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7)
2023(5328)
2022(4555)
2021(4081)
2020(3454)
2019(7605)
2018(7635)
2017(14119)
2016(7877)
2015(8875)
2014(8929)
2013(8730)
2012(8012)
2011(7199)
2010(7396)
2009(6999)
2008(7207)
2007(6556)
2006(5846)
2005(5572)
作者
(23726)
(20038)
(19844)
(19068)
(12704)
(9445)
(8960)
(7642)
(7541)
(7227)
(6922)
(6671)
(6621)
(6614)
(6444)
(6050)
(5972)
(5866)
(5860)
(5710)
(5120)
(5015)
(4860)
(4590)
(4549)
(4515)
(4489)
(4465)
(4044)
(3975)
学科
管理(30141)
(27178)
经济(27109)
(25233)
(22628)
企业(22628)
(12417)
(12102)
方法(9589)
(8561)
数学(7851)
数学方法(7742)
业经(7646)
(7556)
(7522)
财务(7504)
中国(7493)
财务管理(7485)
体制(7355)
(7148)
企业财务(7139)
(6560)
银行(6536)
(6212)
(5706)
金融(5703)
(5600)
(5344)
制度(5340)
环境(5240)
机构
大学(114905)
学院(113912)
(45462)
经济(44408)
管理(41398)
研究(40297)
理学(34951)
理学院(34546)
管理学(33990)
管理学院(33769)
中国(31778)
(25777)
(24620)
科学(24383)
(21079)
(20859)
财经(19197)
(18829)
研究所(18605)
中心(18544)
业大(17819)
(17277)
农业(16310)
北京(15565)
(14607)
经济学(14220)
(14208)
财经大学(14179)
(14156)
(13230)
基金
项目(75556)
科学(59431)
基金(55550)
研究(53633)
(49415)
国家(49040)
科学基金(41614)
社会(34495)
社会科(32610)
社会科学(32603)
基金项目(29161)
(29147)
自然(27365)
自然科(26690)
自然科学(26681)
自然科学基金(26221)
(24924)
教育(24672)
资助(22184)
编号(20552)
(19941)
成果(17774)
重点(17673)
(17058)
(15984)
(15450)
创新(15125)
课题(15098)
国家社会(14633)
教育部(14591)
期刊
(53721)
经济(53721)
研究(35002)
中国(26632)
(22692)
学报(21313)
(20149)
科学(18458)
管理(17519)
大学(16630)
学学(15895)
农业(12888)
(12847)
金融(12847)
教育(11367)
财经(10558)
技术(9214)
(9000)
经济研究(7918)
业经(7872)
(6946)
问题(6842)
(6574)
科技(5890)
业大(5828)
财会(5755)
会计(5720)
理论(5375)
(5354)
现代(5093)
共检索到180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叶青青   周明兵  
维管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负责诸多生长和发育过程,在木材生产上也起重要作用。开展木本植物形成层活动的内部分子机理研究,对木本植物径向生长和林木生物量的增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深度成像结合基因表达分析技术是一种前沿研究方向,数学建模和仿真结合实时成像在模拟形成层生长和潜在的分子过程中有重要应用前景。基于该技术,总结了当前形成层活动分子层面的部分代表性成果,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目前植物形成层活动的分子研究主要集中在:(1)形成层活动受到植物激素信号的调控;(2)转录因子、肽受体信号调控形成层活动;(3)形成层活动受到受体激酶信号的调控。主要结论为:WOX4、WOX14、HB4、HB7、HB8、ANT等正向调控树木形成层活动,可作为木材增粗育种转基因的首选。未来通过计算机模型剖析形成层内细胞间通信联系,能够更全面地解析木本植物维管形成层发育分子机制。表3参6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义  张志宏  李春敏  张新忠  
木本植物个体发育过程都存在明显的童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难以成花,随着发育的继续,植株最终完成阶段转变,获得开花能力而进入成年阶段。研究人员就阶段转变已经从形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并已获得了大量信息。本文将主要综合关于阶段转变的分子方面的报道,说明木本植物阶段转变的分子机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乌凤章  王贺新  徐国辉  张自川  
低温胁迫限制了许多野生植物和作物的地理分布,降低了生产率。植物在低温胁迫下生存能力差别很大,来源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冷敏感植物在温度高于冰点的低温条件下会发生不可逆的伤害,而温带地区的植物能够承受极端的冰冻条件。近年来有关冷敏感植物和温带植物低温胁迫下生理生化响应特征,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取得了较快进展,从不同层次阐明了木本植物调节低温反应和抗冷(冻)性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为利用抗冷(冻)相关基因进行林木抗(冷)冻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参考。冷敏感树木在1~10℃的低温胁迫下,会出现水分状况、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新陈代谢等生理过程的紊乱,造成冷害甚至死亡。钙信号途径是低温应答过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钧贺  刘畅  钮世辉  李伟  
【目的】赤霉素(GAs)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广泛的调控作用。本文通过对茎部形成层赤霉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研究,为阐明植物体内源活性GAs的运输及其调控作用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转基因方法特异下调烟草茎部形成层活性GAs含量,探究其对植株茎部、叶片、根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35S::PtGA20ox、35S::PtGA2ox1转基因烟草株系分别作接穗和砧木进行微嫁接和施加外源GAs,探究内源与外源活性GAs在烟草体内的运输特性。【结果】结果表明,茎部形成层特异启动子LMX5介导的PtGA2ox1转基因烟草植株茎部GAs含量与野生型相比显著降低,而叶与根中含量无明显变化;通过石蜡切片观察发现茎部形成层GAs含量降低明显延缓了茎部木质部的发育,同时对植物的叶片、侧根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对不同转基因株系微嫁接分析发现,外源施加的GAs可以恢复茎部形成层GAs缺乏引起的表型,而内源活性GAs却不能自由运输,也不能恢复表型;【结论】茎部形成层GAs含量不仅对茎部木质部的发育有重要作用,并且对叶片的生长及不定根的发育也有调控作用,利用微嫁接的方法验证了活性GAs在烟草中的运输机制,明确了GAs在调控植物组织发育中的重要意义,为今后GAs在林木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苗大鹏  贾瑞瑞  李胜皓  席烁  朱葛  文书生  
不定根是植物的茎或叶等非中柱鞘组织产生的根,不定根发生困难是诸多木本植物无性繁殖和工厂化育苗的瓶颈问题,然而相关机制尚不明晰。目前,对于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机理的研究主要包括3个方面:(1)根原基的形成是不定根发生的关键,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根原基的形成时间和部位进行观察,同时依据组织形态观察结果将不定根发生过程划分为3个主要时期。(2)不定根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内源激素含量和生根关联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此外,营养物质、酚类物质以及多胺等物质也被认为是影响不定根发生的重要因素。(3)探究了部分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代谢通路,并挖掘出多个调控不定根发生的基因,鉴定出诸多参与不定根发生的转录因子和非编码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综上,本研究系统概述了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的组织学、生理学和分子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的可行性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探究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机制提供参考。表1参8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鑫  戴思兰  郑国生  盖树鹏  
木本植物芽的内休眠是植物经过长期演化而获得的一种对环境及季节性变化的生物学适应性,其机制较为复杂。了解内休眠的机制,调控芽的休眠与萌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探讨内休眠概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内休眠诱导及解除的影响因素、内休眠过程中的代谢变化、顶端分生组织内细胞间通讯及细胞周期调控、内休眠相关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今后内休眠调控机制的研究重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崔大方  廖文波  张宏达  
对新疆木本植物区系 37科、10 5属、4 36种进行区系地理学分析 ,探讨区系的来源和发展 ,结果表明 :(1)新疆木本植物区系种的区系成分是多元的 ,区系发生成分主要有安加拉成分、古北极成分、古地中海成分、新疆本土成分和华夏成分 ;(2 )发生时间在各个地区是不同步的 ,除准噶尔外 ,新疆的荒漠区系起源较古老 ,于早第三纪时就已基本形成 ,而准噶尔荒漠则形成于第四纪 ;新疆的山地植物区系相对年轻 ,它们的区系形成均不早于第三纪 ;(3)整体上新疆现代木本植物区系是在古地中海退却后得到繁衍的 ,自第三纪以来就一直处于干旱气候控制之下 ,在第四纪进一步旱化 ,并且这一进程仍在进行之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沙爱华  王英  刘志文  蔡铭  袁平该  陈宪成  
植物开花时间受到日照长短季节性变化的调节,拟南芥和水稻中与光周期反应相关基因的分离,使人们得以认识植物开花光周期反应的分子调控机制。植物感知日照长短的变化主要由CONSTANS(CO)基因的表达所控制。CO能够将光信号与生物钟信号整合,调节开花基因FLOWERING LOCUS T(FT)的表达,并最终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本文对这一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玉梁  陈叶  刘彩虹  尹增芳  
在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维管组织形态建成受多种外源及內源因子的共同影响。研究表明:植物激素、CLE短肽信号分子、多种转录因子、热精胺、NO等均在维管组织形态建成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AUX、CTK、ET、BRs、GA等共同参与调节原形成层与形成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LE短肽信号分子可促进(原)形成层细胞增殖并抑制木质部分化;HD-ZIPⅢ基因家族,KAN、NAC、MYB转录因子及木质形成素与木质部、韧皮部的布局排列及发育相关;热精胺与NO影响着木质部细胞的分化。多种调节因子相互关联构建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作用于植物维管组织的形态建成过程。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齐联联  宿强  张珂  
SUPPRESSOR OF OVEREXPRESSION OF CO 1 (SOC1)编码MADS-box转录因子,具有诱导植物成花、防止花分生组织过早成熟和调控花器官发育的重要功能,是调控植物开花的整合因子。SOC1转录因子受蛋白或核酸调控,或与其他转录因子形成复合物进入细胞核,靶向特异开花基因从而调控植物开花,其调控网络十分复杂。本研究主要分析SOC1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预测SOC1的蛋白互作网络,并阐明SOC1调控植物开花时间的分子机制,SOC1的表达受FT、CO、FLC及其同源基因MAFs、SVP、SPL和AGL24的直接调控,并受DELLA、miR156、miR172、AP2类转录因子、MYC3蛋白及营养物质信号的间接调控,且与AGL24形成二聚体上调下游花分生组织基因LFY的表达来调控植物的开花诱导过程,为今后研究SOC1调控其他植物的开花时间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青  郭锐  沈繁宜  高荣孚  沈应柏  
该文用几种木本植物茎做切片实验,探讨木本植物木质部栓塞的修复机制.研究发现:当脱水样品被复水后,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其管状细胞中的空气立即回缩,形成长形或球形气泡;此后,在比较小的管状细胞中的气泡逐渐缩小直到消失;大的管状细胞中的气泡最初会伸长,然后缩短,直到消失;胞外球形泡也会一个接一个地出现;除了来自细胞的切破处,这些胞外球形泡还来自木射线的横断面,其中小些的会缩小,大个的会长大.这些现象说明,样品中的气体并没有如以往所云,溶解到水中之后进入大气.作者认为,空气也许从短半径气泡移动到了长半径气泡中.有两种可能的机制可以解释这一现象,一是根据表面张力附加压强公式,气体会由半径小、压强大的小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洁华  卢孟柱  
树木的次生生长决定着木材的产量,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围绕着草本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木本模式植物杨树,对近年来有关维管组织形态建成的信号机制与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概括,主要内容为:维管组织的功能与形成;维管形成层的细胞类型及基因表达特异性;木质部和韧皮部细胞极性的有关关键基因;维管形成层干细胞的分化机制;维管组织发育中的激素调控网络。重点对比拟南芥和杨树这2种模式物种之间的异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家驹  程放  卢鸿俊  
在研究应用WIP-89微机检索系统软件的过程中,在检索完毕后,显示最终树种结果时,除了给予拉丁学名和木材解剖分子长度和宽度的数据外,如不说明该树种隶属于何科,则显得表示不全面,如把科名全文列出,又显示冗长。于是采用以3个拉丁文缩写形式表示,如PIN华山松(Pinus armandi)管胞长度4043(3035—5190)μm。BUR橄榄(Canarium album)导管弦径135μm,导管长度487(330-640)μm,纤维长度909(700-1260)μm。穿孔卡片检索木材时Brazier及Franklin(1961)用3个字母表示科名。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伟伦  刘玉军  刘强  
木本植物在转向生殖生长之前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营养生长 ,这一特点不利于对其进行遗传分析 .然而 ,随着分析手段的不断提高和建立在木本植物生物学特性基础上的基因定位方法的开发利用 ,发达国家木本植物基因组连锁图谱制作已全面启动 ,并正朝着连锁图谱应用及基因组基因构造分析的方向推进 .国内有关木本植物基因组研究尚未全面启动 ,这与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及整个领域的国际发展态势极不相称 .目前机遇和挑战并存 ,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应把握时机 ,选准目标 ,尽快开展木本植物基因组连锁图谱制作、应用及基因组基因构造分析方面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