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59)
2023(5544)
2022(4654)
2021(4339)
2020(3682)
2019(8240)
2018(7857)
2017(15064)
2016(8518)
2015(9302)
2014(9263)
2013(9220)
2012(8870)
2011(8084)
2010(8059)
2009(7269)
2008(7332)
2007(6539)
2006(5731)
2005(5299)
作者
(29768)
(24909)
(24786)
(23507)
(16225)
(12417)
(11047)
(9634)
(9584)
(9062)
(8790)
(8671)
(8532)
(8387)
(8169)
(7779)
(7417)
(7341)
(7336)
(7314)
(6584)
(6246)
(6167)
(5871)
(5804)
(5636)
(5455)
(5389)
(5382)
(5223)
学科
(30795)
经济(30750)
管理(20543)
(19848)
(15610)
企业(15610)
方法(13510)
(11940)
数学(11694)
数学方法(11452)
(8416)
(8053)
中国(7917)
地方(7855)
(6350)
业经(5833)
农业(5661)
(5443)
贸易(5438)
(5264)
(5246)
财务(5238)
财务管理(5223)
(5094)
金融(5092)
企业财务(5066)
(4870)
银行(4827)
理论(4823)
环境(4753)
机构
大学(124904)
学院(122244)
研究(53522)
(43279)
经济(42106)
管理(38823)
科学(38811)
中国(37233)
(33818)
理学(33164)
理学院(32579)
管理学(31568)
管理学院(31347)
(30632)
(28970)
研究所(28373)
农业(27172)
业大(25896)
中心(22587)
(20504)
(20365)
(19889)
(19430)
北京(18411)
(17788)
农业大学(17120)
科学院(16935)
研究院(16556)
(16310)
实验(16067)
基金
项目(89202)
科学(67600)
基金(64723)
(62668)
国家(62268)
研究(54016)
科学基金(49695)
自然(36980)
自然科(36069)
自然科学(36045)
自然科学基金(35402)
(34290)
基金项目(33634)
社会(32284)
(31585)
社会科(30534)
社会科学(30523)
资助(28059)
教育(23996)
重点(21523)
计划(21236)
科技(19734)
(19115)
(18688)
编号(18517)
科研(18233)
(17640)
创新(16715)
专项(16026)
(15723)
期刊
(46334)
经济(46334)
研究(35626)
学报(34235)
(29662)
科学(27583)
中国(26956)
大学(23693)
学学(22829)
农业(19933)
(15687)
管理(14919)
(11434)
教育(11176)
业大(10330)
(10034)
金融(10034)
林业(9047)
(8275)
农业大学(8179)
财经(8116)
经济研究(7914)
技术(7898)
科技(7182)
(6978)
资源(6691)
问题(6256)
业经(6163)
自然(6092)
中国农业(5997)
共检索到186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萍  周志春  金国庆  范辉华  胡红宝  
利用RAPD分子标记研究我国高效生物防火和优良用材树种木荷主要分布区15个地理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显示,木荷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木荷种内平均基因多样度为0.3636。研究发现木荷种源Shannon表型多样性与产地纬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南部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北部种源,从而推测25°N左右的自然分布区可能是木荷的分布中心。木荷有27.14%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间,而72.86%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地理种源内。基于分子水平上的种源聚类,可将木荷分布区划分为3个种源区:北缘种源区(安徽南部和浙江北部)、中部种源区(南岭以北、浙江南部以南)和南部种源区(南岭以南),而南部种源区和中部种源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因刚  周志春  范辉华  洪长胜  金国庆  
Genetic diversity and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f 11 Manglietia yuyuanensis provenances from main distribution area were analyzed using ISSR molecular markers.A total of 108 amplified loci were detected by 9 primers,of which the proportion of polymorphic loci was 86.11%.A high degree of genetic diver...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蕊  周志春  金国庆  骆文坚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来自10省区15个南方红豆杉代表性种源,研究揭示其种源遗传多样性及地理变化、种源遗传分化等。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为0.4192,多态百分率(PPL)、Nei’s基因多样性(HE)和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分别变化在80.00%~93.33%、0.3393~0.3873、0.4926~0.5615。南方红豆杉种源遗传多样性受其产地经度和纬度非线性共同影响,偏南和偏西地区种源的遗传多样性较低,而偏东和偏北地区种源遗传多样性则较高。因试验的南方红豆杉种源其原产地种群皆是较大的古树群,且片断化的时间较短,加上其特有的繁育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志春  范辉华  金国庆  王月生  陈奕良  饶龙兵  
在2005年底,对福建建瓯、浙江淳安和庆元的3年生37个产地的木荷种源试验林进行了全面调查,系统研究了幼林生长和分枝性状的种源差异、种源与环境互作及地理变异模式。结果表明:木荷树高、当年抽梢长度、地径、冠幅及侧枝总数、侧枝长和侧枝粗等分枝性状都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木荷地理种源分化明显。造林区立地生境和造林地立地条件对木荷种源生长影响显著,如福建建瓯点3年生种源平均树高较北缘区浙江淳安点和高海拔山地浙江庆元点分别提高了24.1%和18.0%。木荷树高、当年抽梢长度、冠幅、侧枝总数等存在显著的种源×地点和种源×重复/地点互作,不同种源在各区试点上的生长相对表现差异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木荷生长和分枝...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建勋  顾万春  姚平  
在全分布区现存云杉(picea asperata)天然林资源和表型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分层抽取10个群 体,每群体30个个体,同步进行表型和同工酶两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并利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 类分析对17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云杉种内表型变异丰富,群体间和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分别占30% 和70%左右,群体间的变异主要呈纬度为主的梯度变异;同工酶变异的群体遗传学参数表明,云杉群体间的变异占 总变异的31.78%,群体间的分化大,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显著相关关系(P=0.106>0.05)。依据天然 群体表型、同工酶水平遗传分化和聚类分析,并结合天然群体地理生态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因刚  周志春  金国庆  
应用ISSR分子标记对我国三尖杉主要分布区16个地理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尖杉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总的种源基因多样性为0.3377。研究发现,不同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高的种源主要来自三尖杉自然分布区的东部和偏中东部地区。由于小种群效应,以及缺乏有效的基因流和生境的片断化,三尖杉种源间的遗传分化较大,25.9%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间,而74.1%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种源内。聚类结果显示,来自东部和偏中东部、遗传多样性较高的种源聚成一支。该区域和边缘分布区种源间遗传多样性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归因于长叶和短叶2种类型三尖杉种源间的差异。研究还表明,种源间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玉山  邢世岩  唐海霞  冯殿齐  
应用AFLP技术对17省市的18个侧柏种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选用的8个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带1613条,占92.9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1.1993,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0.1239,Shannon's信息指数0.1949,揭示侧柏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中部种源遗传多样性低于南、北部种源。AMOVA分析表明侧柏种源遗传分化大,74.86%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种源内,11.12%存在区域间,14.02%存在于区域内种源间,其分布的间断性、地理隔离以及低水平基因流(Nm=1.4372)是导致其种源间分化的主要因素。应用Nei(1972)遗传距离进行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志光  肖复明  包国华  叶金山  王胜亮  聂煜  王城辉  刘金生  
对采自6省(区)37个木荷种源种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木荷种源间苗高、地径、生物量有着极显著的差异,且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木荷苗高生长以8-9月份为速生期,这时期的生长占年生长的50%~56%,苗高和地径生长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通过木荷种源选择,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初步筛选出广东开平、阳山、韶关,福建华安,江西上犹等苗期生长表现突出的种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超  路丙社  白志英  王洁  冯献彬  
采用RAMP对我国不同地区的180份黄连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对引物组合所产生的115条DNA扩增片段中,有109条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4.78%;Shannon多样性指数I=0.5541,Nei's多样性指数H=0.38030,物种总基因多样性(Ht)为0.2963;种群内基因多样性(Hs)为0.3803,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2209,表明22.09%的变异存在于种群间,群体内的变异占总变异的77.91%;基因流(Nm)为1.7633,显示种群间的基因交流顺畅。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闵豪  肖兴翠  张春花  何芝然  黄振  李佳蔓  
【目的】揭示四川主要野生香椿种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香椿种质资源的保护与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筛选多态性好的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对16个香椿种源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并通过遗传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8对SSR分子标记,共检测到69个等位基因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23.764个;遗传分化指数显示群体分化率为0.296 0,基因流为0.594 6;分子方差分析显示群体间方差分量比为22%,群体内为9%,个体间为69%;遗传多样性指数显示香椿种源群体的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39 6,Shannon信息指数为0.597 1;16个种源群体的遗传一致度为0.482 2~0.987 6,遗传距离为0.037 9~0.729 5,在遗传相似性阈值为0.82处将可参试的种源群体划分为6类,其中四川香椿种源群体可分为5类。【结论】四川主要香椿种源群体的群体遗传多样性极其丰富,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大,基因交流不频繁,主要变异存在于个体间,大部分种源群体间遗传一致度较高,遗传距离较小,种源群体的遗传距离与种源分布地实际距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后续的四川香椿育种工作及研究中,应重视群体内不同类型个体的保存,建立资源保护区,尽量涵盖全部的香椿种源类别,以选育适合不同生长地区的良种,为四川香椿资源的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汉波  张蕊  周志春  
【目的】研究木荷种子园遗传多样性和交配系统,揭示种子园交配机制对后代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以及亲、子代遗传多样性变化规律,为木荷种子园遗传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浙江省兰溪苗圃木荷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为研究对象,运用13对SSR引物,对种子园内44个亲本及11个无性系的328个子代进行分析。【结果】在亲本群体中检测到等位基因数(N_a)5~9个不等,平均为6.286,有效等位基因数(N_e)为3.097;在子代群体中检测到5~11个等位基因(N_a),平均为7.786,较亲本群体高出1.500个等位基因,子代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_e)为3.751,较亲本群体高出0.654个有效等位基因。子代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秀花  陈柳英  马丽珍  范辉华  叶穗文  周志春  
针对福建建瓯的7年生33个产地的木荷种源试验林,研究揭示其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及地理变异模式,并依据聚类分析结果进行速生优质种源选择。结果表明,木荷胸径、树高、枝下高、材积指数和木材基本密度等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种源变异,其中以材积指数的种源变异最大。木荷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主要受产地温度影响,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来自纬度较低、温度较高产地的木荷种源,其树高、胸径和材积指数等生长量较大,木材基本密度较小。木荷各性状间也存在相关性,其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呈显著负相关。除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外,不同重复间的微立地效应也非常显著,在较差立地条件下,木荷种源的生长量较小,但木材基本密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景民  刘昭息  吕本树  
对1984年在8 个试点营建的9~11 年生火炬松种源林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经济性状存在着显著的种源差异,且具较高遗传力(其中4 个试点的材积和干材干质量、树干通直度、木材基本密度达到5% 差异显著水平,遗传力为0.45~0.78、0.45~0.76、0.55~0.83、0.43~0.77)。各类性状在种源区间表现出不同的变异趋势。利用其中4 个点19 个共同种源的资料分析,表明各类性状的地点效应极显著,树高、材积、干材干质量的种源×地点作用显著,种源间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反应亦不同。生长与产量性状间呈现极密切的正相关,但与材性、材质性状的相关性各试验点表现略有差异。采用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辛娜娜  张蕊  徐肇友  肖纪军  王帮顺  周志春  
木荷为我国亚热带地区主要的珍贵优质阔叶用材树种和生态防护树种。利用筛选的14对多态性强的SSR引物,对木荷1代育种群体中来自15个产地133个亲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其优异种质资源保存、杂交亲本选配及新种质创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4对引物共扩增86个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Na)变异范围为2 11个,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6.14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23个,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572 0,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和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Nei)分别为1.224 7和0.599 0,说明木荷1代育种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福建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福平  朱秋劲  王文涛  蹇世舟  
为研究柳源香鸡与瑶山鸡、黔东南小香鸡的亲缘关系,探讨柳源香鸡的起源和品种遗传多态性,采用mtDNA D-loop序列变异对柳源香鸡、瑶山鸡和黔东南小香鸡进行遗传多态性的研究。结果表明:A、G、C和T等4种核苷酸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5.22%、13.51%、25.82%、35.45%;共发现29个变异位点(不包含种内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总数的3.71%,其中18个转换,11个颠换;具有29种单倍型,其中有11种共享单倍型。群体遗传多态性与亲缘关系分析表明,柳源香鸡个体具有瑶山鸡、黔东南小香鸡的遗传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