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48)
2023(3172)
2022(2853)
2021(2763)
2020(2265)
2019(5183)
2018(5178)
2017(9247)
2016(5423)
2015(6234)
2014(6261)
2013(6148)
2012(6215)
2011(5695)
2010(6019)
2009(5743)
2008(6087)
2007(5696)
2006(5178)
2005(4683)
作者
(18902)
(15960)
(15845)
(14947)
(10181)
(7738)
(7065)
(6185)
(6113)
(5889)
(5615)
(5561)
(5252)
(5215)
(5158)
(4780)
(4773)
(4741)
(4714)
(4679)
(4206)
(4033)
(4017)
(3745)
(3664)
(3619)
(3578)
(3525)
(3449)
(3352)
学科
(20499)
经济(20464)
管理(14452)
(13080)
(10965)
企业(10965)
方法(8902)
(7875)
数学(7117)
数学方法(6860)
(6035)
(5831)
贸易(5826)
(5696)
中国(5651)
(5057)
理论(4850)
(4400)
业经(4329)
农业(3800)
(3440)
(3397)
(3390)
金融(3389)
地方(3374)
银行(3374)
教育(3234)
(3234)
(3113)
(3077)
机构
大学(88769)
学院(86379)
研究(33266)
(28966)
经济(28192)
管理(27594)
中国(24490)
科学(23937)
理学(23455)
理学院(23073)
管理学(22169)
管理学院(22035)
(20729)
(19334)
(18900)
研究所(17355)
业大(15802)
农业(15456)
(14584)
中心(14538)
(14315)
(13372)
师范(13175)
北京(13115)
(11883)
(11306)
财经(11273)
(10895)
师范大学(10743)
技术(10485)
基金
项目(55251)
科学(42023)
基金(39416)
(36602)
研究(36325)
国家(36307)
科学基金(29300)
(21183)
社会(21109)
自然(20781)
基金项目(20469)
自然科(20345)
自然科学(20332)
自然科学基金(19964)
社会科(19817)
社会科学(19809)
(18754)
教育(17398)
资助(17004)
编号(14303)
重点(12972)
成果(12822)
(11765)
计划(11588)
(11366)
科研(10917)
课题(10667)
(10618)
科技(10446)
创新(10051)
期刊
(36744)
经济(36744)
研究(25355)
学报(21059)
中国(18858)
(18140)
科学(17731)
大学(15403)
学学(14492)
农业(12205)
教育(11670)
(11288)
管理(11038)
技术(7306)
(6876)
金融(6876)
业大(6401)
(6371)
(6275)
财经(5937)
经济研究(5677)
业经(5575)
(5159)
农业大学(5117)
图书(4999)
林业(4937)
问题(4614)
(4545)
科技(4268)
国际(4164)
共检索到135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广杰  
该文根据其作者提出的关于木材细胞壁无定形区域中吸着水的介电弛豫机构模型,就木材细胞壁无定形区域中吸着水的束缚能U和活化焓ΔH,束缚能U和含水率W之间的相关关系,束缚能的定量表达式,吸着水的总势能等方面作了一些讨论.在此基础上,依照KirkwoodFous理论,从Smoluchowski方程出发,建立了描述在介电弛豫过程中,木材细胞壁无定形区域中的吸着水分子切断同木材吸着点之间形成的氢键结合进行回转取向运动的扩散方程.同时,讨论了吸着水扩散方程在特定情形下的形式解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伊松林  张璧光  常建民  
该文以马尾松为试验材料 ,通过对水分扩散系数和浮压系数的试验研究 ,总结出木材在真空 浮压干燥过程中吸着水迁移的基本规律 .试验分析表明 ,真空 浮压干燥过程中 ,含水率梯度不是水分移动的主要驱动力 .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 ,木材内部吸着水的迁移可分为 :水蒸汽压力梯度下的扩散迁移和由于干燥介质压力的波动而引起的浮动压力下的迁移两个部分 .由数据分析可见 ,当介质温度一定时 ,木材水分扩散系数随绝对压力的减小和压力变化速率的加大而增加 ,且压力变化速率对扩散系数的影响大于绝对压力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广杰  则元京  尚德库  
木材中吸附水的介电弛豫过程与水分子回转取向时,切断同木材吸附点之间形成的氢键结合数及参与回转取向的水分子数密切相关。木材-吸附水系不是单一介电弛豫时间而是具有多重介电弛豫时间的系统,即木材-吸附水系的介电弛豫时间具有某种分布。一般,依据介电弛豫时间分布形式,可以考察系统的介电弛豫机构即分子运动形式。本文应用Fouss-Kirkwood、Ferry关于弛豫时间分布的理论,求出了木材-吸附水系的介电弛豫时间谱,并讨论了Fouss-Kirkwood理论中的弛豫参数α同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最后还触及了木材-吸附水系的介电弛豫时间分布的机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苗平  顾炼百  
对马尾松木材在高温干燥过程中的水分非稳态扩散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当含水率高于纤维饱和点时 ,水分扩散系数随含水率的降低而增加 ;当含水率低于纤维饱和点时 ,水分扩散系数随含水率的下降而减少。马尾松木材的径向扩散系数大于弦向扩散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和相对湿度的降低 ,木材的横向水分扩散系数增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建军  张润志  陈京元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生物,主要依靠媒介昆虫的携带在自然界中扩散传播。能够携带松材线虫的昆虫有45种,而其中可作为媒介昆虫的有13种,全部为墨天牛属Monochamus种类,它们是:松墨天牛M. alternatus,云杉花墨天牛M. saltuarius,卡罗莱纳墨天牛M. carolinensis,加洛墨天牛M. galloprobincialis,白点墨天牛M. scutellatus,南美墨天牛M. titillator,钝角墨天牛M. botusus,香枞墨天牛M. marmorator,墨点墨天牛M. notatus,松墨斑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金珍  赵广杰  鹿振友  
为了弄清楚热处理木材细胞壁中的水分吸着环境,即由半纤维素和木素组成的无定形区构造的变化,本研究通过对未处理及150,180,230℃处理云杉材在温度为20℃和50℃时的水分吸着等温线的测定,得到了吸着水的微分吸着热QL、微分吸着自由能ΔG及微分吸着熵TΔS与水分吸着量W、热处理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与未处理木材相比,热处理木材的水分吸着机构发生变化,即第一层吸着和第二层吸着不具有时间上的重叠性;②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水分吸着量减少,这是由于吸湿性的半纤维素发生变化而致;③在相对湿度为60%时,微分吸着热QL和微分吸着熵TΔS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这一现象意味着水分子与木材分子之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辰  吕洪兵  
互联网的诞生使社会进入碎片化时代,而微博的到来,进一步将碎片化向前推进了一步。病毒营销是随着信息传播技术和社会网络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化网络营销模式,近年来被许多企业采用。作为崭新的社会化网络平台,微博正在改变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和企业产品市场的推广形式。本文采用图论和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将中心节点划分成四个维度,对微博信息传递的扩散结构及中心节点的影响力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维度中心节点的社会感染能力不同,可以为企业实施病毒营销战略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春梅   刘彤彬   马亚强   丁禹程   王金聪   胡松   宋文龙  
【目的】探究木材喷涂喷头结构参数对喷口速度v_(2)、漆雾扩散角度γ和漆雾均匀性λ的影响,求解喷头最优结构参数,提高木材喷涂效率和喷涂效果。【方法】基于雾滴碰撞、聚集和积累理论初步探究v_(2)、γ和λ的影响因素,将优化参数设为原始喷头的7项关键内部结构参数,包括内壁倒角β、三段管道内壁长度L_(1)至L_(3)和三段管道内壁直径d_(1)至d_(3),利用Design Expert 设计7因素3水平3指标的BBD响应曲面试验,探究各结构参数对v_(2)、γ和λ的影响显著性。BBD试验各组结果由3部分仿真获得,采用k-ε模型的喷头内部流场仿真试验,采用KHRT模型的高压平口雾化仿真试验。应用Image J测定漆雾扩散角度,应用Python通过“雾滴撒点法”完成对每组雾化仿真结果的均匀性标定,利用多目标优化方法求解喷头最优结构参数,并通过仿真喷涂和实机喷涂验证其喷涂效果。【结果】 BBD响应曲面试验结果表明,7项关键内部结构参数对指标的影响十分复杂,但3项指标v_(2)、γ和λ回归显著(P≤0.000 1),多目标优化下的理论最优漆雾扩散角度为21.28°、最优均匀度为3.053;最优喷头的喷涂仿真试验表明,优化后喷口速度v_(2)由35.8 m·s~(-1)升至107 m·s~(-1),漆雾扩散角度γ由16.74°升至21.09°(与理论相差0.883%),漆雾均匀性λ由3.62升至3.03(λ越小代表越均匀,与理论相差0.751%)。在木材喷涂实机试验中,优化前后木材喷涂试样漆厚标准差由21.71 μm降至17.74 μm,单面喷涂时间由6.2 s降至5.5 s,单面喷头移动行程由3 255 mm降至2 887 mm。【结论】基于“雾滴撒点法”的漆雾均匀性评判标准以及基于RSM和多目标的喷头结构参数优化方法可对木材喷涂喷头优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对提高木材喷涂漆面均匀性和木材喷涂效率具有一定效果和帮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晓淑  赵广杰  
该文归纳、分析了木材化学应力松弛的测定基础、实验装置及研究现状 .提出了应用Tobolsky等人的不连续应力松弛测定法 ,是解明密化木材永久固定机理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应用Tobolsky不连续应力松弛测定法 ,不仅可以直接将“分子链切断反应”和“架桥结合反应”进行分离 ,同时还可对架桥结合反应进行定量研究 ,可以从根本上弄清楚木材压缩变形固定的热处理过程中的两种不同观点 ,从而为进一步开展木材化学应力松弛方面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霞  张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莹  杨雪芹  关文玲  刘军领  王旭东  
 采用不同的添加材料与化学磷肥混合,通过室内扩散试验,研究不同添加材料对化学肥料中磷素释放和扩散的影响。结果发现,选用的5种材料(沸石、胡敏酸、聚丙烯酰胺、柠檬酸、羧甲基纤维素)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肥料磷在土壤中的有效性。与对照相比,柠檬酸在培养初期(1周)能够促进化学磷肥的溶解和扩散,可使施肥点和外围的速效磷含量升高约2.7倍;胡敏酸、PAM在培养4周后能提高施肥点的速效磷,而且使最外层(7~9cm)的速效磷也有较明显的增加,分别较对照提高75%和68%。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秦瑞霞  徐华东  陈能志  甄宗霖  魏解东  
【目的】研究木材含水率与介电常数的关系,构建含水率介电模型,为精准监测活立木的含水率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方法】以白桦、椴树、冷杉、水曲柳为研究对象,使用宽频介电谱仪测得不同含水率下木材介电谱,分析频率/含水率变化对木材介电常数的影响规律。在1 Hz~10 MHz频段内运用多种回归模型分析含水率与介电常数的关系,优选适合用于木材含水率检测的频段和频率点,在优选频率下利用线性、二次多项式与三次多项式函数构建含水率与介电常数的关系模型,评价并验证模型。研究不同树种含水率预测模型的差异与机理。【结果】在1 Hz~10 MHz频段内,1.3~10 MHz频段为测量木材介电常数的较理想频段,10 MHz是研究木材介电常数与含水率关系的最佳频率点。在最佳频率点上(10 MHz)采用二次多项式数据拟合构建的木材含水率介电模型,拟合优度高。模型验证得到4种木材含水率实测值和拟合值的决定系数R~2均高于0.95,均方根误差RMSE均低于0.14,相对分析误差RPD均高于2.5。不同树种有不同的介电模型,这主要与木材密度有关。【结论】介电谱可直观反映不同频率和含水率下木材的介电特性,在特定频率下,木材介电常数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木材含水率介电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在对测量精度要求不高时密度相近的树种可采用相同的含水率介电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谭建  王先甲  
通过微分方程建立广告媒介下具有替代关系的产品扩散动态模型,并运用向量场与相轨线图,分析了具有不同竞争力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具有替代性时它们之间竞争情形下的市场稳定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替代性的两类产品,在广告的作用下要么共存于市场,要么只有其中一类产品存在于市场,而这取决于双方的广告竞争力。同时也解释了在替代性产品市场竞争中,企业在进入市场初期往往采用模仿策略,在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后则采取差异最大化策略的原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利斌  刘焕文  林丽烽  
基于子域精细积分的思想和分步技术,针对常系数对流扩散方程,提出了一类含参数α>0(α<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宇  
从微观看,创新是现代厂商有力的竞争武器,是比现存产品在价格上的边际变动竞争更为有效的竞争手段,是厂商获得更多利润的有效途径。但是创新要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支点,要把其对厂商生存发展的微观影响转化为整个宏观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其本身还必须具备迅速扩散与群集的能力。(一) 一项创新的出现总意味着~种新开发的技术优于原有的技术,意味着创新的初始采用者能通过这项创新获得超额利润,同时也意味着那些获利不佳或生存发展受到威胁的厂商将争先采用创新从而构成对创新的潜在需求者。那么在采用环境饱和时的均衡市场需求与创新扩散过程中一特定瞬时的实际需求即X_n(t)之差则形成一项创新的调整断层,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