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79)
2023(5433)
2022(4440)
2021(4294)
2020(3821)
2019(8922)
2018(9005)
2017(17388)
2016(9676)
2015(11246)
2014(11111)
2013(10856)
2012(9985)
2011(9116)
2010(9337)
2009(8640)
2008(8415)
2007(7631)
2006(6724)
2005(6157)
作者
(32212)
(26943)
(26559)
(25470)
(17417)
(13176)
(12032)
(10473)
(10426)
(9782)
(9361)
(9301)
(9125)
(8848)
(8768)
(8336)
(8146)
(8101)
(7949)
(7825)
(7041)
(6844)
(6751)
(6269)
(6221)
(6101)
(6010)
(5917)
(5792)
(5600)
学科
(36778)
经济(36743)
管理(23377)
(22286)
方法(20229)
(18421)
企业(18421)
数学(18242)
数学方法(17700)
(10966)
(9538)
中国(9211)
理论(7695)
业经(7198)
(7103)
(6521)
贸易(6517)
(6335)
(6237)
农业(6134)
地方(5731)
(5664)
技术(5321)
教学(5062)
(4973)
银行(4932)
(4739)
金融(4736)
(4731)
(4641)
机构
大学(139976)
学院(139377)
研究(53044)
管理(49143)
(48856)
经济(47595)
理学(42245)
理学院(41690)
管理学(40278)
管理学院(40077)
科学(38369)
中国(38251)
(33537)
(31997)
(30338)
研究所(28166)
业大(27616)
农业(26935)
中心(23242)
(22352)
(20995)
北京(20522)
(19736)
技术(19011)
(18818)
(18045)
师范(17703)
(17555)
农业大学(17274)
(16765)
基金
项目(97880)
科学(73701)
基金(68287)
(64146)
国家(63678)
研究(62941)
科学基金(51749)
(39850)
自然(37926)
自然科(37100)
自然科学(37084)
自然科学基金(36399)
社会(35695)
基金项目(34837)
(34589)
社会科(33679)
社会科学(33667)
资助(31139)
教育(30272)
编号(24756)
重点(23154)
计划(22056)
科技(20628)
(20555)
(20195)
成果(20141)
(19945)
科研(19697)
课题(18915)
创新(18752)
期刊
(52490)
经济(52490)
研究(37042)
学报(33069)
(30014)
中国(29893)
科学(27391)
大学(23546)
学学(22435)
农业(20604)
管理(19557)
教育(17522)
(15511)
技术(13657)
(11722)
(10279)
金融(10279)
业大(10118)
林业(8850)
经济研究(8844)
统计(8702)
业经(8487)
(8223)
农业大学(8045)
财经(7987)
科技(7865)
(7579)
图书(7012)
决策(6963)
(6857)
共检索到207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萍  金国庆  周志春  余琳  范辉华  
利用来自7省区36个木荷种源在浙江淳安和福建建瓯两试验点的苗期测定材料,研究其苗木生长、根系特征和叶片形态等12个性状的种源差异及其地理变异模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主根长、侧根长和叶片颜色在种源间无显著差异外,其它性状的种源效应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种源苗木性状与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发现,苗高、叶片特征(叶片数、叶片宽、叶片厚)及秋末嫩叶颜色等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产地温度则是造成这种纬向变异模式的主要环境作用因子。与北部种源比较,南部种源生长快,叶片数量多,但叶片较薄较窄,其秋末嫩叶颜色变化对寒冷信号反应敏感。影响木荷种子性状表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产地的年降水量。以苗高为标准,分别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志光  肖复明  包国华  叶金山  王胜亮  聂煜  王城辉  刘金生  
对采自6省(区)37个木荷种源种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木荷种源间苗高、地径、生物量有着极显著的差异,且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木荷苗高生长以8-9月份为速生期,这时期的生长占年生长的50%~56%,苗高和地径生长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通过木荷种源选择,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初步筛选出广东开平、阳山、韶关,福建华安,江西上犹等苗期生长表现突出的种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柳新红  何小勇  王军峰  李因刚  
为了探讨翅荚木苗木田间抗寒力的地理种源变异,并为浙西南地区初选一批优良抗寒种源,采集了翅荚木天然分布区湖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10个种源的种子,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开展了连续3年的田间苗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遭遇的极端低温为-6.1℃,全部种源苗木寒害平均受害率为71.95%,受冻苗木整株枯死,第2年不能萌发新梢;2006年遭遇的极端低温为-4.3℃,所有种源苗木没有发生寒害;2007年苗木遭遇的极端低温为-5.4℃,寒害率平均为24.91%,所有种源苗木根部没有枯死,第2年可以萌发新梢,抗寒力指标为1.04~2.88,抗寒力等级为Ⅰ~Ⅲ。不同种源翅荚木苗木田间抗寒力从大到小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焦月玲  周志春  余能健  金国庆  王月生  
利用来自10个省区27个产地的南方红豆杉种子在福建明溪和浙江淳安2个地点开展种源苗期遗传测定,系统研究苗木生长、苗高生长参数、根系特征和干物质积累等性状的种源差异及育苗环境对种源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南方红豆杉苗高、地径和侧枝数存在显著的种源差异。基于苗高生长参数分析表明:种源苗高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线性生长量、最高生长速率和线性生长速率的提高,而不是由于线性生长期的延长。相对于其它树种,南方红豆杉线性生长速率虽较小,但线性生长期较长。试验虽然未发现根系形态、干物质积累量的种源差异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但这些性状的种源绝对值却相差较大,达20%以上。育苗环境对南方红豆杉种源生长影响较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柳新红  何小勇  袁德义  王军峰  葛永金  
对采自翅荚木主要分布区的9个种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翅荚木苗期叶片小叶宽度、长度和面积存在极显著差异,并与种子的大小和千粒质量相关;不同种源间的苗高、地径及苗木生物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翅荚木苗木喜阳耐高温,7—8月地径生长量占全年的47.38%~51.90%,高生长量占全年的62.82%~69.06%。因此,抗寒性等特异性状的选择应该成为翅荚木种源选择的重点,单株选择是培育速生良种的关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萍  周志春  金国庆  王月生  王晖  
利用28个木荷种源苗高生长节律的观测材料,通过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其苗高生长,求算和揭示最大生长速率(MGR)、线性生长速率(LGR)、线性生长量(TLG)和线性生长期(LGD)4个苗高生长参数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模式。研究结果显示:利用Logistic方程可较好地拟合木荷种源苗高生长的动态变化,其决定系数皆在0.92以上。不管是Logistic方程的3个生物学参数a、b、c,还是上述4个苗高生长参数在种源区间和种源区内种源间都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研究发现:种源MGR、LGR、TLG与产地纬度呈显著的负相关,都表现出明显的纬向渐变地理模式,其变异主要来源于种源区内种源间(42.8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志春  范辉华  金国庆  王月生  陈奕良  饶龙兵  
在2005年底,对福建建瓯、浙江淳安和庆元的3年生37个产地的木荷种源试验林进行了全面调查,系统研究了幼林生长和分枝性状的种源差异、种源与环境互作及地理变异模式。结果表明:木荷树高、当年抽梢长度、地径、冠幅及侧枝总数、侧枝长和侧枝粗等分枝性状都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木荷地理种源分化明显。造林区立地生境和造林地立地条件对木荷种源生长影响显著,如福建建瓯点3年生种源平均树高较北缘区浙江淳安点和高海拔山地浙江庆元点分别提高了24.1%和18.0%。木荷树高、当年抽梢长度、冠幅、侧枝总数等存在显著的种源×地点和种源×重复/地点互作,不同种源在各区试点上的生长相对表现差异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木荷生长和分枝...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傅大立  刘友全  
对湖南省黄皮树11个种源1年生苗木4个性状组20个性状的遗传参数及其相关选择效率作了测定和分析。其结果表明:(1)4个性状组中,17个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生产力性状组的性状表型及遗传变异系数较大,而幼苗、复叶和地上生长性状组的表型及遗传变异较小;(2)地上生长性状间、生产力性状间及其相互间具有显著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这为黄皮树地上与地下、生长与生产力性状间的相关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3)幼苗、生长及复叶性状组的性状遗传力较高,多在0.5以上,而生产力性状的遗传力相对较低,一般在0.4以下;(4)用苗高、柄高及地径3个性状,对苗皮质量和根总质量的间接选择效率高于直接选择。其中,用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磊  周志春  范辉华  金国庆  陈柳英  王月生  
利用设置在福建建瓯和浙江淳安的5年生木荷Schima superba种源试验林,系统研究生长和形质性状种源差异、地理变异模式和性状遗传相关,并利用选择指数开展木制工艺材优良种源选择。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木荷树高、胸径、树干通直度及一级侧枝总数、最大侧枝长和最大侧枝粗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受到中等以上强度遗传控制,种源广义遗传力达0.34~0.61,而树干分叉干数和分枝角的种源效应较小。木荷生长和形质性状的地理变异模式因区试点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木荷中心产区的福建建瓯点,主要生长和形质性状与产地纬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313~-0.534,与产地经度相关性较小,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姚甲宝  
木荷(Schima superba)为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建群种,广泛分布于南方各省区,具有速生、丰产、优质、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南方重要的珍贵阔叶用材造林树种及当家的生物防火和生态防护树种。木荷是与松、杉混交的理想造林树种,生长竞争优势明显,混交增产效果显著,这可归因于其在异质资源环境中具有较强的觅取光养塑性能力。然而有关木荷觅取光养塑性行为和能力与竞争优势形成的关系,以及木荷不同基因型觅取光养塑性与其生长差异的关联性知之甚少。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不同产区的3个代表性木荷种源为试验材料,设置异质和同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军辉  顾万春  夏良放  万军  干小雄  
以桤木Alnus cremastogyne自然分布区内13个种源的生长、材性和果实等性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桤木的地理变异及其趋势,探讨了地理变异的气候生态学基础,并划分了种源区。研究表明,桤木种源生长性状与生态梯度值(EGA)的相关显著,在单个生态因子分析中,桤木种源生长量呈以经度和海拔为主的梯度变异。单株生物质产量和纤维长度与经度和纬度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地理趋势并不明显。而木材基本密度与经度的正相关关系显著,呈单向渐变模式。根据桤木种源EGA和试验林生长表现,把桤木划分为3个种源区:盆西北周沿区、盆中区和盆南周沿区。图1表4参1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焦月玲  周志春  余能健  金国庆  陈建寅  饶龙兵  
利用来自11个省区25个三尖杉种源在福建明溪和浙江安吉两试验点开展苗期测定,研究种子、苗木形态与生长性状的种源差异。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来自不同产地的三尖杉,其种子、苗木形态与生长性状差异显著。试验观测到,来自东南部地区的三尖杉种源种子较长,苗高生长量较大,分枝稀少,而中西部地区的三尖杉种源种子较短,苗高生长量较小,分枝较多。三尖杉可明显地区分为长叶和短叶两种类型,东南部的种源多为长叶类型,而中西部地区的种源多为短叶类型,间有长叶类型分布。长叶类型三尖杉种源的种长、苗高和分枝数分别为短叶类型种源的116.8%、156.2%和1.54%。相关分析发现,较之于北部的长叶类型三尖杉种源,来自于南部的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秀花  陈柳英  马丽珍  范辉华  叶穗文  周志春  
针对福建建瓯的7年生33个产地的木荷种源试验林,研究揭示其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及地理变异模式,并依据聚类分析结果进行速生优质种源选择。结果表明,木荷胸径、树高、枝下高、材积指数和木材基本密度等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种源变异,其中以材积指数的种源变异最大。木荷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主要受产地温度影响,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来自纬度较低、温度较高产地的木荷种源,其树高、胸径和材积指数等生长量较大,木材基本密度较小。木荷各性状间也存在相关性,其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呈显著负相关。除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外,不同重复间的微立地效应也非常显著,在较差立地条件下,木荷种源的生长量较小,但木材基本密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曼  李昆  杨文云  崔永忠  李立  张春华  
对云南省鹤庆、丽江、剑川、兰坪、禄丰、寻甸、石林、昆明、沪西、沾益、师宗等11个地理种源的总花扁核木的出种率、种子大小(纵径×横径)、种子千粒质量、育苗发芽势、发芽率、幼苗苗高等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的青刺果各项指标都有差异,同一地理种源的不同家系各项指标也有明显的变异。不同地理种源的果实出种率、种子千粒质量、种子的宽度与种源地温度关系密切,与其它地理因素相关性不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余琳  张萍  周志春  金国庆  
利用28个木荷种源的苗期测定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源的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结果显示:木荷苗期单株及其根、茎、叶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在不同种源区间和种源区内不同种源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这种变异主要来源于种源区内种源间,其次是来源于不同种源区间。木荷苗期单株及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呈典型的纬向渐变模式,即南部种源区>中部种源区>北缘种源区,而与经度的相关性较小。研究发现,不同种源区间木荷干物质积累量在地下和地上部分的分配比例(即根冠比)遗传分化较小,变异主要来源于种源区内种源间,木荷种源根冠比表现为随机变异的地理模式,自然分布区内降雨量丰富,较少干旱胁迫可能是其主要的原因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