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68)
2023(5897)
2022(4882)
2021(4370)
2020(3768)
2019(8137)
2018(8056)
2017(14731)
2016(8548)
2015(9591)
2014(9407)
2013(9236)
2012(8553)
2011(7642)
2010(7739)
2009(7348)
2008(7437)
2007(6691)
2006(5922)
2005(5530)
作者
(26880)
(22595)
(22515)
(21383)
(14478)
(10891)
(10141)
(8561)
(8551)
(8044)
(7808)
(7612)
(7602)
(7522)
(7359)
(6996)
(6773)
(6687)
(6648)
(6573)
(5799)
(5692)
(5569)
(5234)
(5116)
(4978)
(4963)
(4954)
(4675)
(4528)
学科
管理(28535)
(26495)
经济(26423)
(24227)
(21488)
企业(21488)
(12001)
(11881)
方法(9624)
(8632)
(8159)
数学(7900)
数学方法(7780)
中国(7613)
(7433)
财务(7414)
财务管理(7396)
业经(7339)
(7311)
体制(7075)
企业财务(7065)
(6690)
(6358)
银行(6332)
税收(6258)
(6207)
(5990)
(5693)
金融(5691)
环境(5621)
机构
大学(122759)
学院(121210)
研究(45750)
(45631)
经济(44543)
管理(41255)
理学(34904)
中国(34756)
理学院(34453)
管理学(33745)
管理学院(33534)
科学(30480)
(26615)
(26194)
(24793)
(24663)
研究所(22382)
业大(20779)
中心(20384)
(20259)
财经(19594)
农业(19373)
(17677)
(17612)
(16802)
北京(16537)
(14961)
(14865)
师范(14580)
财经大学(14510)
基金
项目(83546)
科学(65321)
基金(61623)
研究(56656)
(56383)
国家(55984)
科学基金(46531)
社会(35377)
社会科(33465)
社会科学(33460)
(32645)
基金项目(32458)
自然(31847)
自然科(31075)
自然科学(31063)
自然科学基金(30526)
(28276)
教育(25790)
资助(24253)
编号(21136)
(20171)
重点(20086)
成果(18302)
(18245)
(17559)
(17360)
计划(17138)
科研(16846)
创新(16673)
课题(15980)
期刊
(52626)
经济(52626)
研究(36771)
中国(27738)
学报(26275)
科学(22801)
(22664)
(22611)
大学(19592)
学学(18896)
管理(16693)
农业(14410)
(12157)
金融(12157)
教育(11390)
财经(10328)
(8783)
技术(8577)
经济研究(8005)
林业(7728)
业经(7682)
(7478)
(7323)
业大(7298)
科技(6806)
问题(6760)
(6081)
财会(5987)
会计(5896)
农业大学(5516)
共检索到188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蔚虹  喻云水  
以呋喃树脂与木粉为原料制备了木陶瓷,利用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技术分别对木陶瓷的形成机理、微观结构与物相进行了表征。TGA结果表明,呋喃树脂的得炭率远高于木粉的得炭率。XRD结果表明,木陶瓷具有乱层石墨结构,提高炭化温度有利于提高木陶瓷中石墨结构的完善性与石墨微晶的生长。研究了炭化温度与呋喃树脂含量对木陶瓷的得炭率、尺寸收缩率与体积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木陶瓷的得炭率与体积电阻率减小,尺寸收缩率增大;随着呋喃树脂含量的增大,木陶瓷的得炭率增大,体积电阻率与尺寸收缩率减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德林  刘文金  余先纯  孙德彬  
用山毛榉薄木/酚醛树脂(PF)复合材料在常压下密闭隔氧烧结制备具有层状结构的木材陶瓷。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试件的结构和物相进行研究。SEM分析显示:木材陶瓷具有清晰的层状结构,保留了木材作为生物模板的天然特征。XRD的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烧结温度在改善木材陶瓷可石墨化程度的同时还能提高其纯度。烧结温度和树脂含量对层状木材陶瓷的力学性能和孔隙结构具有双重作用:抗弯强度在800℃之前迅速增加,在1200℃附近出现转折点;表观密度呈现出与此基本相同的现象;真密度随着烧结温度和树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层状木材陶瓷的断裂韧性为0.8~1.2MPa.m1/2,是采用常规方法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奶荣  曾月鸿  林巧佳  饶久平  曾钦志  
采用超声波法将5种纳米耐磨材料分散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树脂),制备浸渍装饰纸层压板;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对改性的MF树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散4次最合适;MF树脂最低耐磨转数为1600转,最高耐磨转数为2500转;耐磨材料的加入使得MF树脂的粘度、接触角增大,耐磨性能提高.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杜春贵  魏金光  金春德  李任  王海燕  
以精刨竹碎料和酚醛树脂为原料,采用高温真空炭化烧结工艺制备了竹材陶瓷,研究了烧结工艺对竹材陶瓷性能、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烧结温度对竹材陶瓷的尺寸收缩率有较大影响,当烧结温度为600~1 200℃时,竹材陶瓷的尺寸收缩率大于20%范围内;2竹材陶瓷的密度减少率在600~1 000℃范围内,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在1 000~1 200℃范围内,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3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竹材陶瓷的炭得率降低、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升高、石墨化程度逐渐增强;4酚醛树脂经高温炭化后形成的硬质玻璃碳对竹材细胞起填充、强化作用;5竹材陶瓷的较佳烧结温度范围为800~1 0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茹桦  王宇欣  王平智  
为缓解我国北方局部地区耕地土壤水分流失和作物盐胁迫的问题,开发一种具有保水耐盐、可降解的绿色环保型高吸水性树脂。以四硼酸钠为硼源,木糖醇为主配位体,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在水与丙三醇复配的溶剂中恒温络合制备出多羟基有机硼交联剂;以纤维素为骨架,以丙烯酸、丙烯酰胺和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为复合功能单体,使亲水集团多样化以增强耐盐性能,加入自制有机硼交联剂进行交联,使用微波辐射法接枝共聚制备出有机硼交联纤维素基高吸水性树脂,并对终产物的性能和结构特点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有机硼交联纤维素基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为505.2g/g,吸盐倍率106.9g/g,重复溶胀5次后和恒温55℃下静置6h的水分含量均保持在初始饱和值的40%以上,红外光谱显示在516.77cm~(-1)出现的吸收峰为B—O键的弯曲振动峰,说明化合物形成了有机硼结构;该高吸水性树脂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硼缓释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郭智兴  高林耿  李深厚  熊计  鲜广  
本实验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技术在300M超高强度钢表面制备了WC-17Co、WC-10Co-4Cr、Cr3C2-25NiCr等3种金属陶瓷涂层,并对涂层的微观组织、物理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将粉末冶金、表面工程及摩擦学等方面的知识贯穿起来,可培养材料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蔚虹  喻云水  洪宏  贾春华  邹栋英  
在呋喃树脂中加入不同质量百分数的纳米γ-Fe_2O_3,然后与毛竹竹粉混合、压制成型、高温烧结制备出纳米α-Fe/木陶瓷复合材料。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纳米α-Fe/木陶瓷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与成分分布与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抗弯强度与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复合材料中存在的主要晶体相有石墨、α-Fe与Fe_3C;(2)纳米α-Fe颗粒多数呈球形分散于木陶瓷基体中,当γ-Fe_2O_3添加量大于15%时,生成的α-Fe粒子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团聚;(3)纳米α-Fe/木陶瓷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随烧结温度的提高而增大,随纳米γ-Fe_2O_3添加量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抗弯强度最大值为13.31 MPa;(4)纳米α-Fe/木陶瓷复合材料的导电性随烧结温度的提高而增大,随纳米γ-Fe_2O_3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安胜男  马晓军  朱礼智  
【目的】通过木粉纤维增强生物塑料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4HB),为生物复合材料的理论研究和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方法】以毛白杨木粉和P34HB为原料,采用共混热压法制备P34HB/木粉生物复合材料,基于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A)、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和力学性能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随着木粉含量增加,生物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弯曲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冲击强度逐渐下降,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杨氏模量分别增加89%、59%和103%,储能模量E′逐渐增加,tanδ峰值先下降后上升。生物复合材料的高频率模量大于低频率模量,动刚度比静刚度好。相比P34HB,生物复合材料的热分解区间变宽,热解速率变慢,热解剩余质量增加。【结论】随着木粉含量增加,P34HB分子链运动受阻,生物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脆性增大;同时,木粉纤维的成核作用诱导P34HB形成结晶度高、层状结构发达的横晶层,木粉与P34HB之间界面结合力增强,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明显提高。综合考虑,P34HB/木粉生物复合材料的最佳木粉加入量为5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德林  刘文金  余先纯  
为了探讨浸渍用酚醛(PF)树脂的分子量、树脂含量和烧结温度对木陶瓷的物相及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低分子量PF树脂、常压浸渍杨木纤维制备木陶瓷,使用XRD、SEM等技术研究了PF树脂的分子量、树脂含量和烧结温度与木陶瓷的物相构成和形貌特征之间的关系。XRD分析表明:提高烧结温度,木陶瓷(002)晶面的Bragg衍射角右移,衍射峰变窄、变强,石墨烯片层堆积厚度和微晶胸径增加,晶面间距减小,微晶层的排列趋于规整、有序,有石墨特征的析出相出现,可石墨化倾向增加;但PF树脂含量对物相构成的影响较小,且PF树脂分子量的大小与物相构成无明显关系。SEM分析表明:木陶瓷保持了木材作为天然生物体的部分结构特征,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冬  张求慧  余雁  田根林  程海涛  
该文以炭化后的杉木为生物炭模板,通过真空加压法对其内部浸渍一定量的SiO2溶胶,然后在1 450℃高温、氩气保护下煅烧5 h制得含有纳微米棒的碳化硅生物陶瓷材料。使用场发射电镜观察样品的微观结构,发现其胞腔内有直径为100~500 nm、长度不一的竹节状纳微米棒长出。经X射线能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进一步确认,该纳微米棒的主要物质为碳化硅。同时发现样品的细胞壁上有微米级颗粒状未反应的SiO2存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根林  余雁  张求慧  刘冬  
以毛竹的炭化物为生物模板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对其浸渍一定量的二氧化硅溶胶,应用碳热还原反应制备竹基SiC陶瓷,并对其结构、化学组成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和时间决定了陶瓷的物相组成。煅烧温度1450℃、时间5h可使所有的二氧化硅凝胶与炭反应生成SiC。煅烧温度过低、煅烧时间过长或不足均有可能在材料内残留或产生一定量SiO2,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生物陶瓷实际为SiC和大量自由炭组成的SiC/C复合陶瓷,其中SiC陶瓷主要分布在材料的表层区域;制备的竹基SiC/C复合生物陶瓷的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及抗弯弹性模量均随试样溶胶质量增加率的增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溶胶质量增加率在10%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文标  李文珠  章卫钢  涂志龙  
以竹炭粉、陶土为主要原料,经混合、成型、干燥和煅烧等工艺制得竹炭陶土复合材料(以下称竹炭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仪、拉曼光谱测试仪(Raman)、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比表面积测试仪等仪器,对竹炭陶的微晶构造、孔隙结构、吸附和红外辐射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竹炭微粒镶嵌在陶土基体中,保留原有以中孔为主的孔隙结构和类石墨化晶体结构,获得的竹炭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中孔为主的孔隙结构,能有效地吸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加入一定量的竹炭能提高竹炭陶的远红外发射率,其红外发射率均高于陶土和竹炭,结合红外吸收光谱谱图分析,竹炭陶具有高红外发射率的本质在于具有倍频...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方传杰  
生漆作为我国一种资源丰富的林木资源,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其主要成膜物质漆酚可在自然状态下(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经漆酶催化、氧化、交联固化成膜,由于其漆膜的优良性能,深受国人的喜爱。但生漆存在自然干燥成膜时间长,漆膜性脆,黏度大不宜施工,对人有强致敏性等缺点,严重制约着其使用。本研究对漆酚进行改性,制备了绿色环保的漆酚基紫外光固化涂料、水性涂料和抗菌涂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1.以漆酚(U)为原料分别与丙烯酰氯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通过酯化和环氧开环反应制得两种新颖的不饱和树脂单体,采用FT-IR和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立军  张金海  
采用真空涂膜法,以一定浓度的商用酚醛树脂为前驱体在多孔陶瓷管上制备复合炭膜,并考察真空度对复合膜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真空法可以在载体表面形成均匀的炭膜,而传统提拉法较难获得连续的炭膜,涂膜真空度为0.6MPa更利于高性能炭膜的制备。对真空法制备的炭膜进行单组份气体渗透测试,发现随着涂膜真空度的增加,复合膜的气体渗透速率显著减低,而理想选择性出现峰值。等摩尔CO2/CH4混合气的渗透测试发现:室温下炭膜的CO2渗透速率达到1.4×10-7mol.Pa-1.m-2.s-1,αCO2/CH4达到48.3,高于其努森值。扫描电镜测试表明,此复合膜表面均匀、连续,膜厚度大约4μm,与载体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振忠  廖峰  邓世兵  郑振杰  
以尿素和三聚氰胺作为酚醛树脂改性单体制备苯酚-三聚氰胺-尿素-甲醛(PMUF)树脂胶黏剂,研究甲醛、苯酚、尿素、三聚氰胺及氢氧化钠用量对PMUF树脂胶黏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DSC和13C-NMR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MUF树脂游离甲醛含量低,能满足耐水、耐候性能要求较高的人造板产品的生产。当甲醛、苯酚、尿素、三聚氰胺、NaOH的摩尔比为3.1∶1∶0.7∶0.3∶0.5时胶黏剂性能最佳,其最佳固化温度为135.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