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2)
- 2023(9115)
- 2022(7999)
- 2021(7307)
- 2020(6472)
- 2019(14965)
- 2018(14948)
- 2017(28717)
- 2016(16240)
- 2015(18647)
- 2014(19030)
- 2013(18951)
- 2012(17980)
- 2011(16383)
- 2010(16746)
- 2009(15836)
- 2008(16293)
- 2007(14966)
- 2006(13047)
- 2005(11922)
- 学科
- 济(65578)
- 经济(65475)
- 管理(50746)
- 业(47348)
- 企(39117)
- 企业(39117)
- 方法(31028)
- 数学(27148)
- 数学方法(26845)
- 财(21793)
- 农(18575)
- 制(17612)
- 学(16444)
- 中国(16032)
- 业经(14164)
- 务(13880)
- 财务(13828)
- 财务管理(13791)
- 企业财务(13110)
- 贸(12527)
- 贸易(12525)
- 易(12153)
- 农业(11970)
- 体(11816)
- 银(11474)
- 银行(11425)
- 地方(11416)
- 融(10886)
- 金融(10881)
- 行(10820)
- 机构
- 大学(249181)
- 学院(246040)
- 济(98521)
- 经济(96334)
- 管理(89742)
- 研究(85767)
- 理学(76816)
- 理学院(75886)
- 管理学(74400)
- 管理学院(73934)
- 中国(64266)
- 科学(55152)
- 京(53490)
- 财(49169)
- 农(47550)
- 所(45862)
- 研究所(41653)
- 业大(40319)
- 江(39345)
- 中心(38912)
- 财经(38384)
- 农业(37452)
- 经(34627)
- 北京(33657)
- 范(31774)
- 师范(31401)
- 经济学(30815)
- 院(30791)
- 州(30078)
- 财经大学(28364)
- 基金
- 项目(161001)
- 科学(124630)
- 基金(116190)
- 研究(113406)
- 家(102897)
- 国家(102092)
- 科学基金(85317)
- 社会(70562)
- 社会科(66710)
- 社会科学(66687)
- 省(62932)
- 基金项目(61628)
- 自然(56283)
- 自然科(54923)
- 自然科学(54898)
- 自然科学基金(53966)
- 划(53553)
- 教育(53006)
- 资助(48147)
- 编号(45434)
- 成果(38707)
- 重点(37181)
- 部(36240)
- 发(33852)
- 创(32782)
- 制(32304)
- 课题(32256)
- 科研(31612)
- 创新(30904)
- 计划(30497)
- 期刊
- 济(110061)
- 经济(110061)
- 研究(70937)
- 中国(47985)
- 学报(45629)
- 农(43152)
- 财(40916)
- 科学(39791)
- 大学(34149)
- 学学(32463)
- 管理(31773)
- 农业(28227)
- 教育(24168)
- 融(22360)
- 金融(22360)
- 技术(20391)
- 财经(19799)
- 业经(17047)
- 经济研究(16929)
- 经(16892)
- 问题(15105)
- 业(14886)
- 版(14048)
- 贸(12137)
- 技术经济(11966)
- 理论(11886)
- 业大(11835)
- 科技(11544)
- 财会(11065)
- 统计(10818)
共检索到367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母军 于志明 李黎 周文瑞
为了解以木材剩余物为原料的木酢液制备特性和木酢液的成分组成,采用电控炭化反应釜进行调制试验,分析了不同材料和调制温度下的生成物组成。并采用GC-MS对木酢液的成分组成进行分析,同定出有机酸、酚、醛、酮、酯等38种有机成分,对主要组成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杉木调制的针叶材木酢液,与采用杨木调制的阔叶材木酢液,其酚类成分的组成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与原料木素的组成成分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其特征谱图可以对混合木质来源材料制取的木酢液进行评价和分析。
关键词:
木酢液 木材剩余物 木材热解 成分组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学通 郭文静 陈巧花 王正
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运用木塑复合刨花板制造技术研究和探讨了将造纸厂生产再生纸所产生的剩余物(主要成分为废纸纤维和塑料)制备复合板材的可行性。将剩余物及填料按不同比例组坯后,在185℃,5 MPa压力下热压12 min(此过程中要适当卸压排气),然后再冷压定型成板,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过配方和工艺的优化,55%剩余物、30%木刨花以及15%回收塑料的配比关系下的复合板材性能最为优异。用回收纸造纸剩余物压制复合板材,实现剩余物再利用是可行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曹玲燕 赵稳祥 虞小莹 董聪勇 金贞福
竹材加工剩余物是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且在培肥土壤、改善土壤微量元素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利用竹材加工剩余物制备高吸水保水材料,不仅使天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还可以降低高吸水保水材料的成本,增加材料的复合功能。利用竹材加工剩余物为原材料,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制备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以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通过将单体丙烯酸(AA)在一定条件下接枝到竹纤维上的共聚反应合成吸水性树脂,研究单体中和度、竹粉加入与否、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碱液种类等对接枝共聚产物吸水树脂的吸水率的影响。碱液种类选取300.00 g·kg-1氢氧化钠水溶液、丙烯酸中和度为60.0%,引发剂用量为0.04 g,引发剂与单体丙烯酸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路祺 孟永斌 徐蕾 张子东 刘英 张莹 祖元刚
以塔拉纤维剩余物酶解液为原料,采用固定化酵母发酵方式制备乙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与酵母质量比1:2.0、酵母用量1.5g、底物糖质量分数30%。各个因素对发酵制乙醇影响的顺序为海藻酸钠与酵母质量比>底物糖质量分数>酵母用量。最优工艺条件下,乙醇产率为76.74%,酶解液中底物糖利用率达到97.18%。考虑到乙醇产率和发酵成本,固定化酵母可以重复使用3次。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钱慈 周益平 郭明
以当归Angelica sinensis提取残渣为原料制备新型膳食纤维,对当归膳食纤维(angelica dietary fibre,ADF)进行了化学成分测试及产品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能分析,开展新型ADF吸附胆酸钠的热力学及体外模拟对金属离子吸附率的研究。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新型ADF,其水分含量为1.32%,蛋白质质量分数为5.47%,粗脂肪质量分数0.57%,总灰分质量分数5.24%,持水力为3.2 g.g-1,溶胀力为1.3 mL.g-1,结合水力为0.105 1 g;结构特征分析表明:ADF与当归残渣是不同的纤维;ADF对胆酸钠的最大吸附量为40μg.g-1,其吸附机制符合Freund...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军伟 张玮玮 佟瑞栋 任德志 宁晓峰 王丹阳 白雪卫
目前,艾草制绒后的剩余物没有被深度利用而造成了中药材资源的浪费,而且艾草粉体学性质的研究鲜见文献报道,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艾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粉体的分级、分散、包装以及制粒等处理工艺及相关加工机械提供参考依据,有必要分析其粉体学特性。以石磨制取艾绒后的艾草剩余物为试验材料,通过剪切粉碎法制备多尺度粉体,采用BT-1000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测定休止角、崩溃角、松装密度、振实密度、分散度等粉体学参数,分析粒度和含水率对流动性、压缩性及喷流性的影响规律。试验分析表明:粒度和含水率对艾叶制绒后剩余物的粉体综合特性影响明显。随粒度增大,流动性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而压缩性和喷流性则表现出先增后减的特征;随含水率增加,流动性和喷流性逐渐降低,而压缩性逐渐增大。根据休止角θ_r<45°、崩溃角θ_f<40°、差角θ_d<15°、压缩度C_p<20%、分散度D_a<20%,再结合Carr流动性和喷流性指数评价表,分析认为粉体的流动性、压缩性和喷流性均较弱。以试验结论为参考,通过粒度或含水率控制某些粉体学特性,使其满足特定处理工艺要求,也可为粉体加工机械的结构优化提供设计依据,促进中药材加工剩余物的再利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利萍 王书强 孙夏杰 高慧
以美国花旗松锯材剩余物为原料,对其化学组分、纤维形态以及制浆造纸性能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的含量分别为13.82%、17.04%和23.95%;klason木质素含量为26.57%;综纤维、α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含量分别为75.44%、50.65%和24.79%;戊聚糖含量为8.59%.纤维的平均长度、平均宽度、腔径、双壁厚分别为3263、17.68、11.14、6.51μm;纤维的长宽比和壁腔比分别为184和0.63;纤维的结晶度为50.85%.制浆造纸的最佳方法是硫酸盐蒽醌法.最佳条件为用碱量23%、硫化度28%、保温时间210 min、蒽醌用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文成国
山区木材及剩余物的综合利用,是一个务必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湖北宜昌地区的情况,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丰富的资源与利用上的问题 宜昌地区位于我国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交汇位置。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热量资源丰富,水分条件良好,土壤从红壤到棕壤均有分布,石灰岩和砂页岩母质所成的土壤各占一定面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毛巧芝 赵忠 马希汉
【目的】以杏树枝为原料热解制取木醋液,研究其抑菌活性和理化性质,为将杏树枝木醋液作为一种新型植物源抗菌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干馏热解的方法,依据木材热解的理论分别在90~170,170~370和370~450℃3个温度段收集粗制木醋液,经过静置、木炭粉吸附杂质、过滤等过程得到精制木醋液,并对其pH、有机酸含量和密度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然后以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和小麦赤霉病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雷军锋 牛建平 石起增
In order to make all kinds of special products of the wood vinegar for pear,the organic components of wood vinegar for pear were analyz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GC-M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ood vinegar for pear was a kind of quite complicated compounds.The organic components ...
关键词:
木醋液 梨木 有机成分 GC-MS 酚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予清 韩松 李素娟 刘爱芝 常洪雷 刘玉霞 顾一民
用棉籽饼的用甲醇提取液(以棉籽饼与70%甲醇1∶1提取),对9种植物病原菌进行了室内抑菌作用测定,其中,对苹果轮纹病病菌和苹果炭疽病菌较好,10倍的浓度48 h分别达到63.27%和61.07%;对黄瓜灰霉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10倍的浓度72 h分别达到71.70%和66.67%。色谱分析及显色反应表明,其主要成分为槲皮素及其糖苷和缩合单宁,提取液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1.48 mg/mL。
关键词:
棉籽饼 提取液,抑菌作用 化学成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洪谔 刘力 斯红光 冯翰 韩一凡
对8种杨树,包括采自南方的4种(响叶杨、Ⅰ-214、鲁克斯和哈佛)和采自北方的4种(中金2号、中金10号、中绥5号和28-77号),进行了木材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水分、灰分和苯醇抽出物的含量较低,8种杨树的平均值分别为9.69%,0.68%和1.74%。纤维素和综纤维素的含量较高,平均值分别为48.76%和77.19%。木质素和戊聚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54%和21.72%。按制浆造纸原料要求的标准来比较,这些杨木纤维素和综纤维素的含量高,抽出物和木质素的含量低,当属优质原料。采自北方的4种比南方的4种更好。
关键词:
杨属 纸浆材 化学成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尉芹 马希汉 徐明霞
对干馏法制取、不同温度段采集到的杨树木醋液的抑菌效果进行研究,并对高温度段的化学成分用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0~300℃温度段木醋液除对大肠杆菌抑制效果差于对照庆大霉素外,对其他细菌的抑制作用均强于抗菌素;300~510℃温度段木醋液抑菌效果均好于对照庆大霉素,说明高温度段的木醋液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300~510℃收集的木醋液约含有41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酸类、酚类、酮类、醇类、醛类和酯类等。在所有化合物中,乙酸含量最高,占总量的17.10%,其次为苯酚,含量为11.36%。初步分析确定其抑菌活性成分为乙酸和酚类物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符群 王梦丽 李娜 吴桐
为高效制备暖木条荚蒾果实中的抗氧化成分,并为其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以DPPH·清除率、固形物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超声辅助提取荚蒾果中抗氧化成分的工艺,评价提取物对3种抗氧化指标的清除能力,并分析主要成分与抗氧化指标的相关性。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时间39 min,提取温度55℃,乙醇浓度70%,超声功率270 W;得DPPH·清除率为(97.32±1.73)%;与非超声法相比,提取率高出12.5%(P <0.01)。可得超声辅助法可有效提取活性物质;荚蒾果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且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为总多酚。本研究提供了天然抗氧化剂新的资源,且丰富了荚蒾果实研究领域的内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乔梦吉 姜金英 符韵林
【目的】研究构成壳体的木材剩余物类型、壳体密度和厚度等因素对壳体肥料释放规律的影响,为制造可根据植物生长需要调控肥料释放速度的木材剩余物缓释肥料壳体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松木、香椿木材剩余物为原料,制备木材剩余物缓释肥料壳体,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构成壳体的类型、密度和厚度等对壳体肥料释放速度的影响。【结果】木材剩余物缓释肥料壳体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使用壳体的肥料释放期长,释放速度较均匀,90天时,肥料释放率在39.20%以下;而没有使用壳体的肥料初期释放量很大,之后迅速减少,释放期短,90天时,肥料释放率达65.46%。壳体的肥料释放速度与构成壳体的剩余物种类有关,松木壳体的释放速度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