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8)
- 2023(8208)
- 2022(6806)
- 2021(6121)
- 2020(5109)
- 2019(11025)
- 2018(10839)
- 2017(19284)
- 2016(11083)
- 2015(12130)
- 2014(11931)
- 2013(11354)
- 2012(10445)
- 2011(9166)
- 2010(8968)
- 2009(8084)
- 2008(7786)
- 2007(6853)
- 2006(5795)
- 2005(4895)
- 学科
- 济(36440)
- 经济(36383)
- 管理(29314)
- 业(26806)
- 企(20552)
- 企业(20552)
- 方法(15750)
- 数学(13822)
- 数学方法(13675)
- 农(11772)
- 学(11740)
- 中国(10913)
- 财(10886)
- 制(8744)
- 贸(8635)
- 贸易(8632)
- 业经(8482)
- 易(8396)
- 农业(7800)
- 地方(7479)
- 体(7321)
- 环境(6897)
- 银(6831)
- 银行(6780)
- 融(6584)
- 金融(6577)
- 技术(6532)
- 行(6428)
- 务(6375)
- 财务(6351)
- 机构
- 学院(152543)
- 大学(152167)
- 研究(56622)
- 济(56035)
- 经济(54898)
- 管理(53456)
- 理学(47015)
- 理学院(46363)
- 管理学(45278)
- 管理学院(45028)
- 农(41467)
- 科学(40722)
- 中国(40645)
- 农业(33442)
- 业大(32669)
- 京(32413)
- 所(30918)
- 研究所(28941)
- 中心(25548)
- 财(24993)
- 江(23002)
- 农业大学(22272)
- 院(20763)
- 财经(19986)
- 省(19823)
- 室(19560)
- 技术(19525)
- 北京(19443)
- 范(18784)
- 师范(18308)
- 基金
- 项目(113976)
- 科学(87760)
- 基金(82467)
- 家(77239)
- 国家(76605)
- 研究(73184)
- 科学基金(63157)
- 省(46357)
- 社会(45676)
- 基金项目(44436)
- 自然(44405)
- 自然科(43406)
- 自然科学(43386)
- 社会科(43245)
- 社会科学(43234)
- 自然科学基金(42600)
- 划(39771)
- 教育(33231)
- 资助(32123)
- 编号(27257)
- 重点(26523)
- 计划(25557)
- 发(24402)
- 创(24184)
- 部(23412)
- 科技(23256)
- 科研(23029)
- 创新(22740)
- 业(21829)
- 成果(20907)
共检索到217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聂国兴 王俊丽 华雪铭 黄旭雄 王修启 周洪琪
以尼罗罗非鱼[体重(106.16±16.77)g]为实验对象,小麦基础饲料为对照,小麦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0.05%、0.10%、0.15%)作为试验饲料。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雄性尼罗罗非鱼,旨在研究木聚糖酶对尼罗罗非鱼前肠和中肠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SGLT_1)mRNA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揭示木聚糖酶促进尼罗罗非鱼生长的机理。饱食投喂,饲养75 d后,每饲料组分别取10尾鱼,尾静脉取血制备血清,测定血糖含量;采用离心柱型总RNA提取试剂金提取前肠和中肠总RNA,通过RT-PCR对前肠和中肠SGLT_1mRNA的表达进行相对定量。结果表明,0.05%组、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航 刘强 王聪 张延利 裴彩霞 王永新 郭刚 霍文婕 张拴林
【目的】断奶前后犊牛胃肠发育及其吸收与代谢功能会发生明显改变,尤其是断奶前的饲养管理显著影响犊牛胃肠的发育乃至以后的生产性能。2-甲基丁酸是一种短链支链挥发性脂肪酸,在瘤胃内主要来自于支链氨基酸的降解,可以作为反刍动物胃肠发育的调控剂。因此,通过研究2-甲基丁酸对断奶前后犊牛小肠消化酶活性、小肠黏膜生长激素受体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m RNA表达的影响,揭示2-甲基丁酸对犊牛小肠发育的作用机理。【方法】试验选用32头体重(44.7±0.3)kg、发育正常的15日龄哺乳荷斯坦公犊,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2-甲基丁酸3、6和9 g·d~(-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永洙 金太花 韩照清 夏春峰 晁洪雨 张乃锋 王世琴 刁其玉
【目的】研究饲喂代乳粉对早期断奶沂蒙黑山羊羔小肠发育、菌群多样性及葡萄糖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沂蒙黑山羊早期断奶羔羊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6只双胎沂蒙黑山羊羔羊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其中,对照组(Ⅰ组)羔羊随母哺乳至75日龄,试验组(Ⅱ组)于10日龄断奶后饲喂代乳粉。分别于试验的第10、15、25、45和75天称羔羊活体重以及屠宰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重量,并收集各肠段内容物、黏膜组织样品。采用16S r DNA的PCR-DGGE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分析小肠菌群定植规律及葡萄糖转运载体(SGLT-1、GLUT-2)基因m RNA表达量。【结果】Ⅱ组羔羊45 d时平均日增重和空肠、回肠重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上述基因表达量呈现肠段部位间差异,其中SGLT-1基因m RNA表达量变化空肠最大,十二指肠最低,而GLUT-2基因m RNA表达量变化十二指肠最大,回肠最低。【结论】饲喂代乳粉在第25天时可促进沂蒙黑山羊早期断奶羔羊空肠、回肠有益菌提前定植,并通过调控葡萄糖转运载体基因表达而引起葡萄糖吸收转运的改变,进而影响羔羊后期肠道组织及机体的生长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瑞芬 安玉麟 张鹤龄 兰海英 王静 程继东 刘力萍
为进一步开展转基因研究创造条件,用限制性内切酶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基因从pMD/GO载体上切下,定向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pROKⅡ的CaMV35S启动子下游和NOS终止子上游,成功地构建了GOD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ROK/GO。利用冻融法将此表达载体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中,提取转化质粒,经PCR和酶切鉴定表明,GOD基因植物表达双元载体构建成功。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基因 植物表达载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靳敏峰 侯喜林
根据其他植物的β-1,3-葡聚糖酶基因保守域序列设计简并引物,扩增出青花菜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中心区段,结合5′RACE和3′RACE技术获得该基因的5′端序列和3′端序列,经序列拼接获得1个1 277 bp的cDNA,在GenBank中登录号为EF484879,定名为BObg。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包含1个1 05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52个氨基酸,其理论上的等电点PI=7.314,相对分子质量为3.892×104,聚类分析显示该序列与已报道的其他植物的β-1,3-葡聚糖酶基因具有较高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利用未接种和接种霜霉病后不同时期的青花菜植株细胞进行半定量RT-PCR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茂 刘德武 林纯 贺晓燕 孟繁明 周庆丰 杜云平 吴珍芳
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GI M3.452中克隆得到木聚糖酶基因xynA的成熟肽编码序列。通过重叠延伸PCR将不带原基因信号肽编码序列的xynA基因片段和猪腮腺分泌蛋白(parotid secretory protein,PSP)基因的信号肽进行拼接得到融合片段SPA,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6/HisTMA中,得到重组质粒pcDNA-SPA,重组质粒经过酶切、测序鉴定其读码框的正确性,在脂质体介导下将重组质粒pcDNA-SPA转染猪肾细胞(PK15),通过RT-PCR证实其在PK15细胞中表达,并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木聚糖酶活性为7.6I U/mL。
关键词:
黑曲霉 木聚糖酶 xynA基因 真核表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俊丽 于广丽 刘凯 关建义 聂国兴
以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为试验对象,初始平均体重为(106.16±16.77)g,小麦基础饲料为对照,小麦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0.05%,0.10%,0.15%),75 d后测定其增重率、内脏指数、肝胰脏指数、肠道指数、表观消化率及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对照组尼罗罗非鱼的增重率为258.24%,0.05%和0.10%组的增重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8.29%和17.45%(P<0.01)。对照组肠道指数和肝胰脏指数分别为1.90和2.82,0.05%组的肠道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10%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05%,0.1...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远华 江昌俊 余有本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对茶树β葡萄糖苷酶基因mRNA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β葡萄糖苷酶基因mRNA主要在茶树叶片栅栏组织、叶主脉的薄壁组织表达;不同品种之间的表达位置基本相似,但表达信号却有差异,以龙井43号最强,福鼎大白茶、槠叶齐次之,而大叶乌龙、迎霜最弱。结果还显示,不同季节的表达信号以春梢最强,秋梢次之,夏梢最弱。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锐鑫 刘泓宇 谭北平 董晓慧 迟淑艳 杨奇慧 章双
设置持续投喂组(C,持续投喂8周)、饥饿再投喂组(R,饥饿4周+再投喂4周)和持续饥饿组(S,饥饿8周)3个处理组,研究3种不同饥饿处理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血清生化指标、糖原和糖代谢相关酶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影响,同时在此实验基础上研究草鱼在急性高糖负荷胁迫下的糖耐受能力、糖代谢相关酶和GLUT1的变化规律,旨在阐明草鱼在饥饿及再投喂处理条件下的糖代谢特征。选取初重为(125.35±0.54)g的草鱼,饲养8周后以30 mg/100 g体重的剂量腹腔注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刁桂萍 杨帅 遇文婧
从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ACCC30536中克隆获得一个葡聚糖酶基因Glu1,其cDNA全长984bp,编码327个氨基酸。该葡聚糖酶属于Glyco-hydro-12家族,推测为β-1,4-葡聚糖酶,与深绿木霉IMI 206040的Glycohydro-12家族蛋白(XP_013940397.1)有91%相似性,且亲缘关系较近。运用qRT-PCR技术检测9种诱导条件下棘孢木霉Glu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Glu1基因能参与棘孢木霉对山新杨(Populus davidiana×P.alba var.pyramidlis)或杨树病原菌的识别。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重组蛋白rGlu1。酶活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酶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为45℃,且酶活性随诱导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在5h达到稳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冀敏 曾磊 赵凤霞 陈尚武 马会勤
本研究从赤霞珠(Vitis viniferaL.cv.Cabernet Sauvignon)葡萄果实中提取RNA,克隆得到葡萄蔗糖转运蛋白基因VvSUC27;从中蔬6号番茄子叶提取DNA,克隆得到番茄果实特异启动子基因E8。以实验室保存的pCAMBIA 1301为起始载体,分别构建了2个植物表达载体pCE8-SUC27vs和pCE8-SUC27。在这两个载体中,VvSUC27的表达均受番茄果实特异启动子E8的调控,pCE8-SUC27vs含有来自拟南芥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AtVGT1的细胞液泡膜定位的信号肽编码序列和NOS终止子;pCE8-SUC27包含来自葡萄的蛋白质细胞质膜定位的信号肽编码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晶 梁旭方 蔡文静 高俊杰 旷玉兰 魏君冉 何珊
为了探讨6-磷酸葡萄糖酶催化亚基(glucose-6-phosphatase catalytic subunit,G6PC)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糖代谢中的作用,采用同源序列比对的方式,在草鱼基因组中获取了3个g6pc基因的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将其分别命名为g6pca、g6pcb1和g6pcb2,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斑马鱼(Danio rerio)、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人(Homo sapiens)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相似度分别为85%~94%、64%~83%和54%~66%。同线性分析表明g6pc在草鱼染色体上的分布与斑马鱼等高度相似,表明草鱼g6pc基因在进化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利用RT-PCR检测3个基因在鳃、脂肪、脑、心脏、肝、肾、前肠、中肠、后肠和肌肉10个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 g6pca在脑和肝中表达量较高,脂肪组织次之; g6pcb1在肝中表达量最高,中肠次之; g6pcb2在心脏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脂肪组织。同时探讨了高糖饲料对草鱼不同g6pc亚型转录水平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葡萄糖和胰岛素刺激草鱼肝细胞(L8824)后对g6pc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饲喂高糖饲料(7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草鱼肝脏g6pca mRNA水平显著升高, g6pcb1和g6pcb2 mRNA水平无显著变化。离体情况,与5 mmol/L葡萄糖组相比,15 mmol/L葡萄糖显著增加了L8824的g6pca mRNA水平,且1 mol/L胰岛素可以抑制这种作用; 30 mmol/L葡萄糖对L8824 g6pca mRNA水平无显著性影响。本研究表明,草鱼g6pc发生加倍后存在功能分化,高糖可以诱导g6pca mRNA的表达,而对g6pcb1和g6pcb2的转录水平无影响,其具体功能还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草鱼 g6pc 糖异生 组织表达 胰岛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聂国兴 明红 张玲 刘凯 周洪琪
本试验以尼罗罗非鱼为试验对象,小麦日粮为对照,小麦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0.05%,0.10%,0.15%)作为试验饲料。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雄性尼罗罗非鱼。试验采用饱食方式,每天投喂4次(8:30,11:30,14:30,17:30)。在池塘浮式网箱(1.0 m×1.0 m×1.3 m)中进行饲养试验,75 d后测定罗非鱼胃、肠、肝胰脏的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6种消化酶的活力。结果表明:0.10%木聚糖酶试验组的胃蛋白酶、纤维素酶活力较对照组有极显著提高(P<0.01);木聚糖酶试验组的6种肠消化酶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0.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聪 郑雪莲 蒲志刚 吴洁 王大一 阎文昭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催化ADP-葡萄糖合成反应,是淀粉生物合成的限速酶之一。从高淀粉甘薯品种川薯34总RNA逆转录的cDNA中克隆了AGPa1和AGPa2两个α亚基编码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后,插入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Camb ia1301构建了pC-AGPa1和pC-AGPa2两个双元表达载体,并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获得的工程菌菌株可用于遗传转化甘薯、马铃薯和木薯等重要的薯类作物,为薯类作物高淀粉育种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聂国兴 王俊丽 周洪琪
以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为实验对象,初始体质量为(106.16±16.77)g,以小麦基础饲料为对照,小麦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百分比水平的木聚糖酶(0.05%、0.10%、0.15%)作为实验饲料。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雄性罗非鱼。采用饱食方式饲喂75 d后测定罗非鱼体质量、血清胃泌素(Gas)、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lu)和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含量。结果表明:0.05%和0.10%木聚糖酶添加组的增重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8.29%、17.45%(P<0.01),0.15%组的增重...
关键词:
木聚糖酶 尼罗罗非鱼 生长 血清 激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苹果液泡膜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MdVGT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腹腔注射葡萄糖对大黄鱼血液生化指标及糖代谢关键酶表达量的影响
冰岛硫化叶菌β-1;4-内切葡聚糖酶的同源表达、纯化与性质
小麦基础饲料添加木聚糖酶对尼罗罗非鱼肠道菌群的影响
盐碱胁迫对尼罗罗非鱼鳃Na~+/HCO_3~-共转运子、碳酸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绿色木霉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 Ⅶ的克隆及其表达
葡萄成熟过程中生理特征与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黑曲霉内切β-1;4-葡聚糖酶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
热应激对蛋鸡肠道菌群结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氨基酸转运载体mRNA表达丰度的影响
饲料脂肪对翘嘴红鲌生长、葡萄糖激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与基因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