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46)
- 2023(18814)
- 2022(16326)
- 2021(15116)
- 2020(12671)
- 2019(29066)
- 2018(28185)
- 2017(53516)
- 2016(29136)
- 2015(32388)
- 2014(31786)
- 2013(31278)
- 2012(28578)
- 2011(25634)
- 2010(25222)
- 2009(22868)
- 2008(22227)
- 2007(18944)
- 2006(16224)
- 2005(13846)
- 学科
- 济(118222)
- 经济(118101)
- 管理(80922)
- 业(78849)
- 企(63611)
- 企业(63611)
- 方法(57910)
- 数学(51403)
- 数学方法(50787)
- 农(32147)
- 中国(30311)
- 财(29142)
- 业经(26252)
- 学(24809)
- 地方(23356)
- 贸(22373)
- 贸易(22364)
- 易(21705)
- 农业(21702)
- 技术(18822)
- 制(18702)
- 务(18557)
- 财务(18472)
- 财务管理(18435)
- 环境(17717)
- 企业财务(17497)
- 理论(17462)
- 和(17056)
- 产业(16250)
- 融(15987)
- 机构
- 大学(407102)
- 学院(404907)
- 济(164360)
- 经济(161225)
- 管理(160928)
- 理学(141557)
- 理学院(140005)
- 管理学(137273)
- 管理学院(136574)
- 研究(136518)
- 中国(99690)
- 科学(87409)
- 京(85797)
- 农(72251)
- 财(71798)
- 所(67945)
- 业大(66472)
- 中心(62839)
- 研究所(62722)
- 财经(59097)
- 农业(57109)
- 江(56537)
- 经(54210)
- 北京(53193)
- 范(51476)
- 师范(50832)
- 经济学(50332)
- 院(50156)
- 经济学院(45763)
- 州(45583)
- 基金
- 项目(293072)
- 科学(230412)
- 基金(215061)
- 研究(205268)
- 家(191054)
- 国家(189572)
- 科学基金(162558)
- 社会(131136)
- 社会科(124615)
- 社会科学(124586)
- 基金项目(114239)
- 省(113359)
- 自然(108893)
- 自然科(106467)
- 自然科学(106438)
- 自然科学基金(104549)
- 划(96468)
- 教育(93803)
- 资助(88900)
- 编号(81065)
- 重点(65938)
- 部(63880)
- 成果(62892)
- 发(61809)
- 创(60928)
- 科研(57012)
- 创新(56955)
- 国家社会(55187)
- 课题(55046)
- 计划(54918)
- 期刊
- 济(165462)
- 经济(165462)
- 研究(111785)
- 中国(72347)
- 学报(71962)
- 农(63668)
- 科学(63507)
- 管理(56789)
- 大学(53990)
- 财(53215)
- 学学(51251)
- 农业(44138)
- 教育(37758)
- 技术(34482)
- 融(30520)
- 金融(30520)
- 经济研究(28136)
- 财经(27995)
- 业经(27700)
- 经(24053)
- 业(23456)
- 问题(21926)
- 科技(20778)
- 图书(20085)
- 版(19943)
- 统计(19890)
- 技术经济(19479)
- 业大(19181)
- 理论(18862)
- 资源(18523)
共检索到571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夏永红 沈文星 李存芳
【目的】研究木材加工产业集聚对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为促进木材加工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发展路径,为优化木材加工产业区域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998—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全局Moran指数测量木材加工产业劳动生产率的空间依赖性;在控制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和交通运输条件等变量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省际木材加工产业集聚对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结果】1)木材加工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全局Moran指数在0.3上下波动,且存在空间依赖性(P<0.05)。2)空间计量模型的系数估计结果显示:木材加工产业劳动生产率存在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自相关性(P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路英 吴玉鸣
利用2003—2013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建立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考察就业密度及集聚空间外部性对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GMM估计表明工业劳动生产率对就业密度的弹性系数为负;邻近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纳入空间异质性,建立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进一步计算集聚效应为正的城市比例发现,城市间集聚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全国范围就业密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发现空间集聚是导致劳动生产率呈现非线性变化的重要原因。最后简要提出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修岩
本文基于中国2003~2006年的城市面板数据,通过就业密度、城市相对多样化水平和相对专业化水平等集聚经济因素对城市非农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工具变量法解决了关键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从而得到更加可靠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在控制住其他影响因素后,一个城市的就业密度和相对专业化水平对其非农劳动生产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集聚经济 就业密度 生产率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浩然
本文采用2003-2009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理距离、集聚外部性与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等影响因素后,一个城市的劳均资本存量、经济密度和相对专业化水平对劳动生产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邻近城市的经济绩效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城市间的溢出效应在170公里范围内表现得最为显著,此后明显减弱,至280公里以外几乎消失。
关键词:
集聚外部性 劳动生产率 地理距离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吕政 胡晨沛
本文以2000—2017年全球126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在引入FDI高次方的基础上,应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检验FDI对劳动生产率的空间非线性效应。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各经济体的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劳动生产率与FDI之间呈现倒N型的空间非线性关系; FDI对劳动生产率的跨国影响既有正向的技术溢出,也有负向的第三国效应。此外,本文借助中介效应模型明晰了以技术水平为中介变量,FDI对劳动生产率的传导路径与作用效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虎 朱礼才
农业专业化集聚是我国农业区域发展的未来趋势。基于我国农业区域规划的宏观视角,运用2009—2016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探讨了农业专业化集聚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使用基尼系数构建了农业集聚的专业化指数,通过全局Moran’s I指数发现我国农业专业化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局部Moran’s I散点图反映出我国农业专业化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均表现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集聚态势,且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集聚态势逐渐显著;选用空间杜宾模型和偏微分方法,就农业专业化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农业专业化促进本省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且对相邻省份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洪进 余文涛 赵定涛
文章运用创意阶层和集聚经济相关理论,基于中国30个省域1999-2007年面板数据,考察了创意阶层的空间集聚效应。研究表明,创意阶层空间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效应。从直接效应看,创意阶层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而间接效应则表明,创意阶层集聚将通过区域技术创新、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等影响区域劳动生产率。文章进一步研究发现,区域创新和城市化水平具有一定滞后效应。在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分区域探讨后,文章的结论基本稳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瑾 傅德印
文章基于数字经济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理论分析,利用我国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路径。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作用路径上,数字经济可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中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是显著的;在2015年数字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以后,其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显著增强;在不同的人力资本水平下,数字经济均对劳动生产率提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对高人力资本的作用力度更大。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生产率 人力资本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蔡敬梅
本文通过计算2007年—2011年我国城市化(多样化)指数和区域化(专业化)指数等指标来考察产业集聚的现象,运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选择空间误差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产业集聚的城市化与区域化效应都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造成了各地区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但城市化效应的效果更明显;在研究探讨地理因素在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空间差异影响上产生的效应时,空间中心几何距离矩阵比邻接权重矩阵拟合效果更好。在研究探讨社会因素在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空间差异影响上产生的效应时,空间人才因素权重矩阵比空间创新因素矩阵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更为相符。
关键词:
劳动效率 产业集聚 核密度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峰 郑腾飞
本文基于马歇尔外部性理论,利用2003~2010年全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要素供给方面探讨了空间外部性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城市间的供给关联机制。研究发现,专业化劳动力可得性、中间投入可得性和区际技术溢出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100公里范围内最为显著和稳定。在空间供给外部性作用下,多数城市具有明显的净集聚经济效益。考虑地方保护主义和国际、国内市场潜力与空间供给变量的交叉影响后发现,地方保护主义显著抑制了专业化劳动力和中间投入可得性的影响效果,但对技术溢出的作用不显著;国内、国际市场均加强了专业化劳动力可得性的影响效果,且国际市场潜力的作用更为明显;国际市场潜力对中间投入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毛琦梁 王菲 李俊
笔者针对在经济集聚对地区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研究中内生性问题的处理难度和对空间自相关性的忽视,建立了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并采用System GMM估计方法,利用2000年~2009年地级市数据探讨了中国地区集聚经济,发现劳动生产率对就业密度的弹性系数达到3.44%左右,低于先前的研究结果。这表明对于内生性问题处理的改进以及空间滞后变量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估计结果的偏差,同时也更加有效地说明了中国存在明显的集聚效应,经济活动更为密集的地区劳动生产率更高。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雅娇 胡静波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较为关注的问题。随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具有技术、知识密集特征的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动力。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我国31个省级地区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将高技术产业集聚细分为三类指标,从线性和非线性角度研究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专业化外部性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呈现倒"U"形的二次关系,其中,广东省高技术产业集聚专业化的正向效应最接近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光明 马磊 潘宇
本文利用20062015年我国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物流产业集聚对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聚、物流劳动生产率、外商直接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地方政府投资等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方向与显著性均存在差异性。从总效应来看,物流产业集聚与地方财政支出均显著为正,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源泉。外商直接投资显著为负,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倪麟 高丹
笔者利用四川省2000年~2010年1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选取经济密度、与成都市的距离、省内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度3个指标,控制人口出生率、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均固定资本等变量,建立动态面板估计模型。在模型分析过程中,为了避免模内生性和异质性等问题,通过系统GMM估计方法来消除这些问题,进而得到较为准确的计量结果。笔者发现,四川省城市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密度、与成都市距离、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度呈显著正相关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超 路正南 王国栋
运用EG指数模型实证分析了2002—2009年间江苏省纺织业产业集聚程度的变化趋势,并计算分析了2002—2009年间江苏省纺织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基于此,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曲线拟合。曲线拟合结果表明:江苏省纺织业的产业集聚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确实存在倒"U"型关系,但倒"U"型曲线中临界点的位置与预期有所不同,这可能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江苏省纺织产业在发展中所积累的问题的影响。最后对江苏省纺织产业及其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 劳动生产率 纺织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集聚经济、公共基础设施与劳动生产率——来自中国城市动态面板数据的证据
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同集聚对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浙江6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
社会资本、产业集聚与区域工业劳动生产率空间差异
基于拔靴法的省际面板双门限模型对技术差距与劳动生产率的测算
长三角制造业集聚效应与劳动生产率差异空间计量分析
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影响
自然开放度、政策导向开放度与劳动生产率提升——理论和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86个城市数据面板分析
数字经济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吗?——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