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
2023(160)
2022(142)
2021(134)
2020(113)
2019(262)
2018(275)
2017(336)
2016(308)
2015(313)
2014(335)
2013(354)
2012(376)
2011(341)
2010(350)
2009(335)
2008(336)
2007(286)
2006(219)
2005(228)
作者
(1784)
(1560)
(1544)
(1394)
(981)
(802)
(685)
(636)
(591)
(579)
(569)
(546)
(540)
(472)
(470)
(463)
(445)
(435)
(430)
(428)
(414)
(405)
(388)
(383)
(381)
(374)
(372)
(362)
(357)
(352)
学科
(884)
大豆(585)
(362)
(360)
经济(360)
(297)
(292)
贸易(292)
(290)
小麦(260)
(231)
(222)
(220)
(216)
虫害(211)
市场(210)
产品(205)
(197)
病虫(197)
病虫害(197)
玉米(196)
玉蜀黍(193)
(193)
蜀黍(193)
(193)
农产(188)
农产品(188)
价格(187)
产品价格(185)
(175)
机构
学院(4774)
(4305)
大学(4284)
农业(3647)
研究(3084)
科学(2899)
业大(2542)
(2352)
农业大学(2257)
(2245)
研究所(2220)
科学院(1768)
(1754)
(1531)
实验(1501)
中国(1469)
实验室(1458)
重点(1404)
农业科学(1390)
中心(1261)
(1221)
技术(1082)
作物(972)
农学(885)
生物(885)
(885)
(880)
(815)
国家(792)
(790)
基金
项目(3915)
(3013)
国家(2988)
科学(2395)
基金(2382)
(2045)
科学基金(1845)
科技(1802)
(1744)
自然(1733)
(1697)
自然科(1696)
自然科学(1695)
自然科学基金(1654)
计划(1592)
农业(1481)
(1455)
专项(1315)
研究(1287)
基金项目(1223)
技术(1114)
资助(1022)
重点(1016)
(916)
(872)
创新(842)
科研(829)
产业(771)
(756)
(708)
期刊
(4356)
学报(3608)
农业(3083)
科学(2062)
大学(2051)
学学(2047)
(1987)
业大(1419)
中国(1385)
农业大学(1224)
中国农业(1042)
农业科学(745)
农学(743)
华北(743)
(704)
西南(681)
自然(661)
林业(640)
自然科(636)
自然科学(636)
(589)
经济(589)
(490)
科技(474)
农林(455)
(455)
科技大(444)
科技大学(444)
研究(441)
西北(333)
共检索到6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万友名  李正红  马宏  刘秀贤  谷勇  李立  梁宁  
‘CAF10’是运用单株选择和集团选择育种手段,从云南元谋县地方栽培品种中选育出的木豆新品种。生育期259~264天,平均株高(264.5±32.9)cm,地径(3.86±0.65)cm,单株荚数(948.3±231.0)个,每荚粒数(4.9±0.4)粒,种子百粒质量(8.76±0.49)g,单株粒质量(203.09±70.23)g。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秀贤  李正红  马宏  万友名  谷勇  李立  梁宁  
‘CAF9’是运用单株选择和集团选择育种手段,从云南元江县地方栽培品种中选育出的木豆新品种。生育期263~270天,平均株高(267.2±35.2)cm,地径(3.97±0.53)cm,单株荚数(600.3±207.6)个,每荚粒数(4.9±0.3)粒,种子百粒质量(7.86±0.43)g,单株粒质量(132.45±49.50)g。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宏  李正红  刘秀贤  万友名  谷勇  李立  梁宁  
‘CAF11’是运用单株选择和集团选择育种手段,从云南墨江县地方栽培品种中选育出的木豆新品种。生育期260~266天,平均株高(238.1±28.0)cm,地径(3.90±0.75)cm,单株荚数(1145.0±251.8)个,每荚粒数(4.9±0.3)粒,种子百粒质量(8.76±0.49)g,单株粒质量(230.59±73.38)g。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宏  李正红  刘秀贤  万友名  谷勇  李立  梁宁  
‘CAF8’是运用单株选择和集团选择育种手段,从云南元江县地方栽培品种中选育出的木豆新品种。生育期257~265天,平均株高(231.5±32.7)cm,地径(3.74±0.76)cm,单株荚数(794.8±272.6)个,每荚粒数(4.5±0.4)粒,种子百粒质量(7.85±0.51)g,单株粒质量(81.17±23.40)g。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正红  周朝鸿  谷勇  刘富泰  和金福  李福强  
以地方栽培品种为对照,在云南省元江县、泸水县、云县对从印度国际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引进的9个木豆新品种进行了产量、稳定性及适生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V7、V5、V6产量明显高于对照,且稳定性好,变异小,最值得推广;V10、V3、V23个品种产量比对照稍高,但变异大,应择其适宜地区推广;V8、V1、V93个品种虽产量低于对照,但未达显著水平,其中V1、V9品质最好,荚大,粒大,鲜粒甜度优于豌豆,可作新鲜蔬菜,仍可在环境类似于地点2(泸水)的地区加以推广。通过地点效应分析确定,类似于泸水县的环境较适宜木豆栽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浙峰  余东梅  赖运平  王丽容  何巧林  余毅  
关键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继凤  赵政文  窦铁生  胡正明  李小红  王悦  
为了选育更适合于湖南省栽培条件下种植的春大豆高产优质品种,用丰产性较好、中熟偏早的春大豆品种湘春豆12号与早熟、优质春大豆品种湘春豆17号杂交,经多代选择、产量鉴定、品比试验及省内多点试验,于2006年育成了比普通早熟品种早熟6 d以上,且丰产稳产性好,适合湖南及南方类似地区种植,蛋白质、脂肪双高的春大豆新品种,2007年2月已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湘春豆25号.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199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二系优质杂交种。春前苗期生长缓慢,春后随气温回升生长加快,初花期较迟,花期集中整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大鹂  
赤谷10号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例达到国家谷子品种鉴定标准的优良品种,经多年多点品比、示范,结果表明:其稳定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较为广泛,比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采取“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领导、技术人员、群众相结合;科研、推广、良种繁育相结合;技术和配套物资相结合”的科技推广措施,使该品种迅速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师丽红  张娜  胡亚亚  杨文香  刘大群  
【目的】明确小麦新品种(系)河农5290、河农58-3、河农825、河农826、河农827、河农6049、河农6251、河农6425、河农7106和河农9206的抗叶锈性,确定其应用潜力,为合理推广使用这些品种(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6个具有鉴别能力的小麦叶锈菌株对测试的10个材料进行苗期抗性鉴定和基因推导;选用其中6个菌株对其进行田间成株期抗叶锈性鉴定和基因推导,同时,结合使用已报道的15个抗叶锈病基因稳定的分子标记对测试材料进行抗叶锈基因的分子检测。【结果】河农6425和河农9206含有抗病基因Lr1和Lr26,河农825、河农826、河农827、河农6049和河农6251含有Lr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辉  杨莉  杨雷  李莉  张建军  范婧芳  
为了对加工型草莓新品种石莓10号营养品质进行分析及评价,以石莓10号为试验材料,并以当前主栽加工品种达赛莱克特为对照,测定了石莓10号和达赛莱克特的一般营养成分、活性营养成分、色泽、质构以及芳香成分。结果表明,石莓10号的灰分、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分别为0.68%±0.21%,7.53%±0.06%,9.41±0.23,显著高于达赛莱克特(P0.05);石莓10号的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达赛莱克特(P<0.05)。石莓10号的硬度、弹性以及咀嚼性显著高于达赛莱克特(P<0.05),质构特性表现优异。检测的7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伟  郭泰  胡喜平  王志新  吴秀红  
利用AMMI模型对大豆新品种合丰47号参加黑龙江省大豆区域试验第二积温带三江平原西南温和半湿润区(5区)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丰47号产量在所有参试品种中列第1位;(Di)值在参试品种中列第2位,小于对照品种合丰35号的(Di)值,表明合丰47号的适应性好于对照品种合丰35号;从品种与试验点的交互作用可以看出,合丰47号适于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三江平原西南温和半湿润区的汤原、桦南、富锦、友谊、笔架山、依兰等地区推广。采用逐步回归法获得合丰47号的产量回归方程为:Y=4056.6248-39.1945X1+14.4335X4+38.9511X6+37.42421X7。表明有效分枝对合丰4...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明华  沈俊宝  白庆利  徐伟  
从1979年开始,用了约15年时间,采用杂交和雌核发育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将黑龙江野鲤的耐低温、荷包红鲤耐高密度养殖和镜鲤生长快等优良性状综合到三杂交种中,建立了Ⅰ、Ⅱ两个选育系,再用它们与野鲤和镜鲤回交,从6个回交种中选出2个与Ⅰ、Ⅱ两个雌核发育系组合成合成系并系统选育到F7,育成了抗寒力达97.6%(H1IF6),生长速度比当地养殖鲤快近一倍的高寒鲤。研究中发现黑龙江野鲤的抗寒因子可以转移给杂种,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与野鲤回交可同时加强抗寒能力和提高生长速度,以及采用雌核发育技术与常规结合,可加速选育速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