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92)
- 2023(2439)
- 2022(2075)
- 2021(1864)
- 2020(1641)
- 2019(3651)
- 2018(3546)
- 2017(6455)
- 2016(3806)
- 2015(4286)
- 2014(4193)
- 2013(4258)
- 2012(4265)
- 2011(3901)
- 2010(3895)
- 2009(3703)
- 2008(3603)
- 2007(3390)
- 2006(3065)
- 2005(2891)
- 学科
- 济(12297)
- 经济(12276)
- 管理(7725)
- 业(7235)
- 学(7143)
- 企(5687)
- 企业(5687)
- 方法(5516)
- 数学(4590)
- 数学方法(4464)
- 农(3535)
- 中国(3533)
- 财(2996)
- 制(2694)
- 水产(2502)
- 业经(2451)
- 农业(2448)
- 理论(2338)
- 及其(2221)
- 地方(2221)
- 动物(2207)
- 和(2145)
- 贸(2101)
- 贸易(2100)
- 易(2038)
- 融(2013)
- 金融(2012)
- 银(1976)
- 体(1951)
- 银行(1934)
- 机构
- 大学(59930)
- 学院(57420)
- 研究(29360)
- 科学(23211)
- 农(21404)
- 中国(20353)
- 所(18471)
- 济(18091)
- 经济(17568)
- 农业(17466)
- 研究所(17279)
- 管理(15579)
- 业大(15242)
- 京(15102)
- 理学(12905)
- 理学院(12629)
- 管理学(12071)
- 管理学院(11996)
- 省(11947)
- 中心(11738)
- 室(11618)
- 院(11230)
- 农业大学(10849)
- 实验(10794)
- 江(10459)
- 实验室(10356)
- 业(10168)
- 重点(9865)
- 北京(9834)
- 科学院(9821)
共检索到93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志春 范辉华 金国庆 王月生 陈奕良 饶龙兵
在2005年底,对福建建瓯、浙江淳安和庆元的3年生37个产地的木荷种源试验林进行了全面调查,系统研究了幼林生长和分枝性状的种源差异、种源与环境互作及地理变异模式。结果表明:木荷树高、当年抽梢长度、地径、冠幅及侧枝总数、侧枝长和侧枝粗等分枝性状都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木荷地理种源分化明显。造林区立地生境和造林地立地条件对木荷种源生长影响显著,如福建建瓯点3年生种源平均树高较北缘区浙江淳安点和高海拔山地浙江庆元点分别提高了24.1%和18.0%。木荷树高、当年抽梢长度、冠幅、侧枝总数等存在显著的种源×地点和种源×重复/地点互作,不同种源在各区试点上的生长相对表现差异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木荷生长和分枝...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建民
利用设置在福建省邵武市的马褂木全分布区种源试验林 (15个种源 ) 8年生测定材料 ,首次系统研究了造林死亡率、侧枝形成分叉干率、生长、干形和木材基本密度等性状在种源间的遗传差异及其地理分异模式 ,结果显示 ,马褂木种源效应非常显著 ,但由于生境片断化导致的小种群效应和距离隔离效应等 ,除木材基本密度受产地经度影响外 ,上述诸性状多呈随机分布 ,不存在典型的倾群变异模式。通过系统聚类仅可将马褂木粗略地划分成 2个聚类大组和 4个聚类亚组 ,并按照纸浆材和胶合板材不同培育目标 ,分别选择确定了相应的优良种源。研究发现 ,马褂木对立地环境反应敏感 ,种源与立地环境互作显著 ,在商品林建设时应予充分...
关键词:
马褂木 种源试验 地理遗传变异 种源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昭息 何玉友 孙海菁 姜景民 吕本树
经过3个年度种批的74个种源其9~12年生试验林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浙江地区火炬松种源间于生长、产量、形质和材性方面,主要性状的绝大多数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并受中度或中偏上广义遗传力的控制,干材干物质重的变幅和遗传变异系数较之其它性状更大。分析还表明,主要性状的变化与种源的原产地气候、地理位置重要因子有着复杂且多样的联系;重要性状相互间的简单相关关系亦表现不一,特别是材积和干材干物质重两性状间的各相关系数都在0.95以上,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产量方面的性状呈负向相关,与形质方面的性状呈正向相关
关键词:
火炬松,种源,地理变异,相关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志光 肖复明 包国华 叶金山 王胜亮 聂煜 王城辉 刘金生
对采自6省(区)37个木荷种源种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木荷种源间苗高、地径、生物量有着极显著的差异,且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木荷苗高生长以8-9月份为速生期,这时期的生长占年生长的50%~56%,苗高和地径生长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通过木荷种源选择,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初步筛选出广东开平、阳山、韶关,福建华安,江西上犹等苗期生长表现突出的种源。
关键词:
木荷 苗期性状 遗传变异 种源试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昭息 孙海菁 吕本树 姜景民 徐有明
经对浙江富阳点11年生火炬松种源林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密度指标所作的早晚期相关分析表明,在中龄林阶段,以5~6年生作为火炬松种源早期选择的最低年龄是可行且较可靠的。在同一种源林中,当入选率为10%时,采用树高或胸径来间接选择材积和干材干物质重可获得15%以上的遗传增益;应用恰当的指数来选择纸浆材种源可使指数相对效率达到65%以上。在4片种源林中,用多性状综合选择法共筛选出10个速生、优质、高产的种源,入选种源的平均现实增益和遗传增益,树高分别为6.94%和4.59%,胸径为8.38%和5.55%,材积为20.00%和13.24%,木材基本密度为1.63%和1.08%,干材干物质重为24.78%和...
关键词:
火炬松,纸浆材种源,间接选择,指数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秀花 陈柳英 马丽珍 范辉华 叶穗文 周志春
针对福建建瓯的7年生33个产地的木荷种源试验林,研究揭示其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及地理变异模式,并依据聚类分析结果进行速生优质种源选择。结果表明,木荷胸径、树高、枝下高、材积指数和木材基本密度等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种源变异,其中以材积指数的种源变异最大。木荷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主要受产地温度影响,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来自纬度较低、温度较高产地的木荷种源,其树高、胸径和材积指数等生长量较大,木材基本密度较小。木荷各性状间也存在相关性,其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呈显著负相关。除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外,不同重复间的微立地效应也非常显著,在较差立地条件下,木荷种源的生长量较小,但木材基本密度...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尹明宇
西伯利亚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广泛应用于沙漠防护林营造,发挥着重要生态价值;西伯利亚杏仁富含脂肪酸、蛋白质、苦杏仁苷等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植物蛋白资源和药用资源。为明确内蒙古西伯利亚杏天然群体种群间和种群内的表型多样性,以内蒙古西伯利亚杏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巢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种群间和种群内的表型多样性及其与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对入选西伯利亚杏优良种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林峰 高建亮
【目的】对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34年生杉木速生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和形质性状的林木特征因子进行多种比较分析,为杉木用材林良种再选育和定向培育提供依据。【方法】根据131个无性系34年生每木调查的数据计算蓄积排序,取前7位为速生无性系,124个无性系为普通无性系,取其蓄积平均值作为比较CK的蓄积近似值。每一速生无性系选择平均木3株进行伐倒、比较CK也选择有代表性的平均木3株伐倒。实测每一伐倒木的树高和伐根处、胸径处、1/2树高处的带皮和去皮直径,量测2根南北或东西方向最长生活枝。对这些实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和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结果】所研究的7个速生无性系间的变异系数范围为2.38%~11.96%。除树高外,其他8个性状(生长性状2个和形质性状6个)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且这9个性状的重复力均在75%以上,其中胸径、材积、径高比、树皮率的重复力达到95%以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生长性状与形质性状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树高与形质性状的相关系数为-0.041~0.390;胸径与形质性状的相关系数为-0.241~0.980;材积与形质性状的相关系数为-0.488~0.807。主成分分析得出:可提取了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2.91%,树高、胸径、材积、冠幅和径高比均不同程度地代表了所调查性状中的关键指标。利用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后各速生无性系的Qi值排序:79172> 8219> 7962> 7922> 7911> 79173> 79182。【结论】7个速生无性系间各性状存在稳定的遗传变异,且生长性状(胸径、材积)和形质性状受到中等以上的遗传控制,具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根据主成分分析和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在这7个速生无性系中选择杉木用材林良种,79172是最佳选择,其次是8219;这2个无性系的变异受较强的遗传控制,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能兼顾生长和形质方面的定向选育。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生长性状 形质性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天林 朱柯帆 邱建勋 刘武阳 邱全生 肖德卿 王云鹏 周志春
【目的】分析7年生木荷1代无性系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及遗传增益,评价种子园亲本优劣,为木荷高世代育种提供优良材料。【方法】以2014年营建于江西信丰的50个木荷1代无性系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为材料,分析树高、胸径和材积指数的遗传变异规律及其所受的遗传控制,估算现实增益和遗传增益,评价无性系亲本优劣,并选择优良家系。【结果】7年生木荷1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指数在家系间均存在丰富的差异,表型和遗传变异系数分别在7.89%~27.06%和6.28%~24.60%之间,胸径的变异大于树高。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0.42~0.47)均高于单株遗传力(0.19~0.27),受强度的遗传控制,其中树高所受的遗传控制较强。木荷1代无性系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的生长表现均明显优于未经遗传改良的商品对照,以树高和胸径均高于商品对照的25%为标准,初选出16个优良家系,如YP35、YP7和GT2,入选家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指数的平均现实增益分别为34.31%、38.57%和170.02%,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6.12%、16.20%和74.81%。【结论】木荷1代无性系种子园遗传改良效果显著,为种子园无性系的去劣疏伐提供了理论依据,从优良家系中筛选出的优良个体可作为下一代育种亲本。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军辉 顾万春 李斌 郭文英 夏良放
对 5个地点 1 3个桤木种源 ,6年生试验林的生长性状作了方差分析及G×E互作分析 ,证实树高、材积在种源间差异极显著 (F =7 93 和F =4 83 ) ,种源内家系间差异不显著 ,种源×环境的互作显著(F =2 70 和F =2 2 1 )。用bi 和s2 di,Wrick生态价和AMMI模型 3种方法对遗传稳定性和生长适应性作了评价 ,AMMI分析与生态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较一致。 6年生和 1 4年生的树高生长相关显著 (r =0 75 80 ) ,表明桤木早期选择的可靠性。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种源遗传力及其标准误分别为 0 8738±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成志 谢国恩 李萍
对4个试验点12个杉木种源的材性测定研究表明,种源间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和纤维特征有较明显的变异,木材化学组分的变异相对较小。从与建筑材相关的主要性质发现南、北亚热带种源好,中亚热带种源较差的“V”形纬向变异趋势。种源原产地的气温因子是影响材性变异的主要作用因子。经综合评定,贵州锦屏,福建建瓯,广西融水是适用于建筑材定向培育的优良种源。南带广西浦北、广东信宜和北带陕西汉中、安徽霍山种源材质性能较好,可以在种源杂交或无性系选择中改良利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洪昌端 沈辛作 陈天霞 童再康 范义荣
从全国第2次杉木种源试验的浙江省开化、建德和临安3个试验点中取1485株样木,分析其胸高木材密度。结果表明:木材密度在种源间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且种源内株间变异丰富;种源的木材密度同地理纬度相关极显著,呈纬向渐变,且同1月均温相关,表现为从北到南木材密度呈下降的趋势。依木材密度所作的聚类分析可以把3个试点均参试的49个种源划分为南、中、北3大类群;木材密度呈中等程度的遗传,单地点的种源遗传力为0.3103~0.3789,多点的种源遗传力达0.5833,且同胸径生长量有较高的遗传相关;依各种源的木材密度值的大小,为浙江省杉木造林区选出了福建南平和广西那坡2个生长、材质兼优的种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尤勇 洪菊生
本实验首先建立了适合杉木RAPD分析的PCR扩增实验体系。在此基础上从全国不同杉木种源区选择7个代表性的种源,然后从这7个种源中采样并提取DNA,利用23个不同随机引物对7个种源进行了DNA序列多态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杉木种源间遗传多态性水平较高,在被检测的114个RAPD位点中,多态位点占到798%;7个种源彼此间的遗传距离在0225~04407范围内变动,平均为0322。根据种源彼此之间的遗传相似度构建了它们之间的聚类图,从聚类图上显示的杉木种源间亲缘关系可知,分布在南岭山脉西部周围的4个种源相对聚在一起,由此可推测南岭山脉中西部为杉木中心产区之一,并从此处向四周扩散。
关键词:
RAPD,遗传变异,杉木,种源,种源检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洪谔 童再康 刘力 毛迎春 韩一凡
测定了黑龙江绥化杨树品种试验林14个无性系12龄的树高H_t、胸径D_t和材积V_t。由胸径处钻取木芯,按2a一段分6个生长轮,研究了生长轮直径D_r、容重S_g、纤维长L_f、纤维宽W_f、长宽比L_w、纤维(双)壁厚T_f、腔径D_f和壁腔比T_d的遗传变异和选择。以年龄、无性系综合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在无性系间都有显著差异,最好的比最差的高出106%~20%。D_t、L_f和L_w对年龄直线回归,S_g和W_f对年龄曲线回归。基于小区平均值估算的性状重复力(R_c):H_t、D_t和V_t分别为0.85、0.62和0.64;基于无性系平均值估算的重复力(R_c):S_g、W_...
关键词:
杂种,杨属,木材性质,变异(遗传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金玲 高志民 马乃训 李雪平 袁娜 吴柳青
对不同产地的优良经济竹种红竹笋进行营养成分及其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粗蛋白、可溶性总糖、粗脂肪等有机营养成分平均含量分别为31.75%、5.11%、4.44%;氨基酸含量为327.81 mg.g-1,其中必需氨基酸占35.95%;矿质元素氮、磷、钾、铁、锌、钙、镁、铜、硒的平均含量分别是5079.31、6037.40、45169.40、70.68、78.60、168.56、1443.76、17.32、0.88 mg.kg-1。分布区不同产地间粗蛋白、可溶性总糖、粗脂肪等有机营养成分的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遗传方差均大于环境方差,且以粗蛋白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小,广义遗传力分别达88.69%、63....
关键词:
红竹 笋 营养成分 矿质元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