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5)
2023(8566)
2022(7329)
2021(6690)
2020(5299)
2019(12044)
2018(11770)
2017(21443)
2016(11776)
2015(13327)
2014(13426)
2013(13161)
2012(13024)
2011(11772)
2010(12321)
2009(11424)
2008(11517)
2007(10625)
2006(9692)
2005(9076)
作者
(36322)
(30298)
(30148)
(28266)
(19857)
(14837)
(13649)
(11874)
(11621)
(11250)
(10647)
(10529)
(9959)
(9879)
(9762)
(9145)
(9050)
(8976)
(8933)
(8889)
(7911)
(7563)
(7554)
(7193)
(6944)
(6889)
(6869)
(6782)
(6348)
(6120)
学科
(54391)
经济(54323)
(29151)
管理(27828)
(22102)
企业(22102)
地方(20992)
中国(19803)
(17205)
方法(14705)
业经(14064)
(11993)
农业(11838)
地方经济(11344)
数学(10974)
数学方法(10759)
(10400)
(10332)
金融(10331)
(10017)
银行(10000)
(9781)
(9764)
(9660)
贸易(9648)
(9221)
(9112)
(8973)
环境(8878)
理论(8597)
机构
学院(170925)
大学(169125)
研究(67769)
(66358)
经济(64764)
管理(58449)
中国(51472)
理学(48125)
理学院(47363)
管理学(46318)
管理学院(45984)
科学(42849)
(39767)
(36021)
(34703)
(32475)
研究所(32371)
(30879)
中心(30794)
(27510)
师范(27209)
业大(25424)
北京(25028)
农业(24995)
(24663)
(24124)
(24073)
财经(23035)
师范大学(21764)
(20598)
基金
项目(107125)
科学(83204)
研究(80136)
基金(73805)
(65716)
国家(64640)
科学基金(53432)
社会(49613)
社会科(46761)
社会科学(46747)
(44843)
基金项目(38354)
(36503)
教育(35812)
编号(33161)
自然(32917)
自然科(32074)
自然科学(32064)
自然科学基金(31463)
资助(29929)
(29633)
成果(28567)
重点(25037)
课题(24882)
发展(23796)
(23382)
(22432)
(21796)
创新(20298)
(20186)
期刊
(90938)
经济(90938)
研究(56213)
中国(45816)
(31984)
学报(29629)
科学(27272)
教育(26439)
管理(24881)
(22829)
大学(22447)
农业(21939)
学学(20806)
(19555)
金融(19555)
业经(16195)
技术(15520)
经济研究(12988)
(11878)
财经(11569)
问题(11253)
图书(10867)
(10077)
资源(9525)
(9084)
(9060)
论坛(9060)
世界(8946)
(8894)
科技(8766)
共检索到291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丁红  
通过存世浙江家谱的调查,分析了明代以来木活字本浙江家谱的数量变化与地区迁移特征,指出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和万历元年(1573)金华地区纂修的木活字本家谱与同时期刊印的有书名可考的一百余种木活字本古籍一样,具有开启木活字印刷时代的意义。而现代温州地区在纂修家谱过程中的辑谱、印刷、造纸等社会化系列服务,对木活字印刷文化具有传承与发展的作用。文章从家谱这个连续刊印出版的纸质载体的特殊角度,讨论了浙江家谱在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认为当代木活字印刷文化绵延不绝的生命力主要在于家谱纂修过程中市场机制的激活作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云霄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根据地以农村为主,交通落后,经济和技术基础薄弱,又屡遭敌人封锁,铅印、石印、油印的设备及耗材严重匮乏,无法满足革命宣传和教育普及的需要。民国年间南方地区由于纂修家谱等原因,木活字印刷业仍较为活跃。其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方便转移,于是中共党政军机关主动利用木活字印刷革命读物和文件传单。这一现象主要出现在土地革命时期江西、湖南、湖北和安徽等地的苏区,出版物以初级教育课本为主。此外,中共还通过刻制木活字补充损坏或者缺少的铅字。传承千年的木活字印刷得以发挥余热,有力推动了当地的扫盲和群众动员工作,为偏远地区传播革命火种。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力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发明时间和发明地点,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活字印刷的技术原理与古代玺印完全相同,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被发现并被应用了,《秦陶量》《秦公簋》《能原镈》《攻敔王夫差剑》和《■簋》等均系用活字在泥范上钤印然后翻铸而成。采用活字印刷术批量复制文献在北宋毕昇之前已得到应用,时间可以追溯至后晋天福年间。毕昇的贡献在于用胶泥制作活字,改进了排印工艺。木活字也不是元代中期王祯发明的,王祯的贡献也在于对木活字进行改进与完善。活字印刷术的特点是快速排印,快速换印他书,节约成本,适合一次性大批量印刷;但是书版随印随拆,不如雕版印刷适合长线书籍的出版,技术更为复杂,对工匠的要求比雕版印刷高得多。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活字印刷术发展较为缓慢,没有成为中国古代文献复制方式的主流,这与它的特点以及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相关。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林子雄  
在古代印刷史上,金属活字是活字印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属活字以铜活字为主,时至近代,金属活字是世界印刷发展的起点,因此应该重视对金属活字印刷史的研究。中国在发明雕版印刷之后,发明了活字印刷,同时也发明了铜版印刷和铜活字印刷。朝鲜在毕活字的基础上继续研制铜活字,并利用铜活字印刷图书,取得了成果。中、朝两国在不同时期对铜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力  
活字印刷在古代中国没有像古代朝鲜和中世纪末期欧洲那样成为文献复制方式的主流,与其自身的特点以及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学术环境相关。活字技术适合一次性印刷大批量书籍,不如雕版技术适合长线印刷。中国地域广袤,除中央机构刻印书籍外,地方印书业也比较发达,官府、书院、私人等都刻印或覆刻书籍,一次性印量有限,多采用雕版技术长线印刷。古代朝鲜在学习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技术之后,与其社会特点与需要相结合,得到了广泛应用。古代朝鲜中央设立书籍院,铸造活字,统一负责图书印刷并发放至地方,活字技术正好适合大批量图书的印刷。与同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环境不同的是,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腾堡发明铅合金活字时,正值欧洲宗教改革和工业革命的前夜,活字印刷适应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对文献印刷和传播的需要,社会结构、工商业环境、资本市场的变化以及出版企业化等因素,推动了活字印刷在欧洲的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活字印刷术虽然在中国古代并未成为图书出版的主流,但它仍在传播文化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雕版印刷术一道,构成了中华民族对全人类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参考文献22。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道平  王玲仙  
高职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高职校园文化发展体现出职业特色、区域特色、发展特色和引导特色。高职院校应当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职院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予以高度重视,注重学生职业精神和专业思维的培养,强化素质教育,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使学校成为先进文化的发源地、传承者、创新者,同时寻求校园文化与家庭文化的互动契合,形成合力效应。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珠  
黄桂众,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校长,高级讲师,湖州市机电工程学会理事长。曾获浙江省优秀团干部、湖州市优秀团干部、湖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湖州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记者:黄校长您好,浙江信息工程学校作为首批国家中职示范校,可以说已经率先达到了"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要求,对我国职业教育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那么多年来,学校秉承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对此,您自己是如何传承和践行的?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胡绍军  
《浙江家谱总目提要》是浙江省文化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目录具有体例翻新、收录宏富、所录版本多样、著录详细及编排科学等特点,是近年来少见的一部记录区域性家谱文献的联合目录。参考文献2。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2012年5月11~12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学术研讨会暨浙江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杭州玉皇山庄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浙江工商大学杂志社主办,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本校部分教师、研究生代表等济济一堂,共享文化盛宴。自从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文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达雄  
雕版印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浙江图书馆在百年发展史中雕版印刷《浙江通志》、《章氏丛书》、《嘉业堂丛书》等诸多书籍,至今珍藏版片239种,15万块,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殷兴山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启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浙江人民银行系统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党建引领,以"四个坚持"为特色,推动党建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辖党员干部奋发有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山区第二实验小学创建于1985年,前身为上海石化企业所属小学,1997年属地化改革后改为现名。学校目前由南北两个校区组成,北校区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南校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谢琳惠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和谐已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之一。《邵氏家谱》中所包含的尊敬先人、谦敬礼让、崇扬贤德、教化后人、凝聚人心等和谐因素,结合社会和谐的内容和要求,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方面,阐述传统家谱中的和谐因素在社会建设中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向玉  
阐述了苗族议榔、侗族款约、苗侗民族谚语、村规民约在林业保护中的作用,以及苗侗传统民族法文化在现代林业保护中的作用和意义。黔东南地区杉木被明清统治阶级发现后拉开了采伐的序幕,但过度采伐导致了林业资源的枯竭,也使苗侗地区的民众生活陷入困境。在反思林木的采伐、管护方式中,苗侗民族的林业保护习俗也逐渐形成。从最初的苗族议榔、侗族款约来保护林木,到后来条款化、体系化的林业习惯法;再加上精炼的民族谚语和改革开放后的村规民约,都集中反映了苗侗民族对林业的重视,这些优秀的民族法文化至今在林业保护、发展中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丽芳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是传统生态文化的精髓,对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就是要深刻认识传统生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高效低耗地利用资源,营造自然与人文相和谐的环境,促进农业生态转型,调控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