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27)
- 2023(2808)
- 2022(2387)
- 2021(2341)
- 2020(2070)
- 2019(4589)
- 2018(4439)
- 2017(7741)
- 2016(4826)
- 2015(5644)
- 2014(5530)
- 2013(5557)
- 2012(5566)
- 2011(5050)
- 2010(5026)
- 2009(4808)
- 2008(5119)
- 2007(4845)
- 2006(4311)
- 2005(3790)
- 学科
- 济(14116)
- 经济(14087)
- 管理(10850)
- 业(9439)
- 学(9389)
- 企(8051)
- 企业(8051)
- 方法(6570)
- 数学(5354)
- 数学方法(5160)
- 财(5115)
- 农(4091)
- 中国(3696)
- 森(3432)
- 森林(3432)
- 林(3411)
- 制(3197)
- 理论(3173)
- 业经(2760)
- 收入(2613)
- 农业(2562)
- 生态(2546)
- 和(2518)
- 及其(2507)
- 贸(2470)
- 贸易(2467)
- 易(2405)
- 务(2321)
- 财务(2305)
- 水产(2301)
- 机构
- 大学(75465)
- 学院(73821)
- 研究(33028)
- 科学(27189)
- 农(25587)
- 中国(22885)
- 济(20792)
- 所(20571)
- 管理(20358)
- 农业(20325)
- 经济(20148)
- 业大(19891)
- 研究所(19297)
- 京(18371)
- 理学(16870)
- 理学院(16603)
- 管理学(15854)
- 管理学院(15752)
- 省(14738)
- 中心(13883)
- 室(13481)
- 农业大学(13170)
- 江(12990)
- 院(12871)
- 实验(12702)
- 实验室(12074)
- 北京(12019)
- 重点(11457)
- 业(11130)
- 技术(11049)
- 基金
- 项目(52209)
- 科学(36602)
- 家(36075)
- 国家(35823)
- 基金(35018)
- 研究(28614)
- 科学基金(26368)
- 省(21525)
- 自然(20917)
- 自然科(20374)
- 自然科学(20360)
- 自然科学基金(19970)
- 划(19213)
- 基金项目(17947)
- 资助(16025)
- 科技(14988)
- 计划(14380)
- 社会(14285)
- 社会科(13286)
- 社会科学(13278)
- 重点(13207)
- 教育(12837)
- 专项(11371)
- 科研(11349)
- 发(10905)
- 农(10617)
- 编号(9821)
- 部(9745)
- 创(9735)
- 创新(9336)
共检索到115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汤景明 翟明普
对从林窗边缘到林窗中央环境梯度上3种不同生境的木荷幼苗的主要形态因子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生境下木荷幼苗的形态数量指标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从林窗边缘到林窗中央,随着光照等环境条件的改善,其生长量和生物量逐渐增加。生物量的分配格局基本相似,但叶和主茎生物量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林窗边缘处,木荷幼苗将生物量相对多地分配到地上叶构件上,林窗中央处,则相对多地分配到地上主茎上。研究显示,木荷幼苗具有喜光能耐阴的特性。运用非线性幂函数拟合了不同生境木荷幼苗生物量模型,回归模型较好地反映了生物量随苗高、地径的变化趋势,可作为环境条件类似的木荷幼苗生物量预测的依据。
关键词:
木荷 幼苗 形态响应 生物量分配 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飞 郭卫华 徐伟红 王仁卿
采用人工控水设置4个水分梯度,研究1年生刺槐幼苗形态结构、光合特性、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对水分胁迫的可塑性响应。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形态指标均逐渐降低;结合异速生长曲线的分析,说明植物能根据干旱胁迫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采取不同的适应策略。叶片水分饱和亏缺逐渐增加的同时,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逐渐减少,光合限制因素由气孔限制为主逐渐转变为非气孔限制为主。光能利用效率降低,同时光系统的保护机制减弱,造成光抑制程度的加剧。土壤干旱降低了各器官的生物量积累,光合产物向地下部分尤其是侧根迁移,使根生物量比增加;而这种分配方式是以降低叶生物量比为代价的,因此造成根冠比的增大、叶面积比率和比叶面积的减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丽 齐代华 闵鹏 周旭 蒋宣斌
以不同龄级(1~5年生)南川木波罗幼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生物量及分配,并利用苗高(H)、基径(D)及HD2估测单株木及其器官生物量的适合模型。结果表明:(1)随着苗龄的增加,单株生物量及各器官生物量随之增加,其中枝生物量增加幅度最大;(2)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表现为:干生物量>叶生物量>枝生物量;(3)地下部分各龄级根系生物量分配以主根和粗根为主,表现为:主根>粗根>细根,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率高于地下部分,并最后趋于稳定;(4)以基径(D)作为自变量优于利用株高(H)和HD2建立生物量预测模型,并且多以幂函数为最佳,建立的生物量预测模型中,除细根生物量预测模型较差外,其它预测模型效果都较...
关键词:
南川木波罗 预测模型 生物量 分配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荣 郭志华
在夏季晴天,对生长在旷地、林窗和林下的木荷幼苗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及对短暂遮荫的响应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旷地的日平均光合有效辐射约为1 230μmol.m-2.s-1,分别是林窗和林下的1.7和12.3倍左右,并且旷地的气温显著大于林窗和林下的,而空气相对湿度却明显低于其它2个光环境;(2)木荷幼苗在旷地和林窗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旷地木荷"午休"时净光合速率的降幅约60%,而林窗的降幅约为30%;旷地中木荷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约为17.8μmolCO2.m-2.s-1,约是林窗和林下的1.8和3.4倍;此外,木荷幼苗的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均随环境光强的增大而增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葛晓改 周本智 王刚 曹永慧 王小明
林窗干扰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对种子萌发、幼苗等自然更新过程、森林物种组成和动态、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2008年雪灾干扰后的浙江江郎山木荷林为研究对象,对木荷林窗大小结构、幼苗更新、生长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扩展林窗以50 100 m2的林窗个数最多(占总数的45.45%),各等级林窗中以50 100 m2的林窗占总面积比例最大(占总面积的30.31%)。林窗中木荷幼苗的平均高度和地径较对照林分分别高1.44 cm和0.61 mm,幼树在林窗中的平均高度和地径则比对照林分中分别高45.37 cm和5.00 mm且差异显著;林窗大小对木荷幼苗、幼树的高度和...
关键词:
雪灾 林窗 木荷 林窗结构 幼苗更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贾风勤 张娜 纳森巴特
于2015年5月采用野外生态学实验方法和室内分析相结合方法对伊犁塔克尔莫乎尔沙漠四爪陆龟保护区和林地生境内短命植物角果毛茛(Ceratocephalus testiculatus)种群生物量分配和生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样地角果毛茛种群株高、总生物量、叶、花葶和果序生物量均显著高于林地(P0.05);但根、叶和花葶生物量分配却显著低于林地(P<0.05),仅果序生物量分配显著高于林地(P<0.05),而在林地内仅极显著影响着生殖生物量(P<0.01)。角果毛茛种群通过调节营养构件和生殖构件生物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鑫 李昆 段安安 崔凯 高成杰
【目的】云南松地理种源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研究不同种源间云南松子代幼苗生物量及其异速生长,以期深入了解云南松幼苗生物量分配在不同种源间的变异。【方法】通过容器植苗,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比较了9个地理种源云南松子代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差异及其与种源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并运用标准化主轴回归分析了云南松幼苗各器官在种源间的异速生长关系。【结果】云南松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在种源间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永仁种源茎和叶以及总生物量最大,但根生物量及其分配比最小,云龙种源各器官生物量和总生物量较小,但具有最大的叶生物量分配比。生物量及其分配受种源地理气候因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海拔和年均温影响较大。云南松各器官间的异速生长关系在种源间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样的情况在器官生物量与个体大小之间也有发生。【结论】尽管物种相同,云南松幼苗各器官生物量在种源间的分配关系无一致的协同变化规律,体现了云南松子代幼苗因不同种源地理气候因子长期影响而形成生物量分配模式上的遗传变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学俊 文建雷 韩书成 曹翠玲 李生秀
【目的】探讨氮素形态对玉米幼苗体内水分状态、蒸腾速率、光合特性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沙培条件下分别供应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及1∶1(质量比)的铵态氮和硝态氮(NH4+-N+NO3--N)营养液,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对玉米幼苗根系、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硝态氮含量、膜透性以及玉米叶片光合强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对玉米幼苗水分状态供给和根系氧化还原活力的影响。【结果】单独供NO3--N时,玉米根系膜相对透性最小,叶片NR活性最高;供给NH4+-N+NO3-N时,玉米植株NO3--N含量最高;单独供给NO3--N,玉米叶片气孔导度、光合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梦婕 李小英 苏小娟 王毅雯 武泽婷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和不同用量生物质炭基质对元宝枫Acer truncatum幼苗生长与幼苗养分的影响,筛选较优生物质炭及施炭量,以期为元宝枫育苗基质科学施用生物质炭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元宝枫幼苗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对照组(ck1)为常规轻基质不加生物质炭。选取橡胶木炭、稻壳炭和竹炭3种生物质炭,分别设置30.0、50.0、70.0 g·kg-1的添加量,测定不同处理下元宝枫幼苗生长量、生物量、光合指标、根系形态、养分等指标,通过主成分与隶属函数分析对元宝枫幼苗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探讨最佳生物质炭及添加量。【结果】育苗基质中添加生物质炭对元宝枫幼苗生长量、生物量、根系形态、光合指标、养分质量分数均有一定促进作用,施用稻壳炭对幼苗株高、茎粗、光合指标、根系形态提升效果优于竹炭和橡胶木炭。50.0 g·kg-1稻壳炭对幼苗根系生长最佳,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较ck1分别提高了98.79%、110.22%、175.00%和37.50%;70.0 g·kg-1稻壳炭对叶绿素、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产生显著影响(P<0.05),较ck1分别提高了50.00%、221.76%、200.00%和146.91%。添加50.0 g·kg-1稻壳炭的苗木评价指数最大(0.665),为最佳施炭量。【结论】育苗基质中添加生物质炭对元宝枫幼苗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利用有一定的促进效果。建议在育苗时优先选择添加50.0 g·kg-1的稻壳炭基质。图3表4参3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乐佳兴 田秋玲 吴焦焦 高岚 张文 刘芸
【目的】本文探究了重庆低山丘陵地区不同生境无患子生长、光合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西南地区无患子苗木培育及集约种植提供参考。【方法】在无患子旺盛生长的夏季测定低山、高丘和低丘立地无患子的生长指标、光合响应曲线及日变化特征,并采用通径分析方式分析各环境因子对无患子净光合速率(P_n)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1)3种生境无患子P_n与蒸腾速率(T_r)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变化,存在明显的"午休"。低丘无患子日均P_n和T_r均最小,高丘与低山日均P_n相差不大;光能利用效率(LUE)与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均值大小为低丘>高丘>低山。(2)低山、高丘和低丘的无患子株高较移栽前分别增长1.16、1.39和0.63倍,地径增加2.41、1.97和0.75倍;叶片干质量大小为低山>高丘>低丘;根、茎总干质量大小为高丘>低山>低丘。(3)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_2浓度(C_a)、温度(T_a)和湿度(RH)等各环境因子决策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低山:R_(PAR)~2>R_(T_a)~2>R_(C_a)~2>R_(RH)~2,高丘:RPAR2>R_(T_a)~2>R_(C_a)~2>R_(RH)~2,低丘:R_(PAR)~2>R_(C_a)~2>R_(RH)~2>R_(T_a)~2。(4)叶绿素a、b含量由大到小为低丘>高丘>低山;类胡萝卜素含量大小为低山>高丘>低丘。(5)拟合光合响应曲线得出无患子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大小为低山>高丘>低丘;叶片表观量子效率(AQY)低山最小,高、低丘陵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无患子在低山立地条件下能长期获取比高丘、低丘更强的光照,长期适应使其对弱光利用能力低于另两个立地。3种立地中,PAR皆为P_n的主要驱动因子,低山和高丘立地中RH为P_n最大限制因素;低丘立地P_n主要限制因子为T_a,其夏季高温限制了无患子的光合潜能,导致其日均P_n在3种立地中最小,植株生长最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汤景明 翟明普 崔鸿侠
采用100%、56%和32%3种光强进行人工控光处理,研究锥栗、水青冈和青冈1年生幼苗对不同光环境的形态响应与适应。结果表明:锥栗、水青冈和青冈1年生幼苗对不同光照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形态响应,其生长指标随光环境的变化程度表现出锥栗>水青冈>青冈。随着光照的减弱,3树种幼苗的苗高、地径、主根长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锥栗幼苗的现存叶片数、叶长、叶宽、单叶面积表现出随光照减弱逐渐减少,水青冈和青冈幼苗的现存叶片数随光照减弱呈下降趋势,而其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则呈明显增加趋势。锥栗幼苗叶面积在全光环境最大,而水青冈和青冈幼苗叶面积均以56%光照强度最小。3树种幼苗比叶面积和叶面积比都随光照减弱呈增加趋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芳 刘宁 姚延梼
以萌发后2周的色木槭和辽东栎2种幼苗为试验材料,在森林光环境下根据实际测量值设置4个相对透光率水平:100%,51%,22%和12.8%,观测1个生长季后2种幼苗的存活率、光合能力、光合色素含量、高生长、根系形态以及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等指标,从而了解2种幼苗在第1个生长季中的存活、生长表现及对不同光环境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萌发后,色木槭和辽东栎幼苗的整体存活情况相近,但色木槭的最大光合效率、光饱和点及光合色素含量低于辽东栎,苗高、总根长、侧根长和根表面积以及各器官生物量积累等绝对生长量高于辽东栎,且将生物量更多地分配到叶,与之相比,辽东栎幼苗的根生物量分配比重较大;遮荫处理后,在22%和1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洪刚 刘军 董汝湘 姜景民 刁松锋 李彦杰
以我国亚热带落叶阔叶优势树种毛红椿的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水分胁迫处理,模拟研究不同水分胁迫强度下毛红椿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毛红椿幼苗根系生长的限制作用明显大于对苗高生长的限制作用,对地径生长限制作用不明显;随着水分胁迫程度增加,根质量比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叶质量比在处理初期和中期增大,在处理后期和末期降低;在整个处理阶段,茎质量比始终保持增加趋势;根系平均直径在处理中期和后期逐渐减小,处理末期则有所上升;细根/总根长比值则在处理中期和后期逐渐增大,处理末期则有所降低;不同水分胁迫程度导致根尖数量差异显著。在整个处理阶段,水分首先保证苗高和叶片生长,根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沼鹏 梁冬 侯继华
为了解氮沉降对我国特有种油松3个种源幼苗的生长及其生物量分配的影响,本研究以北京(BJ)、山西(SX)、内蒙古(NMG)3个不同种源的油松幼苗为研究材料,设计5个人工氮添加水平:对照(N0,0 kg/(hm2·a),以N计,下同),低氮水平(N1,15 kg/(hm2·a)),中氮水平(N2,25 kg/(hm2·a)),高氮水平(N3,50 kg/(hm2·a))以及过饱和氮水平(N4,150 kg/(hm2·a))。测定不同氮添加水平下3个种源油松幼苗的基径、株高、月生长量、生物量及各部分生物量分配比
关键词:
氮添加 油松幼苗 生物量 生物量分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孟令君 张春雨 姚杰 赵秀海
【目的】探究密度制约和生境过滤在群落、龄级和物种3个水平对幼苗存活的影响及相对重要性,为温带森林幼苗更新与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对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209个幼苗监测样站连续3年(2016—2018)的动态监测及光照和土壤条件的测定,运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划分零模型、生物模型、生境模型和全模型4个模型,在群落、龄级和物种3个水平分析影响幼苗存活的因素及其相对重要性。【结果】2016—2018年累计调查到乔木幼苗共计3 970株,分属19种10科13属,其中重要值排名前5位的幼苗树种是水曲柳、紫椴、色木槭、红松和东北枫;至调查结束时(2018年9月),幼苗死亡数量共计2 644株,存活率4%;在群落水平上,幼苗存活率与异种幼苗邻体个体数、土壤有效钾和全磷含量均显著正相关(P<005);在龄级水平上,不同年龄幼苗个体的存活对生物邻体和非生物环境因素的响应存在差异,当年生幼苗存活率与同种幼苗邻体密度和异种幼苗邻体密度均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且与异种大树邻体胸高断面积之和显著负相关(P<005),多年生幼苗存活率与生物邻体变量无显著相关性,而与土壤有效钾和全磷含量等非生物环境因素显著正相关(P<005);在物种水平上,幼苗个体存活的影响因素表现出种间差异,水曲柳幼苗存活率与异种幼苗邻体个体数显著正相关(P<005),色木槭的幼苗存活率与同种大树邻体胸高断面积之和显著负相关(P<005),紫椴幼苗在土壤有效钾含量较高的生境中存活率更高,而红松幼苗偏好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较低的土壤环境。【结论】密度制约和生境过滤共同影响乔木幼苗存活,但其相对重要性随年龄和树种而变化。当年生幼苗存活主要受邻体的影响,而生境因素对多年生幼苗存活影响更显著。密度制约效应在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群落中得到验证,与土壤养分条件相关联的生境过滤作用对幼苗存活影响显著。在林分更新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幼苗个体存活影响因素的种间和龄级差异,在主要树种育苗及林下补植中需结合考虑不同树种偏好的生境因素进行适当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