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47)
- 2023(5365)
- 2022(3662)
- 2021(3043)
- 2020(2266)
- 2019(4882)
- 2018(4814)
- 2017(8931)
- 2016(5149)
- 2015(5673)
- 2014(5819)
- 2013(5397)
- 2012(4711)
- 2011(4169)
- 2010(4088)
- 2009(3772)
- 2008(3779)
- 2007(3520)
- 2006(3256)
- 2005(3200)
- 学科
- 济(19967)
- 经济(19948)
- 管理(13010)
- 业(12100)
- 企(8919)
- 企业(8919)
- 中国(8347)
- 农(7721)
- 学(6955)
- 业经(6469)
- 发(5740)
- 环境(5653)
- 农业(5239)
- 地方(5041)
- 方法(4930)
- 发展(4567)
- 展(4560)
- 产业(4019)
- 数学(3857)
- 划(3816)
- 数学方法(3775)
- 制(3627)
- 信息(3527)
- 财(3496)
- 银(3359)
- 总论(3347)
- 体(3325)
- 银行(3324)
- 融(3312)
- 金融(3311)
- 机构
- 大学(74652)
- 学院(74562)
- 研究(31305)
- 济(26556)
- 经济(25942)
- 管理(23188)
- 科学(22571)
- 中国(21612)
- 农(19821)
- 理学(19492)
- 理学院(19251)
- 管理学(18658)
- 管理学院(18557)
- 所(17658)
- 京(16822)
- 研究所(16472)
- 业大(15797)
- 农业(15606)
- 中心(13047)
- 江(12856)
- 院(12372)
- 财(11509)
- 省(11500)
- 北京(10701)
- 范(10638)
- 师范(10436)
- 研究院(10300)
- 州(10089)
- 农业大学(9983)
- 技术(9705)
- 基金
- 项目(53964)
- 科学(40506)
- 基金(37204)
- 研究(35420)
- 家(35255)
- 国家(34985)
- 科学基金(28150)
- 省(22517)
- 社会(21967)
- 社会科(20740)
- 社会科学(20733)
- 基金项目(19281)
- 自然(18681)
- 划(18645)
- 自然科(18234)
- 自然科学(18224)
- 自然科学基金(17890)
- 教育(15220)
- 资助(14499)
- 编号(13095)
- 重点(13058)
- 发(12752)
- 计划(11608)
- 科技(11553)
- 成果(10903)
- 创(10847)
- 科研(10716)
- 课题(10281)
- 创新(10272)
- 部(10208)
共检索到114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新法 石柏林 周丹 夏国华
搜集8属20种木兰科Magnoliaceae常用绿化植物,通过研究幼苗的形态特征,发现木兰科幼苗属间形态差异明显,有一定的分类价值;属内和种间形态差异细微,相似程度大,区分难度较大。描述了20种木兰科常用绿化植物幼苗,基于子叶柄的长度、子叶在胚乳中折叠方式和幼叶在芽中卷叠方式等特征,编制了分属检索表,并制作标本。图1表1参15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木兰科 幼苗 形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方小平 李昌艳 胡光平
对贵州4种木兰科植物经过不同低温胁迫后的半致死温度、MDA含量及SOD酶活性变化进行研究,以探讨该4种木兰科植物的抗寒性,结果表明:各树种的半致死温度各不相同,乐东拟单性木兰最低(-17.07℃),观光木最高(-6.38℃);不同树种鲜叶中MDA含量出现的第1个峰值均在各自半致死温度之前,且出现最早的是观光木,最晚的是乐东拟单性木兰;与5℃相比,观光木SOD酶活性在-4℃时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在-4℃之后SOD酶活性逐渐降低,其余3个树种SOD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小。根据上述指标千种木兰科植物的抗寒能力排序为:乐东拟单性木兰(乐昌含笑(紫花含笑(观光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冰 粟娟
选择树高、胸径月生长数量化指标,应用逻辑方程Y=K/(1+ea-bi)描述石碌含笑和华中木兰引种到广州后的早期生长表现,相关系数均大于0.90.通过各树种年生长节律、连年生长变化和速生长的模型构造与分析,揭示了濒危树种在迁地保存区的早期生长规律、与气候因子的相互关系、随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对濒危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引种适应性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汤景明 翟明普 崔鸿侠
采用100%、56%和32%3种光强进行人工控光处理,研究锥栗、水青冈和青冈1年生幼苗对不同光环境的形态响应与适应。结果表明:锥栗、水青冈和青冈1年生幼苗对不同光照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形态响应,其生长指标随光环境的变化程度表现出锥栗>水青冈>青冈。随着光照的减弱,3树种幼苗的苗高、地径、主根长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锥栗幼苗的现存叶片数、叶长、叶宽、单叶面积表现出随光照减弱逐渐减少,水青冈和青冈幼苗的现存叶片数随光照减弱呈下降趋势,而其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则呈明显增加趋势。锥栗幼苗叶面积在全光环境最大,而水青冈和青冈幼苗叶面积均以56%光照强度最小。3树种幼苗比叶面积和叶面积比都随光照减弱呈增加趋势...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新春 俞志雄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描述了9种木兰科植物(华木莲Sinomanglietiaglauca,巴东木莲Manglietiapatungensis,白玉兰Magnoliadenudata,望春玉兰Magnoliabiondii,天目木兰Magnoliaamoena,美毛含笑Micheliacaloptila,乐昌含笑Micheliachapensis,深山含笑Micheliamaudiae,宝华玉兰Magnoliazenii)的花粉形态特征。观察结果表明,9种木兰科植物花粉的形状、萌发孔类型基本一致,但大小及外壁纹饰存在差异,甚至同种植物的不同居群亦如此。因此,木兰科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有一...
关键词:
树木学 木兰科 花粉形态 分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威龙 李洁 薛立 列志旸
在人工模拟干旱环境下,测定了菜豆树RadeRmacheRa sinica、铁冬青ilex Rotunda、紫楠Phoebe sheaReRi、锯叶竹节树caRallia diPloPetela的生理指标以研究干旱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期间,4种幼苗叶片组织含水量逐渐下降;铁冬青幼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先升后降,其余幼苗逐渐上升;紫楠幼苗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其余幼苗逐渐上升;菜豆树幼苗的叶片蛋白质含量逐渐上升,铁冬青幼苗的叶片蛋白质含量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紫楠幼苗显著增加后保持稳定,锯叶竹节树幼苗无显著变化;菜豆树和锯叶竹节树幼苗的叶片脯氨酸含量逐渐上升,铁冬青幼苗逐渐下降,紫楠幼...
关键词:
幼苗 干旱胁迫 生理 主成分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晓慧 马勇 钱嘉鑫 刘增文
[目的]研究城市绿化树木凋落叶对不同作物的化感效应,旨在为树木凋落叶多样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10种典型城市绿化树木凋落叶的水浸提液处理黄瓜、高粱、小麦和油菜4种受体种子,在光照培养箱内利用培养皿滤纸法进行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试验,观测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幼苗苗高、苗干质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并计算化感效应指数值,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树木凋落叶水浸提液对4种作物的综合化感效应。[结果](1)10种树木凋落叶水浸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化感效应,其中紫叶李凋落叶水浸提液可使黄瓜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增加,紫叶李、栾树、七叶树和构树凋落叶水浸提液均可促进黄瓜幼苗苗高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樱花、青桐和海棠凋落叶水浸提液均可促进黄瓜幼苗苗干质量增加。10种树木凋落叶水浸提液对高粱种子的发芽率、苗高、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0种树木中,只有海棠凋落叶水浸提液使高粱种子发芽指数和幼苗苗干质量增加。10种树木凋落叶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的发芽指数、苗高和苗干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0种树木中,只有樱花和七叶树凋落叶水浸提液增加了小麦种子发芽率和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10种树木中,只有海棠凋落叶水浸提液可使油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苗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樱花和紫叶李凋落叶水浸提液可使油菜幼苗苗干质量增加。(2)不同树木凋落叶水浸提液对4种作物的综合化感效应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其中樱花、海棠、七叶树凋落叶水浸提液对黄瓜、高粱、小麦和油菜4种作物均有明显综合促进作用;紫叶李凋落叶水浸提液对黄瓜、小麦和油菜3种作物均有明显综合促进作用,构树凋落叶水浸提液对黄瓜、高梁和油菜3种作物均有明显综合促进作用,栾树凋落叶水浸提液对黄瓜、高粱和小麦3种作物均有明显综合促进作用。[结论]樱花、海棠和七叶树凋落叶水浸提液对4种作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产生明显综合促进作用,可以作为开发生物有机肥最有潜力的树种。紫叶李、构树和栾树凋落叶水浸提液对3种作物产生明显综合促进作用,也可以考虑作为开发生物有机肥的备用树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甘红豪 公帅 刘浩 褚建民
[目的]研究苦楝、白榆和刺槐幼苗的耐盐性差异并筛选耐盐性评价指标。[方法]以1年生苦楝、白榆和刺槐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0、100、200和300 mmol·L~(-1)NaCl处理,对各NaCl处理下3种幼苗的生物量、生理和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 NaCl胁迫抑制了苦楝、白榆和刺槐幼苗的生物量,使其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电解质渗透率升高;(2)刺槐幼苗叶绿素含量随NaCl浓度升高而显著下降,但苦楝和白榆幼苗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仅在300 mmol·L~(-1) NaCl处理下显著降低;NaCl胁迫导致3种幼苗的光合作用参数P_n、G_s、C_i和E下降,而气孔限制值、水分利用效率、根和叶中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根和叶中CAT和APX活性升高;(3) NaCl胁迫改变了苦楝、白榆和刺槐幼苗体内的离子平衡状态,使3种幼苗根和叶中的Na~+含量显著升高、叶中K~+含量升高;而根和叶中Mg~(2+)和Ca~(2+)以及根中K~+含量的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结论]苦楝、白榆和刺槐幼苗耐盐能力强弱为白榆>苦楝>刺槐;根中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根和叶中CAT和APX活性、根中Ca~(2+)和叶中Na~+含量与苦楝、白榆和刺槐幼苗的耐盐性关联度较高,可作为耐盐性评价指标。
关键词:
盐渍化 耐盐性 适应性评价 耐盐性指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忠文 闫文德 郑威 梁小翠
利用盆栽试验对樟树、栾树、广玉兰、马褂木4种绿化树种进行不同浓度的PAHs污染处理,研究在不同污染浓度处理下,不同浓度PAHs处理对4种树种的光合特性(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胞间CO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AHs污染处理下,4个树种的光合日进程均受到影响。污染处理组栾树、樟树、马褂木3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VCond的日变化曲线呈现单峰曲线,而对照组为双峰曲线,污染处理改变了3个树种的午休机制。栾树和马褂木在低、中、高污染下的VCond值均要大于对照,马褂木的VCond值随浓度升高而增大;樟树和广玉兰的VCond在中浓度时最大且大于对照,高浓度污染下VCond最小且小于对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凡 田大伦 闫文德 王光军 郑威 梁小翠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3种多环芳烃污染水平(重度L3:371.79 mg.kg-1)、(中度L2:186.35 mg.kg-1)、(轻度L1:77.79 mg.kg-1)下对1年生南方绿化树种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和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绿化树种均能在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中生长;经6个月和12个月的胁迫处理后,马褂木的茎高和地径在L1、L2污染水平下均比对照高,且马褂木地径生长变化率与多环芳烃L2污染水平呈显著差异关系,而广玉兰只有高生长在L2污染水平下比对照高;马褂木地径增长量与广玉兰相比,12个月后分别在L1和L2水平...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绿化树种 生长 广玉兰 马褂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少宁 鲁绍伟 刘斌 鲁笑颖 陈军丽 李辉
以北京大兴21个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对植物叶片在自然状态和饱和状态下PM2.5吸滞量进行定量分析,并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其中8个最常见的树种叶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测定叶表面粗糙度等参数,阐释植物叶片吸附PM2.5机制。结果表明:21个树种自然状态下单位面积PM2.5吸滞量不尽相同,整体表现为针叶树种显著高于阔叶乔木和灌木树种,其中桧柏、白皮松较大,黄栌、紫薇吸滞量较小;饱和状态下,PM2.5吸滞量显著增加,但其吸滞能力排序与自然状态下基本保持一致。植物叶表面存在褶皱、沟槽,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艳梅 陈奇伯 王邵军 孙应都 杨淏舟 杨思莹
【目的】探究树种叶片滞尘能力形成的叶表微形态机制,以期为昆明市园林绿化树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昆明市10个常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采集叶片,用KQ5200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蒸馏水冲洗、过滤烘干,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滞尘量,LI-3000A型叶面积仪测量叶面积,计算树种单位面积滞尘量与单叶滞尘量。每树种5片叶,每叶片切取4个5 mm×5 mm组织块,2.5%戊二醛溶液固定,0.1 mol·L-1磷酸缓冲液清洗,梯度乙醇脱水,正丁醇固定,E-1010型离子镀膜仪镀膜;采用S-3000N型扫描电镜观察叶表形态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对树种叶片滞尘能力的影响。【结果】昆明10个绿化树种的单位面积滞尘量与单叶滞尘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荷花玉兰>红花檵木>紫叶李>杜鹃>高盆樱桃>滇朴>球花石楠>香樟>冬青卫矛;单叶滞尘量大小顺序为:荷花玉兰>二球悬铃木>紫叶李>滇朴>球花石楠>高盆樱桃>红花檵木>杜鹃>香樟>冬青卫矛;单位面积滞尘能力强的二球悬铃木、红花檵木和紫叶李叶表粗糙度高、沟壑数量多且起伏大;叶片气孔密度对树种叶片滞尘能力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保卫细胞面积与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及单叶滞尘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叶片表皮毛数量与单叶滞尘量显著正相关。【结论】叶表粗糙度、气孔密度、保卫细胞面积、表皮毛密度等微形态学指标是调控这10个绿化树种叶片滞尘能力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香 田雪琴 王志云 殷爱华 柯欢
利用3种不同的混合基质,对银柴Aporusa dioica、吊瓜木Kigelia africana、石笔木Tutcheria championi、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大叶桂樱Laurocerasus zippeliana、铁冬青Ilex rotunda大容器苗抽梢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S2栽培基质(50%塘泥+30%煤灰+20%泥炭)有利于银柴、吊瓜木、铁冬青大容器苗的生长和抽梢,生产上可选用S2栽培基质;S3栽培基质(30%塘泥+40%椰康+30%蘑菇渣)的理化性质比较稳定,其有机质以及氮、磷和钾的含量也都较高,能更好地促进大叶桂樱的抽梢和生长...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樊二齐 王云华 郭叶 俞春莲 林新春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华木莲Sinomanglietia glauca,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和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等6种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鲜叶精油,并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6种木兰科植物精油中共鉴定出44种化合物,多属单萜类和倍半萜类;6种植物精油中都能检测到石竹烯、β-桉叶醇和萜烯醇,不同植物种类的精油主要化学成分与特有成分有明显差异。对6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冯晓燕 刘宁 郭晋平 张芸香
在华北山地次生林中,白桦和华北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和白杄以及油松和白桦混交林是重要的森林类型,这几种混交林的林下更新是林冠干扰后维持混交状态长期存在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揭示混交林的发育和演替规律,本研究以白桦、油松、华北落叶松和白杄1年生幼苗和4年生幼树为材料,在大田环境控制试验条件下,以自然光为基础设置3种透光率(分别为全光照的100%,18.7%和7.2%),进行为期1个生长季的观测及形态指标和存活率的测定,探讨这4个树种在幼苗和幼树2个发育阶段对遮荫的响应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遮光处理后,白桦和油松1年生幼苗的生物量积累、分配和存活率未受影响,白桦4年生幼树茎生物量积累、冠根比和存活率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