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90)
2023(17678)
2022(15407)
2021(14292)
2020(12327)
2019(28399)
2018(28185)
2017(55143)
2016(30007)
2015(33711)
2014(34007)
2013(33599)
2012(31016)
2011(27794)
2010(27573)
2009(25482)
2008(25324)
2007(22466)
2006(19026)
2005(16739)
作者
(87800)
(73453)
(72796)
(69540)
(46719)
(35355)
(33302)
(28655)
(27667)
(26221)
(24944)
(24563)
(23262)
(23137)
(22818)
(22762)
(22477)
(21818)
(21211)
(20990)
(18210)
(17977)
(17960)
(16643)
(16509)
(16312)
(16258)
(16254)
(14894)
(14641)
学科
(121876)
经济(121743)
管理(88673)
(86499)
(72412)
企业(72412)
方法(61962)
数学(54505)
数学方法(53821)
(33546)
(31379)
中国(29034)
(26916)
业经(25634)
(22722)
贸易(22717)
(22654)
财务(22568)
财务管理(22523)
地方(22500)
(22049)
技术(21860)
企业财务(21451)
农业(21143)
(20870)
理论(20582)
(18402)
(18180)
金融(18176)
(18023)
机构
大学(434529)
学院(431898)
(172339)
管理(171249)
经济(168643)
理学(149297)
理学院(147672)
管理学(144923)
管理学院(144150)
研究(140617)
中国(103782)
(90935)
科学(88683)
(78877)
(72068)
(71250)
业大(67036)
研究所(65180)
中心(64736)
财经(64494)
(61778)
(58657)
农业(57026)
北京(56960)
(55563)
师范(54945)
经济学(52481)
(50821)
(50328)
财经大学(48238)
基金
项目(297982)
科学(233627)
基金(216817)
研究(213138)
(189714)
国家(188205)
科学基金(161650)
社会(133307)
社会科(126468)
社会科学(126430)
(116276)
基金项目(115035)
自然(107767)
自然科(105301)
自然科学(105271)
自然科学基金(103376)
教育(99217)
(98162)
资助(91160)
编号(86254)
成果(69060)
重点(66600)
(66202)
(62004)
(61646)
课题(58983)
科研(57882)
创新(57602)
教育部(56618)
大学(55828)
期刊
(177928)
经济(177928)
研究(120893)
中国(74449)
学报(71433)
科学(64217)
(63354)
(61274)
管理(59817)
大学(53729)
学学(50855)
教育(44481)
农业(43785)
技术(39580)
(36496)
金融(36496)
财经(31324)
经济研究(28929)
业经(28684)
(26749)
问题(23460)
(22894)
技术经济(22390)
统计(21158)
图书(20819)
(20807)
科技(20796)
理论(20311)
(19307)
商业(18984)
共检索到610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敏  
技术分析是期货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一项重要工具,因此研究技术分析的有效性以及对不同技术分析手段进行比较有着重要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着眼于移动平均策略和区间突破策略两类有代表性的技术分析手段之间的比较,选择沪铜合约作为研究对象,并以LME的伦敦铜为参照,类比研究了两个市场不同技术分析手段的有效性问题。研究发现区间突破策略相对固定期移动平均策略更为有效,选择长期阻力支撑线的区间突破策略,投资收益率相对更高。研究侧证了我国期货市场逐步成熟,但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桥  殷辉  
国际铜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使得我国铜产业链上企业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本文用协整方法研究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LME铜现货价格序列与期货价格序列间存在C(I1,1)的协整关系,且存在一种负反馈机制使得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形成短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铜产业链上企业应对国际铜价格波动的意见与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青  夏佑涛  
本文以沪铜期货的多头套期保值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OLS模型、ECM模型和GARCH模型对一月期铜和三月期铜的套期保值比例及保值效果进行了分析,发现OLS模型对一月期铜的套期保值效果要优于其他模型的保值效果,而ECM模型和GARCH模型在三月期铜的套期保值方面显示的效果更好。这说明在一般情况下,具有动态特征的计量模型适合于较长的期货合约,其套期保值效果更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云龙  孙伯驰  
我国期货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好时期。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亟待期货市场提供商品定价支持。基于此本文从国内与国际期货市场联系的角度出发,对上海期货交易所(S H F E)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铜期货价格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国内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也为国内学者的后续研究抛砖引玉。本文采用2005年8月至2013年9月上海和伦敦铜期货日收盘数据对上海和伦敦铜期货互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通过构建SVAR模型,更加详细的刻画了SHFE和LME价格相关结构。实证结果表明SHFE与L M E铜期货价格运动协同性提高,SHFE对LME的解释力有所提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忠  
当前学术界对近代中国标金期货市场的研究多是运用历史学和史料学的归纳总结方法,而缺少计量经济学的实证分析与检验。文章采用1921-1935年伦敦银市场和上海标金市场每日收盘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1921-1931年,伦敦银市场与上海标金市场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相互影响。检验结果表明:世界货币金本位制的放弃和南京国民政府对市场的强制干预,是导致中国国内与国外金融市场隔离的主要内外原因。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盛卫锋  张兵  谢世宏  
分析表明,2006年1月5日至2010年4月29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与伦敦金属交易所三个月期铜收盘价对数收益率一阶差分互为Granger原因,溢出指数为15.6%,说明上海期货交易所与伦敦金属交易所存在明显的收益溢出效应。进一步分解溢出指数,结果显示伦敦金属交易所在联动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溢出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上海铜期货定价的自主性逐步加强。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还无法挑战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世界铜定价中心的地位,中国还需进一步提升实力,增强国际铜定价的"话语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波  邢天才  
中国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期货交易对稳定整个金属铜期货市场,提升独立自主价格发现功能有重要促进作用。本文采用2013年12月20日至2018年5月3日中国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和伦铜、纽铜期货日收盘价数据,利用VECM模型、公共因子模型、BEKK-GARCH模型、CCC-GARCH模型,研究了沪铜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结果表明:沪铜、伦铜、纽铜期货存在协整关系;沪铜期货在连续交易制度实施后已经具备超出伦铜、纽铜期货价格发现功能,但沪铜期货与外界信息交流不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雪  王宁  
依据期货市场有效性理论,从期货与现货之间的价格引导关系、不同期货市场的价格引导关系两方面实证研究沪铜期货市场定价效率,并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G-S模型、VAR模型等计量方法,实证得出国内铜期货市场总体运行弱式有效,与国外铜期货市场保持双向引导关系但影响力不强的结论,最后结合实证研究,提出促进铜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顾琪  杨永生  
本文在现代套期保值理论基础上,参考最小化在险价值(VaR)静态套保模型,提出了基于VaR的最优动态套保模型——VaR-VEC-MGARCH(1,1)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期货与现货之间的协整关系及标的资产收益率呈尖峰厚尾、波动聚类的特征,从而更为全面、精确地估计了最优动态套保比率。在套保效果的评价方面,引入夏普比率作为套保绩效的评价指标;通过对沪铜期货市场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所提供的套保绩效远优于以最小方差(MV)为目标的OLS、ECM、MGARCH模型的套保绩效,这为套保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晓霖  蒋祥林  阳桦  
文章运用体制转换时间序列模型对上海铜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海期货市场和伦敦期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引导关系在2003年底有比较明显的变化。2003年后,伦敦铜期货市场对上海铜期货的单向引导关系开始改变,上海期货价格对伦敦期货市场的引导作用也在提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林宇  魏宇  高勇  黄登仕  
本文针对金融时间序列存在的部分典型事实,运用AR(1)-GJR(1,1)构造出铜期货条件损失的标准残差序列;针对标准残差序列近似满足i.i.d特征,运用EVT对其极值尾部建模,并测度出两个铜期货市场的动态风险;然后运用Back-Testing方法对风险测度模型进行准确性检验,最后运用Granger-Causality检验来分析铜期货市场动态风险的传导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EVT的风险测度方法能有效测度上海伦敦铜期货市场动态风险;上海伦敦铜期货市场动态风险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双向传导效应,但由伦敦向上海传递的强度大于反向强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才斌  肖荣  
在我国提倡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背景下,有效测度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平稳性检验、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上海期货交易所(沪)以及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铝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进行滚动实证比较研究。研究发现:沪铝期货市场和LME铝期货市场均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期货对现货价格均处于主导地位,但两地的价格发现功能有差别。基于国内外市场的对比,应从完善我国铝现货市场交易机制;为期货行业提供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推动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龚志勇  张立军  
借助现代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铝期货价格之间的联系以及两个市场在价格发现中的贡献份额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市场铝期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期货价格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个市场的价格信息将对另外一个相关市场的价格波动产生影响;伦敦期铝市场在国际定价中处于主导地位,上海市场的定价能力次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益  
有效市场理论是目前西方学术界在资本市场运动规律研究方面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理论,也是证券市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以我国证券市场为对象的有效性研究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对商品期货市场的有效性研究做得比较少。本文以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的金属铜期货为例,使用ADF检验对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季俊伟  傅强  张兴敏  
从行为金融学视角考察噪声交易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已成为金融微观领域的热点话题。针对沪铜期货市场,首先构建EGARCH模型度量了噪声交易,其次利用时变状态空间模型衡量了有效性,最后采用GARCH类模型从一阶矩和二阶矩角度考察了噪声交易对有效性的影响。发现:该市场渐进趋向弱式有效,过程带有鲜明的阶段特征,2013年6月上旬以前有效性较差,随后,受市场利好制度出台影响,有效性逐渐好转;长期来看,噪声交易对其有效性存在较弱促进作用,是因为噪声交易对抑制收益率波动的市场深度存在促进作用;而短期内会加剧有效进程波动,原因在于噪声交易会扩大收益率方差。总体而言,噪声交易不是沪铜期货市场无效的根本原因,交易制度很可能才是关键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