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61)
- 2023(13840)
- 2022(12128)
- 2021(11277)
- 2020(9410)
- 2019(21646)
- 2018(21690)
- 2017(42226)
- 2016(23148)
- 2015(26182)
- 2014(26365)
- 2013(26031)
- 2012(23976)
- 2011(21686)
- 2010(21709)
- 2009(19850)
- 2008(19610)
- 2007(17467)
- 2006(15416)
- 2005(13753)
- 学科
- 济(91226)
- 经济(91092)
- 管理(76430)
- 业(67819)
- 企(57897)
- 企业(57897)
- 方法(40739)
- 数学(34779)
- 数学方法(34317)
- 农(26411)
- 财(24905)
- 中国(22314)
- 制(21181)
- 业经(20772)
- 学(20249)
- 贸(18428)
- 贸易(18417)
- 易(17928)
- 环境(17701)
- 地方(16418)
- 务(16008)
- 财务(15926)
- 财务管理(15892)
- 理论(15613)
- 和(15457)
- 农业(15328)
- 体(15324)
- 企业财务(15047)
- 划(14899)
- 银(14737)
- 机构
- 大学(330648)
- 学院(328729)
- 管理(132123)
- 济(129944)
- 经济(126963)
- 理学(114290)
- 理学院(113071)
- 管理学(111134)
- 管理学院(110554)
- 研究(107727)
- 中国(80798)
- 京(70452)
- 科学(66198)
- 财(61290)
- 所(53789)
- 农(52767)
- 业大(49580)
- 中心(49346)
- 研究所(48554)
- 财经(48549)
- 江(48471)
- 北京(44402)
- 经(43960)
- 范(42072)
- 师范(41684)
- 农业(41188)
- 院(39245)
- 州(38993)
- 经济学(37985)
- 财经大学(36043)
- 基金
- 项目(222601)
- 科学(174959)
- 研究(163773)
- 基金(161852)
- 家(140275)
- 国家(139141)
- 科学基金(119894)
- 社会(102099)
- 社会科(96710)
- 社会科学(96685)
- 省(86655)
- 基金项目(85815)
- 自然(78555)
- 自然科(76706)
- 自然科学(76689)
- 自然科学基金(75302)
- 教育(74765)
- 划(72546)
- 编号(67338)
- 资助(66985)
- 成果(54868)
- 部(49186)
- 重点(49122)
- 发(46322)
- 创(46072)
- 课题(45795)
- 制(43549)
- 创新(43069)
- 科研(42458)
- 教育部(42292)
- 期刊
- 济(144048)
- 经济(144048)
- 研究(96635)
- 中国(63315)
- 学报(51525)
- 管理(49133)
- 农(48658)
- 财(47326)
- 科学(47212)
- 大学(39574)
- 学学(37119)
- 教育(36846)
- 农业(33595)
- 技术(28880)
- 融(28313)
- 金融(28313)
- 业经(24000)
- 财经(23561)
- 经济研究(21773)
- 经(19990)
- 问题(18562)
- 理论(18318)
- 图书(17022)
- 业(17002)
- 实践(16966)
- 践(16966)
- 科技(15936)
- 技术经济(15645)
- 版(15478)
- 现代(14729)
共检索到485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帅 彭红军 孙铭君
以营林企业和木质林产品制造企业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构建木质林产品供应链交易模型,对供应链碳汇价格合作机制下的生产与减排决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供应链上存在有效的碳汇转移价格区间,在该区间内进行价格合作有利于提高各企业的利润;供应链碳汇价格合作机制不仅能够缓解制造企业技术减排的压力,而且有利于营林企业提高碳汇林的营林规模,但是会减弱制造企业减排履约的强制性及减排政策的有效性,不利于制造企业提高成品市场销售量。因此,为保证木材和林业碳汇的稳定供给,供应链企业双方应通过协商制定合适的碳汇转移价格。
关键词:
碳约束 木质林产品 碳汇定价 碳交易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洋 王雅提
文章回顾了20082015年国内外文献中对非木质林产品绿色供应链的模型构建、低碳发展、关系协调、流通效率、经济收益以及绩效评价体系等内容,并结合时代背景进行了总结和研究。文章根据林业绿色供应链和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定义创新性地提出了非木质林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定义。指出了未来非木质林产品绿色供应链的研究方向,如:供应关系模型、低碳发展改革方案、风险管理、物流外包、流通效率、逆向物流管理以及信息化建设等。
关键词:
非木质林产品 林业绿色供应链 低碳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洋 王雅提
文章回顾了2008~2015年国内外文献中对非木质林产品绿色供应链的模型构建、低碳发展、关系协调、流通效率、经济收益以及绩效评价体系等内容,并结合时代背景进行了总结和研究。文章根据林业绿色供应链和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定义创新性地提出了非木质林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定义。指出了未来非木质林产品绿色供应链的研究方向,如:供应关系模型、低碳发展改革方案、风险管理、物流外包、流通效率、逆向物流管理以及信息化建设等。
关键词:
非木质林产品 林业绿色供应链 低碳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孙铭君 彭红军 王帅
以单个营林企业和单个木质林产品制造企业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营林企业生产木材和森林碳汇、制造企业消耗木材和碳排放权,研究营林企业最优营林规模、制造企业的最优碳减排策略。文章分析了碳排放限额和碳减排成本对林产品供应链各主体的利润及其决策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碳约束政策越严格,越有利于促进营林企业扩大营林规模;碳排放权价格较高时,木质林产品制造企业会通过技术减排的方式缓解获取碳排放权成本上升的压力。最后,提出对政府决策碳排放限额有借鉴性的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晶晶 窦祥胜
现阶段我国碳交易试点已启动,形成碳配额交易价格机制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在考虑尤为复杂的碳市场风险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碳市场众多、有场无市、市场不成熟等特有现象提出了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碳配额价格机制。本文首先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来确定碳配额交易的风险值,综合考虑了影响碳市场的所有风险因子。然后应用班茨哈夫-克莱曼(B-C)权利指数来探讨交易伙伴的选择与交易量的瓜分,分散了交易风险。最后通过ShAPley值和核仁法来探讨碳配额交易利益分配的合理性,保障了合作联盟的稳定性。此时,碳配额价格便可由利润公式求出。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三阶段博弈模型来模拟碳配额交易的价格形成机制可以有效地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林 程芮 俞君 陈焱
探寻全球木质林产品价格波动特征,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对维持我国木质林产品供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供的1961-2021年全球230个国家和地区的木质林产品年产量及进出口贸易的统计数据,选取原木等7类主要木质林产品作为代表性商品,分别测算其价格指数,继而以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权重构建木质林产品综合价格指数,并采用谱分析方法研究其综合动态演变。结果表明:(1)全球木质林产品价格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和上涨趋势。(2)全球木质林产品价格变化具有高度的协同性。(3)全球木质林产品价格存在着多周期性,且由于木质林产品之间存在稳定的联系,价格指数周期具有叠加性。
关键词:
木质林产品 价格指数 谱分析 周期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白彦锋 姜春前 鲁德 朱臻
伐后木质林产品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森林生态系统和大气之间的碳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变化又是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报告的一部分。为合理估算木质林产品碳储量,达喀尔会议上确立了3种估算方法框架,即:储量变化法、生产法和大气流动法。在3种方法的框架下,利用寿命分析法和逐步递归法计算我国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结果显示:①分别利用储量变化法、生产法和大气流动法估算我国1961-2000年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变化,证明我国的木质林产品是一个碳库,并且这个碳库的碳储量一直在增长;②3种方法估算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年平均增长量分别是11.72,8.58和7.53 Tg.a-1;③19...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永富
首先分析了广西林产品供应链模式现状及问题,然后探讨了广西林产品绿色供应链的运行目标、运行条件与运作流程等内容,围绕供应链参与者为广西构建高效的林产品绿色供应链提供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林产品 绿色供应链 运作流程 运行条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颜浩龙 郑哲文
林产品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库存过高一直是我国林产品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瓶颈,从现代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针对我国林产品供应链库存管理中典型的GMI、VMI和CPFR 3种库存管理模式展开研究,并构建了林产品GMI、VMI和CPFR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使用VENSIM PLE6.3版进行了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林产品供应链上成员企业间高度协同合作、信息共享能有效地降低供应链上的库存水平,提高整条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国林产品供应链上企业库存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林产品库存 GMI VMI CPFR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永富
针对目前国内林产品加工企业物流成本过高的问题,从创新物流成本管理理念出发,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构建物流成本控制体系,加强我国林产品加工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对我国由传统数量林业向现代效益林业转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登龙
在分析我国碳交易发展现状基础上,探讨了影响我国碳交易价格的市场因素、环境因素和政策因素。通过比较国际碳交易价格形成机制,设计出我国碳交易影子价格测算方法及碳交易价格形成机制,进而具体研究了我国碳交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碳交易监管机制,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交易价格 影响因素 价格形成机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白彦锋 姜春前 张守攻 雷静品
森林在维持全球碳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伐后木质林产品(harvested wood products,HWP),以下简称木质林产品。木质林产品是森林资源利用的自然延伸。通过森林采伐和产品使用将森林固定的碳转移到产品中,但这部分碳在过去往往被忽略(Dewar,1990)。据估测,全球每年的产品
关键词:
木质林产品 涵义 碳质量 分类 核算方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朱品文
中国碳金融交易机制是随着《京都议定书》清洁能源机制发展起来的,目前清洁能源机制(CDM)是中国最主要的碳金融交易方式。在分析中国碳金融交易价格机制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该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借鉴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碳金融交易价格机制先进经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碳金融交易 价格机制 清洁能源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丽娟 杜美卿 任伟 马振华
企业内部碳交易价格机制关系到大型企业及其子公司(分公司)的减排效益,是企业内部碳交易体系运作成败的关键。本文基于子公司(分公司)和企业减排效益最大化原则、在企业内外部碳市场对接的条件下,运用市场结构理论,结合会计成本分析,建立了以成本-效益方式减排的企业内部碳交易定价模型,并结合企业实践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当碳排放权外部市场为不完全竞争时,企业可以按照购买者意愿定价,内部碳交易价格低于外部市场价格,形成价格歧视;当碳排放权外部市场为完全竞争时,企业作为价格接受者,内部碳交易价格与外部碳市场交易价格相等。
关键词:
碳排放权 内部碳交易 价格机制 市场结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康凯 赵靖环 王小宇
针对考虑残次品的二级供应链,引入碳限额与交易机制,构建联合经济批量(JELS)模型,通过碳限额与交易机制引入前后JELS模型的比较,讨论残次品率、碳限额与碳价对供应链决策、碳排放量及总成本的影响,并通过算例验证碳限额与交易机制下考虑残次品的供应链JELS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JELS 碳限额与交易 残次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