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6)
- 2023(8647)
- 2022(7844)
- 2021(7485)
- 2020(6260)
- 2019(14709)
- 2018(14727)
- 2017(28552)
- 2016(15702)
- 2015(17694)
- 2014(17627)
- 2013(17430)
- 2012(15824)
- 2011(14139)
- 2010(13838)
- 2009(12499)
- 2008(11900)
- 2007(10152)
- 2006(8698)
- 2005(7254)
- 学科
- 济(58459)
- 经济(58395)
- 管理(43539)
- 业(41143)
- 企(34798)
- 企业(34798)
- 方法(29584)
- 数学(25590)
- 数学方法(25300)
- 学(15721)
- 农(15241)
- 中国(14058)
- 财(13804)
- 业经(12995)
- 地方(12242)
- 理论(10515)
- 和(10450)
- 农业(10205)
- 贸(10080)
- 贸易(10076)
- 易(9768)
- 环境(9735)
- 技术(9663)
- 务(9204)
- 财务(9147)
- 财务管理(9133)
- 制(8985)
- 教育(8679)
- 企业财务(8653)
- 划(8437)
- 机构
- 大学(218239)
- 学院(215985)
- 管理(90442)
- 济(79847)
- 理学(79328)
- 理学院(78477)
- 经济(77979)
- 管理学(77137)
- 管理学院(76768)
- 研究(70727)
- 中国(50024)
- 科学(47344)
- 京(47120)
- 业大(36160)
- 农(35904)
- 所(35648)
- 财(34364)
- 研究所(33084)
- 中心(31533)
- 北京(29890)
- 江(29657)
- 范(28671)
- 财经(28533)
- 师范(28395)
- 农业(27941)
- 院(26513)
- 经(26001)
- 州(24514)
- 技术(23195)
- 师范大学(23076)
- 基金
- 项目(157852)
- 科学(122845)
- 研究(114044)
- 基金(113428)
- 家(99654)
- 国家(98852)
- 科学基金(84325)
- 社会(68735)
- 社会科(65002)
- 社会科学(64983)
- 省(62032)
- 基金项目(61624)
- 自然(57113)
- 自然科(55702)
- 自然科学(55692)
- 自然科学基金(54677)
- 划(52548)
- 教育(51597)
- 编号(46989)
- 资助(46698)
- 成果(37179)
- 重点(35032)
- 部(33874)
- 发(33084)
- 创(32657)
- 课题(31773)
- 科研(30788)
- 创新(30358)
- 计划(29246)
- 大学(29148)
共检索到297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巧 陈又清 周兴银 钟亚林 陈彦林
于2005年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木豆林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木豆林节肢动物有108种(39种待定),分属于2纲、10目、49科;蜡蚧、咖啡黑盔蚧、榄珠蜡蚧及豆蚜为植食功能群优势种,叉草蛉和云南斧螳为天敌功能群优势种,迈氏小家蚁和光颚铺道蚁为杂食功能群优势种;木豆林节肢动物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为2.662,Simpson指数为0.123,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569;植食功能群、天敌功能群、杂食功能群的物种丰富度分别为71、25、12,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424、2.728、1.826,优势度指数分别为0.136、0.103、0.269,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569...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世森 赵士熙 施丹阳 黄金聪 胡凤玉
依据对福建省建瓯市20块锥栗林试验标准地节肢动物群落l a的系统调查,分别对锥栗林林冠层和下木层的节肢动物类群的物种数、个体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以及各功能集团的个体数量的时间动态进行了分析.时间格局最优分割结果表明,锥栗林林冠层和下木层节肢动物类群均分割成3个阶段,即3-4月、5-9月、10-11月.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锥栗林林冠层和下木层节肢动物类群中的物种数、均匀度指数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性,而林冠层的优势集中性指数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呈负相关性.
关键词:
锥栗林 节肢动物群落 时间动态 最优分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宝嘉 张芳 侯东永 吴伯军 张树平 赵秀玲
研究了不同抗虫性的转基因 74 1杨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及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天敌亚群落的丰富度、优势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 ,并对不同抗虫性转基因 74 1杨的节肢动物群落进行相似性分析 .结果表明 ,转基因74 1杨能明显降低群落中食叶害虫的数量 ,同时 ,使群落中食叶害虫优势种的优势度降低 .随抗虫性的增强 ,害虫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不同抗性的转基因 74 1杨 ,抗性越强所形成的节肢动物群落与未转基因节肢动物群落的相似性越低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超 孙涛 臧建成 唐晓琴
[目的]了解西藏林芝青稞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分析不同月份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功能群结构。[方法]采用双对角线五点取样法,结合人工捕捉法和网捕法,对西藏农牧学院农场冬青稞田间节肢动物取样鉴定、数量统计、计算类群比例及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结合性指数、PCA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捕获节肢动物1973头,隶属于2纲12目76科。其中鞘翅目Coleoptera瓢甲科Coccinellidae和同翅目Homoptera蚜科Aphididae为优势类群,分别占节肢动物总数的16.73%、40.40%。鞘翅目象甲科Curculionidae、双翅目Diptera食蚜蝇科Syrphidae、摇蚊科Chironomidae、毫蚊科Trichoceridae、毛蚊科Bibionidae、果蝇科Drosophilidae、寄蝇科Tachinidae、半翅目猎蝽科Reduviidae、花蝽科Anthocoridae、长蝽科Lygaeidae、姬缘蝽科Rhoplidae、蜘蛛目Araneida逍遥蛛科Philodromidae为常见种群,分别占总数的1.98%、1.27%、1.06%、1.37%、3.35%、3.75%、3.65%、1.77%、1.27%、1.42%、1.57%,2.94%。稀有类群有62科,占节肢动物总数17.47%。4月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最高,5月节肢动物数量最多,6月丰富度指数最高。不同月份节肢动物类群相似性不同。[结论]蚜科和瓢甲科是优势种群,西藏林芝青稞田间节肢动物由优势种群、常见种群、稀有种群构成。不同月份节肢动物数量有差异。5月个体数量达到最大。
关键词:
西藏林芝 青稞 节肢动物 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怀 赵志模 徐学勤 李映平
以套网振落法在"蜀南竹海"毛竹竹冠采到昆虫113种(类),隶属于13目,54科。整个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中优势度最明显的为同翅目类群,在4个调查样地林区内,其相对多度为30%~51%,其次是蜘蛛类,相对多度为19%~43%。昆虫亚群落的优势物种为同翅目的一种小绿叶蝉(Empoascasp.),且该亚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在4个调查样地林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趋势为Ⅲ号样地林区>Ⅱ号样地林区>Ⅰ号样地林区>Ⅳ号样地林区;而优势集中性指数则为Ⅱ号样地林区>Ⅲ号样地林区>Ⅳ号样地林区>Ⅰ号样地林区,表明Ⅱ号样地林区由于环境条件和林相特点致使害虫大发生的可能性较其他林区大。群落多样性指数(H′)的季节动态表现为...
关键词:
毛竹 节肢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动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建英 周洪旭 万方浩 韩召军
2002年在河北省南皮县,以亲本常规棉(石远321)棉田为对照,对转CryC1Ac+CpTI基因的双价抗虫棉(SGK321)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SGK321棉田的功能团种类与常规棉田基本相同,两者节肢动物多样性差异并不显著,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75和0.967。但SGK321棉田节肢动物总数量比常规棉田降低了53.9%,其主要原因是基位物种数量显著减少;SGK321棉田与其亲本对照棉田的害虫和捕食性天敌的种类基本相同,但数量差异较大。SGK321对靶标害虫具有很好的抗性,与对照棉田相比,棉铃虫种群数量减少了89.5%。SGK321对棉蚜、棉...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清林
对福建三明14块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试验标准地节肢动物群落及林分因子进行系统调查,采用典型相关性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竹眉径与竹冠层节肢动物类群均匀度呈正相关,旧竹眉径与林下层节肢动物类群个体数呈正相关;较高的坡度有利于害螨种群的发生;较高的坡度和林下植被盖度有利于蠕须盾蚧Kuwanaspis vermiformis种群的发生;较高的坡度、旧竹株高、立竹密度和低海拔有利于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种群的发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毛竹叶部害虫控制的林分因子调节措施。表8参1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振华 周兴苗 朱子平 熊强 雷朝亮 陈建军 赵晖 邱国强
对鄂西春玉米地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类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形态鉴定。结果表明,当地春玉米地节肢动物种类多达74种,隶属2纲15目44科。其中昆虫纲有13目39科67种,蛛形纲有2目5科7种。昆虫纲中又以直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和膜翅目等5目中昆虫物种数较多。
关键词:
鄂西 春玉米地 节肢动物 种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元 邓青云 华光安 胡波
2003年对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红栀子产区的昆虫群落系统调查分析表明:红栀子园内的节肢动物共有141个种,其中昆虫纲115个种,蛛形纲26个种,主要害虫有日本龟蜡蚧、咖啡透翅天蛾、小灰蝶、茶长卷叶蛾,主要天敌昆虫为螟虫长距茧蜂、赤眼蜂、草蛉。群落结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整个园内的昆虫群落在4月和5 月份优势种明显,较不稳定,在6、7月份,则是从不稳定到较稳定。而在8月份,总体继续保持稳定,但在8月下旬出现了略微的振动。
关键词:
红栀子 节肢动物 群落结构 动态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红梅 仇明华 陈福寿 王燕 李向永 杨艳鲜 陶耀明 陈宗麒
在桃园内种植十字花科蔬菜和豆科植物,采用马氏网(Malaise trap)诱集节肢动物群落,带回室内对诱集种类进行分类统计,应用物种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指标分析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动态。结果表明,桃园节肢动物群落有11目,分别是昆虫纲的同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缨翅目、鞘翅目、脉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蛛形纲的蜘蛛目,甲壳纲的等足目,其中同翅目叶蝉为桃园的优势类群,其次是膜翅目类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较稳定,除9月和1月外,其它月份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变化不大,根据群落相似系数分析,7月与9月节肢动物群落最为相似,其次是10月与11月。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武海卫 骆有庆 石娟 陈卫平 严晓素 蒋平
摘要:2006年5-9月,采用枝条套袋取样技术对浙江省舟山市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疫区内黑松Pinusthunbergii冠层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调查的黑松冠层中,共有节肢动物12目45科95种,共计3077个个体。其中捕食性昆虫类群有10科17种89头,食叶害虫类群11科16种1477个,枝梢害虫类群8科18种1186个,蜘蛛类群11科33种287只,游走性类群5科13种38个。主要害虫种类有浙江黑松叶蜂Nesodiprion zhejiangensis,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松沫蝉Aphrophor...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力 朱捷 陈琪 李为 黄国华
为揭示鱼类放养对藕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于2014年4月至9月,对湖南武冈莲藕种植基地的3种鱼类(鲫鱼、鲤鱼、草鱼)5种放养密度下藕田的节肢动物种类组成、密度及多样性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试验藕田共收集节肢动物9目32科61种,当放养鲫鱼、鲤鱼、草鱼分别为2 400、2 400、1 200尾/hm2时,藕田内节肢动物种类最多,共21科44种,未放养鱼类时所得到的种类最少,为39种,节肢动物种类随着放养鱼类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各处理组中主要害虫亚群落均为莲缢管蚜、斜纹夜蛾和摇蚊类害虫,未放养鱼类时藕田内莲缢管蚜和摇蚊类害虫的数量均显著高于放鱼处理,斜纹夜蛾数量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主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凌 季梅 泽桑梓 周楠 陈福 闫争亮
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以滇东南文山州作为调查地,运用传统方法调查和分析了油茶节肢动物群落中植食性、天敌和中性节肢动物类群的结构组成。结果表明,滇东南油茶节肢动物16目98科234种,其中,植食性节肢动物亚群落10目63科161种,天敌亚群落9目33科69种,中性节肢动物亚群落1目4科4种。滇东南油茶节肢动物天敌亚群落中捕食性天敌昆虫38种,相对丰盛度为0.1452,寄生性天敌昆虫19种,相对丰盛度为0.0213,蜘蛛类群12种,相对丰盛度为0.0213。综合滇东南油茶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其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mc intoSh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集中...
关键词:
油茶 节肢动物 群落结构 云南 天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东辉 张柏 陈鹏
目的了解土地利用差异对大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吉林省中部黑土区农田、居民点园地和“三北”防护林等典型农业土地利用生境作为研究样地,于2003年7月和9月分别进行大型土壤节肢动物调查,研究大型土壤节肢动物的群落组成与生态分布。结果研究区共捕获大型土壤节肢动物2357只,分别隶属于节肢动物门5纲9目70科。结论不同农业土地利用生境大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个体数量和类群数差异显著;农业生产活动促使大型土壤节肢动物向土壤下层移动,其中7月下移最为明显;此外,不同类群大型土壤节肢动物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侯建华 高宝嘉 董建新 高立杰 刘颖华 李兰会
利用人工网捕等方法对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节肢动物15目77科326种,分属于昆虫纲、蛛形纲和多足纲,其中蜘蛛目、双翅目、同翅目、膜翅目个体数量分别占总数的10%以上,为该地区的优势类群。由森林向草原过渡的过程中,节肢动物的个体数、物种数、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随环境梯度变化而逐渐增多,至交错带森林-草甸区或草甸-草原区达到最大,到草原带降至最低。交错带具有最高的个体数、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且显著高于两侧的森林带和草原带,表明大尺度森林草原交错带具有显著的边缘效应。不同植被地带间节肢动物群落的相似性均较低,表明不同植被地带间节肢动物的群落组成差异很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