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5)
2023(1885)
2022(1811)
2021(1616)
2020(1380)
2019(3317)
2018(3193)
2017(5855)
2016(3240)
2015(3643)
2014(3696)
2013(3599)
2012(3321)
2011(3016)
2010(3134)
2009(3054)
2008(2812)
2007(2551)
2006(2320)
2005(2117)
作者
(10174)
(8589)
(8438)
(7920)
(5155)
(4203)
(3879)
(3484)
(3211)
(2960)
(2959)
(2835)
(2683)
(2620)
(2607)
(2554)
(2493)
(2466)
(2392)
(2387)
(2195)
(2140)
(1979)
(1929)
(1924)
(1905)
(1857)
(1800)
(1780)
(1705)
学科
(13431)
经济(13423)
管理(13093)
环境(8809)
(8753)
(8134)
企业(8134)
方法(6772)
数学(5788)
数学方法(5679)
(5213)
(4031)
规划(3915)
环境规划(3789)
(3736)
资源(3541)
地方(3418)
(3372)
中国(3170)
生态(2977)
(2805)
(2541)
业经(2501)
(2380)
财务(2375)
财务管理(2368)
理论(2328)
技术(2311)
企业财务(2256)
区域(2088)
机构
大学(48019)
学院(47333)
管理(20135)
(17506)
理学(17329)
理学院(17145)
经济(17071)
管理学(16855)
管理学院(16797)
研究(16172)
科学(12085)
中国(11826)
(10848)
(8339)
研究所(7762)
业大(7715)
(7554)
中心(7536)
(7488)
(7241)
(6888)
北京(6850)
师范(6842)
(6206)
财经(5964)
农业(5808)
(5691)
师范大学(5548)
经济管理(5507)
(5307)
基金
项目(34369)
科学(27150)
研究(24467)
基金(24013)
(21066)
国家(20909)
科学基金(18088)
社会(15450)
社会科(14663)
社会科学(14653)
(14429)
基金项目(12922)
(11855)
自然(11783)
自然科(11445)
自然科学(11441)
自然科学基金(11185)
教育(10725)
资助(9812)
编号(9660)
重点(7895)
(7497)
成果(7488)
(7184)
课题(6836)
(6798)
科研(6779)
计划(6718)
创新(6422)
国家社会(6325)
期刊
(18425)
经济(18425)
研究(12026)
中国(10663)
科学(7810)
学报(7519)
(6348)
管理(6222)
(5865)
大学(5606)
教育(5545)
学学(5117)
技术(4785)
资源(4397)
农业(4286)
图书(3517)
统计(3472)
科技(3385)
(3384)
决策(3058)
技术经济(2977)
业经(2838)
(2813)
情报(2632)
财经(2603)
经济研究(2403)
财会(2400)
生态(2360)
(2303)
问题(2266)
共检索到69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一星  于海鹏  张显权  
从主、客观和心理生理学角度介绍了对木质环境进行评价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木质环境的物理量因子、人的心理量和心理生理量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关系模式,提出了木质环境的科学评价系统。论文对科学地评价木质环境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邱均平  柴雯  马力  
本文从大数据环境的特点出发,探究大数据环境与技术对科学研究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科学评价活动的改进作用和影响。研究表明,大数据环境对科研方式、科学交流、数据存储技术、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政府政策制定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数据环境对科学评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产生了重要影响,科学评价的主体和客体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方法方面,"质"与"量"的融合将成为方法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流程方面,评价的各环节更为合理,资源配置也将更为科学;在环境方面,科学评价的物质环境得到改善,第三方评价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车文  于海鹏  陈文帅  刘一星  
简要阐述木质视环境的组成因子及其特点,介绍主观印象调查的意味微分法,及人体生理试验的心率变异、动态连续血压、脑波频率、脑血流量等指标在木质视觉影响研究中的应用,总结木质视环境对人体心理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及试验结果。更进一步尝试探讨木质视环境对人体影响的综合分析方法及评价模型,提出逻辑关系解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支持向量机法的应用思路,以及建立木质视环境物理量因子、视觉心理量和心理生理量关系模型的基本策略。最后,对木质视环境人体影响研究的有关问题及后续工作进行展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丽萍  刁文芳  石雅芳  韩昕媛  
[目的 /意义]分析开放科学环境下科研人员的负责任评价(RRA)新取向,以期为“破四唯”指导下的我国科研评价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过程]以传统评价体系“唯与责”的背离为切入点,以全球研究理事会(GRC)《2021年RRA报告》、欧盟《研究评价系统改革报告》等典型内容文本为数据源,采用WordSmith提取关键词及词丛,并进行可视化。[结果 /结论]分析认为,基于同行评议定性判断与负责任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多种研究产出、活动的质量与贡献认定成为开放科学环境下科研人员RRA的基本框架与准则,其中,小同行评议与分类评价成为破除“唯论文”、SCI至上等不良学术驱动因素的核心规则和必由之路;元评价则为提高科研人员评价质量、优化指标与方法提供了循证依据。研究指出:此框架将利于纠偏基于产出的价值观,促进早期职业生涯科研人员(ECR)职业道路的差异化与多元化以及研究生态系统功能的最大化,推动包容、健康的研究创新体系的建立,同时为我国科研人员评价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宋丽萍  王建芳  
开放科学的发展正在改变学术交流生态,同时挑战传统科研评价,因此对于科研评价创新的呼声日益高涨。负责任评价(RRA)应时而生并成为开放科学政策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RRA如何实现成为问题的关键。本文在解析开放科学环境下的RRA内涵,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尝试探索RRA的实现路径,以期为“破四唯”指导下的我国科研评价提供借鉴与参考。首先,以典型相关内容文本为数据源,通过关键词提取和共现分析得出结论,即以环境扫描为基础,影响力和研究质量为主维度,知情同行评议为主基调构成国际RRA的进路;继而,在分析开放科学背景下我国学术交流新业态与RRA的基础上,提出我国RRA的三层结构流程框架。其中以识别科研新范式为情境、改善宏观政策为支撑、改革评价方式为实操,以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化、评价对象的精准化、评价方法的循证化为路径,建立有利于潜心研究和创新的我国评价制度,并回答科研评价改革的必答题:“谁来评”“评什么”“如何评”“怎么用”。研究认为,建立质量意识、培育“影响素养”、达成评价系统变革的国际共识、从而提高RRA的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避免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碎片化是保证RRA顺利实施的关键。特别指出:将负责任评价理念与实现路径本土化,并营造有利于开放科学发展的学术交流环境,或将成为图书情报工作的新使命。图2。参考文献44。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任景明  
当前,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已经成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系统科学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相关问题奠定理论基础,为决策者制定科学的环境治理政策提供有力依据。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心主任袁晓玲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所著的《中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新建  
以主观评价方法体系为主导,探索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提高评价方法的理论应用广度。系统地采用了认知地图调查法、被测对象自由报告法和无结构型问卷法等多个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式,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内建成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院内建筑和环境品质之间存在显著关系,主轴线可视为建筑元素分布的核心区域,办公区是职工环境意象的中心,办公区内楼宇间距、交通便利性、绿化层次对院内环境品质的评价起到重要作用。选取样本的典型性存在不足,但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研究要点的缺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金洪  赵广杰  曹金珍  
为了弄清楚在温度变化过程中木质室内装饰材料对环境湿度的调节功能及其规律,本研究采用外型尺寸为20cm×20cm×30cm的不锈钢封闭箱体,在箱体的内表面分别饰以木质和非木质材料。调控箱体外温度在20℃~33℃范围内变化,测定了封闭箱体内环境温度T、相对湿度H和绝对湿度的对数logh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logh和T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十分高的线性关系,用其关系曲线的斜率b值能够评价材料的调湿性能。按材料调湿性能参数b值的大小,本研究对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瓷砖、壁纸和聚胺酯饰面椴木三合板等多种材料作了湿度性能区分。椴木三合板的b值随着气积比A/V的增大呈曲线上升趋势。聚胺酯饰面椴木三合板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荣军  李坚  刘一星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kinds of wood and wood material on mammal growth and physiology index as interior material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erythrocyte of the female mice in wood house is more than that in aluminum and concrete ones; The estradiol contents of the female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金珍  赵广杰  
本研究测定了在水蒸汽流入流出过程中壁纸、椴木三合板、柞木地板块、两面光MDF这 4种室内装饰材料的环境湿度调节参数x和 y与气积比A/V、试材初含水率及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 ,得到了在水蒸汽流入流出条件下室内装饰环境的湿度设计诺谟图 ,为科学、全面地进行居住空间的湿度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金珍  赵广杰  罗金洪  
为了弄清楚在水蒸汽流入流出过程中室内装饰材料对环境湿度的调节规律及定量评价室内装饰材料的环境湿度调节性能 ,本研究在环境温度为 2 6℃时 ,测定了在水蒸汽流入流出过程中木质及非木质材料装饰的试验体内环境湿度的经时变化情况 ,并定义了x和y两个物理量来表征材料对环境湿度的调节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用x和y值能够将各种室内装饰材料按调湿性能分成 4个组别 ;木材及木质材料类具有较好的环境湿度调节性能 ,即这些材料能够缓和室内环境湿度的急骤变化 ;木质材料的x和 y值随A/V的增大呈曲线下降趋势 ;在本实验设定的循环过程中 ,材料厚度对其调湿性能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吕国梁  
生态节约型园林是风景园林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城市园林绿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苗木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优劣状况直接影响着园林工程的质量。在介绍工程苗木质量评价意义的基础上,从生态节约的角度出发,重点剖析了苗木的品种、规格、树形、根系4大因子对园林生态功能和工程经济成本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AHP分析法的生态节约型园林工程苗木质量评价体系,并应用该方法对福建省龙岩石锣鼓公园园林工程苗木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石锣鼓公园32种苗木的评价分数符合正弦曲线,I级苗木有3种,分别为红榕、朴树与枫杨,它们是石锣鼓公园的基调树种;Ⅱ级、Ⅲ级苗木可占总苗木种数的74.99%,红花风铃木、无忧树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颖  
在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中,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得出各个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完成各个指标权重的分配。文章在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指标体系的研究过程中使用因子分析完成指标体系的构建,保证了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从而能在实际应用中为政府决策和公众监督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晓焕  潘彤彤  练森  王彩霞  李保华  
【目的】腐烂病菌(Valsa mali)在苹果树枝干木质部内生长扩展是导致剪锯口发病和旧病斑复发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明确环境因子对腐烂病菌在枝干木质部内生长扩展的影响,为苹果腐烂病的流行预测和防控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菌饼接种离体富士苹果枝条剪口后,用活体皮层检测病菌在枝条木质部内生长扩展距离的方法,研究温度、枝条相对含水量、枝条龄期、高温处理与浸水等因子对腐烂病菌在木质部内生长扩展的影响;采用菌饼接种离体、活体富士枝条剪口,系统监测腐烂病菌在枝条木质部内的周年生长扩展动态;通过离体培养,测试病菌在枝条不同组织配制培养基内的生长速度。【结果】腐烂病菌能够利用木质部内的水溶性养分生长扩展,病菌在木质部内的生长扩展速度显著快于在皮层内的生长速度;在5—35℃的范围内,腐烂病菌在苹果枝条木质部和皮层内都能生长扩展,最适温度为30℃;在浸水枝条木质部内,腐烂病菌的扩展距离显著短于未浸水枝条;当枝条的相对含水量大于90%时,腐烂病菌在木质部内的生长扩展速度较快,当枝条的含水量低于90%时,病菌的生长扩展受到明显的抑制;病菌在当年生枝条木质部内的生长扩展速度显著快于在2—3年生枝条木质部内的扩展速度;在经高温处理枝条木质部内,腐烂病菌的扩展速度显著快于未处理枝条;在用木质部粉末、韧皮部粉末、木质部浸出液、韧皮部浸出液制作的培养基中,腐烂病菌都能正常生长,其生长速度和生长量都不低于在PDA中的生长;腐烂病菌在韧皮部培养基中,气生菌丝多,在木质部培养基中气生菌丝少;自然条件下,接种到枝条剪锯口上病菌的生长扩展速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12月至次年3月份,腐烂病菌在活体的富士枝条内扩展速度很慢,3—11月份扩展较快。【结论】腐烂病菌在木质部内可利用可溶性养分生长,其扩展速度显著快于在皮层内的扩展速度;腐烂病菌在木质部内的生长扩展速度受温度、枝条含水量、木质部的致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清泉  池玉杰  张健  冯连荣  
【目的】对白腐菌偏肿革裥菌在木质和非木质环境下的转录组进行测序,为白腐菌降解木材的机制研究提供支持。【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木屑和非木屑处理条件下的菌丝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eggNOG、GO、KEGG等数据库对转录本进行注释和比较分析,预测和筛选出偏肿革裥菌与木材降解有关的基因。应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mnp2等11个与木质素降解相关的差异基因在木屑处理5天条件下的表达量,结合转录组数据对这些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偏肿革裥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38.9 Gb Clean Data,各样品Clean Data平均达到6.49 Gb,各样品的Reads与参考基因组的比对效率在71.23%~74.25%之间。使用edgeR软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得到差异表达基因898个,其中上调351个、下调547个。差异基因被注释到GO数据库的有251个,注释到KEGG数据库的有223个,注释到eggNOG数据库的有704个。eggNOG分析表明,差异基因表达多聚集在能量产生和转换、转录后修饰、蛋白质代谢、伴侣关系、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分解代谢等功能分类下。GO分析表明,显著性富集与频率较高的生物过程是丙酮酸代谢过程、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过程、天冬氨酸家族氨基酸代谢过程和木质素分解过程。在KEGG通路分析中,差异基因分布到86个不同的生物途径,差异基因显著富集的代谢通路主要为:碳代谢、柠檬酸循环、芳香化合物降解、乙醛酸代谢。qPCR结果表明在木屑处理条件下基因mnp2、mnp3、lip9、lip2、laccase1和nadp的表达量明显上调;mnp10 s、mrp、cyp450-1、GroES1和GroES2的表达量明显下调,qPCR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在表达量差异倍数上存在较小偏差,但整体趋势一致,可以证明转录组测序结果是正确可靠的。【结论】偏肿革裥菌降解木材与碳代谢、芳香化合物降解等通路密切相关;与木质素分解等生物过程密切相关。根据基因功能注释的结果得到11个与白腐菌降解木质素相关的重要差异表达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