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99)
2023(10707)
2022(9588)
2021(9079)
2020(7608)
2019(17492)
2018(17507)
2017(33375)
2016(18331)
2015(20649)
2014(20657)
2013(20351)
2012(18749)
2011(16909)
2010(16817)
2009(15176)
2008(14595)
2007(12488)
2006(10846)
2005(9356)
作者
(55018)
(45540)
(45270)
(43067)
(28928)
(22172)
(20505)
(18135)
(17266)
(16124)
(15753)
(15352)
(14511)
(14444)
(14050)
(13976)
(13779)
(13427)
(13062)
(12835)
(11533)
(11025)
(10975)
(10222)
(10192)
(10189)
(10090)
(10008)
(9196)
(9132)
学科
(69962)
经济(69888)
管理(51684)
(46379)
(38545)
企业(38545)
方法(32399)
数学(27576)
数学方法(27260)
(19244)
(19085)
中国(16969)
地方(16642)
业经(15659)
(15481)
环境(15400)
(13612)
贸易(13603)
(13193)
(13163)
农业(12820)
理论(12063)
(11375)
技术(11253)
(10896)
(9971)
财务(9911)
财务管理(9892)
资源(9467)
教育(9458)
机构
大学(257250)
学院(256447)
管理(102207)
(95527)
经济(93256)
研究(90452)
理学(88930)
理学院(87908)
管理学(86317)
管理学院(85879)
中国(63935)
科学(60343)
(55846)
(46882)
(46702)
研究所(43231)
业大(43204)
(40809)
中心(40057)
农业(36888)
(36274)
北京(35587)
(34539)
师范(34174)
(33761)
财经(33541)
(30510)
(30165)
师范大学(27803)
技术(27772)
基金
项目(185576)
科学(143591)
基金(132709)
研究(131876)
(118192)
国家(117267)
科学基金(98773)
社会(79857)
社会科(75483)
社会科学(75459)
(72822)
基金项目(71823)
自然(67172)
自然科(65320)
自然科学(65301)
自然科学基金(64081)
(62310)
教育(58851)
资助(54397)
编号(53645)
成果(42811)
重点(42068)
(39903)
(39544)
(38257)
课题(36871)
科研(35913)
创新(35694)
计划(35475)
大学(33552)
期刊
(103305)
经济(103305)
研究(71440)
学报(46808)
中国(45374)
科学(42025)
(41682)
管理(36060)
大学(33668)
学学(31857)
农业(29444)
(28155)
教育(27030)
技术(20420)
(17851)
金融(17851)
业经(17337)
(15987)
经济研究(15480)
财经(14919)
图书(14595)
科技(14332)
资源(14126)
问题(13493)
林业(13113)
理论(12937)
(12594)
(12339)
实践(12172)
(12172)
共检索到363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勇  艾训儒  姚兰  黄伟  陈斯  
为定量分析木林子自然保护区不同群落类型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以每个样地为综合资源位,采用Simpson指数的倒数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公式及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分别对自然恢复20 a、35 a和100 a左右次生林群落主要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及重叠进行测度,比较分析主要优势种在不同群落类型中的生态位变化及原因,同时对种群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其随自然恢复阶段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属于木林子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勇  艾训儒  姚兰  黄伟  陈斯  
为定量分析木林子自然保护区不同群落类型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以每个样地为综合资源位,采用Simpson指数的倒数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公式及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分别对自然恢复20 a、35 a和100 a左右次生林群落主要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及重叠进行测度,比较分析主要优势种在不同群落类型中的生态位变化及原因,同时对种群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其随自然恢复阶段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属于木林子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建群种,生态位宽度最大(群落ⅠB'_((SW)i)为0.750、B'_((L)i)为0.863,群落ⅡB'_((SW)i)为0.630、B'_((L)i)为0.685,群落ⅢB'_((SW)i)为0.625、B'_((L)i)为0.658),与其他种群的生态位重叠程度高,自然恢复年限越长,其优势地位越明显。2)人为干扰和光照是影响该区域不同群落类型主要优势种生态位变化的主要因子。3)不同群落类型主要优势种的平均生态位宽度值B'_((SW)i)为0.603、B'_((L)i)为0.570,平均生态位重叠值为0.564,表明各种群生态幅广,资源利用谱较宽,群落结构复杂;各种群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性竞争不激烈。4)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种群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值最小(IV为0.181,B'_((SW)i)为0.292,B'_((L)i)为0.109),与其他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小或没有重叠,表明它对群落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弱且与其他种群的生态位产生了一定程度分化。各优势种的生态位随群落物种组成变化而变化,揭示了优势种的生态位随自然恢复阶段的变化规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丁松  欧阳杰  吕丹  欧阳勋志  
在对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林分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有栲树分布的不同环境类型设置8个典型样地,以不同生境的样地作为资源位,以物种重要值作为资源位上的状态指标,对栲树林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栲树、罗浮栲、红楠具有较大的重要值和较宽的生态位宽度值,Ba为0.853、0.787、0.720,对群落结构和功能起着决定作用。杜英仅在两个资源位中出现,分布范围小,Ba为0.026,对资源利用能力弱;15个优势树种间的生态位高度重叠占4.8%,中度重叠占35.2%,低度重叠占60%,生态位重叠值不大,各树种因对共同资源的利用而产生的竞争不强,群落中优势树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正华  吴芳芳  刘巧辉  陈书涛  陈魁  于明坚  
通过样方法进行群落调查,每个样地大小为20 m×20 m。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公式统计分析了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马尾松林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青冈、石栎和木荷等种群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其Bi、Ba值分别为0.904 0、0.781 8,0.842 1、0.585 3,0.805 5、0.629 2和0.785 0、0.457 2,而杨梅的生态位宽度最小,其Bi、Ba值分别为0.250 5和0.053 3。生态位较大的物种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高,如马尾松与木荷为0.567 0、甜槠与木荷为0.677 5、马尾松与石栎为0.614 4。马尾松林中物种间生态位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小琴  韩海荣  魏阿沙  张延华  伊力塔  陈圆  
以群落标准地作为资源状态,以物种的重要值作为物种对资源位计测依据,用Levins公式中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10种主要乔木、9种主要灌木和10种主要草本植物进行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在群落的乔木层中,华北落叶松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3.252 4,它与云杉是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优势种;灌木层中毛叶水子、茶条槭等为优势种;草本层中黄精、粗根老鹳草等为优势种.优势种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资源共享趋势比较明显,在资源利用中存在一定的竞争.该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以及景观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目标管理提供基础材料.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友均  崔国发  邹大林  郑杰  董建生  李永波  
应用典型抽样法研究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4个主要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采用多种测度方法计算了各森林群落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林、川西云杉林、紫果云杉林、大果圆柏林内部,3个层片间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都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反映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林区森林群落层片的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2)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从高到低依次为青海云杉林>紫果云杉林>大果圆柏林>川西云杉林,主要与群落分布的地理位置、海拔等环境因子和建群种生态学特性有关;(3)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分布在阴坡地段的青海云杉林、川西云杉林和紫果云杉林差别不大,但都比分布在阳坡地段的大果圆柏林高,主要与阳坡早春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景文  李俊清  任艳林  
该文选择尖峰龄、五指山和霸王岭 3处典型的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 ,通过实地调查 ,结合现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采用统计各保护区的高等植物、陆生脊椎动物的各分类单位的数量、种属分类分布格局、特有成分和主要保护物种分布状况的方法 ,分析不同保护区物种分类多样性 .研究结果表明 :在高等植物分类多样性方面 :蕨类植物在海南的高等植物中占有较大比例 ;裸子植物在种子植物中占较小比例 ;各保护区种子植物的科都占海南的 90 %左右 ;属的比例为 80 % ;种的比例在 70 %左右 .初步统计 3个保护区的种子植物约 2 60 0种 ,占整个海南种子植物的 93 4% .可以认为 3个保护区包含海南热带...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鸿  陈德良  余久华  
根据1993~1995年百山祖昆虫考察所得资料,讨论分析了百山祖昆虫的优势类群、微域分布、垂直分布、群落多样性和区系类似度,明确了百山祖昆虫群落生态的基本特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忠诚  文仕知  胡曰利  华华  
为了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保育土壤的功能及效益,以鹰嘴界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区域,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保护区内阔叶林、杉木毛竹混交林和杉木林3种森林类型保育土壤功能与效益进行分析,并运用影子工程法及市场价值法对保护区3种森林类型保育土壤效益进行了价值核算,旨在为保护区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3种森林类型单位面积保育土壤平均经济价值大小依次为阔叶林>杉木毛竹混交林>杉木林;就单株林木来讲,杉木毛竹混交林由于密度过大,其保育土壤效益最低;从保肥效益讲,在杉木纯林中种植适当数量的毛竹能取得较好效果;从固土效益讲,杉木毛竹混交林中应适当减少毛竹比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忠诚  王淮永  华华  张展  
为研究不同森林类型固碳释氧功能效益,采用野外观测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会同鹰嘴界自然保护区的阔叶混交林、杉木毛竹混交林和杉木林等森林类型植被生长状况和林地土壤容重、有机质等指标进行监测,并运用蓄积量与生物量的转换关系对鹰嘴界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系统固碳释氧功能效益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森林类型林木平均生物量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即:阔叶混交林(233.49 t.hm-2)>杉木毛竹混交林(181.18 t.hm-2)>杉木林(82.53 t.hm-2);(2)土壤碳密度表现为:杉木毛竹混交林(42.55 t.hm-2)>阔叶混交林(36.60 t.hm-2)>杉木林(32.9...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柳新红  李因刚  沈国春  翁东明  张宏伟  张方钢  
以位于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 hm2永久样地为研究材料,逐一测量并记录了样地中所有胸径≥1 cm树木的胸围,并对其挂牌标记、鉴定种名和确定坐标位置,分析了样地内木荷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DBH≤17.5 cm的木荷个体数量占80.5%,DBH>27.5 cm的仅占8.4%,种群能够实现自我更新,属稳定型种群。基于种群径级结构分析,木荷种群密度随个体胸径的变化趋势类似于偏正态分布形曲线。木荷在整个样地中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多数聚集于坡面和山脊的生境中。种群空间关联性分析表明,木荷大径级(DBH≥16.1 cm)和小径级(1 cm≤DBH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解丹丹  苏志尧  
基于3个标准样地(100 m×100 m)植被的全面调查,研究了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山顶矮林3类典型森林群落冠层树种的结构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山顶矮林冠层树种组成分别为31科41属48种、23科39属49种和38科58属75种;科、属、种组成复杂,优势科和优势种明显,3类群落共有的科和种分别为茶科Theaceae和木荷Schima superba;常绿阔叶林结构稳定,除密度和盖度外,胸径、树高和冠幅均高于针阔混交林和山顶矮林,山顶矮林结构稳定性次之,针阔混交林结构极不稳定;除物种丰富度外,山顶矮林、针阔混交林的物种Shannon-Wi...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哀建国  丁炳扬  于明坚  
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的福建柏Fokieniahodginsii种群分布于福建柏-猴头杜鹃Rhododendronsimiarum林,福建柏-甜槠Castanopsiseyrei林和褐叶青冈Cyclobalanopsisstewardiana-甜槠林中。这3种群落类型中,高位芽植物分别占80.6%,83.1%和87.8%,地面芽植物分别占11.6%,10.1%和8.5%,地下芽植物分别占5.3%,2.2%和1.2%,1年生植物分别占1.9%,3.4%和2.4%。叶级以小型叶为主,分别占52.9%,66.3%和48.8%。叶型以单叶比例最大,分别占89.7%,91.0%和91.5%。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宁  李锦烨  许建伟  林盛坚  黄怀青  张龙游  陈清惠  
为了探索一种操作性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定量评价方法,以便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提供科学依据,从野生植物、野生动物、植被资源、环境状况和可开发度等5个方面,结合前人研究进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2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并引入黄金分割理论,结合专家意见、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标准规范划分了各评价指标的优劣等级及其得分,根据各指标的得分加权得出总评价值。以九阜山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试用,结果表明:九阜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状况的评价值为75.56,评价级别为良。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保护和管理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大影  鲜冬娅  邢韶华  崔国发  张文林  
为了解北京山区核桃楸种群的自然生长状况,于2007年8月对分布于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核桃楸群落及其自然生境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共设置面积为20 m×20 m的样地6块,并把每块样地划分为16个5 m×5 m的小样方,在小样方尺度上,调查了核桃楸种群及其群落中占有一定优势地位的紫椴、黄檗、北京丁香和鹅耳枥的分布情况;用2×2列联表和χ2检验研究了核桃楸与紫椴、黄檗等在主林层、演替层和更新层的种内、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①主林层中核桃楸与演替层中的核桃楸呈显著正联结;与更新层中的北京丁香呈极显著负联结,且联结系数值较大;与其他物种在不同演替层间正联结种对数小于负联结。②演替层中核桃楸与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