;D-Arg抑制了花芽分化,降低了多胺氧化酶活性及木质素的合成。结果表明,短日照条件下,多胺可能通过影响多胺氧化酶活性及其产物H2O2浓度影响木质素的合成,从而调控菊花的花芽分化进程...
关键词:
菊花 花芽分化 多胺氧化酶 木质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德明 冯友仁 梁帅
利用低能N+注入,对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Mnp)和锰过氧化物酶(Lip)活力均较高的菌株N1023进行诱变,研究了不同能量和不同剂量N+离子诱变后菌株的存活率与突变率、突变菌株的产酶活力及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能量和不同N+离子剂量注入对菌株有显著影响,诱变菌株N1023j产Mnp和Lip双酶活力分别提高了27.29%和22.58%,同时诱变菌株N1023j有很好的遗传稳定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池玉杰 闫洪波
White rot fungus Pleurotus djamor H1 was stilly cultured at 28 ℃ under 4 different kinds of LNAS culture solution,the extracellular enzyme solutions were sampled at different interval,O.D.values of the solutions,representing manganese peroxidase(MnP),laccase and lignin peroxidase(LiP)activities,were...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文娟 闫雪晴 邹春阳 王博伟 何贤
【目的】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材为原料,经球磨分别通过LiCl/DMSO溶剂体系的溶解、再生处理、纤维素酶水解,得到的酶解残渣进行溶剂抽提、纯化,分离出竹材中的再生酶解木质素(RCEL)。【方法】木质素化学成分按照标准方法测定,木质素结构单元的变化通过红外、碱性硝基苯氧化、核磁共振波普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比较再生前后的纤维素结晶区变化。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木质素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结果】经由化学成分结果得知:RCEL的得率和纯度都较高。经红外、元素分析、硝基苯氧化、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等手段表征表明:分离得到的竹材RCEL为GSH型木质素,缩合程度略高于纤维素酶解木质素(CEL),其中,紫丁香基结构单元含量较高,达50%,分离过程中结构单元比例没有变化。从分子量及其分布来看,竹材RCEL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都较高,分离过程中木质素降解较少。经X射线衍射分析,经LiCl/DMSO体系溶胀处理后纤维素的结晶度有所下降。RCEL木质素热失重温度为200~600℃,600℃后失重趋于稳定,木质素缩合程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热解特性。【结论】基于LiCl/DMSO溶剂体系的分离方法,对木质素大分子结构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碳水化合物有很好的降解作用,可以改变纤维素结晶区的结构,降低结晶度,从而能促进纤维素的降解,提高酶解效率,有利于高效分离CEL。与传统分离方法得到的球磨木质素(MWL)、 CEL相比,经过LiCl/DMSO溶剂体系处理后得到的竹材RCEL,能较好地代表竹材的木质素。图4表5参23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丁婷婷 李倩 金贞福
四溴双酚A型环氧树脂(tetrabromobisphenol A type epoxy resin,TBEP)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工业,但因成本高,大规模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以溴化木质素替代四溴双酚A制备阻燃性、耐热性高,成本低、可再生、环境友好的环氧树脂具有重要意义。以木质素和溴化质素为原料,与双酚A混合制备环氧树脂,研究木质素添加量及溴化质素对环氧树脂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双酚A型环氧树脂(lignin base bisphenol A type epoxy resin,LBEP)的热稳定性较TBEP高;当添加摩尔分数10%的木质素时,LBEP失重起始温度和峰值温度分别比TBEP高4.4℃和68.9℃,失重率低3.8%;溴化木质素-双酚A型环氧树脂(bromided lignin bisphenol A type epoxy,Br-LBEP)较LBEP的失重起始温度和峰值温度分别高112.2℃和93.7℃,热失重率低2.1%。表明Br-LBEP热稳定性较LBEP高,以溴化木质素替代四溴双酚A制备耐热性环氧树脂具有可行性。图5表2参1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艳芳 梁永超 娄运生 孙万春
以抗 /感白粉病的南农 99 18和苏麦 3号为试验材料 ,研究硅对小麦叶片过氧化物酶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动态变化和对木质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接种的情况下 ,施硅与否对抗 /感品种植株叶片的POD和SOD活性及木质素含量均无影响。而在感病情况下 ,施硅能显著提高小麦感病品种的POD活性和木质素含量 ,但对抗病品种的POD活性和木质素含量影响不显著 ;可降低小麦感病品种的SOD活性 ,但提高了抗病品种的SOD活性。施硅能显著降低感病品种植株的白粉病病情指数 ,提高其对白粉病的抗病能力 ,相对免疫效果达38.79%,其中硅的浓度以 1.7mmol·L-1为最佳。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POD SOD 木质素 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萌 隋娜 贾曦 赵世杰 孟庆伟 田纪春
以鲁原301、潍麦8号和山农62G三个超高产小麦新品种(系)和对照品种鲁麦14为材料,测定其在生育后期的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抗氧化酶活性和活性氧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鲁麦14相比,三个超高产小麦新品种(系)在生育后期都具有较高的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抗氧化酶活性,而O2,H2O2含量和NPQ都较低。表明生育后期超高产小麦新品种(系)的光合机构受伤害程度较轻,利用光能的能力较强,利于高产。从产量水平看,鲁原301、潍麦8号和山农62G品种的产量都高于鲁麦14。
关键词:
生育后期 超高产小麦 抗氧化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傅慧静 胡霞 吴松青 王荣 梁光红 黄世国 张飞萍
【目的】研究松褐天牛幼虫肠道内黏质沙雷氏菌木质素降解功能,为揭示松褐天牛与肠道细菌协作降解木质素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硫酸盐木质素液体培养基培养黏质沙雷氏菌,采用酶标仪微量测定法研究该菌对木质素的降解能力,考察其产木质素降解酶的种类及其变化,以及体外培养条件对该菌产优势降解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10天后黏质沙雷氏菌对硫酸盐木质素的累计降解率达94.12%,其中第4天的单日降解率最高,达15.16%。该菌在木质素培养基中可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漆酶3种木质素降解酶,其中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然后依次是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前2种酶的日变化趋势与培养基中木质素的降解率相近。该菌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最适培养基条件:p H5、硫酸木质素质量浓度3 g·L~(-1),有机氮源、酵母膏质量浓度5 g·L~(-1),Mg~(2+)、Ca~(2+)、Fe~(2+)、Mn~(2+)、K~+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为0.20、0.40、0.15、0.04和0 g·L~(-1)。【结论】黏质沙雷氏菌具有较强的木质素降解能力,可通过产生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实现其对木质素的降解功能;培养基中木质素浓度、p H值、氮源种类及其浓度、金属离子及其浓度等对其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云章 毛胜勇 姚文 朱伟云
利用体外发酵法研究了瘤胃厌氧真菌和细菌对木质素含量不同底物(黑麦草叶、黑麦草茎、稻草秸、花生壳,木质素含量依次上升)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瘤胃厌氧真菌体外发酵不同底物时的96 h累积产气量、底物干物质消失率和纤维素消失率差异均不显著,瘤胃细菌体外发酵时的干物质消失率和纤维素消失率均随底物木质素含量的上升而显著下降(P
关键词:
干物质消失率 产气量 木聚糖酶 体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谭健晖1 黄寿先2
摘 要:通过添加外源生长素,研究大花序桉离体根培养过程中的氧化酶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添加外源NAA 和 IBA,与无激素培养基间达到极显著差异;POD、IAAO 和 PPO 影响离体根的形成,其中 POD 和 IAAO活性在培养过程中呈下降→升高→下降的变化趋势,PPO 的变化趋势与相反,呈升高→下降→升高趋势;3 种氧化酶相互作用,从而维持、提高或降解内源激素含量,使细胞朝着有利于根的方向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令营 郭道森 赵博光 李荣贵
本文研究了松材线虫携带的荧光假单胞菌GcM5-1A的培养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后,各组分中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的活性及各组分对黑松悬浮细胞的毒性;还对GcM5-1A菌株胞外LiP进行了初步纯化,并对纯化后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iP活性主要出现在50%~70%沉淀组分中;0~20%沉淀组分和50%~70%沉淀组分对黑松悬浮细胞的毒性很强;GcM5-1A菌株培养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以及DEAE-SepharoseFF两步纯化后,其LiP的比活力从0.81U/mg提高到21.30U/mg;其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4.0;在15~35℃、pH6.0~9.0范围内,酶活力保持相对稳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文娟 王博伟 何贤 闫雪晴 邹春阳
为探讨LiCl/DMSO溶剂体系对稻草化学组成溶出行为的影响,以球磨稻草为原料,分别选取稻草的秆和叶部位,通过LiCl/DMSO溶剂体系处理,测定再生前后的秆和叶部位的化学成分,采用碱性硝基苯氧化来分析木质素的结构单元变化。结果表明:球磨时间越长,木质素和高聚糖的再生得率会降低,球磨原料中灰分的再生不受球磨操作条件影响;稻草秆的再生能力高于叶,其中木质素和高聚糖的再生得率比叶的高,灰分的保留则较低。稻草的秆和叶经过LiCl/DMSO溶剂体系处理可促进木质素的溶出,处理后的秆更易于进行酶水解。经球磨后的木质素缩合程度增加,球磨改进了硝基苯氧化环境,其反应的均相性得到提高。再生酶水解后,各球磨部位缩合程度有所增加。其中从球磨1.0~2.0h的叶和秆分离出的木质素能代表相应原料中不同部位的原木质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路祺 刘文俊 祖元刚 杨磊 祖柏实 李汶罡 张宝友 朱明华
以制药生产提取的刺五加根茎剩余物作为原料,采用高沸醇溶剂法提取木质素,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料液比、乙酸浓度、高沸醇浓度等工艺条件对木质素得率和木质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确定了优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木质素抗氧化性质的影响差异很大,反应温度因素对高沸醇木质素抗氧化性能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反应时间因素;在相同木质素浓度下,高沸醇法木质素抗氧化活性比常规碱法木质素抗氧化活性高,但低于商业合成抗氧化剂BHA。
关键词:
高沸醇 木质素 抗氧化活性 BHA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翔云
职业化素质是员工职业能力的综合体现,本文以企业对员工的职业化要求为着眼点,从构建以职业化素质内容为重点的目标体系、构建以"三元教育"为支撑的培养体系,以及构建涵盖施受双方的评价体系等方面,讨论了高职学生职业化素质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化素质 体系 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