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98)
- 2023(3206)
- 2022(2668)
- 2021(2392)
- 2020(2013)
- 2019(4333)
- 2018(4092)
- 2017(6804)
- 2016(3883)
- 2015(4201)
- 2014(4204)
- 2013(4064)
- 2012(3658)
- 2011(3229)
- 2010(3262)
- 2009(2929)
- 2008(2972)
- 2007(2640)
- 2006(2344)
- 2005(2066)
- 学科
- 济(12968)
- 经济(12959)
- 管理(8547)
- 业(7809)
- 企(6146)
- 企业(6146)
- 方法(5383)
- 数学(4777)
- 学(4757)
- 数学方法(4581)
- 中国(3867)
- 地方(3727)
- 农(3644)
- 业经(3598)
- 制(3001)
- 财(2771)
- 贸(2602)
- 贸易(2598)
- 易(2497)
- 理论(2452)
- 银(2450)
- 银行(2426)
- 农业(2382)
- 环境(2348)
- 行(2311)
- 防(2186)
- 融(2171)
- 金融(2171)
- 及其(2151)
- 物(2124)
- 机构
- 学院(56177)
- 大学(54860)
- 研究(21587)
- 科学(17729)
- 济(17038)
- 管理(17034)
- 经济(16508)
- 农(16385)
- 中国(15526)
- 理学(14569)
- 理学院(14353)
- 管理学(13660)
- 管理学院(13568)
- 业大(13565)
- 农业(13031)
- 京(12605)
- 所(12436)
- 研究所(11565)
- 中心(9727)
- 省(9231)
- 江(9107)
- 技术(8915)
- 农业大学(8485)
- 室(8411)
- 院(8320)
- 工程(7840)
- 北京(7836)
- 财(7746)
- 实验(7734)
- 实验室(7361)
- 基金
- 项目(42322)
- 科学(31041)
- 基金(28730)
- 家(27881)
- 国家(27667)
- 研究(24949)
- 科学基金(22231)
- 省(18488)
- 自然(16459)
- 自然科(16072)
- 自然科学(16060)
- 自然科学基金(15722)
- 划(15167)
- 基金项目(14824)
- 社会(13980)
- 社会科(13268)
- 社会科学(13260)
- 资助(12523)
- 教育(11519)
- 科技(10474)
- 计划(10398)
- 重点(10214)
- 发(9383)
- 编号(8972)
- 科研(8543)
- 创(8344)
- 创新(7919)
- 部(7600)
- 专项(7538)
- 课题(7478)
共检索到83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家宁 段新芳 王新爱 冯德君 郭康权
采用铜盐(CuCl2)和锌盐(ZnCl2)与壳聚糖反应,生成壳聚糖金属配合物。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壳聚糖与金属盐的质量分数比、络合时间、反应温度4个因素对合成两种配合物金属离子质量分数的影响。极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壳聚糖与金属盐的质量分数比>络合时间>反应温度;得出壳聚糖金属铜配合物的合成条件为:壳聚糖的脱乙酰度85%~90%,络合时间2 h、氯化铜与壳聚糖的质量分数比为1.2∶1,反应温度为45℃;壳聚糖金属锌配合物的合成条件为:壳聚糖的脱乙酰度85%~90%,络合时间5 h、氯化锌与壳聚糖的质量分数比为1.4∶1,反应温度为5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段新芳 孙芳利 朱玮 赵砺
壳聚糖金属聚合物 [如壳聚糖铜聚合物 (CCC)和壳聚糖锌配合物 (CZC) ]是壳聚糖和金属盐类反应生成的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用CCC和CZC与铜铬砷 (CCA)分别处理马尾松和毛白杨边材 ,进行木材防腐试验 ,结果表明 :CCC和CZC对褐腐菌棉腐卧孔菌的防腐性能与CCA相比 ,CZC达到最耐腐等级 ,防腐效果接近CCA ,其锌离子临界保持量为 0 780kg·m- 3(腐朽后质量损失 1 18% ) ,但CCC防褐腐效果明显不如CZC ;CCC对白腐菌彩绒革盖菌的防腐性能达到最耐腐等级 ,防腐效果接近CCA ,其铜离子临界保持量为 0 82 4kg·m- 3(腐朽后质量损失2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芳利 段新芳 毛胜凤 吕建全 王建辉
以4年生新伐毛竹为试材,以褐腐菌棉腐卧孔菌为试菌,对壳聚糖铜配合物(CCC)、壳聚糖锌配合物(CZC)及相应的金属盐(氯化锌)和铜铬硼(CCB)、ACQ处理材的耐腐性能、力学性能及胶接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CCC处理的竹材对棉腐卧孔菌的耐腐性能不及CCB和ACQ处理材;但是,随着CCC处理浓度的增加,处理材耐褐腐性能明显增加,当处理材中金属离子保持量达到5.141kg.m-3时,腐朽后质量损失低于6.1%。2)CZC处理毛竹试材的耐腐效果低于CCC、CCB和ACQ,略高于氯化锌处理材,当CZC中金属离子保持量高于5.091kg.m-3时,处理材的质量损失在26.4%~29.0%之间。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芳利 段新芳 毛胜凤 文桂峰 王珊珊
以4年生新伐毛竹为试材,以白腐菌彩绒革盖菌为试菌,对壳聚糖铜配合物(CCC)、壳聚糖锌配合物(CZC)及相应的金属盐(氯化锌)和铜铬硼(CCB)处理材的抗流失性和耐腐性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金属配合物在竹材中固着率略高于CCB,明显高于相应的金属盐,具有较强的抗流失性能;CCC处理的竹材对彩绒革盖菌的耐腐性能高于CCB处理材,当CCC处理材中金属离子保持量达到6·35kg·m-3时,腐朽后质量损失为0;CZC处理毛竹试材的耐腐效果和CCC效果相当,明显高于氯化锌处理材,当防腐剂中金属离子保持量高于2·41kg·m-3时,CZC处理的竹材都达到最耐腐等级,且随着防腐剂中金属离子保持量的提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鹏 王莉 邓红霞 冯贵颖
制备了无机—有机天然高分子复合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壳聚糖(PAC-CTS),并采用A l-F erron逐时络合法研究了壳聚糖(CTS)的粘度(ηCTS)、含量(C)和聚合氯化铝(PAC)的碱化度(B)对无机—有机天然高分子复合絮凝剂PAC-CTS中铝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值为1.5和CηTS值为100 m Pa.s时,PAC-CTS与A l-F erron试剂反应速率最高;随着C值的增加,小分子的A l(Ⅲ)聚合物含量越小,PAC-CTS与A l-F erron试剂反应速率也越低。从PAC-CTS中A lb含量可推断PAC-CTS(B=1.5,ηCTS=800 m Pa.s,C=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丽萍 曹金珍
虽然无机硼类化合物(简称硼化物)有着许多其他防腐剂无法比拟的优点,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抗流失性很差。该文采用在硼化物(硼酸、硼砂、四水合八硼酸二钠)中分别添加4种醇类化合物(丙三醇、甘露醇、聚乙二醇-600、聚乙二醇-1000)来共同处理杉木。实验针对每种醇类化合物设计了1组L9(43)的正交试验,考察硼化物种类、醇的浓度和后处理条件对硼的保持率的影响。流失实验根据美国木材防腐协会标准E11-07进行,并用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对处理材的结构进行表征,得到如下结论:①在3种硼化物中,硼酸与醇的组合能在木材中较好地固着;在4种醇类化合物中,聚乙二醇-600对硼化物的固着效果最好,且处理材中...
关键词:
硼化物 醇类化合物 抗流失性 硼的保持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金珍 D.Pascal Kamdem
该研究中测定了蒸馏水、二碘甲烷、甲酰胺和甘油等4种参照液体在不同水基防腐处理(包括铬化砷酸铜CCA以及另外两种商品名为NW和NS的处理)后的木材表面所形成的接触角,并根据酸碱作用理论计算得到其表面自由能及其两个分量———LifshizvanderWaals(LW)分量和酸碱作用(AB)分量.结果表明,NW和CCA处理使木材表面的疏水性有所增加,而NS处理由于早材的水分渗透速率加快总体表现为亲水性增加.利用蒸馏水、二碘甲烷、甲酰胺这3种参照液体计算得到的未处理早材、未处理晚材、CCA处理早材、CCA处理晚材、NW处理早材、NW处理晚材、NS处理早材和NS处理晚材的表面自由能分别为43.1、44....
关键词:
木材 表面自由能 防腐剂 接触角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文芝 樊能廷 吕成信 李树明
The mixture of synthetical reaction of N Hydroxy N nitrosocyclohexanamine potassium salt by RP HPLC on C 18 column and with 70% CH 3OH-30% H 2O as mobile phase and UV detector at 230?nm. Three compounds were separated well. The mechanism of separation was studied.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金钰 夏蕾 张扬
【目的】为了解决地质聚合物木材胶黏剂的界面相容性差等问题,采用环氧树脂为有机掺杂剂构建有机–无机交联网络的方法,研究环氧树脂掺杂对地质聚合物木材胶黏剂综合性能的影响。【方法】将地质聚合物与环氧树脂、聚醚胺、硅烷偶联剂KH550共混制备地质聚合物基木材胶黏剂,分析不同有机掺杂剂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作用,结合FTIR、XPS、SEM-EDS和锥形量热仪等分析有机掺杂剂的作用机制。【结果】不同有机物掺杂均会提高地质聚合物浆体的黏度,当环氧树脂和聚醚胺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8%和1.2%(GECS6)时,地质聚合物浆体黏度较低,有利于均匀施胶。不同物质掺杂均会不同程度地提高地质聚合物基胶合板的胶合强度,GECS6的湿态胶合强度达到较优值0.87 MPa,相比于纯地质聚合物胶黏剂提高了248%。相较于纯地质聚合物,有机掺杂地质聚合物胶合板的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分别下降了7.01%和17.95%,阻燃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结论】环氧树脂与硅烷偶联剂协同作用,构建了有机–无机交联网络,提高了地质聚合物胶黏剂与木材的相容性及浆体的致密性,解决了地质聚合物木材胶黏剂的界面相容性差的问题,从而增强了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和阻燃性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段新芳 孙芳利 朱玮 赵砺
采用酸性染料酸性橙Ⅱ对经壳聚糖处理的毛白杨原木木粉、苯醇抽提木粉以及木材主要组分进行染色 ,并用等物质的量的强碱、弱碱、强酸、弱酸以及水和有机溶剂处理相同质量经壳聚糖处理的原木木粉与壳聚糖染色试样 ,测定其助染效果和确定其助染机理。结果表明 :壳聚糖处理能显著提高酸性染料对毛白杨原木木粉、苯醇抽提木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上染率 ,其助染机理是与木材组分结合的壳聚糖分子的氨基与酸性染料上的磺酸基以离子键结合 ,形成磺酸盐 ,从而提高了上染率。
关键词:
壳聚糖 毛白杨 酸性染料 木材染色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蓝蔚青 谢晶
在单一生物保鲜剂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3因素3水平的L9(33)正交试验,将壳聚糖、溶菌酶和茶多酚进行复配,以感官评分、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细菌总数、硫代巴比妥酸(TBA)含量和pH等作为评价指标,评定带鱼冷藏期间的品质变化,从中筛选保鲜效果最佳的复合型生物保鲜剂.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冷藏带鱼保鲜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壳聚糖、溶菌酶、茶多酚;10.0 g.L-1壳聚糖、0.3 g.L-1溶菌酶和3.0 g.L-1茶多酚为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比;带鱼经最佳配比的复合保鲜剂处理后,在(4±1)℃下贮藏,其TVB-N含量、细菌总数、TBA含量和pH明显低于未经处理的冷藏对照组,感官值也显著优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薇薇 何钢 王琼
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了壳聚糖纳米微粒悬浮液。以微粒的平均粒径,分散度,产量作为参考指标,对影响壳聚糖纳米微粒制备的主要因素进行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其制备的最佳组合是壳聚糖(CTS)浓度:1.0 g/L、三聚磷酸钠(TP P):1.5%、搅拌速度为950 r/min;最佳条件制备的CTS纳米微粒的平均粒径是300 nm,重复性好,符合本研究的条件要求。最后,对本工艺制备的壳聚糖悬浮液应用于制备缓释肥外包膜做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微粒 缓释肥 制备条件 优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眭亚萍 鲍滨福 孙芳利 段新芳 杨中平
Chitosan is a non-toxic natural biopolymer derived from chitin,which is the second most abundant natural polymer after cellulose in the world.Chitosan is easily cheated with metal salts and form chitosan metal complexes(CMC).In this study,Masson Pine(Pinus massoniana)as test species,chitosan copper ...
关键词:
马尾松 防白蚁 家白蚁 壳聚糖铜复合物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毛胜凤 孙芳利 段新芳 文桂峰
采用抑菌圈法研究了壳聚糖金属盐防霉剂对木霉Trichoderma viride,青霉Penicillamcitrin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以及酵母菌Microzymesp.的抑菌作用,并筛选出最佳抑菌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壳聚糖铜盐对于所选菌种的抑制效果高于其他几种试剂,且抑制持续性也较长;质量分数为20.0 g.kg-1时,壳聚糖对木霉和酵母菌的抑菌效果特别明显,且抑制持续性也最长;壳聚糖锌盐对木霉和酵母菌的抑菌效果高于硼酸;硼酸只对黑曲霉有较长的抑制持续性。图9参11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颜世强 张洪才 付豪 潘迎捷
为了有效吸附水体中重金属,使用离子交联法合成制备了一种低成本、低毒性的磁性壳聚糖纳米重金属吸附材料。调节多聚磷酸钠与壳聚糖溶液的比例,制备得到一系列不同粒径大小的重金属吸附材料并比较其吸附性能的差异。通过电子透射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粉末X射线衍射仪等一系列表征,确定壳聚糖纳米微粒成功包裹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并得到粒径范围介于164.05~768.69 nm尺寸颗粒。重金属吸附铜、镉、锌实验结果表明,小粒径重金属材料的吸附效果优于大粒径吸附材料,其最大吸附效率分别为51.66%,97.86%及82.24%。此外,该材料吸附原理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8-0.999),属化学吸附类型。通过与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共培养验证其生物相容性及毒性,细胞活性达到100%。该研究阐明小尺寸壳聚糖磁性纳米颗粒可作为一种低成本、低毒性且吸附率高的重金属吸附材料,基于该优势其在污水处理及农业环境治理具有潜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