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4)
- 2023(8699)
- 2022(7154)
- 2021(6611)
- 2020(5400)
- 2019(12266)
- 2018(11692)
- 2017(22176)
- 2016(11676)
- 2015(12893)
- 2014(12218)
- 2013(12284)
- 2012(11238)
- 2011(10294)
- 2010(9736)
- 2009(8985)
- 2008(8801)
- 2007(7293)
- 2006(6342)
- 2005(5619)
- 学科
- 济(50965)
- 经济(50916)
- 管理(32889)
- 业(31031)
- 方法(24154)
- 数学(22463)
- 数学方法(22368)
- 企(21752)
- 企业(21752)
- 农(16942)
- 贸(16051)
- 贸易(16046)
- 中国(16004)
- 易(15810)
- 财(11162)
- 环境(11125)
- 学(9809)
- 业经(9790)
- 农业(9569)
- 制(8706)
- 出(8544)
- 银(7990)
- 银行(7955)
- 划(7919)
- 行(7666)
- 关系(7347)
- 融(7338)
- 金融(7338)
- 技术(7215)
- 发(6909)
- 机构
- 大学(171802)
- 学院(169384)
- 济(83041)
- 经济(82101)
- 管理(64970)
- 研究(64330)
- 理学(57455)
- 理学院(56839)
- 管理学(56134)
- 管理学院(55854)
- 中国(49031)
- 科学(38606)
- 京(35944)
- 农(35630)
- 所(32665)
- 财(32429)
- 研究所(30429)
- 业大(29090)
- 农业(28654)
- 中心(28014)
- 财经(27395)
- 经济学(27373)
- 经(25475)
- 经济学院(24921)
- 院(22818)
- 北京(22643)
- 江(21296)
- 科学院(20912)
- 财经大学(20801)
- 经济管理(19439)
- 基金
- 项目(122244)
- 科学(97261)
- 基金(94295)
- 家(85864)
- 国家(85261)
- 研究(82160)
- 科学基金(71867)
- 社会(57532)
- 社会科(54881)
- 社会科学(54868)
- 基金项目(49708)
- 自然(47179)
- 自然科(46182)
- 自然科学(46164)
- 自然科学基金(45417)
- 省(43703)
- 划(38483)
- 资助(38235)
- 教育(35864)
- 部(28577)
- 编号(28266)
- 重点(27973)
- 发(26519)
- 国家社会(26215)
- 创(25853)
- 中国(25362)
- 创新(24457)
- 科研(24270)
- 教育部(24205)
- 计划(23368)
共检索到237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毛玉铃 万璐 张羽婷
基于2003—2015年木质林产品及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污染排放模型对木质林产品进口作用于林产工业污染排放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再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中介变量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作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木质林产品进口对林产工业行业污染排放有显著减排作用;木质林产品进口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林产工业污染减排;此外,从不同要素密集度产品角度出发,实证结果表明资本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木质林产品进口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对污染减排产生不同的正向影响。因此,应该适当扩大林产工业木质林产品进口规模,进一步拓宽木质林产品进口渠道,并加速吸收转化进口产品所蕴含先进技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兰会 张丹青 符颖佳
以2002、2007和2012年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计算了我国木质林产品行业的隐含碳排放,并应用LMDI分解法对木质林产品行业的隐含碳排放变化影响因素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隐含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木质林产品行业的隐含碳排放主要用于出口产品使用,中间产品消耗的碳排放水平比较高,在碳减排方面存在较大的空间。木质林产品行业隐含碳排放的拉动因素按其促进效应的大小依次为:经济产出、人口规模和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则是抑制木质林产品行业隐含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木质林产品 隐含碳 碳排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明辉 关鑫 李坚
木制品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化石燃料来提供能量,本文依据中国农业年鉴统计的2007年木质林产品数据,计算了中国木质林产品200年内的碳储存和碳排放,分析得出木质林产品的产消特点对温室效应具有重要影响,木质林产品能够储存碳,同时在非科学化的贮存和加工过程中也含有程度不等的碳排放,从而降低木材的碳汇效应,但可以通过增加木质林产品产量、开发洁净能源项目、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使用寿命等方法来提高木质林产品的碳汇效应。
关键词:
木质林产品 碳汇 碳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颖
采用2008-2018年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从进出口贸易规模、主要木质林产品进出口商品结构、国际市场分布等方面系统分析总结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特征、并对影响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因素及贸易发展前景进行探究和展望。结果表明: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呈动态增长态势,进出口商品结构相对集中,国际市场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并从贸易发展模式、贸易摩擦等方面探讨影响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因素。随着木质林产品出口市场的日益多元化,林业企业应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应对贸易壁垒;加快林业产业转型,发展林业服务贸易;落实财税政策,促进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朱岩松
本文基于2008年第1季度至2022年第4季度的季度数据,运用NARDL模型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量的非对称影响。结果发现:(1)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原木、锯材进口量存在非对称影响,对木浆不存在非对称影响,汇率波动增大会减少原木、锯材、木浆的进口量(不显著、-0.286、-0.236),波动减小会增加原木、锯材、木浆的进口量(-0.360、-0.603、-0.318)。(2)汇率波动对中国原木进口量的影响源于人民币汇率波动减少而非增加。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给出了健全和完善国内林产品风险规避市场、在木质林产品出口国建立木材生产基地、使用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来规避汇率风险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健 何继新 荆涛
根据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和国内木材市场消费量及木材年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与木材消费量及年产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在滞后期为1的情况下木质林产品进口与木材市场消费量和木材年产量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据此,在分析国内木材供需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人工林、提高木材利用率、优化进口市场结构等对策建议,以解决对进口木材依赖的问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刚 葛宁宁
基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林产品数据,应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探究1998—2018年造成中国进口俄罗斯木质林产品贸易波动现象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8—2018年,中国进口俄罗斯木质林产品贸易集中于资源密集型和需求增长较快的产品,且贸易波动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中国进口俄罗斯木质林产品总额波动现象受产品结构、市场规模、竞争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中国进口结构和国内市场需求是贸易波动的主要因素;此外,中俄林产品贸易还受到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中国应寻找其他进口渠道,减少对俄罗斯供给的依赖,保障中国木质林产品产业安全,密切关注两国经济政策变化,及时调整进口贸易策略,促进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洁 时小琳 戴永务
基于UNcomtrade数据库整理的数据,分析中国与欧盟木质林产品贸易状况,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识别中国与欧盟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欧盟木质林产品贸易在2000~2008年间处于增长阶段;但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中国出口所占比例持续下降,贸易顺差呈缩小趋势,市场集中度与产品集中度均较高;国内生产总值、森林资源禀赋差异、劳动力资源禀赋差异、欧盟东扩及海岸线等因素对中国与欧盟木质林产品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相对距离、汇率、金融危机等因素却起着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奉钦亮 覃凡丁
汇率制度作为一国主要的经济制度,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2002—2010年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数据的实证研究,可得知随着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顺差存在反J曲线效应;但在长期内,并不存在明显的反J曲线效应,且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进出口总额的J曲线效应具有延后性。此外,人民币升值也对中国各种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这些实证研究,将有助于正确判断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收支发展趋势,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国际贸易政策,从而有效地化解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收支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木质林产品 国际贸易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晓璐 缪东玲 程宝栋
利用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HS六分位编码,对1996~2014年间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情况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日本、中国香港、英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长来自于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共同作用。对二元边际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目的地市场规模对集约边际呈正相关关系,但对扩展边际呈现负相关关系;可变贸易成本对二元边际呈现负相关关系;多边阻力对二元边际呈现正相关关系;劳动生产率对二元边际呈现正相关关系;经济危机对集约边际几乎不构成影响,但对扩展边际有明显冲击。基于此,提出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发挥扩展边际作用;加快自由贸易进程,逐步减少贸易阻力;加大科研资本投入,提升劳动生...
关键词:
木质林产品 集约边际 扩展边际 影响因素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白彦锋 姜春前 张守攻 雷静品
森林采伐和木质林产品的使用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碳平衡。为解决目前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归属和碳排放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问题,为将来中国制定林业政策和应对气候变化谈判提供参考,对比分析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缺省法、储量变化法、生产法和大气流动法等4种计量方法在计量范围、碳储量归属和碳排放分配及其应用等方面的不同;然后从中国未来承担减排责任和不承担减排责任两方面分析了选择不同方法将给中国带来的潜在影响。储量变化法对中国较为有利,建议中国应率先加强不同计量方法学应用潜在影响方面的定量研究,并补充完善计量参数不确定方面的研究内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臻 沈月琴 吕秋菊 郑旭理
在南方集体林区,非木质林产品资源成为农户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在农户非木质林产品经营中需要考虑投入要素的有效性以及生产资源如何合理配置问题。论文以临安市山核桃产业和仙居县杨梅产业为例,分别选取两个县(市)共167户林农2009年横截面数据为样本,在农户微观层面运用C-D生产函数,实证分析了投入要素及影响因素在非木质林产品生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农药化肥投入、地域因素都对两个地区非木质林产品生产有显著影响,而劳动力投入和林业劳动力人均种植面积因素则只对山核桃生产有显著影响。笔者认为需要通过积极推广农户从事非木质林产品的经营,重视农药化肥生产资料投入以及促使劳动力季节性回流等措施促进非木质林产品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婷 朱臻 杨虹 沈月琴
【目的】探究不同产业组织模式对非木质林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明确非木质林产品等物质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效路径。【方法】基于2022年浙江省7个县(市) 811份农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不同产业组织模式对非木质林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以及区域公用品牌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相对“市场+农户”的市场交易模式,“合作社+农户”的横向合作模式和“公司+农户”的纵向协作模式均对非木质林产品价值实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机制验证表明:区域公用品牌在产业组织对非木质林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经营规模小、采用互联网销售农户的非木质林产品溢价效果更显著。【结论】产业组织能够通过促进农户加入区域公用品牌从而推动非木质林产品价值实现。据此,提出在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的同时,需要加强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优化销售渠道等政策启示。表6参35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鹏丹 张雅丽
基于陕西镇安县与黄龙县农户调研数据,定量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户生产经营非木质林产品对其家庭收入的影响,并对影响农户收入的因素进行探讨,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生产经营非木质林产品对西部林区农户增收发挥重要作用。第二,经营非木质林产品收入对西部地区农户家庭总收入有非常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户主的受教育水平以及非木质林产品经营投产面积对其家庭总收入均有比较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家庭成员投入到非木质林产品生产经营时间则表现为一般显著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非木质林产品 农户收入 影响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