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9)
2023(2396)
2022(2002)
2021(1968)
2020(1730)
2019(3790)
2018(3871)
2017(6507)
2016(4004)
2015(4417)
2014(4359)
2013(4475)
2012(4500)
2011(4180)
2010(4417)
2009(4087)
2008(4130)
2007(3738)
2006(3433)
2005(3086)
作者
(16649)
(14308)
(14235)
(13327)
(9235)
(6870)
(6203)
(5571)
(5475)
(5305)
(5232)
(4874)
(4853)
(4789)
(4596)
(4567)
(4284)
(4237)
(4216)
(4214)
(3863)
(3713)
(3631)
(3385)
(3325)
(3167)
(3164)
(3111)
(3110)
(3053)
学科
(12293)
经济(12277)
管理(7788)
(7405)
(6678)
方法(5436)
(5023)
企业(5023)
数学(4510)
数学方法(4388)
(4386)
(3873)
环境(3588)
(3405)
制度(3396)
及其(3359)
(3018)
服务(2930)
中国(2871)
地方(2838)
(2750)
医疗(2743)
(2701)
防治(2694)
(2686)
(2540)
(2539)
理论(2466)
农业(2434)
业经(2356)
机构
大学(66609)
学院(64259)
研究(30071)
科学(23853)
(22793)
(19593)
中国(19080)
(18904)
经济(18870)
农业(18463)
研究所(17840)
管理(17788)
业大(16797)
(15788)
理学(15188)
理学院(14842)
管理学(14186)
管理学院(14083)
(12759)
中心(12144)
农业大学(11995)
(11842)
(11258)
实验(11004)
(10652)
实验室(10634)
科学院(10256)
重点(10165)
(9917)
北京(9766)
基金
项目(47868)
科学(35046)
基金(33871)
(33571)
国家(33346)
研究(26864)
科学基金(25691)
自然(19930)
(19703)
自然科(19474)
自然科学(19457)
自然科学基金(19104)
基金项目(17753)
(17309)
社会(14704)
资助(14435)
社会科(13754)
社会科学(13747)
计划(12537)
科技(12520)
教育(12229)
重点(11825)
(10084)
科研(10039)
专项(9762)
(9631)
(9449)
(9362)
创新(8980)
编号(8802)
期刊
(24176)
经济(24176)
学报(23136)
(20664)
科学(17608)
中国(16449)
大学(15648)
学学(15213)
研究(15029)
农业(13884)
业大(7894)
(7441)
林业(6668)
农业大学(6132)
(5973)
管理(5840)
教育(5779)
(5655)
(4633)
自然(4469)
科技(4370)
(4366)
卫生(4366)
中国农业(4295)
(3859)
金融(3859)
自然科(3745)
自然科学(3745)
资源(3604)
(3485)
共检索到96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汤亚飞  何自福  杜振国  佘小漫  蓝国兵  
【目的】明确引起广东棉花曲叶病的病原,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PCR、滚环扩增(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CA)、基因克隆及测序等技术获得病毒分离物GD01基因组及卫星分子的序列,并对序列进行分析;通过构建GD01及其β卫星分子的侵染性克隆p GreenⅡ049-1.6A、p GreenⅡ049-2.0β和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注射接种方法,测定GD01及其β卫星分子对棉花的致病性;进一步通过Southern blot检测对接种植株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侵染广东棉花的病毒分离物GD01基因组仅含A组分(DNA-A),其全长为2 737nt,且与在中...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秀香  王春阳  厉彦芳  黄欣阳  吴俊清  吴元华  
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设施蔬菜产区采集到疑似感染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的番茄样品,利用ToCV的特异性引物ToC5/ToC6进行RT-PCR检测,结果从4份病样中检测到ToCV预期大小的特异片段。利用ToC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和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CP基因和HSP70基因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得到ToCV辽中分离物CP基因和HSP70基因全长分别为774bp(GenBank登录号:MF278016)和1665bp(GenBank登录号:MF278017),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oCV辽中分离物的CP核苷酸序列与北京ToCV分离物(KC887999)和河北的ToCV分离物(KP217196)的CP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均为99.87%;HSP70核苷酸序列与山东ToCV分离物(KC709510)的HSP70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为99.76%。同时该样品利用背靠背引物TY-F/TY-R对TYLCV的DNA-A分子进行全基因序列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得到TYLCV辽中分离物的DNA-A分子全基因长度为2784 bp,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YLCV辽中分离物与山东TYLCV分离物(GU199587)的DNA-A分子全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99.64%。从而证实了沈阳市辽中区的番茄受到ToCV与TYLCV复合侵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文波  何其光  蔡加挺  靳鹏飞  林春花  邬国良  缪卫国  
【目的】本文研究了转hpal_(Xoo)基因棉花对棉花炭疽病的抗性水平与其应用潜力。【方法】采用棉花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ossypii)侵染转hpal_(xoo)基因的棉花材料和普通棉花,将棉花炭疽菌接种于转基因棉花(出发品种为陆地棉品种854)和普通棉花(854)的叶片上,分别于接种后0、12、24、48、72 h取样,进行叶片H_2O_2含量和H_2O_2DAB定位检测,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测定及对棉花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接种棉花炭疽菌后48 h,转hpal_(xoo)基因棉花的H_2O_2含量及其定位检测可显示出峰值,随后又下降到和0 h相当的水平;POD与PAL活性也显示出类似的变化趋势。然而普通棉花叶片在接种后24 h,H_2O_2含量及其定位检测可显示出峰值;POD酶活性只有在72 h才略微上升。抗性相关基因荧光定量检测显示,在接种后24 h转hpal_(xoo)基因棉花中防卫基因hsr203J表达高于普通棉,而在72 h转基因与普通棉花两者几乎都没有表达;另外,在接种后0~48 h转基因植株中NPR1基因的表达一直低于普通棉花,但其表达量比普通棉花增长速度快,在72 h两者的表达量相同。在接种后0~12 h转基因植株中PR-1b基因就有微弱的表达,在24 h表达量最大,后续逐渐减弱,而普通棉花一直处于低表达。在受到棉花炭疽菌侵染时,hpal_(xoo)基因能够诱导寄主产生高水平活性氧及相关基因表达,说明hpal_(xoo)编码的Harpin_(Xoo)表达赋予转基因棉花对棉花炭疽菌的抗性。【结论】转hpal_(xoo)基因棉花为某些防卫基因超水平表达提供了分子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鲁斌  周国辉  李华平  张曙光  
从中国广州番木瓜上检测获得双生病毒分离物GT,核苷酸序列测定表明,GT分离物DNA-A全长2769个核苷酸,编码6个ORFs,其中病毒链编码AV1(CP)和AV2两个ORFs,互补链编码AC1~AC4四个ORFs。DNA-A全序列、基因间隔区核苷酸序列及各ORF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比较表明,GT与广东番木瓜曲叶病毒分离物GD2亲缘关系最近(96.7%)。生物学初步测定表明,该病毒可通过烟粉虱(Bemisiatabaci)传播到番木瓜、烟草和番茄植株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华众  李祥  刘慧  
研究证明:在人工花器接种的条件下,棉花枯萎病菌可以通过花器侵入,导致棉籽带菌;封花试验研究表明在自然条件下,重病田中存在棉花枯萎病菌孢子经气传从花器侵入引起棉籽带菌的可能性。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人工花器接种后的花柱、花丝等部位,可看到病菌萌发侵入的情况。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华众  李祥  刘慧  
系统分离研究证明,土壤中的棉花枯萎病菌侵入棉籽的途径是:从棉株根部侵入棉株体内,然后经由茎秆→果枝→铃柄→铃托→胎座的途径从维管束系统侵入,导致棉籽带菌。带菌棉籽主要集中在棉株中、下部的果枝和靠近茎秆的第1~3果节的棉铃内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发  孙济中  吴征彬  刘金兰  
采用F_2分离世代,不完全双列杂交和同核异质系等研究了棉花对叶螨抗性的遗传变异和胞质效应。结果表明,海岛棉对棉叶螨的抗性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支配,显性效应不显著;将其抗性转移到陆地棉背景中后鉴定发现,抗螨性广义遗传力为0.44~0.61,受主效基因(暂时定名为S_1)控制。将中棉、草棉、长萼棉、异常棉、哈克尼西棉、海岛棉、墨西哥棉和蓬蓬棉细胞质转移到陆地棉后,对棉叶螨为害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正刚  汤亚飞  佘小漫  于琳  蓝国兵  何自福  
【目的】病毒病是萝卜(Raphanus sativus)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危害萝卜生产安全及产业发展。本研究旨在鉴定侵染广东萝卜的病毒种类,探究侵染萝卜的油菜花叶病毒(youcai mosaic virus,YoMV)分子特征及致病性,为萝卜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东省惠州市萝卜种植基地采集了3个疑似病毒病侵染的萝卜病样及1个无症状样品,提取样品总RNA,利用小RNA深度测序初步探明病毒种类,然后根据测序结果设计病毒特异引物进行RT-PCR验证。应用分段克隆方法扩增病原病毒YoMV基因组1—3 405 nt片段和3 194—6 304 nt片段,然后通过同源重组克隆到p CB301双元载体上,得到YoMV-GD分离物基因组全长序列,同时构建该病毒分离物的侵染性克隆。利用MEGA7软件对YoMV-GD及其他分离物全长核苷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通过侵染性克隆人工注射接种本生烟和普通烟,检验pCB301-YoMV-GD的侵染性,然后再注射接种萝卜和菜心,测定YoMV-GD分离物的致病性。【结果】侵染广东萝卜的病毒包含萝卜隐状病毒3(Raphanus sativus cryptic virus 3,RsCV3)、萝卜黄病毒1(Raphanus sativus chrysovirus 1,RasCV1)、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YoMV 4种;YoMV-GD分离物全长序列为6 304 nt,编码4个蛋白,分别为124.7 kD复制相关蛋白、183 kD复制酶、30 kD运动蛋白MP、17.7 kD外壳蛋白CP,与YoMV英国分离物(GenBank登录号:AY318866)核苷酸相似性最高,为99.18%;YoMV-GD分离物与英国、德国及我国上海、重庆分离物的亲缘关系较近;构建的侵染性克隆pCB301-YoMV-GD可以系统侵染本生烟和普通烟,引起严重的坏死、枯斑等症状,具有较强的侵染性;YoMV-GD可以系统侵染萝卜和菜心,引起轻微的黄化和花叶等症状,致病力较弱。【结论】侵染广东萝卜的病毒包含RsCV3、RasCV1、TuMV和YoMV,且以复合侵染形式存在;YoMV遗传进化并没有明显的地域性;YoMV-GD对烟草致病力较强,而对萝卜和菜心致病力较弱。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谭砚文  潘苏  奥克兰  谢风杰  
本文介绍了印度棉花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印度棉花产品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了印度棉花产业支持政策及贸易政策,探讨了印度棉花的对外贸易趋势。笔者认为,在一定时期内,印度棉花的国际贸易仍然呈现出净进口与净出口相互交替的局面,但鉴于地理优势及成本优势,印度棉花将成为中国未来主要的供货源之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谭砚文  李崇光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棉国之一,1995-1999年五年间其平均年产量为376.7万t,占世界同期年均产量的20.1%,仅次于中国(中国同期年均产量为438万t,占世界同期年均产量的23.35%),而且美国棉花的出口量也一直处于世界的第一位,自1990年至1999年美国平均年出口量为157万 t,占世界各国同期年均总出口量的26.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俊兰  李妙  翟学军  李之树  王国印  黄国存  崔四平  
在田间病圃发病高峰期,对抗黄萎病性不同的陆地棉品种及同一品种的感病和健康植株叶片组分内四项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弱,膜脂过氧化水平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而感病品种表现相反.在同一品种(系)内,感病植株与健康植株相比,POD活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高.从平均效应看,SOD活性健康植株高于感病株,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感病植株高于健康植株.试验结果还表明,无论是抗病品种或是感病品种,植株发病后POD活性皆上升幅度很大,对SOD活性的反应,抗病品种变化幅度小,感病品种变化幅度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云雷  王红梅  陈伟  龚海燕  桑晓慧  崔艳利  赵佩  
【目的】发掘棉花抗黄萎病相关的优异等位基因,利用优异等位基因对棉花抗黄萎病性状进行分子检测,实现对抗病性的快速鉴定和对抗病基因型的直接选择,有效解决当前抗病性鉴定周期长、抗病性选择效率低的技术难题。【方法】选用125份陆地棉优异种质,分别采用田间黄萎病病圃鉴定和温室接种鉴定对材料进行抗黄萎病鉴定,分析材料的抗病性变异;通过筛选前期获得的与棉花抗黄萎病表型显著关联的优异等位基因位点并计算其效应值,分析不同材料中含有的优异等位基因数目及其优异等位基因效应值之和,研究利用优异等位基因位点进行棉花抗黄萎病预测的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铭  何跃峰  杨莉  王玉  董家红  张仲凯  
对侵染云南烟草的粉虱传双生病毒致病性相关分子DNAβ进行PCR扩增和克隆。对9份采自不同时间和地区的样品中的DNAβ分子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9个DNAβ都具有典型双生病毒DNAβ卫星分子的基因组结构特征:在互补链上编码1个大小约为118个氨基酸的βC1蛋白,含有1个卫星分子保守区(Satellite conserved region,SCR)和1个A富含区。核苷酸同源性分析显示,9个分离物的DNAβ分子中,7个分离物的DNAβ属于TYLCCNV伴随的DNAβ分子,1个属于MYVYNV伴随的DNAβ分子,2个属于TYLCTHV伴随的DNAβ分子,1个属于TbCSV伴随的DNAβ分子。系统进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姬旭升  李旭  万泽福  姚霞  朱艳  程涛  
【目的】枣树和棉花是新疆地区的两大优势作物。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对作物进行识别,更加快速、准确地获取枣树和棉花的种植面积及其分布区域,以利于相关部门政策的制定及农作物的精确管理。【方法】本文以新疆阿拉尔市主要农作物为研究对象,运用基于像素与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通过比较光谱角制图(SAM)、支持向量机(SVM)、CART决策树(DTs)、随机森林(RF)这4种机器学习算法在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分类中的作物识别精度,探究影像获取时期(2016-05-10、2016-09-07、2016-10-08)及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技术对作物分类精度的影响。【结果】5月份影像(即棉花覆膜期影像)作物分类精度最高,10月份影像次之,9月份影像最差;与基于像素的作物分类方法相比,面向对象的作物分类方法可以使各时期的作物分类总体精度得到一定提高(除SAM之外),各时期分类精度分别提高了4.83%、7.77%、7.22%,最高分类精度分别为93.52%(2016-05-10)、85.36%(2016-09-07)、88.88%(2016-10-08),均实现了较好的作物分类效果。【结论】5月份(棉花覆膜期)影像对棉花和枣树分类效果最好,该时期的棉花被地膜覆盖,且枣树表现出明显的植被光谱特性,两种作物生长早期呈现出差异化的光谱特征,因此棉花和枣树的遥感识别应在作物生长早期进行;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可以综合运用光谱、纹理及空间信息,特别是纹理信息的加入,可以取得比基于像素方法更高的分类精度,且提供一种高效提取田块边界的手段,对当地农田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在棉花和枣树识别过程中,纹理特征的重要性高于光谱和空间特征,红光和绿光波段在所有波段中对棉花和枣树的识别贡献最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玉  丁铭  杨莉  杨长楷  杨向东  张仲凯  
从云南元谋采集表现曲叶症状的番茄样品中分离粉虱传双生病毒(Whitefly-transmitted geminivirus,WTGs)分离物YN678。序列分析表明其DNA-A为单链环状,全序列长度为2739 bp,编码6个ORFs。BLAST比对发现,该分离物与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属的中国番木瓜曲叶病毒HeNZM1分离物(PaLCuCNV-[HeNZM1])最为接近,相似性为98.5%,表明番茄中的分离物YN678是PaLCuCNV的1个分离物。利用WTGs卫星分子DNAβ特异引物Beta01/Beta02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在YN678中扩增到DNAβ分子,全长为1357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