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6)
- 2023(13161)
- 2022(11504)
- 2021(10874)
- 2020(9182)
- 2019(21096)
- 2018(21071)
- 2017(39854)
- 2016(22613)
- 2015(25256)
- 2014(25297)
- 2013(24862)
- 2012(23212)
- 2011(20829)
- 2010(20667)
- 2009(18637)
- 2008(18315)
- 2007(15872)
- 2006(13800)
- 2005(11849)
- 学科
- 济(79347)
- 经济(79241)
- 管理(60394)
- 业(57366)
- 企(47913)
- 企业(47913)
- 方法(38560)
- 数学(32861)
- 数学方法(32394)
- 学(24191)
- 农(21500)
- 财(21143)
- 中国(20522)
- 业经(17655)
- 地方(15717)
- 理论(15227)
- 制(14587)
- 农业(14398)
- 务(14041)
- 财务(13973)
- 财务管理(13948)
- 和(13884)
- 贸(13546)
- 贸易(13539)
- 技术(13326)
- 企业财务(13282)
- 易(13126)
- 环境(12917)
- 银(12836)
- 银行(12740)
- 机构
- 大学(319160)
- 学院(316748)
- 管理(118700)
- 研究(112706)
- 济(112175)
- 经济(109503)
- 理学(103362)
- 理学院(102042)
- 管理学(99827)
- 管理学院(99283)
- 中国(79542)
- 科学(78767)
- 京(69166)
- 农(66938)
- 所(60422)
- 业大(57363)
- 研究所(56176)
- 农业(53657)
- 财(52189)
- 中心(49834)
- 江(46449)
- 北京(43160)
- 范(42437)
- 财经(42156)
- 师范(41802)
- 院(40800)
- 经(38334)
- 技术(37787)
- 州(37642)
- 省(35517)
- 基金
- 项目(227272)
- 科学(175156)
- 基金(162726)
- 研究(155986)
- 家(147434)
- 国家(146262)
- 科学基金(121707)
- 社会(93016)
- 省(90837)
- 社会科(87855)
- 社会科学(87829)
- 基金项目(87097)
- 自然(84595)
- 自然科(82570)
- 自然科学(82541)
- 自然科学基金(81033)
- 划(78011)
- 教育(71747)
- 资助(67129)
- 编号(61890)
- 重点(52153)
- 成果(51025)
- 部(48441)
- 发(47922)
- 创(47271)
- 计划(46701)
- 科研(44978)
- 课题(44269)
- 创新(44196)
- 科技(41998)
- 期刊
- 济(118137)
- 经济(118137)
- 研究(86358)
- 学报(67864)
- 农(61016)
- 中国(59288)
- 科学(56863)
- 大学(47923)
- 学学(45564)
- 农业(42302)
- 管理(41986)
- 财(39296)
- 教育(35559)
- 技术(25241)
- 融(23656)
- 金融(23656)
- 业(22638)
- 财经(19662)
- 业大(19083)
- 业经(19058)
- 经济研究(18405)
- 版(18152)
- 科技(17537)
- 图书(16817)
- 经(16609)
- 林业(15831)
- 问题(15340)
- 农业大学(15306)
- 理论(14850)
- 资源(13941)
共检索到449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覃琼瑶 卢诚 陈新 孙玉芳 王文泉
以11个木薯品种(系)(SC205、SC5、SC8、Arg7、rAyong9、KU50、9I、r3、17Q、FB-1、FB-4)为材料,采用田间统计分析,实时定量PCr和皮尔森相关分析,对不同木薯品种(系)的生物积累量特性、淀粉积累关键基因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品种(系)间在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率及相关途径重要基因表达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块根产量高的品种或品系FB-1、SC5、SC8、KU50、SC205、rAyong9在块根成熟期保持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而对于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SC205保持最高,品种(系)间存在差异(P<0.05),但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聂元冬 钟海丽 顿宝庆 叶凯 王智 朱莉 李桂英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甜高粱品种在各个生育时期叶片和茎秆中SAI基因的差异表达量与含糖量,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为研究甜高粱糖分积累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甜高粱品种不同生育时期茎秆中的含糖量,qRT-PCR分析叶片和茎秆中SAI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拔节期蔗糖含量很低,主要是还原性糖,抽穗和开花期蔗糖含量显著增加,灌浆和成熟期持续增加至最高值,成熟后又有所下降。高糖品种整个生育时期叶片中SAI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中糖、低糖和髓干型三类品种,茎秆中SAI基因的表达水平则相反。甜高粱成熟期糖分含量与叶片中SAI基因的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7239,而与...
关键词:
甜高粱 糖分积累 SAI基因 表达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明 刘丽娟 李莉云 王博 常金华 刘国振
【目的】以甜高粱为原料生产酒精作为替代能源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通过检测蔗糖合成的关键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在高粱叶片(源)与茎秆(库)中的表达量,了解高粱体内SPS表达与蔗糖积累的关系,进而探讨蔗糖的代谢机理。【方法】以甜高粱和普通高粱为材料,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对SPS的蛋白质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在高粱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茎秆中蔗糖含量、叶片和茎秆中SPS蛋白质表达量持续上升,灌浆期达到最高,腊熟期略有下降,它们之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甜高粱茎秆蔗糖含量与叶片SPS蛋白质的表达相关系数为0.895,与茎秆SPS蛋白质的表达相关系数为0.781;甜高粱和普通高粱...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思敏 刘蓓蓓 王可心 高玉萌 李鑫 林瑞嫦 高小丽
为探究绿豆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积累的特性,选用‘绿丰2号’、‘安绿7号’、‘冀0816毛-3’和‘安康绿豆’4个绿豆品种为材料,对开花后绿豆籽粒形成过程中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及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的积累变化进行测定,用Logistic方程拟合淀粉积累过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绿豆籽粒形成过程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总淀粉积累量均不断增加。随着籽粒灌浆,4个绿豆品种的淀粉合成相关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颗粒结合淀粉酶(GB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淀粉分支酶(SBE)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籽粒淀粉积累符合Logistic方程。曲线拟合分析显示,大粒型绿豆‘安绿7号’和‘冀0816毛-3’最大淀粉积累速率均出现在花后8~11d,小粒型绿豆‘绿丰2号’和‘安康绿豆’最大灌浆速率均出现在花后15~18d。相关分析表明,绿豆籽粒中AGPase酶活性与淀粉积累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AGPase是绿豆淀粉合成的关键酶,绿豆淀粉的合成与积累主要由AGPase控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晋雅 李云萍 傅玉凡 黄成涛 周伟 高峰
【目的】以块根着色部位和程度不同的2个紫心甘薯品种(系)‘A5’和‘山川紫’以及白心甘薯品种‘禺北白’为试材,研究紫心甘薯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基因表达及其酶活性与花色苷积累的相关性。【方法】对紫心甘薯在不同生长时期各器官(叶、茎、块根)的花色苷含量和DFR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对二者之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此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A5’、‘山川紫’和‘禺北白’块根中IbDFR的表达量以及不同发育时期的山川紫块根中IbDFR的表达量,并测定了相应的花色苷含量变化。【结果】在同一生长时期的各品种(系)甘薯中,着色程度深的器官,其花色苷的含量较高,DFR活性也较高,不同器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朝霞 侯思宇 令狐斌 刘荣华 王丽 杨武德 韩渊怀
【目的】探究苦荞全生育期芦丁含量变化与其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和调控因子MYB基因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以期进一步明确苦荞植株体内芦丁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九江苦荞为试验材料,整个生育期分别在萌发期、子叶期、真叶期、盛叶期、现蕾期、盛花期、灌浆期和籽粒成熟期共8个时期取材(S1—S8)。采用RT-PCR方法,克隆获得与黄酮类代谢相关的MYB类转录因子基因。采用T-coffee软件进行氨基酸同源序列比对及保守结构域分析。与拟南芥黄酮类代谢相关的MYB转录因子及荞麦同源MYB转录因子序列比对,基于邻近法构建
关键词:
苦荞 芦丁 MYB基因 基因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志红 陈晓远 林昌华 张宇鹏 何永胜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施肥水平下木薯氮磷钾养分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差异,探讨粤北坡岗地优质高产木薯氮磷钾养分的最佳用量。【方法】以木薯品种南美119为材料,采用"3414"方案,在粤北翁源进行大田试验。试验共设14个处理。【结果】施肥处理的氮素主要分配到地上部,不施肥处理的氮素则主要分配到根部;不同施肥处理的磷素均主要分配到地上部;不施肥处理和不施钾处理的钾素主要分配到根部,不施氮处理的钾素在根、冠间分配较均衡。在木薯不同生长阶段,植株氮磷钾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施氮、磷、钾化学肥料处理植株氮磷钾含量的下降速度小于不施氮、磷、钾化学肥料的处理。处理N2P2K2的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在各生育期均为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吴静 罗兴录 朱艳梅
以低淀粉木薯品种华南124及高淀粉品种辐选01为材料,研究木薯各生育时期叶片、茎秆和块根的内源IAA含量,块根淀粉合成关键酶ADPGPAse、sss和sBe活性,以及块根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木薯茎叶内源IAA含量与块根ADPGPAse、sss和sBe活性呈负相关,木薯生育后期高淀粉品种茎叶内源IAA含量逐渐下降,低淀粉品种则逐渐上升;2)块根内源IAA含量与块根ADPGPAse、sss和sBe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高淀粉品种块根内源IAA含量显著大于低淀粉品种;3)块根ADPGPAse、sss和sBe活性与块根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高淀粉品种块根ADPGPAse、sss...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海泽 刘志萍 巴图 马宇 吕二锁 郭呈宇 李建波 王文迪 王金波 齐海祥 徐寿军
【目的】探讨大麦可溶性糖与籽粒淀粉积累的关系。【方法】以蒙啤3号、甘啤4号、蒙啤5号、垦啤7号4个大麦品种为供试材料,设0、90、180、270 kg/hm~2(分别标注为N_0,N_1,N_2,N_3)4个施氮水平,分析灌浆期间不同施氮水平下大麦营养器官可溶性糖和籽粒淀粉的动态变化,研究营养器官可溶性糖输出量对籽粒淀粉积累的贡献,探索各营养器官可溶性糖积累量与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积累量的相关性。【结果】4个大麦品种叶片、茎秆、籽粒可溶性糖积累量随着生育时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花后21 d达到最大值。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4个大麦品种叶片、茎秆、籽粒可溶性糖积累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N_2处理达到最大值。4个大麦品种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随着生育时期呈现升高的变化趋势。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4个大麦品种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N_2处理达到最大值。营养器官可溶性糖输出量对淀粉积累有重要贡献,4个大麦品种开花前和开花后叶片、茎秆贮藏可溶性糖输出量对淀粉贡献均表现为N_2>N_3>N_1>N_0,4个大麦品种开花前和开花后贮藏可溶性糖总输出量对淀粉贡献均表现为N_2>N_3>N_1>N_0。4个大麦品种开花前和开花后贮藏可溶性糖输出量均表现为茎秆最大,叶片最小。相关性分析表明,4个大麦品种在不同灌浆阶段,叶片和茎秆花后7、21、28、35 d可溶性糖积累量与籽粒总淀粉、支链淀粉积累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和茎秆花后7、21、28、35 d可溶性糖积累量与籽粒直链淀粉积累量均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营养器官中可溶性糖的积累量、籽粒中淀粉积累量、花前花后营养器官可溶性糖的输出量及其对籽粒淀粉的贡献率达到最大值的最佳施氮量为180 kg/hm~2纯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德荣 郭文善 程顺和 封超年 朱新开 彭永欣
【目的】比较糯小麦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与非糯小麦的差异,研究其花后籽粒中糖降解和淀粉积累特点,为糯小麦的育种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04~2005年度测定不同来源的17个糯小麦品系和4个非糯对照品种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2005~2006年度选择其中3个糯小麦品系和2个非糯对照品种研究其花后籽粒中糖降解和淀粉积累动态。【结果】15个糯小麦品系籽粒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所有对照品种,另2个糯小麦品系籽粒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扬麦12和扬麦5号,而与扬麦158和扬麦9号差异不显著。4个对照品种之间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扬麦9号最高,扬麦158最低;供试的17个糯小麦品系籽粒淀粉含量均...
关键词:
糯小麦 糖降解 淀粉积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辜琼瑶 李华慧 黄平 朱斌 班洪兴 奎丽梅 陈忆昆 张云 涂建
通过对云南地方传统软米资源与粘米和檑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及蛋白质的积累动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稻米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直链淀粉积累表现基本一致,以开花后20 d为转折点,日平均积累速度前期积累速度快,后期积累速度较缓慢,直链淀粉积累速率的顺序为粘米>云南软米>括米;3种类型的稻米在籽粒灌浆过程中蛋白质积累动态基本相似,籽粒的蛋白质百分含量,灌浆开始最高,而后逐渐下降。蛋白质含量的日平均积累速度顺序为檑米品种>软米品种>粘米品种,与直链淀粉积累动态相反,籽粒直链淀粉和蛋白质积累之间可能有一定的矛盾关系。开花后30 d内是软米品质形成的主要时期,可以把开花后30 d内气象生态条件作为云南软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崔光军 刘风珍 万勇善
【目的】探讨花生荚果产量和籽仁营养成分含量与种子蔗糖代谢的关系。【方法】选用种子发育正常的大花生品系(05D610)及其种子皱缩变异品系(05D677)为材料,测定了果针入土后6—72d的荚果干重、果针入土后30—72d籽仁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葡萄糖、淀粉、蛋白质、脂肪含量等,以及果针入土后30—66d籽仁中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力的动态变化。【结果】果针入土后24—54d是荚果干重的快速积累时期,是决定荚果干重的关键时期,期间05D610干物质积累速率是05D677的2.4倍。收获期05D610和05D677的荚果干重分别是2.06g和1.28g,差异极显著。果针入土后30—72d时期内,0...
关键词:
花生 荚果发育 干物质积累 蔗糖代谢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良俊 张晓冬 潘恩超 孙磊 谢科 顾丽 曹碚生
【目的】研究莲藕根状茎膨大过程中淀粉合成相关酶的活性,探讨其与莲藕淀粉积累的关系。【方法】以4个莲藕主栽品种为试材,采用比色法,分析了根状茎膨大过程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及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ase)、淀粉合成酶(SSase)和淀粉分支酶(Q-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果糖、葡萄糖和可溶性总糖、蔗糖的含量高峰分别出现在莲藕根茎的膨大前期、中期、后期。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在膨大中期前上升缓慢,到后期含量急增,总淀粉含量可达鲜重的11.1%~12.7%,其中支链淀粉始终约占总淀粉的70%。ADPGPase和SSase在各相同膨大时期品种间差异明显,而Q...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佩华
以高、低两类淀粉型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在秋季栽植条件下不同氮营养水平对块茎淀粉积累特性的影响,为秋马铃薯的优质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块茎发育中各施氮量下块茎总淀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含量呈"S"曲线变化,符合Logistic方程Y=K/(1+ae-b T),但不同施氮量对各淀粉积累强度,达到最大积累强度出现的时间存在差异,品种之间的影响也不完全一致。2高淀粉品种XS-1,直链淀粉的最大积累强度在中等施肥水平较低,低、高施肥水平较高,支链淀粉、总淀粉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低淀粉品种XS-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直链淀粉的最大积累强度呈下降,支链淀粉呈不断上升趋势,总淀粉呈先上...
关键词:
氮营养 秋马铃薯 淀粉积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体玉 曹珂 方伟超 朱更瑞 陈昌文 王新卫 王力荣
【目的】分析中国主要红肉桃种质呈色类型及分子机理,为红肉桃种质优异基因发掘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择8份红肉桃种质和1份白肉桃种质为试材,分别在花后一个月开始采集样品,以后每隔10 d左右采集一次,至果实成熟期为止;用2%甲酸甲醇提取不同种质果肉的花色素苷,分别测定其在510 nm和700 nm的吸光值;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方法,测定与花色素苷合成相关的13个关键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根据果实发育中后期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趋势可将8份红肉桃种质分为
关键词:
红肉桃 花色素苷 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