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4)
- 2023(2001)
- 2022(1760)
- 2021(1711)
- 2020(1460)
- 2019(3311)
- 2018(3252)
- 2017(5707)
- 2016(3343)
- 2015(3738)
- 2014(3763)
- 2013(3767)
- 2012(3777)
- 2011(3464)
- 2010(3614)
- 2009(3449)
- 2008(3635)
- 2007(3129)
- 2006(2881)
- 2005(2646)
- 学科
- 济(12805)
- 经济(12784)
- 管理(7705)
- 业(7183)
- 方法(5953)
- 企(5669)
- 企业(5669)
- 学(5065)
- 数学(4999)
- 数学方法(4863)
- 农(3610)
- 中国(3342)
- 财(2822)
- 理论(2636)
- 贸(2568)
- 贸易(2568)
- 融(2552)
- 金融(2551)
- 易(2480)
- 业经(2447)
- 农业(2436)
- 银(2311)
- 银行(2297)
- 制(2223)
- 行(2223)
- 地方(2129)
- 和(2068)
- 环境(1810)
- 教育(1764)
- 策(1677)
- 机构
- 大学(55109)
- 学院(52355)
- 研究(22188)
- 济(18802)
- 经济(18371)
- 管理(16822)
- 中国(15940)
- 科学(15688)
- 理学(14609)
- 理学院(14338)
- 管理学(13744)
- 管理学院(13646)
- 京(12700)
- 所(12619)
- 农(12155)
- 研究所(11707)
- 业大(9929)
- 农业(9637)
- 中心(9212)
- 财(9060)
- 江(8592)
- 范(8514)
- 师范(8392)
- 院(8170)
- 北京(7997)
- 财经(7176)
- 师范大学(7013)
- 省(6551)
- 经(6546)
- 科学院(6531)
共检索到81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洁瑛 赵广杰
在分子水平上解释木材变定的产生、回复及永久固定的机理对于丰富和完善木材流变学理论,开发新的木材加工技术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较详细地归纳了关于木材变定的产生、回复以及永久固定的几个主要观点,为进一步弄清楚木材变定的永久固定机理提出了作者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木材,变定,回复,永久固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洁瑛 赵广杰 杨琴玲 祈超 饭田生穗
该研究采用烘箱热处理和真空热处理方法 ,在热处理温度都为 180℃ ,热处理时间分别为 6,10 ,15 ,2 5h的条件下 ,研究比较了饱水状态和气干状态杉木试材的径向压缩成型特性及其在不同方式热处理条件下热处理永久固定的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 :①在相同条件下 ,与气干状态杉木试材相比 ,饱水并经蒸煮的试材在压缩成型后 ,或经热处理后 ,其回复率Rs 较小 ,各项物理力学性质较好 ;②在热处理过程中 ,对照试材的重量损失率WL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而且 ,WL与Rs 之间呈近似线性负相关 ;③在相同条件下 ,与空气介质中热处理相比 ,真空中热处理后试材的材色变化较小 ,但回复率较大
关键词:
杉木 压缩 永久固定 热处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君良 李坚 刘一星 杨霞
采用高温水蒸气处理和加热处理固定大青杨木材压缩变形 ,并对两种处理结果进行比较。测定了木材的抗胀 (缩 )率 (ASE)、阻湿率 (MEE)、质量损失率 (WL)、压缩率、压缩变形恢复率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 :无论是高温加热处理还是高温水蒸气处理 ,木材的尺寸稳定性明显得到提高。在相同温度条件下 ,当ASE的值超过 5 0 %时 ,高温水蒸气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远远小于高温加热处理所需要的时间 ,当温度为 1 80℃时加热处理需要 1 5~ 2 0h ,而水蒸气处理仅需要 8min ,压缩变形被固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如石 谢达平 王革生 邱义兰 王征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对单宁酶进行固定化 ,酶活力回收率高达 6 0 .6 % .对固定化单宁酶性质研究结果表明 ,以没食子酸丙酯为底物时 ,固定化单宁酶酶促反应的最适 p H为 6 .0 ,最适温度为 5 0℃ .在 p H5 .0 ,5 0℃ ,保温 1h或 p H6 .0 ,2 5℃时 1个月内保持稳定 ,或 p H4.0~ 7.0 ,2 5℃保温 6 h仍有 10 0 %的酶活 .固定化单宁酶处理没食子酸丙酯 2 0 m in,经 18个循环后 ,酶仍不失活 ,其稳定性优于单宁酶
关键词:
单宁酶 固定化单宁酶 性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荣华 张书标 章清杞 白德朗 杨仁崔
以杂交稻亲本胚乳糯质基因突变体南恢175wxR、湘恢288wxR、II-32wxB、明恢86wxR、蜀恢527wxR、明恢63wxR、龙特浦wxB以及D62wxB为材料,肉眼鉴定其自交后代胚乳性质,结果发现诱变糯质基因wx发生回复突变(即胚乳性质由糯质回复突变为非糯质),回复突变频率为0~6.34×10-5,平均为3.74×10-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丹丹 关惠元 黄琼涛
【目的】高温热处理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木材压缩变形固定方法,以往研究中大多对木材进行整体热处理,但整体热处理方式耗时长能耗大,且表面密实材仅仅是表面几毫米的密实层需要固定,因此有必要探究一种适合表面密实材的变形固定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热压机对表面密实材进行表面热处理,并对不同条件处理后的试件进行回弹率、表面硬度、耐磨性、材色的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探讨热处理对表面密实材变形固定和性能的影响。【结果】热处理对固定木材表面的压缩变形效果显著,且吸湿、吸水和水煮回弹率均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或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当温度高于200℃,延长处理时间会造成木材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的降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或处理时间的延长,表面密实材的明度差、红绿轴色品指数差和黄蓝轴色品指数差的绝对值增大,色差增大,材色变深。热处理后各吸收峰的吸光度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且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降低越明显,在高温作用下木材3大组成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由于热解反应导致其含量降低,另外影响木材尺寸稳定性的羟基和羰基的数量也相应减少。【结论】热处理可以对表面密实材进行有效地变形固定,但提高处理温度或延长处理时间会导致木材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的降低以及材色的变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路云亮
一、高校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金额不一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高校努力扩张,大幅举债经营,带来了许多新的经济行为,相应的会计处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其中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不能保持一致就是其中一例。现举例说明: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傅小萍 姚珊珊 王莹 郭明
利用溶胶-凝胶原理,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3-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为偶联剂,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制备新型基质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固体核磁共振波谱(CP/MAS13C NMR)和X-射线衍射(XRD)对基质载体进行结构表征。通过交联-包埋固定化法制备新型纤维素固载酶,分析研究了固载酶及游离酶酶解不同微观尺度纤维素基质的酶学性能。结果表明:固载酶进行酶促反应的最优P H 4.0,最优温度为60℃,表明固载酶的热稳定性优于游离酶;测得固载酶的米氏常数与游离酶无显著差异;固定化纤维素酶的重复使用性和储存稳定性较游离酶均有较大改善。有关研究可为制备性能...
关键词:
纤维素酶 交联-包埋 固定化 催化性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桂荣
一切从事医疗经营活动的单位都拥有和使用一定数量的固定资产,它是医院从事医疗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劳动手段。为了核算一定会计时期的经营成果,势必将固定资产在使用中所消耗的价值,部分地逐渐地转移到医疗成本中,并由医疗服务收入中得到足额补偿,形成医院更新改造基金。在商品经济规律作用下的医疗单位经济活动,不同的医疗层次有着不同渠道和不同层次的投资活动,除其取得的社会效益外,更主要的是投资者都首先考虑研究投资回收问题。一、医疗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渠道现状我国医院是社会主义具有公益性的福利事业单位,医院的正常活动经费,除自己从事医疗经营活动收入一部分外,其余由国家财政给予补贴。而扩大再生产部分的修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钧
对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的回顾与分析刘钧1993年,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国民经济继续在高速轨道上运行。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旺盛,对经济发展起了较强的推动作用。上半年,由于投资增速过高,曾一度引发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加剧;下半年,经过党中央、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元春
固定资产投资保值回收计算方法黄元春在固定资产投资回收问题上,我们往往只注意到项目的投资额和项目投产后所带来的盈利以及固定资产本身的折旧。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国家对固定资产的无偿投资正逐步转变为企业通过自身积累、发行股票、银行借贷等多种形式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江萍
1991年既是治理整顿的最后一年,也是“八五”计划的第一年,深入分析该年的投资形势对于明确今后我国投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意义。一、1991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的回顾 1991年固定资产投资特点总的说是投资规模适度增长,投资结构有所改善,总体投资效益有所上升而全民所有制投资效益下降。具体情况如下: 1.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适度增长,基本上达到了启动最终需求的目的。 199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计划数为5000亿元,而实际完成投资额为5279亿元,比上年实际增加829亿元,增长18.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上年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景峰 廖朴
本文在固定乘数平衡管理模式下讨论了最低生存保证给付保险(GMLB)和最低死亡保证给付保险(GMDB)两类变额年金的风险管理问题。结果表明,如果采用固定乘数平衡管理模式管理变额年金,适当的最低收益率保证不会带来风险,但当最低收益率超过一定水平时,变额年金业务必然破产。另外当变额年金业务有外部现金流时,保险公司可以综合衡量市场、收益和风险三个因素,决定资本回报率、外部现金流规模和保证收益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昭法 苏洁 米先华
文章基于扩展C-D生产函数,利用1991—2012年分段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贝叶斯面板模型,估计和分析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产出弹性的后验分布及其时变波动特征。研究表明: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产出弹性的波动区间为0.1652至0.2254,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后验均值,存在一定的波定性,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波动过程;后验均值与GDP增长率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随着GDP增长率的起伏而起伏,且稍滞后于GDP增长率。
关键词:
生产函数 面板数据 贝叶斯 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