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4)
- 2023(636)
- 2022(644)
- 2021(536)
- 2020(459)
- 2019(907)
- 2018(968)
- 2017(1447)
- 2016(1042)
- 2015(1088)
- 2014(1117)
- 2013(1081)
- 2012(1077)
- 2011(1018)
- 2010(974)
- 2009(940)
- 2008(928)
- 2007(868)
- 2006(748)
- 2005(733)
- 学科
- 玉(1898)
- 米(1895)
- 玉米(1880)
- 黍(1727)
- 玉蜀黍(1721)
- 蜀(1721)
- 蜀黍(1721)
- 学(1450)
- 济(1082)
- 经济(1079)
- 管理(957)
- 材(897)
- 业(850)
- 农(825)
- 虫(784)
- 害(707)
- 虫害(630)
- 防(623)
- 及其(622)
- 料(574)
- 企(561)
- 企业(561)
- 木材(558)
- 防治(530)
- 治(525)
- 病虫(518)
- 病虫害(518)
- 方法(513)
- 物(512)
- 水产(436)
- 机构
- 学院(15584)
- 大学(15267)
- 农(10653)
- 农业(8805)
- 科学(8501)
- 研究(8250)
- 业大(7571)
- 所(5925)
- 农业大学(5791)
- 研究所(5615)
- 中国(5345)
- 业(4918)
- 省(4607)
- 室(4442)
- 京(4373)
- 实验(4363)
- 实验室(4142)
- 重点(3889)
- 科学院(3654)
- 技术(3645)
- 中心(3490)
- 工程(3273)
- 林业(3241)
- 院(2865)
- 北京(2736)
- 林(2726)
- 部(2627)
- 科技(2614)
- 江(2589)
- 农业科学(2446)
共检索到23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时君友 顾继友 王垚
将玉米淀粉酸解氧化后,采用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与丙烯酸胺接枝共聚,得到复合改性淀粉。通过考察各因素对接枝共聚产物接枝百分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确定接枝共聚反应的条件为:接枝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h;淀粉与丙烯酰胺质量比0.8。通过对复合变性淀粉工艺条件的验证性试验及其的理化性能分析,证明复合变性淀粉适于制备乳液胶黏剂。
关键词:
酸解氧化玉米淀粉 接枝共聚 性能表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时君友 顾继友 王垚
采用盐酸为催化剂、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制备酸解氧化淀粉乳液。淀粉在酸解的同时进行氧化,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经单因素分析试验,确定优化工艺条件:淀粉乳液质量百分数35%,反应时间1h,盐酸浓度0.5mol·L-1,反应温度55℃,过硫酸铵用量为淀粉干基质量的2.25%。酸解氧化淀粉具有酸解淀粉与氧化淀粉的双重性质。产物具有黏度低、浓度高、抗凝沉性好特点,可用于木材胶黏剂的制造。
关键词:
玉米淀粉 氧化 酸解 抗凝沉性 高浓低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傅深渊 吕健全 于红卫 槐敏
通过对丙烯酸酯 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胶合成工艺研究 ,分析讨论了各因素对乳液胶质量的影响 ,选择了最佳工艺条件 (聚合温度为 85℃ ,聚合时间 4h ,引发剂 0 4%~0 6 % )及木材冷胶合调制配方。结果表明 :该乳液胶使用方便 ,成膜性好 ,胶合适用范围广 ,对木材冷压胶合后的板材强度可达Ⅰ类胶合板要求 (>0 96 5MPa)。表 7参 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时君友 涂怀刚 王淑敏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不同工艺路线制备ZJS-1、ZJS-2和ZJS-3三种酯化交联型变性淀粉,以能满足API木材胶黏剂使用要求为目标,对其理化性质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工艺路线制备的变性淀粉性质存在差异,ZJS-1变性淀粉交联度最高,酯化取代度较小,在PVA水溶液中易于分散,成膜性较好,形成的糊液黏度热稳定性一般,但透明度差,容易凝沉,作为API主剂稳定性差;ZJS-3变性淀粉交联度最低,酯化取代度最高,在PVA水溶液中不易分散,成膜性差,形成的糊液黏度热稳定性差,但透明度好,不易凝沉,作为API主剂主要成分,压制的杨木胶合板胶合强度不合格;ZJS-2变性淀粉取代度最小,分散性、成膜性...
关键词:
酯化 交联 玉米淀粉 API胶黏剂主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荔 吴义强 胡云楚 吴韧 刘晓梅
为了提高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黏剂的胶合强度和耐水性能,以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AA)为单体原料,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制备胶合板用VAc-BA-MMA-AA四元共聚乳液胶黏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等测试手段对乳胶膜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和热稳定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VAc均聚乳液相比,四元共聚乳液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乳胶膜的表面形貌更加规整;四元共聚乳液胶合的杨木三层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达到3.16 MPa,耐水性比用均聚乳液胶合时提高3倍,达到Ⅱ类胶合板的性能标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秉正 毛志怀
以高压均质为乳化方式,采用细乳液交联法合成淀粉纳米微球。对W/O细乳液制备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Span-80与Tween-80质量比为84∶16,淀粉溶液中NaCl与H2O质量比为6∶100时可制得圆整性和分散性较好的粗乳液;复合乳化剂与环己烷的质量体积比为0.04~0.08g/mL时,细乳液粒径和多分散系数(PDI)变化不明显;随着均质压力的提高,细乳液粒径和PDI逐渐减小;随着均质次数的增加,细乳液粒径和PDI先是逐渐减小,均质5次后变化趋于平缓。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成功制得了粒径约50~100nm淀粉纳米微球。
关键词:
淀粉 纳米微球 高压均质 细乳液 交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辉波 何静 朱磊 全晟
利用功能单体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改性苯丙乳液,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为主单体,分别合成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马来酸酐(PSMEM)、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SMEH)聚合物表面施胶剂。应用表明:选择纸样烘干后70%乳液涂布法进行施胶对纸张的物理性质作用效果最优;PSMEH对纸张湿强度的影响优于PSMEM;PSMEH、PSMEM可使纸张具有很好的憎水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子鸣 丰雪影 徐晓云 王鲁峰
为提升玉米油乳液的稳定性和应用潜力,采用非可溶性柑橘纤维作为稳定剂构建了玉米油皮克林乳液,并对乳液流变性、形态结构、稳定性等性质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玉米油皮克林乳液中非可溶性柑橘纤维含量增多,黏度、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呈上升趋势,乳液表现为假塑性非牛顿流体性质;非可溶性柑橘纤维在体系中形成的网络结构导致体系粒径逐渐增大;当非可溶性柑橘纤维含量为0.2%和0.3%时,皮克林乳液的电位绝对值超过30 mV,乳化效果较好;乳液的离心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随非可溶性柑橘纤维含量增多逐渐增强,且当乳液中非可溶性柑橘纤维含量大于0.1%时,乳液30 d内均未发生分层现象。结果表明,非可溶性柑橘纤维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作用,0.2%~0.3%的非可溶性柑橘纤维可以与玉米油乳液混合构建稳定的皮克林乳液。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燕丹 黄明堦 李彩红 林树金
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n-C4H9OH)/环己烷(c-C6H12)/水组成的微乳液体系中,采用2种工艺制备了粒度小于80 nm的WO3纳米粉体.利用XRD分析了产物的物相组成,通过TEM观察了产物的形貌、结构.结果表明,在超声乳化条件下混合2个分别增溶有反应物的微乳液进行反应,是制备具有良好颗粒分散性和均匀性的小粒径WO3纳米粉体的较佳工艺.
关键词:
微乳液 三氧化钨 纳米粉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卢会敏 赵瑞璇 张良 刘伟 刘倩楠 刘书成 胡宏海
为了研究马铃薯基乳液(PE)对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实验采用玉米油(CO)或PE按不同添加量(0%~14%)与鱼糜混合,以鱼糜凝胶质构、水分、色泽、分子间相互作用、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为考察指标,探究PE作为脂肪替代物对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及机理。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油添加量下,与CO相比,PE能避免油滴对鱼糜凝胶质构特性和持水能力产生的劣化效果,使样品表现出更高的弹性模量和黏度;另外,横向弛豫时间结果显示,PE抑制了不易流动水向自由水的转变,使更多的不易流动水被束缚,这可能增强了光线漫反射,从而使PE样品白度更高。微观结构和分子间作用力测定结果显示,PE样品中油滴分布更均匀,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更强,凝胶网络因淀粉颗粒的填充效应而更致密。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PE组中油滴对鱼糜蛋白交联的干预程度更小。研究表明,PE可作为脂肪替代物提升鱼糜凝胶制品品质。本研究可为淀粉基脂肪替代物的开发及其在鱼糜凝胶产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鱼糜凝胶 马铃薯 乳液 脂肪替代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振忠 孙伟圣
以玉米淀粉、三聚氰胺、尿素和甲醛为原料,利用交联共聚的方法,制备木材用改性淀粉胶黏剂。分别研究配比中三聚氰胺、尿素和甲醛对改性后的淀粉胶黏剂干状胶合强度、湿状胶合强度和游离甲醛含量3个性能指标的影响。利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智 曹金珍
以微、纳米二氧化硅和硅油(羟基硅油和含氢硅油)为主要原料,经高压均质制备了二氧化硅/硅油复合乳液(CSE),稀释后与催化剂混合,经真空-加压浸渍后联合180℃热处理改性东北青杨边材,构建疏水表面。测试并分析了改性材表面的接触角、滚动角、表面粗糙度,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改性材表面的微观形态并对细胞壁中的元素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2.7%CSE/热改性材的3个切面上的水分接触角和滚动角均达到了超疏水性的要求,随着CSE质量分数的进一步增加,改性材表面的疏水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福玉 郭瑞峰 黄彬彬 黄珍珠 吴祖建 吴刚
在筛选出合适的乳化剂和共乳化剂的基础上,研究了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含量以及共乳化剂含量对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乳化剂在54℃热贮2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乳化剂的HLB可以为水乳剂的乳液稳定性提供参考依据,乳液的粒径和表面张力随着乳化剂含量的升高而减小,当乳化剂含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粒径和表面张力开始趋于稳定.共乳化剂对水乳剂的粒径没有太大影响,但可以显著降低水乳剂的表面张力,增强体系的稳定性.水乳剂乳液粒径和表面张力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反映出乳液体系的稳定性,当粒径和表面张力变小时,乳化剂HLB、含量或共乳化剂含量能够满足热贮稳定性,则此时乳化剂或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艺华 马开元 孙晓洋 张丽芬 陈复生
【目的】探讨超声对豌豆蛋白-高酯果胶复合物乳液稳定性的影响,为豌豆蛋白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豌豆蛋白(pea protein,PP)、高酯果胶(high methoxyl pectin,HMP)、超声豌豆蛋白(PP-US)和超声高酯果胶(HMP-US)制备的乳液为对照,比较豌豆蛋白-高酯果胶复合物(PP-HMP)和超声豌豆蛋白-高酯果胶复合物(PPHMP-US)制备的乳液在储藏过程中粒径、Zeta-电位、微观结构、表观黏度和乳析指数的变化,结合复合物的油-水界面行为,阐明PP-HMP-US复合物的界面行为与其乳液稳定性的关系。【结果】与豌豆蛋白(PP)和超声豌豆蛋白(PP-US)乳液相比,豌豆蛋白-高酯果胶复合物(PP-HMP)和超声豌豆蛋白-高酯果胶复合物(PP-HMP-US)乳液的粒径和剪切稀化程度较小,Zeta-电位绝对值较大,储藏过程中液滴分布均匀且未出现乳析现象。与豌豆蛋白-高酯果胶复合物(PP-HMP)乳液相比,超声豌豆蛋白-高酯果胶复合物(PP-HMP-US)乳液的粒径和表观黏度进一步减小,储藏过程中乳液更为稳定。油-水界面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可以促进豌豆蛋白与高酯果胶结合,减小豌豆蛋白-高酯果胶复合物(PP-HMP)的接触角,且降低复合物界面张力的能力显著提高,更有利于PP-HMP-US乳液的稳定。【结论】超声可以减小豌豆蛋白-高酯果胶复合物(PP-HMP)的接触角,改善其油-水界面行为及乳液的理化特性,进而提高PP-HMP-US乳液的稳定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明涛 王基夫 储富祥 庞久寅 王春鹏
用细乳液聚合方法成功制备氢化松香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高分子乳液,考察聚合过程中氢化松香对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粒子粒径的变化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粒子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聚合前后单体液滴的粒径和聚合物粒子的粒径基本保持不变;氢化松香的引入降低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加宽了分子量分布,其影响与理论预测的结果相一致。
关键词:
细乳液聚合 松香 丙烯酸酯 复合高分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