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92)
- 2023(6474)
- 2022(5274)
- 2021(5055)
- 2020(3859)
- 2019(9283)
- 2018(8760)
- 2017(17124)
- 2016(9408)
- 2015(10851)
- 2014(10642)
- 2013(10608)
- 2012(9351)
- 2011(8092)
- 2010(8317)
- 2009(8038)
- 2008(8500)
- 2007(8160)
- 2006(7356)
- 2005(6996)
- 学科
- 管理(43735)
- 业(39517)
- 企(37582)
- 企业(37582)
- 济(36839)
- 经济(36802)
- 财(20890)
- 方法(18897)
- 数学(16123)
- 数学方法(16062)
- 务(16047)
- 财务(16024)
- 财务管理(15991)
- 企业财务(15368)
- 贸(12560)
- 贸易(12551)
- 易(12375)
- 出(11073)
- 制(11018)
- 业经(9106)
- 中国(8949)
- 农(8626)
- 银(7979)
- 银行(7979)
- 口(7944)
- 出口(7942)
- 出口贸易(7942)
- 行(7374)
- 融(7168)
- 金融(7167)
- 机构
- 学院(131786)
- 大学(130973)
- 济(57394)
- 管理(57070)
- 经济(56163)
- 理学(46556)
- 理学院(46189)
- 管理学(45865)
- 管理学院(45574)
- 研究(37174)
- 中国(36350)
- 财(34158)
- 京(27379)
- 财经(25561)
- 经(23211)
- 江(21153)
- 财经大学(19132)
- 中心(18649)
- 科学(18015)
- 所(17731)
- 经济学(17718)
- 北京(17539)
- 州(16968)
- 商学(16922)
- 商学院(16771)
- 经济学院(16038)
- 研究所(14904)
- 农(14372)
- 公司(14345)
- 融(14016)
- 基金
- 项目(75805)
- 科学(60414)
- 研究(58355)
- 基金(56469)
- 家(47035)
- 国家(46616)
- 科学基金(41696)
- 社会(37813)
- 社会科(36068)
- 社会科学(36056)
- 基金项目(29306)
- 省(28033)
- 教育(27146)
- 自然(26278)
- 自然科(25604)
- 自然科学(25601)
- 自然科学基金(25197)
- 资助(24121)
- 编号(23838)
- 划(23221)
- 成果(19332)
- 部(17900)
- 重点(16346)
- 教育部(16225)
- 性(16076)
- 人文(16035)
- 创(15908)
- 课题(15846)
- 项目编号(15577)
- 制(15543)
共检索到219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豆建民 李人华
资产管理公司目前从债转股企业退出的途径包括债转股企业回购股权、公开发行上市流通和向境内外投资者转让股权,这三大退出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问题、障碍或局限性。本文认为,债转股股权可以尝试采用期权转让方式, 实现资产管理公司的顺利退出。
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 债转股 期权转让方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大哲
不良资产对一国的金融体系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为处置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资产管理公司应运而生。作为任务明确的特设机构,各国的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任务基本结束后,往往会被要求关闭、转型或者合并,其中的背景和过程很值得研究。本报告从美国、瑞典、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几个样本国家资产管理公司实际案例入手,对影响转型、退出机制选择的各类要素作了汇总,并针对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实际和机构运作现状,提出了针对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发展与分类改革建议。
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 不良资产市场 转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长学 石召奎
资产管理公司是为处置银行大量不良资产而设立的专门机构 ,通常都是阶段性的机构 ,建立良性循环的退出机制是其运作成功的基础和保障。资产管理公司适时退出的主要方式有上市退出、股权回购、股权转让、损失核销和直接出售等。目前 ,退出机制的实现问题还受来自于经济成本、股权转让、法律法规、道德风险等诸多障碍和不确定因素制约 ,为此 ,应尽快完成对企业的产权和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造 ,完善中介机构 ,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加强硬、软件建设和金融监管 ,探索多元化的退出方法。
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 退出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世建 黄益新
在债转股过程中 ,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选择封闭型或开放型的退出方式。本文主要通过比较分析 ,阐述了开放型的退出方式对降低银行的金融风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搞好债转股工作具有更明显的效果 ;并在小结中简述了开放型退出方式的可行性及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郑可 郑晓齐
风险投资退出渠道不畅和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不完善 ,已经成为制约处于初创阶段的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于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的比较分析 ,探讨了目前我国风险投资退出可以采用的主要现实途径 ,并指出拓宽并购渠道、完善退出机制是我国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核心环节。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退出渠道比较 退出现实途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方永恒 张瑞
随着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推进,退出方面的问题日渐凸现,这显然不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在剖析我国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的实践中,发现普遍存在着政府与住户间信息不对称、退出监管主体设置不具体、惩罚力度轻、激励效应缺乏等问题。通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的现状,提出了建立个人信用档案、设立多部门联审机制及专门的退出管理机构、完善立法制度、实施购房优惠措施等对策,以期为实现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有效退出提供参考。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退出机制 中低收入家庭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光灿 汤海燕 黄静
通过对上海廉租住房家庭的特征及退出行为分析,发现家庭成员中有大病、年老或其他丧失劳动能力的廉租住房家庭退出的可能性小,需要长期依赖住房保障,而大家庭、婚姻稳定家庭和居住在中心城区的家庭退出保障的概率较高。同时,保障补贴数额越大的家庭退出的可能性越小,并存在一部分家庭有青壮年就业人口,可以通过就业提高收入但却不工作的现象,说明廉租住房领域存在福利陷阱问题。因此,应通过完善住房保障方式、制定合理的保障水平、促进廉租住房家庭就业等方法减少福利陷阱。
关键词:
廉租住房 住房保障 福利陷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海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立 孟韬 姜春海
中国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数目众多 ,较多企业同时面临资源枯竭和体制转换双重困难。这类企业的顺利退出是世界性的难题 ,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本文根据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并结合阜新矿业集团等企业的实践 ,系统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障碍的种类和退出途径的选择 ,试图理清逻辑思路 ,为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
资源枯竭 国有企业 退出障碍 退出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保海 张会萍
促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是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考察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的变迁史,经历了从私有到公有,从任意流转、限制流转再到今天的鼓励退出四个阶段。目前农村宅基地退出还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少宅基地流转平台,宅基地退出缺乏激励机制,农民宅基地腾退意愿不强,利益分配不明等因素。促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必须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构建宅基地流转平台,制定合理的宅基地退出激励机制,增加农民非农经济收入等。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有偿退出 困境与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景兰
债转股是我国为化解金融风险、盘活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脱困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在对目前债转股给国企带来的积极效应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实现资产管理公司股权退出和国有企业重组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债权转股权 国有企业 重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齐殿伟 李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