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44)
2023(6978)
2022(6260)
2021(5763)
2020(5190)
2019(11962)
2018(11915)
2017(23259)
2016(12948)
2015(14677)
2014(15159)
2013(15240)
2012(14507)
2011(13194)
2010(13529)
2009(12424)
2008(12680)
2007(11641)
2006(9754)
2005(8798)
作者
(40873)
(34340)
(34317)
(32818)
(21866)
(16780)
(15770)
(13583)
(12691)
(12388)
(11722)
(11510)
(11127)
(11080)
(11003)
(10923)
(10719)
(10123)
(10006)
(9779)
(8723)
(8464)
(8455)
(7887)
(7725)
(7696)
(7695)
(7671)
(7168)
(7072)
学科
(55117)
经济(55065)
(35762)
管理(35033)
方法(28827)
(28408)
企业(28408)
数学(25738)
数学方法(25500)
(15229)
(14738)
(13487)
中国(13011)
(11028)
贸易(11028)
(10712)
(10515)
业经(10031)
地方(10024)
(9947)
财务(9919)
财务管理(9891)
农业(9620)
企业财务(9412)
(9114)
银行(9073)
(8668)
金融(8666)
(8580)
(8377)
机构
大学(195727)
学院(193919)
(78493)
经济(76756)
管理(71471)
研究(68005)
理学(61759)
理学院(60997)
管理学(59838)
管理学院(59463)
中国(50207)
科学(44644)
(41476)
(40899)
(36787)
(36239)
研究所(33710)
业大(33436)
农业(32819)
中心(31339)
(29588)
财经(29176)
(26404)
北京(25837)
(24852)
师范(24535)
经济学(24521)
(23758)
(23274)
经济学院(22384)
基金
项目(129222)
科学(99730)
基金(93092)
研究(89400)
(83146)
国家(82482)
科学基金(68458)
社会(55212)
社会科(52310)
社会科学(52289)
(50895)
基金项目(49395)
自然(45958)
自然科(44861)
自然科学(44838)
自然科学基金(44051)
(43494)
教育(41573)
资助(39157)
编号(35444)
重点(29787)
成果(29519)
(29116)
(27570)
(26375)
科研(25641)
计划(25600)
课题(24969)
创新(24780)
(24202)
期刊
(82036)
经济(82036)
研究(53332)
学报(37344)
(36217)
中国(35467)
科学(31659)
(29481)
大学(26664)
学学(25334)
农业(24096)
管理(23412)
教育(17709)
(17314)
金融(17314)
技术(15610)
财经(14663)
(13673)
经济研究(13620)
业经(12921)
(12521)
问题(11429)
(10827)
统计(10437)
(10016)
技术经济(9995)
理论(9377)
业大(9374)
(9238)
科技(8880)
共检索到280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韦丽君  盘欢  李军  卢赛清  俞奔驰  郑华  雷开文  
以国外引进的木薯品种(系)为材料,分析不同贮存天数其块根干物质、淀粉和β-胡萝卜素含量的稳定性,为耐贮藏木薯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木薯块根在贮存过程中,干物质含量最稳定,其次为淀粉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最不稳定。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和β-胡萝卜素含量均较稳定的木薯品种(系)为HL2012、NMC08、SM937-26,均不稳定的木薯品种(系)为南植199。木薯品种(系)HL2012、NMC08、SM937-26常温下耐贮存时间较长,在耐贮木薯品种的选育上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吴静  罗兴录  翟瑞宁  覃徐建  
为探明不同淀粉型木薯品种采后块根变质的生理特性,以淀粉含量较高的木薯品种‘辐选01’(RS01)和淀粉含量较低的木薯品种‘华南124’(SC124)为试材,测定采后贮藏0、5、10、15和20d的块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块根褐化程度逐渐加深,干物质含量和CAT酶活性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淀粉含量为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和SOD酶活性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POD酶活性则表现为持续上升趋势。RS01贮藏过程中块根褐化程度较严重,贮藏第5天褐化面积达30%,而SC124贮藏第20天才开始出现褐化。淀粉含量较高的木薯品种块根干物质含量较高且变化大,失水速率较快,MDA含量较高,SOD、POD和CAT酶活性均较高。可见,块根采后抗变质能力与淀粉含量有密切关系,淀粉含量越高的木薯品种采后块根越容易发生变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安飞飞   蔡杰   薛晶晶   朱文丽   陈松笔   罗秀芹  
为探究MeF3H在木薯块根采后生理腐烂(PPD)中的功能,以‘华南9号’(‘SC 9’)为试验材料,通过qRTPCR技术分析MeF3H在叶片、叶柄、茎、脆性胚性愈伤组织(FEC)、花、腋芽、纤维根、块根及块根PPD中的表达情况,确定MeF3H的亚细胞定位,结合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分析MeF3H沉默后块根中类黄酮含量及块根腐烂情况。结果表明,MeF3H在腋芽及纤维根中高表达,MeF3H定位在细胞质,MeF3H基因表达及块根中类黄酮含量随着PPD程度加深而升高。qRT-PCR结果显示MeF3H沉默效率在39%~67%。MeF3H沉默后,与对照植株相比,沉默植株叶片及块根中类黄酮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且MeF3H基因表达与块根中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采后储存第3天,块根超过50%的面积出现腐烂,而对照植株块根腐烂率为36.67%。综上,MeF3H表达与木薯块根中类黄酮含量及块根耐PPD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MeF3H基因沉默后导致木薯块根PPD显著加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安飞飞  陈松笔  李庚虎  周锴  李开绵  
【目的】通过对华南8号木薯及其四倍体块根淀粉含量与结构及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染色体加倍对木薯块根淀粉含量与结构的影响及其蛋白质调控机制。【方法】植后10个月收获木薯块根,采用空、水重测定块根鲜薯的淀粉含量,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淀粉中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的比例,采用Excel 2013和DPS v7.0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差异显著性标准采用新复极差法,通过扫描电镜对块根淀粉体的大小、形态及数量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利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对参与淀粉合成与降解的酶表达水平进行验证,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块根蛋白质,Delta 2D软件分析差异倍数在2.0以上的差异蛋白质点,并通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冯巧娟  朱琳  吴安琪  张建国  
为更有效地利用木薯(Manihot esculenta)作为饲料,以华南8号木薯为原料,研究了青贮时间(7、14、21、28和56d)和青贮温度(20、30和40℃)对木薯块根和叶发酵品质和氢氰酸(HC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青贮时间的延长,木薯块根和叶青贮料pH逐渐下降,青贮56d后块根的pH已降至3.73,而叶为4.70;块根的乳酸含量逐渐增加,而叶7d时最高。青贮温度对木薯块根发酵无显著影响(P>0.05),各温度下块根的pH都接近3.70,而30和40℃的叶青贮料比20℃有更多的乳酸和更低的pH。木薯块根和叶中HCN含量都随青贮时间延长而减少,但减少主要发生在青贮前两周。随青贮温度升高,木薯块根和叶中HCN含量都显著下降(P<0.05)。40℃时块根和叶中HCN去除率分别达到55.82%和63.5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艳  黄洁  林立铭  罗春芳  
【目的】研究木薯块根中营养成分的分布规律,以提高木薯的综合利用价值。【方法】分别取6份木薯种质全薯、薯肉、薯皮的头、中、尾3段,测定其β-胡萝卜素含量及干物质、粗淀粉、粗蛋白、可溶性糖和粗纤维6种营养成分的质量分数,并分析不同部位营养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薯肉的干物质、粗淀粉质量分数分别是薯皮的1.3~1.8倍和1.2~2.8倍,表现为薯肉>全薯>薯皮;薯皮的β-胡萝卜素含量及粗蛋白、可溶性糖、粗纤维质量分数分别是薯肉的1.2~15.3,2.4~6.7,1.2~2.2和3.4~7.5倍,表现为薯皮>全薯>薯肉;薯皮干样的粗淀粉质量分数为27.1%~69.0%,是薯肉的32.8%~93.3%;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艳  黄洁  林立铭  
为进一步研究木薯块根中矿质元素的分布规律,提高木薯的综合利用价值,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6份木薯种质全薯、薯肉、薯皮的头、中、尾3段7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薯肉的K、Ca、Mg、Fe、Mn、Zn、Cu含量(干基)分别为333.1~620.8、28.7~150.7、45.0~132.3、1.08~4.10、0.36~1.05、0.47~1.81、0.12~0.32 Mg/100g,部分矿质营养价值优于马铃薯、糙米,不亚于甘薯和小麦;薯皮的Ca、Mn、Zn、Fe、K、Cu含量分别为薯肉的2.4~16.2、3.1~7.8、1.8~7.7、1.1~6.5、1.1~2.6、1.1~2.5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仁才  谭兴和  吕长平  熊兴耀  
以耐贮性具有明显差异的美味猕猴桃不同品系果实为试材 ,初步研究了不同品系果实采后生理生化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在果实采后 7d内即达呼吸高峰 ,随之果实硬度迅速下降 ,可溶性固形物与总糖含量增加 ,V- C与总酸均逐渐降低 .耐贮品系呼吸强度较低 ,硬度下降速度较缓慢 ,且后期果实内含物消耗少 .SOD与 CAT随着果实硬度迅速降低而升高 ,该酶可能为一种诱导性保护酶 ,其比值高低影响果实后期的衰老进程 ,比值低的软果贮藏效果较好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一华  蒋强  董蒙蒙  梁琼月  康亮  顾明华  何冰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供应水平对木薯块根膨大期光合特性的影响,为木薯生产的最佳氮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木薯品种辐选01(FX 01)和华南124(SC 124)为材料,设置0(N 0)、18(N 1)、36(N 2)、72(N 3)、108(N 4)、和144(N 5)kg·hm-2共6个施氮水平,分析不同施氮水平对两个品种木薯块根膨大期总干物质累积量、叶面积、叶片SPAD值以及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等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在施氮水平范围内,SC 1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忠厚  魏猛  陈晓光  史新敏  张爱君  李洪民  丁艳锋  
【目的】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淀粉类块根作物,为中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加工原料,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是甘薯品种选育和综合利用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通过分析不同肉色甘薯资源主要营养品质,建立适合、高效的中国甘薯营养品质评价方法,探讨甘薯营养品质综合评价中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甘薯育种和利用提供基础。【方法】以中国主栽优质的30份不同肉色甘薯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化学分析与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块根中主要营养品质指标,通过隶属函数转化与因子分析,综合评价甘薯块根营养品质特征。【结果】供试的30份不同肉色甘薯块根中营养品质指标均有一定差异,以胡萝卜素、花青素、黄酮、多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欧毅  曹照春  郭爱民  毛启才  袁天乐  
采果前用Ca(NO3)2溶液及IAA喷洒“巨锋”葡萄树冠和果穗。果实采后用硅窗气调袋包装,在8~12℃下贮藏28天。结果表明:所有钙处理均提高了果实耐贮性,但以1.0%浓度综合效果较好,损耗率减少64.7%;浆果耐压力和果柄耐拉力分别提高310g和100g;同时推迟了贮藏期内固/酸比值高峰期,延长了风味佳期;抑制了多酚氧化酶活性;减缓了果胶物质的损失。采果前喷钙提高了果实各部位的钙素水平。加喷IAA后上述效应更为显著,但以0.5%浓度效应最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振文  姚庆群  许瑞丽  李开绵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利用筛选出的6对多态性较强的引物组合(GAA/CAC、GAA/CAG、GAA/CTT、GAG/CTC、GAT/CTC、GAT/CTT)对11个木薯品种进行遗传基础分析,初步建立了11个木薯品种的AFLP指纹图谱。经PCR扩增,6对引物共获得3560个片段,其中,多态性条带2438个,特异性条带90条,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0.68。其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化范围在0.578~0.774,多样性水平属中等。通过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0.345处可以将11个木薯品种处分为3类,其中华南8号、华南205和华南6068木薯为一类,GR911和华南124...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有林  张润光  王鑫腾  
【目的】中国种植甘薯约670万hm2,年产量1亿t,因贮藏不当,霉烂变质15%左右。论文研究甘薯采后呼吸类型、贮藏温度和贮藏期主要病害,探讨不同贮藏方法对主要病害和采后生理的影响,为甘薯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方法】以陕西省主栽品种秦薯5号为试材,采用气流法测定呼吸强度,分别在(10±0.5)、(11±0.5)、(12±0.5)、(13±0.5)℃温度下贮藏,通过比较腐烂指数确定贮藏温度。对病原菌进行科赫氏验证、ITS序列分析和形态学鉴定,根据病原菌孢子繁殖情况确定噻苯咪唑(TBZ)熏蒸用量,以目前采用的甘薯杀菌剂甲基托布津粉剂作对照。贮期用DNS比色法测定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如霞  徐舒  李玲  陈玲玲  陆国权  
为探明甘薯块根贮藏过程中细胞壁成分及酶活性与腐烂率的关系,以‘苏薯8号’、‘南薯88’和‘浙薯13’3个品种为材料,放置在温度为12℃,RH为85%的保鲜库中,贮藏期为102d,在0、7、15、30、45、60、81和102d分别取样,测定其细胞壁成分及酶活性。结果表明:3个品种甘薯块根贮藏期间可溶性果胶含量上升,原果胶含量下降,耐贮性好的‘苏薯8号’在贮藏当天有较高的纤维素含量66.53mg/g和木质素含量26.8mg/g,且木质素含量在贮藏期间变化波动小;贮藏45d,耐贮性差的‘南薯88’开始腐烂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达到高峰值,分别是5 209.02和18 486.91μg/(g·h),β-半乳糖苷酶活性升高,贮藏102d,活性显著高于‘苏薯8号’2.5倍。相关性分析表明,腐烂率与失重率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木质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纤维素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耐贮性好的‘苏薯8号’甘薯块根中,木质素含量较高,半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较低,贮藏中后期β-半乳糖苷酶活性低且稳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后猛  张允刚  王欣  唐维  刘亚菊  唐忠厚  靳容  闫会  马代夫  李强  
【目的】研究橘红肉甘薯块根鲜薯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生育过程中和品种间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方法】试验于栽插后50、64、78、92、106、120和134 d调查15个橘红肉甘薯品种的最长蔓长,分枝数,结薯数,茎、叶、柄、块根干率,茎、叶、柄、块根鲜重,测定鲜薯类胡萝卜素含量,薯干淀粉、可溶性糖和粗蛋白含量,分析茎、叶、柄、块根干重,整株鲜重、干重,茎、叶、柄、块根干重占整株干重的百分比等数值,以及类胡萝卜素积累量与其余产量性状的变化和品质性状积累量日增长量的相关性。【结果】橘红肉甘薯块根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总体平稳型、一直增加型和曲折上升型3种变化类型,对最长蔓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