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40)
2023(2538)
2022(2163)
2021(2099)
2020(1893)
2019(4347)
2018(4235)
2017(8529)
2016(4815)
2015(5178)
2014(5035)
2013(4879)
2012(4852)
2011(4051)
2010(4051)
2009(3695)
2008(3471)
2007(3094)
2006(2711)
2005(2557)
作者
(14138)
(11800)
(11695)
(11419)
(7458)
(5777)
(5325)
(4657)
(4581)
(4164)
(4090)
(4089)
(3935)
(3901)
(3846)
(3728)
(3563)
(3544)
(3380)
(3318)
(3139)
(3031)
(3015)
(2767)
(2709)
(2603)
(2579)
(2396)
(2387)
(2386)
学科
(20375)
经济(20367)
管理(11440)
(11366)
(9566)
企业(9566)
方法(9375)
数学(8640)
数学方法(8575)
(6413)
(6072)
中国(5266)
结构(5135)
(4392)
产业(4170)
(3983)
地方(3787)
(3598)
财务(3577)
财务管理(3567)
(3532)
(3490)
金融(3490)
企业财务(3485)
(3412)
银行(3391)
(3262)
业经(3195)
体制(3164)
(2957)
机构
大学(64929)
学院(64087)
(27708)
经济(27242)
研究(25671)
管理(20857)
中国(19542)
理学(18200)
理学院(17908)
科学(17711)
管理学(17468)
管理学院(17342)
(14765)
(14141)
研究所(13167)
(12727)
(12438)
业大(11351)
中心(11046)
财经(10028)
农业(9966)
(9896)
经济学(9722)
(9660)
北京(9359)
(9271)
经济学院(8860)
(8565)
师范(8399)
研究院(7800)
基金
项目(46364)
科学(36238)
基金(34575)
(32018)
国家(31814)
研究(30049)
科学基金(26323)
社会(19270)
基金项目(18496)
社会科(18308)
社会科学(18305)
自然(18257)
自然科(17845)
自然科学(17837)
自然科学基金(17535)
(17364)
(15274)
资助(14627)
教育(13830)
重点(11439)
编号(10711)
(10371)
(10198)
计划(9578)
科研(9315)
(9289)
创新(8839)
科技(8687)
教育部(8555)
大学(8481)
期刊
(28662)
经济(28662)
研究(19127)
学报(14782)
科学(12897)
中国(11142)
大学(10839)
学学(10565)
(10342)
(10027)
管理(8084)
农业(6698)
(6663)
金融(6663)
经济研究(5672)
财经(5631)
教育(5031)
(4972)
林业(4888)
技术(4649)
问题(4135)
资源(3997)
业经(3854)
业大(3810)
(3774)
(3404)
科技(3124)
(3022)
技术经济(2982)
统计(2669)
共检索到94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钟声  崔永志  于海鹏  刘一星  沈隽  
以锯切大青杨、旋切白桦、刨切紫椴3种木材薄板为研究对象,用常温水浸泡至饱水状态后不经热软化预处理进行横纹压缩强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横纹压缩强化前后3种木材的未压缩材和压缩材横、纵切面上的微观结构变化,从微观层面探讨此方法强化3种木材薄板的可行性和有待改进、完善之处。结果表明:3种木材的压缩材横切面上整体变形较均匀,横、纵切面上均未发现压缩裂纹或破坏,纵切面上导管壁均有因压缩产生顺纤维方向的横向挤压折皱条纹;横切面上,大青杨、紫椴压缩材管孔沿压缩方向变形最大,白桦压缩材管孔沿其长轴方向变形最大,并使两侧沿压缩方向、径向排列的木射线细胞和木纤维细胞发生侧向扭曲变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一星  则元京  师冈淳郎  
在100—1300kg/m3的密度变异范围选取17种阔叶树试树,采用典型的6种木材压缩加工条件(气干·20℃:饱水·20℃:饱水·100℃3种条件与约束条件相组合),进行横纹大变形压缩试验和数字化数据采集,经数据分析处理,建立了定量描述木材横纹压缩大变形全领域应力-应交关系的数学表达式。该式的适用性对本试验范围内的各树种、压缩工艺条件均为有效,计算值与实测值十分吻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君良  李坚  刘一星  杨霞  
采用高温水蒸气处理和加热处理固定大青杨木材压缩变形 ,并对两种处理结果进行比较。测定了木材的抗胀 (缩 )率 (ASE)、阻湿率 (MEE)、质量损失率 (WL)、压缩率、压缩变形恢复率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 :无论是高温加热处理还是高温水蒸气处理 ,木材的尺寸稳定性明显得到提高。在相同温度条件下 ,当ASE的值超过 5 0 %时 ,高温水蒸气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远远小于高温加热处理所需要的时间 ,当温度为 1 80℃时加热处理需要 1 5~ 2 0h ,而水蒸气处理仅需要 8min ,压缩变形被固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瑞英  谢拥群  杨庆贤  廖益强  林金国  
分析导热与导电间某些属性的相似性 ,应用类比法推出导热系数具有导电系数的某些属性 ,可用导电系数类似的定义式定义导热系数 ,即木材导热系数等于木材单位长度单位截面的热阻的倒数。根据木材微观细胞形态 ,选用圆柱形模型推导木材横纹导热系数的理论计算式。应用该公式计算 2 0种木材的横纹导热系数 ,理论值的最大误差 14 1% ,平均误差 7% ,理论值与试验值较为吻合 ,为理论研究木材热学性质提供一种可适用的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战剑锋  顾继友  艾沐野  
采用白桦锯材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常规干燥 ,把时间因子引入到木材干燥变形中 ,运用聚合物粘弹性变形与流变学理论分析木材干燥过程蠕变变形的发展 ,采用切片法测定了沿木材厚度方向的瞬时弹性应变εe、粘弹性应变εc、机械吸附应变εm 的分布与变化趋势 ,定性分析了在一个干燥周期内木材横纹方向变形特性。理论研究与试验分析结果表明 :干燥过程中木材表层与芯层的弹性应变始终是方向相反的 ,木材表层的弹性应变在干燥中期与后期达到极值的时刻可以作为进行热湿处理的参考点 ;粘弹性应变是与时间相关的、可恢复的变形 ,在木材干燥过程中较难与机械吸附应变严格区分开 ,机械吸附应变 (前期 )包括粘弹性应变 ,因而它在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铭  谢拥群  饶久平  杨庆贤  廖益强  魏微  
将木材的生物细胞结构作为一级近似简化为一个中空的细长方匣子模型。根据类比推理原理,把木材的导热与导电类比,从中推导出木材横纹导热系数的理论表达式,进而应用数学分析方法从该理论表达式中提示出木材横纹导热系数是木材孔隙率的减函数;对含水率相同的木材,密度大者,导热系数大;以及同一种木材,导热系数随其含水率增大而增大的规律。最后以27种木材的试验数据对导热系数理论表达式及得出的所有结论进行验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树森  马文龙  曾剑锋  彭程  
以一维应力波理论和破坏理论为基础,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动力学仿真实验。介绍了一维应力波的传播过程,并推导了杆中质点沿x轴方向速度与质点轴向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根据影响木材力学特性的因素,选取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顺纹樟子松作为实验试件.使用abaqus软件对木材顺纹动态压缩进行建模,约束边界条件、设定参数、仿真。本实验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获得了木材动态压缩的力学特性关系,为检测木材在高应变率压缩状态下的力学性能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子豪  祁亨年  张广群  汪杭军  
提出一种基于核主成分分析(KPCA)和自适应增强(AdaBoost)的木材识别算法。通过把图像投影到KPCA高维空间,利用PCA方法对该空间中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压缩,使用Gentle AdaBoost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本方法对基于横切面微观构造图像的木材识别,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算法鲁棒性且运行时间快的特点。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琛  邓玉和  徐了  周宇  陈旻  吴晶  王向歌  杨莹  
研究压缩、炭化过程中木材结构与化学成分的变化对压缩炭化木的应用有重要意义。利用扫描电镜、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杨木经压缩、炭化的微观结构和木材的化学成分变化。研究发现:意杨Populus euramericana经过压缩、炭化后,细胞腔变小,胞壁距离减小,胞壁距离最大分别缩小56.94%和53.34%,但细胞壁本身仍然保持了其完整性;心边材各元素的变化趋势一致,炭元素上升,氧元素下降,以边材为例,素材O/C为1.76,压缩、炭化处理后分别为1.65,1.45;杨木在热压和高温炭化过程中,纤维素的降解,使C—H伸缩振动吸收峰强度下降,并发生了一定的位移,半纤维素降解使C O伸缩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邵卓平  任海青  江泽慧  
以杉木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上研究了木材横纹断裂的性质 ,并阐述了木材的强韧机理。研究表明 :木材横纹I型裂纹扩展方式是先沿纤维开裂伸展 ,然后再沿横截面作韧性断裂 ,其扩展过程分线性、稳定和非稳定 3个阶段 ;顺纹启裂时的断裂韧性与试件尺寸无关 ,是木材的固有属性 ;木材因其多胞及纤维增强的多层胞壁结构 ,而具有很强的抗横断韧性 ,不会因裂尖应力奇异性而发生低工作应力破坏 ,故在对含横纹理裂纹的木构件作安全设计时 ,建议仍采用传统的强度准则 ,考虑净尺寸上的常规强度即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忠铖   杨娜   李久林  
【目的】探索不同类型和数量的无损检测(NDT)指标与木材横纹局部抗压强度和密度的相关性差异,确定最优NDT指标组合,为基于无损检测手段评估木材横纹局部抗压强度和密度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某典型藏式古建筑木结构梁构件为研究对象,锯解得到横纹局部抗压无疵试样。通过物理力学试验和NDT试验,获得无疵试样的密度ρ、横纹局部抗压强度f_(lc),以及顺纹应力波速v_l、横纹应力波速v和微钻阻力F,计算不同NDT指标或指标组合与ρ、f_(lc)的线性相关系数,进而对比讨论。【结果】(1)使用单一NDT指标预测ρ时,v_l效果较好,两者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662,补充微钻阻力均值F_m后可提高15.56%,达到0.765;使用单一NDT指标预测f_(lc)时,F_m效果较好,两者相关系数为0.526,在此基础上补充横纹应力波速均值v_m,二者相关系数提升26.80%,达到0.667,进一步补充v_l后相关系数继续提升7.20%,达到0.715。(2)当两组NDT指标中的基本指标构成一致时,即便基本指标的形式存在差异,两组NDT指标与被预测参数的相关系数也近似。(3)当两个与被预测参数相关性较好的NDT指标组合时,相关系数可能进一步提高;当相关性较好的指标与较差的指标组合时,相关系数接近于前者;当相关性较差的指标与不相关指标组合时,相关系数可能大幅提升,也可能仍然较低;当两个均不显著相关的指标组合时,指标组合与被预测参数仍不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确定合理的NDT指标比一味增加指标数量对相关系数的提高影响更大。综合考虑相关系数提升效果以及由此可能增加的测试工作量,预测木材密度和横纹局部抗压强度时建议分别使用“v_l,F_m”和“F_m,v_m”的NDT指标组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少一  傅峰  郭丽敏  陈志林  常焕君  
【目的】基于木材天然的多孔性、亲水性以及优良机械性能,将薄木切片作为柔性的支撑材料和载体材料与2种纳米碳材料有机结合,制备一种新型柔性薄木/纳米碳材料复合电极,并对其微观结构与电导性能进行研究,为木材功能化和高附加值化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向。【方法】利用物理切片方式得到完整性和柔韧性良好的薄木切片,再将纳米碳材料氧化还原石墨烯(RGO)、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MWCNT)逐层沉积到薄木表面,借助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研究薄木/纳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世春  杨文斌  
应用高温干燥与常温干燥有机结合的工艺技术(简称蒸汽综合干燥法),对意杨25mm厚板材进行处理,在预热阶段进行充分的汽蒸处理,而后进入常压过热蒸汽干燥工艺阶段,当含水率降到25%时,转入常温干燥工艺阶段,直到干燥阶段结束。这样既缩短了干燥周期又提高了干燥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干燥窑的生产效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海成  张厚江  John F. Hunt  廖春晖  傅峰  
为实现薄板木质材料剪切模量的快捷检测,提出了一种悬臂梁自由振动的方法——悬振法,即通过测量试件在悬臂自由振动时的第一阶固有频率和衰减振动波形的对数减幅系数,来检测材料的剪切模量。利用自行研制的薄板类木质材料力学性能快速测量仪,对4种材质、6种规格的薄板木质材料试件进行了检测试验,且将测得的剪切模量与试件的弯曲弹性模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悬振法测得的剪切模量与材料弯曲弹性模量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厚江  郭志仁  John F Hunt  傅峰  
传统的材料弹性模量测定方法都是对材料试件进行静态变形试验,测定过程复杂、消耗时间长。本文以快速测量薄板类木质材料弹性模量为目标,探讨了一种基于悬臂梁自由振动原理的动态无损快速测定方法,研制出1台测量装置样机。首先用垂直悬臂夹持薄板木质材料试件上端,然后对其自由端施加1个初始变形,使其自由振动起来。采集试件振动信号,分析计算出振动的第一阶固有频率和振幅对数减缩,进而计算出试件的动态性能。测定效果表明:测量装置样机达到了研发目的,能快速测量试件的动态弹性模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