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36)
2023(12270)
2022(10337)
2021(9737)
2020(8189)
2019(19137)
2018(18845)
2017(35848)
2016(19602)
2015(22852)
2014(23318)
2013(23057)
2012(21860)
2011(19719)
2010(20497)
2009(19490)
2008(19305)
2007(18063)
2006(15876)
2005(14490)
作者
(58442)
(48611)
(48414)
(46484)
(31141)
(23461)
(22479)
(18878)
(18612)
(17936)
(16664)
(16443)
(15624)
(15406)
(15324)
(15322)
(14815)
(14317)
(14216)
(14207)
(12309)
(11943)
(11890)
(11249)
(11168)
(11126)
(11118)
(10934)
(9983)
(9844)
学科
(81449)
经济(81365)
管理(55349)
(52873)
(43460)
企业(43460)
方法(36662)
数学(31782)
数学方法(31435)
(29611)
金融(29609)
中国(29130)
(27637)
银行(27606)
(26659)
(23825)
(22608)
(20218)
地方(18566)
(17986)
贸易(17967)
业经(17758)
(17455)
(16342)
理论(15451)
(15428)
财务(15377)
财务管理(15330)
农业(14624)
企业财务(14507)
机构
大学(285386)
学院(284586)
(117320)
经济(114401)
管理(102831)
研究(96757)
理学(85746)
理学院(84732)
中国(83713)
管理学(83138)
管理学院(82596)
(61120)
(59174)
科学(56845)
(50078)
(48342)
中心(48215)
(46018)
财经(45505)
研究所(44420)
(41067)
业大(39887)
北京(39418)
农业(37901)
(37768)
(37147)
经济学(37067)
师范(36729)
(33974)
财经大学(33674)
基金
项目(172354)
科学(132770)
研究(128591)
基金(121879)
(104824)
国家(103882)
科学基金(87879)
社会(78361)
社会科(74124)
社会科学(74097)
(67537)
基金项目(63700)
教育(60624)
(56630)
自然(55567)
自然科(54276)
自然科学(54260)
编号(54239)
自然科学基金(53286)
资助(51989)
成果(46316)
重点(39216)
课题(38499)
(38331)
(37326)
(35607)
(33851)
大学(33636)
创新(33322)
教育部(32954)
期刊
(136851)
经济(136851)
研究(91314)
中国(65235)
(48676)
(47764)
金融(47764)
(44198)
学报(43989)
管理(38281)
科学(38186)
教育(36036)
大学(33411)
学学(30872)
农业(28449)
技术(26652)
财经(23898)
经济研究(21533)
业经(21247)
(20518)
问题(17974)
(16691)
图书(16267)
国际(16086)
理论(15527)
(15361)
技术经济(14364)
实践(14008)
(14008)
(13702)
共检索到461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卫锋  黄海林  
文章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特征与内涵入手,分析了期货市场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作用。期货市场的发展能够强化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特征,而且在现代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内涵由资金中心转变为定价中心的历史背景下,具有价格发现这一基本功能的期货市场的发展有助于上海获取定价权,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尹仲胜  陈湛匀  
期货市场具有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功能,它在推动经济市场化和参与国际竞争中具有重要作用。借鉴新加坡、法兰克福、香港这三个新兴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经验,期货市场应该成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突破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谭军  张灿  
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经验来看 ,期货市场对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意义非常重大 ,无论是传统的国际金融中心 ,还是新兴市场的国际金融中心 ,期货市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上海目前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过程中 ,遇到了一些一时难以解决的瓶颈。因此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应该另辟蹊径 ,以商品期货为突破口。上海的期货市场已经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条件 ,将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欣欣  储伟  
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上海金融市场的资源聚集和辐射效应持续增强,各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度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由于金融市场内在运行机制和外在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多种金融市场风险也开始逐步集聚和暴露。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构建市场风险管理机制,在金融市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中,随着风险来源的增多和叠加、风险破坏力的集中释放以及转化为金融危机概率的提升,目前可控、潜在的市场风险就有可能发生趋势性转变。本文以研究上海金融市场风险为出发点,在深入分析当前潜在市场风险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机制的初步设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蒲小川  
本文在分析资本市场深化与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规律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指出在国内国外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顺势大力推动资本市场深化对宏观经济稳定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还就上海如何发展资本市场,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吕炳斌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国家战略,需要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和法制协调。在法制建设上,目前上海市已经展开地方立法。借鉴国际经验,为推进我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必要以全国性立法的形式颁布纲领性、框架性法律,上海市人大或政府再进行相关的立法,具体实施相关监管措施、鼓励措施、限制措施等。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需要相应的法律政策支持,我国的相关金融立法也有必要进行制度创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梁德明  
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由来已久;公民喜欢国家强盛,但却普遍厌恶政府软弱或行政权力无从节制;发展中国家同时面临经济发展双重失衡压力,在起飞阶段往往表现出强政府弱市场格局,很容易发生权力滥用和失衡;市场和政府边界是动态微调中的一个带状区域;"两个中心"建设亟须向政府-法治化社会-市场三极平衡的治理模式过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刚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启动十五年来,虽然成效显著,但对其进程的判断仍然是模糊的。本文通过对影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进程的经济因素、金融因素、政治因素和综合因素四个变量指标体系的国际比较,发现上海作为国内金融中心虽然地位基本稳固,但与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尚存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金融部门产值较低、金融市场结构急需优化、金融衍生商品交易规模有待提高、金融人才资源密度和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以及缺乏宽松而又严格的法规体系等方面。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分阶段目标体系和相应举措。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韩汉君   王玉  
打造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金融强国之“强”,既是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之“强”,也体现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之“强”。以此为导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始终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充分利用上海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基础,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未来发展中,为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积极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推动离岸金融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循序渐进加强离岸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强化金融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开发和跨境互联互通建设,以此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水平并向更高能级的国际金融中心迈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课题组  
良好的金融生态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通过对上海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以及上海金融资源集聚程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具有相对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适合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但是与世界上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上海又具有明显差距。主要原因是我国金融体系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金融创新不足、金融市场不成熟、金融文化缺失、金融及相关法律不健全等问题。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有强大的经济总量、健全的法律信用制度、发达的配套专业服务等基础环境,以便利金融机构的生存,促进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集聚。 改善金融生态.一方面要完善金融业自身的经营和运作机制,强化市场约束,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调动各方力量,努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兰华  
目前,全球各大国际金融中心如美国纽约和芝加哥、英国伦敦、新加坡、澳大利亚悉尼等都把电力金融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与壮大的重要支点,开展并壮大电力金融及产品衍生品业务,取得了良好成效和可供借鉴的经验。上海要建成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理应有电力金融的一席之地,不应缺少电力金融这一环。然而,目前关于电力金融的市场研究,国内几乎属于空白。因此在总结各国电力金融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东风,尽快谋划上海电力金融市场建设,探索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适应的电力金融市场发展模式,研发满足电力市场多样化需求的期货、期权与远期合约等电力金融产品,搭建规范运行与防控风险的制度框架就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豫  
本文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应当把握的若干重点,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实现人民币基本国际化的主要标志和战略措施,提出了近期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