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22)
2023(5615)
2022(4734)
2021(4282)
2020(3553)
2019(7658)
2018(7295)
2017(13435)
2016(7733)
2015(8005)
2014(7689)
2013(7425)
2012(6721)
2011(5999)
2010(5711)
2009(5233)
2008(5180)
2007(4418)
2006(3598)
2005(3042)
作者
(26784)
(22595)
(22570)
(21009)
(14580)
(11309)
(9772)
(8875)
(8716)
(7978)
(7886)
(7597)
(7440)
(7434)
(7347)
(7071)
(6787)
(6740)
(6692)
(6530)
(6115)
(5690)
(5470)
(5171)
(5134)
(5046)
(5003)
(4918)
(4817)
(4771)
学科
(24801)
经济(24770)
(21063)
管理(20668)
(16374)
企业(16374)
方法(12682)
数学(11396)
数学方法(11270)
(8960)
(8521)
(8029)
(6758)
贸易(6758)
(6610)
中国(5961)
(5931)
财务(5929)
财务管理(5923)
业经(5819)
企业财务(5662)
农业(5646)
技术(4917)
环境(4709)
(4431)
产业(3890)
(3814)
(3709)
银行(3659)
地方(3561)
机构
大学(109125)
学院(108526)
研究(41731)
(39202)
经济(38577)
管理(37636)
(36913)
理学(33991)
理学院(33496)
管理学(32662)
科学(32655)
管理学院(32509)
农业(30203)
业大(28400)
中国(28108)
(24778)
研究所(23392)
(22729)
农业大学(20573)
中心(17839)
(16569)
(16509)
(16118)
(16074)
(15956)
实验(15927)
实验室(15256)
(15079)
重点(14490)
科学院(14253)
基金
项目(85746)
科学(64514)
基金(62602)
(60997)
国家(60512)
科学基金(48906)
研究(48710)
自然(36388)
自然科(35601)
自然科学(35579)
自然科学基金(34994)
(34752)
基金项目(33937)
社会(31037)
(30058)
社会科(29495)
社会科学(29487)
资助(25073)
教育(21539)
计划(21450)
科技(20389)
重点(20071)
(18189)
(18080)
科研(18066)
(17846)
(17453)
创新(17186)
(16974)
专项(16298)
期刊
学报(35601)
(34843)
经济(34843)
(32819)
科学(26309)
大学(24525)
学学(24176)
研究(23086)
农业(22595)
中国(18173)
(12778)
业大(12290)
(11920)
管理(11379)
农业大学(10640)
(8859)
林业(7770)
科技(7281)
经济研究(6749)
自然(6641)
中国农业(6621)
业经(6507)
财经(6297)
(6250)
金融(6250)
自然科(5880)
自然科学(5880)
技术(5685)
(5314)
问题(4970)
共检索到143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斌  韩亚男  袁旭峰  朱万斌  王小芬  崔宗均  
【目的】以未经处理的木耳菌糠作水稻育秧基质存在腐熟度严重不足的问题,采用5种不同的前处理,探明针对基质性质和秧苗生长情况最优的处理方式,为农业废弃物作水稻育秧基质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菌糠生材料(T1)、堆腐发酵(T2)、加10%猪粪堆腐发酵(T3)、蒸汽灭菌(T4)、干热灭菌(T5)等5种处理方式,以土壤为对照,并模拟东北地区春季气候条件,进行温室水稻育秧试验。综合分析各处理基质容重、孔隙度(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养分(总氮、总磷、总钾、有机质含量、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苗期立枯病发生情况(离乳期的发病面积和病斑数量)和稻苗生长状况(苗龄30 d后,水稻秧苗的农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杨会  罗光华  张月亮  王利华  方继朝  
[目的]探究3种杀菌剂高剂量处理的稻苗对水稻及取食褐飞虱种群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杀菌剂处理后稻苗体内草酸、还原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并构建种群生命表探讨经杀菌剂处理的稻苗对取食褐飞虱种群生命参数的影响。[结果]糯稻经3种杀菌剂高剂量处理后,稻苗体内还原糖含量显著降低,碳氮比(C/N)有降低的趋势,草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无显著变化。粳稻经3种杀菌剂高剂量处理后,C/N有升高的趋势,但草酸、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褐飞虱取食杀菌剂高剂量处理的糯稻后,5龄若虫历期、个体总发育历期以及雌成虫寿命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浩燕  李小坤  任涛  丛日环  鲁剑巍  
【目的】研究水稻生长前期不同施肥深度对水稻根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揭示浅层施肥对水稻苗期生长的重要作用,以期为水稻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本试验于华中农业大学盆栽场进行,采用盆栽土柱培养试验方式,设置不施肥和施肥深度1、5、10、15 cm共5个处理,分别于播种后10、20、30和40 d取样4次,研究不同施肥深度对水稻苗期根系生物量、根系形态指标、根系总吸收面积及活跃吸收面积、根系分布及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播种后10 d,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播种后20 d,施肥深度1 cm处理水稻根系生物量、形态指标参数、根系吸收面积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其它处理,具体表现为施肥深度1 cm>5 cm、...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辰明  徐烨红  赵海娟  图尔迪  沈其荣  张亚丽  
采用控制条件下的水培试验,对不同氮形态(全铵、铵硝混合(75:25)、全硝营养)条件下水稻苗期的氮素吸收和根系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铵硝混合营养条件下水稻的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最高,全铵和全硝营养之间差异不明显。铵硝混合营养处理的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的氨基酸含量最高,全铵处理次之,全硝处理最低。全硝处理的水稻植株硝酸盐含量约为全铵和铵硝混合处理的4倍,铵硝混合营养处理的水稻植株硝酸盐含量高于全铵处理,增幅为18%。培养时间为0~5 d时,铵硝混合和全硝处理的水稻根系总长差异不明显,但高于全铵处理。从第5天开始,铵硝混合和全铵处理的根系总长增加迅速,培养到7 d时水稻的根系总长已显著大于全铵和全硝...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秀娟  甘林  阮宏椿  杜宜新  李科  陈福如  
为明确氮肥处理下3个不同抗性水平的水稻品种特优627(抗)、D奇宝优527(中抗)和汕优63(感)的抗瘟性变化及其生化机制,使用不同剂量碳酸氢铵(纯氮17.1%)作为水稻苗期氮肥不同处理水平,测定了3个品种水稻苗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温室人工接菌条件下的苗瘟、叶瘟和穗瘟病情指数,并分析了酶活性变化与水稻植株抗稻瘟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苗期增施氮肥后,3个品种水稻苗的POD活性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增强.水稻植株受稻瘟病菌侵染后,苗期增施氮肥显著增加了3个品种水稻苗瘟和叶瘟病的发生,且感病品种汕优63的SOD、POD活性和病情指数变异幅度显著大于抗病和中抗品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勇  刘俊伟  李绍波  朱英国  章志宏  
以1个水稻重组自交系为作图群体进行盆栽试验,分别在播种后第14、24、34 和44 天进行第1、2、3 和第4 次取样,考察秧苗苗高和干物重以及播种前所用种子的千粒重。结合1 张高密度的遗传图谱,对性状进行复合区间作图,分别检测到控制秧苗干物重、苗高和种子千粒重的主效应QTL 6、14 和3 个。其中,位于3 号染色体RM148-RM85 区段的QTL qGC-3-3 同时影响第4 期干物重和第1、3 和4 期苗高,且其对苗高的效应呈逐期递增的趋势。与qGC-3-3 相反,位于5 号染色体RM163-RM161 区段的QTL qGC-5 同时影响第1~3 期的干物重和苗高,但其效应由强趋弱。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宁倩  吴金水  李宝珍  吴蔓莉  
采用水培实验,在水稻苗期研究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生长素(3-吲哚乙酸,IAA)对水稻根系(根长、根重)、地上部(株高、地上部重量)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IAA处理水稻1d-5d,对水稻苗期的生长无明显影响。处理时间延长至10d,1μM IAA处理水稻根长显著增加(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梅  谭适娟  孙建光  
【目的】分离鉴定湖南水稻内生固氮菌,研究水稻内生固氮菌的系统发育,分析测定分离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探讨接种水稻内生固氮菌对稻苗镉(Cd)吸收的影响。【方法】表面灭菌水稻植株样品后采用低氮培养法分离水稻内生细菌,采用PCR扩增、测序检测菌株nif H基因确认分离物是固氮菌,通过16S R RnA基因序列测定、比对初步鉴定菌株,分析菌株系统发育,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探讨接种水稻内生固氮菌对稻苗Cd吸收的影响。【结果】从8个湖南水稻植株样品中分离到19株内生固氮菌,这些菌株在系统发育地位上属于BACilluS ARyABHAttAi、B.CeReuS、B.idRienSiS、B.indiCuS、B.liC...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文中华  刘喜雨  孟军  刘遵奇  史国宏  
为应对我国北方粳稻育苗"取土难、难取土"等问题,配制以水稻秸秆及稻壳等稻田废弃物为材料的新型水稻育苗基质,通过对基质的理化性质分析和育苗质量检测,考察新型育苗基质替代传统育苗基质草炭土的可能性。以0%、10%、20%和30%的比例(v/v)将稻壳生物炭加入由腐熟水稻秸秆(33%、40%、50%)、珍珠岩和蛭石配制成的腐熟基质中,配制成生物炭育苗基质,分析其基础性质和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水稻幼苗生长指标与基质的基础理化性质及养分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与腐熟秸秆配制的育苗基质物理性状与养分特性表现良好。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基质容重降低17.9%~29.6%,总孔隙度增加36.3%~69.9%,持水孔隙度增加110.1%~143.4%,pH增加0.40~0.57。生物炭的添加显著增加了基质的全碳含量,与不施炭处理相比增加240.1%~457.3%,全氮含量增加50.0%~96.6%,有效磷含量增加19.6%~61.4%,速效钾含量增加186.3%~383.2%。但过高生物炭和腐熟秸秆用量会使育苗基质中碱解氮含量降低,导致秧苗生长受到抑制,因此,水稻秧苗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为40%秸秆+20%生物炭处理,其除氮素养分外,其他理化性质可达到商品育苗基质(CK)水平,并且育苗效果显示秧苗茎粗、根长、植株干重分别高于CK8.6%、7.8%和5.5%,可达到市售基质的育苗效果,是良好的传统育苗基质替代产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圣刚  孙杜鹏  雷舜  程坤  饶品祥  莫钊文  刘盼  唐湘如  
以超级杂交稻培杂泰丰为材料,采用人工点播的方式模拟机械精量穴直播,利用光照培养箱分别设计4个低温处理(9,11,13,15℃)和一个常温对照(25℃),研究低温处理对精量穴直播水稻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处理显著降低秧苗的株高、叶面积、叶片干质量、茎鞘干质量和总干质量,然而,却显著增加秧苗根冠比,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研究认为,在进行水稻品种的低温适应性评价时,应选择幼苗叶片干质量和植株总干质量比较大,比叶质量大(具有较大的叶干质量和较小的叶面积)及株高较高等形态指标,能够比较准确快捷地反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金哲洙  李兴国  
水稻高产育苗是水稻生产的关键环节,也是影响水稻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吉林省珲春市近年来水稻生产的有关历史资料和试验资料,对该市先后推广应用的旱育苗、简塑钵苗、机制钵苗等三种不同的水稻育苗方式进行技术经济效益评价,旨在为该市选择和推广具有良好的增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国华  刘涛  张雪梅  张群宇  李晓芬  
水稻ZH-ct为ZH11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一株突变单株,具有较好的苗期耐冷性,通过人工气候箱低温处理,应用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2-DE)检测其低温处理后的差异蛋白表达,并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发现差异蛋白468个,对其中重复性好,表达量较高的14个蛋白进行质谱分析,除2个没有检测到蛋白信号外,其余12个分别为光合作用、能量代谢、渗透压调节、过氧化物酶等功能蛋白,为下一步进行耐冷的分子基础及反向遗传学分析提供了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锦江  熊远福  熊海蓉  邹应斌  文祝友  刘薇  
为了给水稻种衣剂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用自行研制的丸化型种衣剂(WHW-23)包衣水稻种子,通过田间直播试验,研究了丸化型水稻种衣剂对水稻秧苗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丸化型水稻种衣剂具有促进种子萌发与秧苗生长,增强秧苗抗逆性和提高秧苗综合素质与成秧率等作用.与对照相比,包衣处理成秧率、根系活力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18.8%~24.9%,16.3%~25.5%和28.1%~60.0%;苗体过氧化物酶(PO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提高30.3%~33.9%,13.2%~23.1%和8.3%~23.2%.其综合效果优于对比试验所用的进口种衣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连庆  裴致达  
马尾松容器育苗菌根化促进了苗木生长,苗高比非菌根化的提高109.7%,地径提高66.4%,干物重提高411.2%;改善了容器基质的理化性质,使其结构疏松良好,水分涵养能力增强,提高了有机质、N、P、K等养分含量;促使微生物总量和细菌、放线菌、真菌比例的变化,R/S比值减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钟平  邵文奇  孙春梅  纪力  董玉兵  庄春  陈川  
[目的]托盘育苗是一种新型的机插水稻育苗方法,本文探明适合此方法的育苗介质和出苗方式。[方法]以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营养土和草木灰育苗基质2种育苗介质及托盘内露天出苗、托盘内覆膜出苗、暗化叠放出苗等3种出苗方式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相较于草木灰育苗基质,营养土育苗能显著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缩小叶鞘高度差及叶片长度差,使株型更紧凑;株高、茎基宽、干物质积累、根系生长等性状得到显著改善,秧苗素质显著提高。3种出苗方式对秧苗形态均无显著影响,秧苗素质一致,但托盘内覆膜出苗方式和暗化叠放出苗方式相较于托盘内露天出苗方式能显著提高水稻出苗率和成苗率。[结论]营养土作为托盘育苗方法的育苗介质具有较好的育苗效果,考虑到生产中的具体情况,建议使用暗化叠放出苗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