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89)
- 2023(5861)
- 2022(5046)
- 2021(4865)
- 2020(4215)
- 2019(9773)
- 2018(9949)
- 2017(18313)
- 2016(10509)
- 2015(12089)
- 2014(12236)
- 2013(11630)
- 2012(10492)
- 2011(9423)
- 2010(9900)
- 2009(9100)
- 2008(8711)
- 2007(7843)
- 2006(6785)
- 2005(5983)
- 学科
- 济(37278)
- 经济(37235)
- 管理(26507)
- 业(22941)
- 方法(19543)
- 企(19261)
- 企业(19261)
- 数学(17719)
- 数学方法(17204)
- 中国(10089)
- 学(9993)
- 农(9703)
- 制(9423)
- 理论(9314)
- 教育(8241)
- 财(7901)
- 业经(7101)
- 体(6760)
- 地方(6647)
- 教学(6528)
- 银(6000)
- 银行(5972)
- 融(5817)
- 农业(5812)
- 金融(5810)
- 行(5698)
- 和(5515)
- 技术(5502)
- 贸(5489)
- 贸易(5485)
- 机构
- 学院(144703)
- 大学(143996)
- 管理(52546)
- 研究(52444)
- 济(50197)
- 经济(48692)
- 理学(44947)
- 理学院(44426)
- 管理学(42966)
- 管理学院(42724)
- 中国(36826)
- 科学(35170)
- 京(31832)
- 农(30685)
- 所(28188)
- 业大(25937)
- 研究所(25931)
- 农业(24427)
- 江(23555)
- 中心(23041)
- 财(22656)
- 技术(20427)
- 北京(20116)
- 院(19723)
- 范(19170)
- 师范(18820)
- 州(18466)
- 省(18340)
- 财经(17610)
- 经(15904)
- 基金
- 项目(100238)
- 科学(76345)
- 研究(69942)
- 基金(68936)
- 家(62757)
- 国家(62278)
- 科学基金(51456)
- 省(42207)
- 社会(39726)
- 社会科(37474)
- 社会科学(37462)
- 自然(35800)
- 划(35746)
- 基金项目(35250)
- 自然科(35026)
- 自然科学(35008)
- 教育(34859)
- 自然科学基金(34317)
- 资助(30390)
- 编号(29288)
- 成果(23787)
- 重点(23686)
- 课题(22430)
- 发(21259)
- 计划(21010)
- 创(20964)
- 部(20804)
- 创新(19550)
- 科研(19543)
- 科技(18949)
共检索到217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剑坚 刘素青 李际平 韩维栋
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是红树科木榄属常绿乔木,生长于泛热带海岸的中潮带至高潮滩地,具有膝状呼吸根及支柱根,是我国红树林植物中分布最广的主要乔木树种之一,种子在母树上就已经萌发成苗,故称为胎生繁殖体或者胚轴(廖宝文等,
关键词:
木榄 胎生繁殖体 产量预测 预测模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剑坚 刘素青 张彬彬
红海榄胎生繁殖体产量预测模型的构建,对于红树林造林和经营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异质性是导致模型精度降低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如何解决异质性问题,成为构建模型的关键。细分方法是解决异质性的手段之一。本研究选择广东省湛江市廉江高桥红树林保护区、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以及海南清澜港红树林保护区的红海榄胎生繁殖体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次多指标进行调查,按照不同区域的细分预测模型,然后再采用聚合的方法构建预测模型。红海榄胎生繁殖体产量与冠幅、叶宽、种宽、叶面积指数、叶形指数、地径呈显著相关关系,表明红海榄胎生繁殖体产量与
关键词:
红海榄 胎生繁殖体 预测模型 细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剑坚 李际平 刘素青 韩维栋
在广东省湛江市高桥不同潮带不同红海榄群落展开胎生繁殖体空间分布格局调查。分析比较胎生繁殖体在的上、中、下等不同冠层,东、南、西、北等不同方位,以及面潮、背潮两部分等的8种聚集度指标(I、C、M*、CA…).结果表明,高桥内带红海榄胎生繁殖体主要分布在上层冠层、东方位和背潮部分;中带红海榄胎生繁殖体主要分布在中层冠层,在各个方位以及面潮和背潮两部分的分布无显著性区别;红海榄胎生繁殖体的空间分布格局皆为聚集分布。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在造林困难的潮带可进行红海榄胎生繁殖体的合理密集种植,提高胎生繁殖体的环境抵御能力,从而提高存活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建 Falk Huettmann 郭玉民
白头鹤是中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易危物种。目前仅知道白头鹤繁殖于中国黑龙江流域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但对其繁殖栖息地的具体研究尚不完善。为了掌握这一物种在东北亚地区的繁殖栖息地的分布及特征,更好地对该物种及其栖息地实施保护,2011—2013年在小兴安岭对白头鹤繁殖栖息地进行了调查,除新近采集的数据,还通过调查收取了过去近10年(2001—2010年)的白头鹤繁殖数据。本研究采用Salford Predictive Modeler、R等数据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繁殖数据建立模型(随机森林模型)进行预测,并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预测的白头鹤繁殖区绘图...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异
生猪生产具有发散性蛛网效应的特点,目前市场的波动正在加剧之中。基于生猪繁殖的自然规律特点,构建了一个易于分析与预测的生猪生产模型。分析显示,目前的生猪市场正在酝酿一场新的危机。导致市场波动的根源在于及时、准确信息的缺失,致使养殖者对母猪盲目的补栏。
关键词:
生猪波动 蛛网模型 生猪供应模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姜鹏 秦召文 王永明 谷建才 王桂真
旨在研究张家口坝上地区不同无性繁殖造林小黑杨生物量状况,以张家口坝上张北、沽源的无性繁殖造林小黑杨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和收割的方法获取插条、断根和埋桩造林的小黑杨的生物量实测数据,利用SPSS18.0拟合3种无性繁殖造林小黑杨的生物量模型,其结果表明:(1)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R2都大于0.96,D1.3和D1.32H能够很好解释各器官生物量。(2)分别建立了插条造林小黑杨生物量的Logistic方程模型、断根造林小黑杨生物量的幂函数模型和埋桩造林小黑杨生物量的Logistic方程模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益兴 贺赐平 李正茂 刘礼芳 杨子武 夏波
研究了油桐种子直播造林、种子直播后嫁接和嫁接苗造林3种繁殖方式对油桐树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并对油桐产量与树体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繁殖方式对油桐树体结构和产量有影响,差异极显著,油桐丰产栽培宜采用种子直播造林;油桐产量与树高、冠高、冠幅之间具有密切的正相关,与枝下高为负相关,将树高、冠高、冠幅作为油桐优树选择的考核指标是可行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辉 袁兴伟 程家骅
根据1999-2008年东海区渔业资源底拖网大面定点调查获取的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渔业生物学资料,利用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与BIC(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对小黄鱼的Ricker、Beverton-Holt和Cushing繁殖模型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针对选择的繁殖模型,经单因子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对繁殖模型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子,经模型的拟合和检验,确定东海区小黄鱼的适用繁殖模型。结果表明:3种繁殖模型中,Ricker繁殖模型更适合模拟小黄鱼亲体与补充量关系,但吕泗渔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志翔 宋丛文 冯春莲
林木种子是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种子产量的预测预报是实现林木种子生产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随着预测超前性、简便实用性和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多种预测方法便应运而生(方升佐,1990;陈幼生,1993)[1,2]。笔者结合杉木[Cunninghamia...
关键词:
杉木,种子产量,预测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润霞 吴卓翎 彭江炜 薛春泉 罗勇 苏志尧
【目的】研究红树植物木榄的生物量预测模型,为有效估算红树植物各器官生物量奠定基础。【方法】以广东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为研究对象,将基径(D)和树高(H)这2个因子派生为多个一元及多元变量,包括D、H、D~2、DH和D~2H,用其作为变量构建直线方程和指数方程来预测木榄各器官(木材、树皮、树冠)、地上部分、地下部分以及全株总生物量,并对直线方程和指数方程的预测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指数方程对木榄各器官及全株总生物量的预测效果优于直线方程;在所有的一元回归方程中,木榄各器官及全株生物量与D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决定系数较高,且以D或D~2为预测变量所构建方程的残差平方和(RSS)、均方根误差(RMSE)和赤池信息准则(AIC)值较以H为变量构建的方程小,说明D的预测效果优于H。所有预测模型对木榄地上部分生物量的预测效果均优于地下部分,用D或D与H结合预测地下部分生物量的效果均不理想。双变量指数模型的RSS、RMSE和AIC值普遍较单变量模型小,说明DH和D~2H的统计效力更好,预测效果更佳。D~2H和DH与木榄各器官生物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且以D~2H为预测变量的指数模型预测木榄各器官、地上部分及全株生物量的RSS、RMSE和AIC值,以及以DH为预测变量的指数模型预测木榄地下部分生物量的RSS、RMSE和AIC值均较其他模型小。【结论】以D~2H为预测变量的指数模型对木榄各器官、地上部分及全株生物量的预测拟合效果最好,以DH为预测变量的指数模型对木榄地下部分生物量的预测拟合效果最佳,可以将其作为最优的生物量预测模型用于木榄各器官及全株生物量估算。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永铨 张海明 陈远生
为实现超雄罗非鱼的自然繁殖,按照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遗传基础和种质标准,不断选育尼罗WY雌性鱼,然后与尼罗YY超雄鱼相组合,形成尼罗罗非鱼WY♀-YY♂繁殖体系。研究结果显示:WY♀-YY♂繁殖体系能自然繁殖YY超雄鱼和WY雌鱼;能保持性比平衡;不用测交直选超雄鱼。此种繁殖体系可使超雄鱼规模化制种,实现三系配套转变为二系配套制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楚端 马卫东 陈清明 赵宏志 李振宽
目前在猪繁殖力性状的遗传评定中 ,应用多性状混合模型可比单性状混合模型提高遗传评定的准确度。应用多性状混合模型对丹系长白猪 5个主要繁殖力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估计分析。结果表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活仔数及断奶窝重的遗传力分别为 0 .0 2 ,0 .0 3,0 .0 3,0 .0 5及 0 .0 7。断奶窝重与其他 4个性状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相关。初生窝重与产活仔数之间存在很高的遗传负相关 ( - 0 .65)。因此 ,为了提高繁殖性状的综合选择效果 ,建议应用多性状混合模型进行遗传参数及育种植的估计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倪荣新 陈奕良 陈敏红 王赵民
以浙江省庆元县庆元林场杉木种子园13 a 种子产量系列和影响杉木种子园产量的生物因(X1~X3)、气象因子(X6~X14)及立地因子(X4~X5)等资料为依据,在应用回归分析方法筛选构成影响产量主导因子的基础上,分别研建了杉木种子园产量的多元线性模型:杉木种子园年度单位面积种子平均产量Y1= 60.047 46+ 0.001 67X7(年降水量)- 0.116 95X8,9(开花期低温指数)-0.015 79X10(开花期降水量)+ 0.008 16X12(开花期日照时数)+ 0.004 44X13(高温干旱期降水量)- 2.268 72X14(7~8月份平均气温);种子园小区年度种子产量Y2...
关键词:
杉木种子园 种子产量 预测模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闻海波 孙光兴 丁图强 吕国华 徐跑 马学艳 徐东坡 王林 张呈祥 霍礼辉 金武 华丹 顾若波
鉴于橄榄蛏蚌(Solenaia oleivora Heude)自然资源的衰退状况及其潜在的经济价值,本文对淮河橄榄蛏蚌繁殖类型和性腺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橄榄蛏蚌为短期孵育型,繁殖期从3月至6月初,3-5月为繁殖高峰期,发现的最小怀幼雌蚌为2~(+)龄;雌蚌内外2对鳃丝均可作为育儿囊,属于外鳃类的四生型,一次怀幼数量在134.9万~402.1万只。以雌蚌怀幼为第一判断标准,并结合卵巢组织切片,确认中国橄榄蛏蚌为一个繁殖周期内多次排卵繁殖类型。雌雄生长未见显著差异。橄榄蛏蚌性腺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及休止期5个时期,卵巢和精巢发育基本同步。组织切片和扫描电镜均显示:卵母细胞通过直径约5 μm的卵柄与滤泡壁相连;早期卵母细胞(直径小于17 μm)表面无细胞膜,而后期卵母细胞(约40 μm)表面出现明显的卵黄膜。橄榄蛏蚌精子为鞭毛型,头颈部呈子弹头形,最宽约2 μm;受精卵表面存在明显的卵膜孔,直径约1 μm,表明精子不能通过卵膜孔全部进入卵母细胞而受精。本研究成果旨为突破橄榄蛏蚌的人工繁育及利用奠定科学基础,并为其他珍稀濒危蚌类的繁育保护提供借鉴。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家坚
使用LHRH-A2+DOM+PG混合催产剂对从海南引进经池塘驯化养殖5冬龄的海南长臀鮠进行催产,并用日产80i光学显微镜观察胚胎发育过程。取得平均催产率88.9%,平均受精率82.3%,平均孵化率68.7%的效果。成熟的卵子为圆球形、淡黄色、粘性卵。在水温24.8~27.0℃条件下,其受精卵经细胞期、囊胚期、原肠期、体节出现期、器官出现期和出膜前期等多个发育时期孵化出膜,所需时间为82 h 15 min。拍摄了胚胎发育照片25幅。
关键词:
海南长臀鮠 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