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98)
2023(4337)
2022(3694)
2021(3282)
2020(2797)
2019(6174)
2018(6136)
2017(11562)
2016(6482)
2015(7281)
2014(7284)
2013(7121)
2012(6527)
2011(5921)
2010(6027)
2009(5971)
2008(5989)
2007(5485)
2006(4884)
2005(4643)
作者
(18963)
(16166)
(15907)
(15301)
(10320)
(7670)
(7242)
(6164)
(6081)
(5785)
(5605)
(5433)
(5361)
(5314)
(5225)
(4970)
(4812)
(4805)
(4702)
(4668)
(4165)
(3988)
(3896)
(3662)
(3655)
(3639)
(3586)
(3549)
(3318)
(3158)
学科
管理(25354)
(22240)
经济(22177)
(21115)
(18914)
企业(18914)
(10871)
(10346)
方法(7883)
(7571)
体制(6651)
数学(6529)
数学方法(6453)
业经(6344)
(6244)
财务(6225)
财务管理(6208)
中国(6155)
(6107)
企业财务(5907)
(5447)
(5407)
银行(5395)
(5120)
(4982)
金融(4980)
(4687)
环境(4666)
(4546)
(4515)
机构
大学(95646)
学院(94670)
(39169)
经济(38309)
管理(34519)
研究(32922)
理学(29184)
理学院(28871)
管理学(28452)
管理学院(28265)
中国(25300)
(22476)
(20030)
科学(19264)
财经(16784)
(16761)
(15680)
(15524)
(15088)
研究所(14836)
中心(14693)
业大(13802)
经济学(12637)
北京(12482)
财经大学(12433)
(12295)
农业(11949)
(11564)
(11513)
经济学院(11274)
基金
项目(61777)
科学(48790)
基金(45587)
研究(45256)
(39863)
国家(39561)
科学基金(33763)
社会(29546)
社会科(28011)
社会科学(28006)
(23962)
基金项目(23776)
自然(21326)
教育(20831)
自然科(20800)
自然科学(20791)
自然科学基金(20441)
(20115)
资助(18218)
(17958)
编号(17359)
成果(15207)
重点(14416)
(14220)
(13257)
课题(12834)
(12708)
国家社会(12599)
创新(12564)
(12424)
期刊
(46367)
经济(46367)
研究(30158)
中国(21535)
(19624)
学报(16044)
(14856)
管理(14663)
科学(14302)
大学(12741)
学学(12193)
(10454)
金融(10454)
农业(9447)
教育(9294)
财经(9145)
(7798)
技术(7435)
经济研究(6949)
业经(6847)
问题(5994)
财会(5034)
(4927)
科技(4781)
会计(4775)
(4678)
(4566)
(4408)
理论(4386)
改革(4329)
共检索到149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冬  张求慧  余雁  田根林  程海涛  
该文以炭化后的杉木为生物炭模板,通过真空加压法对其内部浸渍一定量的SiO2溶胶,然后在1 450℃高温、氩气保护下煅烧5 h制得含有纳微米棒的碳化硅生物陶瓷材料。使用场发射电镜观察样品的微观结构,发现其胞腔内有直径为100~500 nm、长度不一的竹节状纳微米棒长出。经X射线能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进一步确认,该纳微米棒的主要物质为碳化硅。同时发现样品的细胞壁上有微米级颗粒状未反应的SiO2存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根林  余雁  张求慧  刘冬  
以毛竹的炭化物为生物模板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对其浸渍一定量的二氧化硅溶胶,应用碳热还原反应制备竹基SiC陶瓷,并对其结构、化学组成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和时间决定了陶瓷的物相组成。煅烧温度1450℃、时间5h可使所有的二氧化硅凝胶与炭反应生成SiC。煅烧温度过低、煅烧时间过长或不足均有可能在材料内残留或产生一定量SiO2,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生物陶瓷实际为SiC和大量自由炭组成的SiC/C复合陶瓷,其中SiC陶瓷主要分布在材料的表层区域;制备的竹基SiC/C复合生物陶瓷的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及抗弯弹性模量均随试样溶胶质量增加率的增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溶胶质量增加率在10%左...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崔贺帅  
本研究根据C-Si反应机理从黄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Hance)Beccari)材中制备SiC复相陶瓷。所制备的棕榈藤基Si C复相陶瓷(R-SiC)包含SiC、未反应的生物质炭和SiO_2,是一种具高附加值的藤基陶瓷,对拓宽棕榈藤材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荧光光谱(XRF)、氮气物理吸附、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X射线能谱分析(EDAX)等手段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溶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蔚虹  喻云水  
以呋喃树脂与木粉为原料制备了木陶瓷,利用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技术分别对木陶瓷的形成机理、微观结构与物相进行了表征。TGA结果表明,呋喃树脂的得炭率远高于木粉的得炭率。XRD结果表明,木陶瓷具有乱层石墨结构,提高炭化温度有利于提高木陶瓷中石墨结构的完善性与石墨微晶的生长。研究了炭化温度与呋喃树脂含量对木陶瓷的得炭率、尺寸收缩率与体积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木陶瓷的得炭率与体积电阻率减小,尺寸收缩率增大;随着呋喃树脂含量的增大,木陶瓷的得炭率增大,体积电阻率与尺寸收缩率减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德林  刘文金  余先纯  孙德彬  
用山毛榉薄木/酚醛树脂(PF)复合材料在常压下密闭隔氧烧结制备具有层状结构的木材陶瓷。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试件的结构和物相进行研究。SEM分析显示:木材陶瓷具有清晰的层状结构,保留了木材作为生物模板的天然特征。XRD的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烧结温度在改善木材陶瓷可石墨化程度的同时还能提高其纯度。烧结温度和树脂含量对层状木材陶瓷的力学性能和孔隙结构具有双重作用:抗弯强度在800℃之前迅速增加,在1200℃附近出现转折点;表观密度呈现出与此基本相同的现象;真密度随着烧结温度和树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层状木材陶瓷的断裂韧性为0.8~1.2MPa.m1/2,是采用常规方法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杜春贵  魏金光  金春德  李任  王海燕  
以精刨竹碎料和酚醛树脂为原料,采用高温真空炭化烧结工艺制备了竹材陶瓷,研究了烧结工艺对竹材陶瓷性能、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烧结温度对竹材陶瓷的尺寸收缩率有较大影响,当烧结温度为600~1 200℃时,竹材陶瓷的尺寸收缩率大于20%范围内;2竹材陶瓷的密度减少率在600~1 000℃范围内,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在1 000~1 200℃范围内,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3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竹材陶瓷的炭得率降低、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升高、石墨化程度逐渐增强;4酚醛树脂经高温炭化后形成的硬质玻璃碳对竹材细胞起填充、强化作用;5竹材陶瓷的较佳烧结温度范围为800~1 0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郭智兴  高林耿  李深厚  熊计  鲜广  
本实验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技术在300M超高强度钢表面制备了WC-17Co、WC-10Co-4Cr、Cr3C2-25NiCr等3种金属陶瓷涂层,并对涂层的微观组织、物理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将粉末冶金、表面工程及摩擦学等方面的知识贯穿起来,可培养材料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2018年获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项目特色活性炭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测试虚拟仿真实验室跨学科综合型、研究型实验的典型代表。项目由科研获奖项目转化而来,实施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人机交互、虚实结合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使学生熟悉活性炭陶瓷复合材料的成型、制备、表征、测试等相关原理及操作,使学生受到全方位、系统性、综合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学生进行新型材料工艺控制、改进、革新、新产品研究和技术开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1.掌握活性炭陶瓷复合材料的成型、制备流程和工艺参数确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宾  
关键词:
[期刊] 求索  [作者] 胡宇  
丝绸与陶瓷不仅是古代中国走出国门、影响世界的重要贸易产品,而且是重要文化载体和文化符号,均传播并彰显着中国的文化自信。陶瓷文化与"一带一路"所倡导的新型全球化理念是一致的,都体现着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基本理念和文化意蕴。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中国陶瓷应该复兴"海上陶瓷之路"精神,传播中华文化自信,促进陶瓷技艺更新,在数字化时代搞好当代陶瓷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蔚虹  喻云水  洪宏  贾春华  邹栋英  
在呋喃树脂中加入不同质量百分数的纳米γ-Fe_2O_3,然后与毛竹竹粉混合、压制成型、高温烧结制备出纳米α-Fe/木陶瓷复合材料。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纳米α-Fe/木陶瓷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与成分分布与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抗弯强度与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复合材料中存在的主要晶体相有石墨、α-Fe与Fe_3C;(2)纳米α-Fe颗粒多数呈球形分散于木陶瓷基体中,当γ-Fe_2O_3添加量大于15%时,生成的α-Fe粒子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团聚;(3)纳米α-Fe/木陶瓷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随烧结温度的提高而增大,随纳米γ-Fe_2O_3添加量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抗弯强度最大值为13.31 MPa;(4)纳米α-Fe/木陶瓷复合材料的导电性随烧结温度的提高而增大,随纳米γ-Fe_2O_3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德林  刘文金  余先纯  
为了探讨浸渍用酚醛(PF)树脂的分子量、树脂含量和烧结温度对木陶瓷的物相及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低分子量PF树脂、常压浸渍杨木纤维制备木陶瓷,使用XRD、SEM等技术研究了PF树脂的分子量、树脂含量和烧结温度与木陶瓷的物相构成和形貌特征之间的关系。XRD分析表明:提高烧结温度,木陶瓷(002)晶面的Bragg衍射角右移,衍射峰变窄、变强,石墨烯片层堆积厚度和微晶胸径增加,晶面间距减小,微晶层的排列趋于规整、有序,有石墨特征的析出相出现,可石墨化倾向增加;但PF树脂含量对物相构成的影响较小,且PF树脂分子量的大小与物相构成无明显关系。SEM分析表明:木陶瓷保持了木材作为天然生物体的部分结构特征,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敏燕  章立东  
传统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及国际化品牌的塑造,不仅仅是技术创新的推动,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内涵的挖掘。传统陶瓷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但这种编码化了的符号只有被解码,才能获得认同,尤其是在跨文化背景下如何获取国际认同是传统陶瓷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陶瓷符号的蕴含也会发生变迁。因此,陶瓷文化符号的认同也处在动态变化中,要根据时空变化去重新解码和获取认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万洁  
"陶瓷首饰"的理念发源于法国,随后发展迅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我国陶瓷首饰产业起步并不晚,但因为设计不够新颖,没有把陶瓷首饰化;我国的艺术家、陶艺家研究的东西还不够精细;陶瓷首饰的品牌化和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也没有得到业内人士的足够重视,所以我国陶瓷首饰的发展到成熟阶段还得需要一个过程。有鉴于此,文章依次对陶瓷首饰发展的状况、制约我国陶瓷首饰发展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洪君艳  邱海涛  
通过对现有陶瓷制品包装行业的调研分析,探究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一种新型陶瓷制品的减量化包装设计实例。应用瓦楞纸板材料,旨在探索一种适合于大部分小型陶瓷制品的新型瓦楞纸袋包装结构设计。区别于现有传统的陶瓷制品包装形式,此新型减量化包装设计材料绿色化、包装减量化、形式便携化,是对瓦楞纸板成型为瓦楞纸袋,并且在陶瓷制品减量化包装领域中应用的一种新探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