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10)
- 2023(5670)
- 2022(4700)
- 2021(4446)
- 2020(3770)
- 2019(8118)
- 2018(8219)
- 2017(15208)
- 2016(8873)
- 2015(9714)
- 2014(10029)
- 2013(9480)
- 2012(8950)
- 2011(8016)
- 2010(8048)
- 2009(7280)
- 2008(7225)
- 2007(6681)
- 2006(5657)
- 2005(5245)
- 学科
- 济(26430)
- 经济(26387)
- 管理(21811)
- 业(20257)
- 企(15954)
- 企业(15954)
- 方法(10684)
- 学(9764)
- 数学(8988)
- 数学方法(8818)
- 中国(8721)
- 制(8665)
- 财(8605)
- 农(8481)
- 体(7064)
- 银(6511)
- 银行(6484)
- 理论(6300)
- 行(6264)
- 融(6094)
- 金融(6085)
- 业经(5850)
- 地方(5531)
- 务(5303)
- 农业(5265)
- 财务(5259)
- 财务管理(5246)
- 教育(5106)
- 企业财务(5060)
- 技术(4947)
- 机构
- 学院(120824)
- 大学(120488)
- 研究(47632)
- 济(41608)
- 经济(40396)
- 管理(39787)
- 中国(34614)
- 理学(33596)
- 理学院(33104)
- 科学(32930)
- 管理学(32232)
- 管理学院(32005)
- 农(29119)
- 京(27565)
- 所(26648)
- 研究所(24611)
- 业大(23173)
- 农业(23052)
- 中心(21287)
- 财(21057)
- 江(19818)
- 院(18119)
- 北京(17477)
- 省(17088)
- 技术(16734)
- 范(16691)
- 师范(16397)
- 财经(16309)
- 州(15547)
- 经(14840)
- 基金
- 项目(84334)
- 科学(63888)
- 基金(58549)
- 研究(57989)
- 家(54646)
- 国家(54166)
- 科学基金(43519)
- 省(34145)
- 社会(33533)
- 社会科(31564)
- 社会科学(31555)
- 基金项目(30384)
- 自然(29808)
- 划(29555)
- 自然科(29135)
- 自然科学(29121)
- 自然科学基金(28615)
- 教育(27340)
- 资助(24494)
- 编号(23108)
- 重点(19982)
- 成果(19932)
- 发(18007)
- 课题(17997)
- 计划(17877)
- 部(17834)
- 创(17278)
- 科研(16731)
- 性(16614)
- 科技(16514)
共检索到185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秀花 马雪红 金国庆 陈柳英 周志春
在浙、闽2省选取成一定纬度和海拔梯度的6个木荷天然林分,开展树干形质、树皮形态、木材纹理扭曲度、木材颜色和基本密度等个体类型表型变异及产地纬度和海拔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木荷天然林分个体树皮厚度、颜色、形状及木材颜色等类型多样,除木材纹理扭曲度外,树干形质、树皮形态和木材基本密度等在林分间存在显著表型差异,但在林分内个体间变异以木材纹理扭曲度最大,树干圆满度、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最小。木材性状的径向变异研究发现:木材基本密度由髓心向树皮方向逐渐下降,而年轮则先变宽后变窄,15~25年轮为平稳生长期。较高纬度的天然林分其树干相对通直圆满、树皮较薄、木材颜色较浅,而其他性状则未呈现明显的规律性;随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乔卫阳 邱勇斌 邹军 刘军 陈文荣 姜景民
以红椿天然林分为研究对象,选取11个红椿天然林分,研究其木材基本密度、心材比率和心材颜色等变异规律以及木材材性性状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红椿木材基本密度、心材颜色和心材比率等性状在不同林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差异;木材材性性状在天然林分内也存在丰富的变异,其中心材颜色变异系数较大,其遗传改良潜力较大;红椿天然林分木材基本密度和心材颜色与纬度、年降水量和海拔高度显著相关,而心材比率与年降水量极显著负相关;来自低纬度和低经度的红椿天然林分其木材基本密度、心材颜色和心材比率等性状表现较为优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波 李悦 袁虎威 李伟 富裕华 刘致远 朱松林
山西是油松种子区的中部区,也是周边省份的主要供种来源,本文在田间试验基础上对主要来自该种子区的23个天然林分21年子代植株的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树木生长在林分子代间差异极显著;山西油松天然分布具有地理区域性和山系区域性特点,区域内林分子代表现相对一致,区域间差异显著;区域林分子代生长量由大到小的地理区排序为中部区、南部区和北部区,按山系排序为关帝山、太岳山、中条山、吕梁山、太行山和管涔山,而与对林分当代调查结果不同;根据林分子代生长表现选出6个优良林分。建议加强对优良天然林分的保护,建设采种基地和用于高改良轮育种。
关键词:
油松 天然林 子代测定 遗传变异 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军辉 顾万春 夏良放 李斌 郭文英
对 6年生桤木种源 /家系的多点试验林的材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的种源间差异极显著 ,家系间差异不显著 ;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地点的交互作用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纤维长度的种源×地点的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水平。3个地点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遗传力和家系遗传力分别为 0 .564 8~ 0 .6618、0 .2 857~ 0 .653 5;木材纤维长度种源遗传力和家系遗传力分别为 0 .2 553~ 0 .7895、0 .2 90 5~ 0 .4 52 8。木材密度、纤维长度和生长性状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 ,可以进行 3个性状的独立选择。提出桤木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随年龄变化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万春 李斌 郭文英 张立菲 骆秀琴
在山杨主要分布区6省内,各抽样1个天然林分,每个林分随机抽样20株。其中5株伐倒木作标准材性试验;另15株钻取木芯条测试。试验结果:(1)胸径处木芯条的木材密度与纤维长度等与伐倒木测定结果具有一致性;(2)株内髓心向外水平方向年轮组之间,木材密度及纤维长度的差异都极显著(α=0.01),两性状随年龄增大而增长,符合“S曲线”与“Sanio规律”,木材密度与纤维长度的相对增长率的最高值分别在11~20a与6~15a;(3)材性幼一成龄相关,在木材密度与纤维长度性状方面表现不同,主要性状在10~15a进行早期选择具有合理性。
关键词:
山杨,木材密度,纤维长度,个体内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润辉 胡德活 郑会全 韦茹萍 黄越茂 蔡维就
对19年生和17年生2块杉木无性系测定林开展生长和材性变异及多性状指数选择研究,其中,19年生测定林包括38个参试无性系,17年生测定林包括102个参试无性系。2块测定林数据分析结果均显示:无性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心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无性系重复力达中等偏上至较高水平,遗传变异系数各性状间差异较大;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与基本密度存在弱负相关。不同选择方法的结果表明,指数选择能整体提高单株材积、心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综合的遗传增益,达到比单性状选择更好的选择效果,是多性状改良较理想的选择方法。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材性 多性状指数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楚秀丽 王艺 金国庆 范辉华 周志春
木荷(Schima superba)为山茶科(Teaceae)木荷属(Schima)常绿阔叶大乔木,为我国亚热带地带性常绿阔叶林主要建群、高效生态树种及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主栽树种,被列为我国南方重要珍贵优质阔叶用材造林树种之一(阮传成等,1995)。因其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萍 金国庆 周志春 余琳 范辉华
利用来自7省区36个木荷种源在浙江淳安和福建建瓯两试验点的苗期测定材料,研究其苗木生长、根系特征和叶片形态等12个性状的种源差异及其地理变异模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主根长、侧根长和叶片颜色在种源间无显著差异外,其它性状的种源效应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种源苗木性状与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发现,苗高、叶片特征(叶片数、叶片宽、叶片厚)及秋末嫩叶颜色等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产地温度则是造成这种纬向变异模式的主要环境作用因子。与北部种源比较,南部种源生长快,叶片数量多,但叶片较薄较窄,其秋末嫩叶颜色变化对寒冷信号反应敏感。影响木荷种子性状表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产地的年降水量。以苗高为标准,分别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建勋 李晓清 孙鹏 王乐辉 胡贵如 王富林 郑文
该文以木芯为试材,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云杉全分布区20个天然群体的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度宽度、木材基本密度4个主要材性性状的变异规律和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管胞和木材基本密度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显著差异.云杉20个天然群体的管胞长度的均值为(1.75±0.1992)mm,变幅为1476~2022mm;管胞宽度的均值为(27.66±5.3806)μm,变幅为20.41~37.44μm;管胞长度宽度的均值为66.13±141716,变幅为45.96~90.25;基本密度的均值为0.3694gcm3,变幅为0.3049~0.4306gcm3.云杉天然群体的木材基本密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惠刚盈 赵中华 张弓乔
森林经营是林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为揭示森林经营的奥秘,方便广大林业经营工作者对森林进行科学经营,本文首次探索了天然林优先经营措施选择,尝试了对森林进行类似于医学上"CT"的方法,并开具了天然林"经营处方"。研究认为:经营措施优先性是对许多可选经营措施优先执行顺序的安排;林分状态可通过反映森林结构、多样性和活力的林分空间结构、林分年龄结构、林分组成、林分密度、林分长势、顶极种或目的树种竞争、林分更新和林木健康等8个方面来描述;林分状态雷达图是进行经营问题诊断的简洁工具;基于林分状态组合的120种"经营处方"涵盖了天然林经营的主要方面。研究发现:结构化森林经营是解决天然林经营问题适用频率最高的集成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志光 肖复明 包国华 叶金山 王胜亮 聂煜 王城辉 刘金生
对采自6省(区)37个木荷种源种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木荷种源间苗高、地径、生物量有着极显著的差异,且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木荷苗高生长以8-9月份为速生期,这时期的生长占年生长的50%~56%,苗高和地径生长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通过木荷种源选择,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初步筛选出广东开平、阳山、韶关,福建华安,江西上犹等苗期生长表现突出的种源。
关键词:
木荷 苗期性状 遗传变异 种源试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江 覃林
【目的】林分进界作为林分生长动态变化过程之一,是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长期维持的基础。林分进界模型可以有效预测森林发展动态,量化森林生态系统未来健康和生产力,进而为天然林的保护和修复提供基础理论和模型支持。【方法】基于湖南省第八(2009年)和九(2014年)两次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筛选出杉木天然林样地784块,构建了包含林分因子、立地因子及气候因子的杉木天然林林分进界模型。基础模型采用负二项模型(NB),考虑到进界数据存在过度离散的特点,引入零膨胀模型和Hurdle模型,构建了零膨胀泊松(ZIP)模型、零膨胀负二项(ZINB)模型、Hurdle-Poisson(HP)模型和Hurdle-NB(HNB)模型。此外,为解决数据由于重复测量和分层而可能存在的自相关和异方差问题,在上述5种模型基础上,引入样地所在县域作为随机效应,构建了相应的混合效应模型。最后采用十折交叉验证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单木所属树种的胸高断面积(Bai)、土层厚度(ST)、海拔(EL)和年平均降雨量(MAP)均显著影响杉木的进界。负二项复合模型(NB、ZINB和HNB)在模拟杉木林分进界方面的表现要明显优于泊松复合模型(ZIP和HP);ZINB和HNB的拟合效果优于NB,而ZINB略优于HNB;引入县域随机效应后,NB、ZIP、ZINB和HP模型的拟合效果均显著优于基础模型,其中以ZINB 混合效应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十折交叉验证的结果也证明了该结论。【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气候敏感的杉木天然林林分进界模型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统计可靠性,能为该区域天然次生林实施科学修复措施和抚育工作进而提高林分质量、助力“双碳”战略目标如期实现提供科学指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玉宝 王立明
本文通过设置样地,作树干解析,阐明了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分级木(优势木、平均木、被压木)生长特性,并分析了分级木生长特性与林分因子和立地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分级木在不同年龄阶段有相互转换现象,其转换率38.9%,其中,平均木转换率占50%,优势木和被压木转换率均33.3%。分级木从优势木转平均木和平均木转被压木的转换率最高,相反方向则低。优势木转被压木和被压木转优势木的转换率最低;随着林分密度和林分中落叶松比例增加,分级木相互转换数也增多;分级木转换现象主要集中在海拔17 cm的林分中;被压木中,无转换的占66.7%,抚育...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分级木 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辛娜娜 张蕊 范辉华 陈康 徐有明 周志春
利用2008年营建于福建建瓯和江西永丰两地点近140个木荷优树家系的遗传测定林,研究5年生木荷生长和形质性状的家系遗传变异规律及家系与地点的互作,并初选出一批速生优质家系。方差分析结果显示,5年生木荷生长和形质性状在家系间的遗传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除第3组的最大分枝角性状外,木荷生长和形质性状也存在显著的家系×地点互作效应。性状遗传力估算值显示,树高、胸径和冠幅在两地点的家系遗传力估算值均较高,其变化在0.36 0.87间,受中等偏强的遗传控制,而树干通直度和分枝性状的家系遗传力估算值相对略低,受中等偏弱的遗传控制。性状相关分析显示,木荷家系树高、胸径和冠幅间呈极显著的遗传正相关,遗传相关系...
关键词:
木荷 家系 生长 形质 变异 选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国增超 郭炜 侯静 尹佟明 陈赢男
以簸箕柳F1杂交群体为材料,对132个子代的木材基本密度,木材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木材的纤维素平均含量为53.19%,变异范围为47.91%~57.00%;木质素平均含量为14.20%,变异范围为12.28%~16.43%,半纤维素的平均含量为19.80%,变异范围为16.52%~23.76%,木材基本密度为0.392 6 g/cm3,变异范围为0.241 6 g/cm3~0.504 4 g/cm3。结果显示上述性状在杂交子代中有较大的变异幅度。对上述性状的表型值进行Anderson-Darling正态分布检验,并利用BOX-COX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