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28)
- 2023(7220)
- 2022(6082)
- 2021(5876)
- 2020(4997)
- 2019(11849)
- 2018(11411)
- 2017(21717)
- 2016(11756)
- 2015(13749)
- 2014(13321)
- 2013(13690)
- 2012(12812)
- 2011(11573)
- 2010(11457)
- 2009(10884)
- 2008(11022)
- 2007(9768)
- 2006(8599)
- 2005(7918)
- 学科
- 济(55959)
- 经济(55905)
- 管理(44252)
- 业(37886)
- 企(32454)
- 企业(32454)
- 方法(30848)
- 数学(28061)
- 数学方法(27967)
- 财(17305)
- 中国(16540)
- 贸(12481)
- 贸易(12470)
- 易(12237)
- 农(12081)
- 制(11849)
- 务(11111)
- 财务(11090)
- 财务管理(11063)
- 企业财务(10598)
- 银(10176)
- 银行(10170)
- 业经(9969)
- 行(9614)
- 融(9141)
- 金融(9141)
- 划(8796)
- 策(8747)
- 农业(7842)
- 体(7462)
- 机构
- 大学(172269)
- 学院(167144)
- 济(83142)
- 经济(81824)
- 管理(70056)
- 理学(58949)
- 理学院(58366)
- 管理学(57937)
- 管理学院(57570)
- 研究(57486)
- 中国(50357)
- 财(39948)
- 京(36661)
- 财经(31363)
- 科学(29237)
- 经(28993)
- 经济学(27815)
- 所(27501)
- 中心(27118)
- 经济学院(25257)
- 研究所(24665)
- 江(23828)
- 财经大学(23799)
- 北京(23734)
- 农(21628)
- 院(20428)
- 商学(19738)
- 商学院(19563)
- 业大(19445)
- 范(18853)
- 基金
- 项目(106300)
- 科学(86032)
- 基金(82677)
- 研究(79188)
- 家(70919)
- 国家(70423)
- 科学基金(61438)
- 社会(54716)
- 社会科(52186)
- 社会科学(52175)
- 基金项目(42345)
- 自然(37505)
- 自然科(36708)
- 自然科学(36699)
- 教育(36589)
- 自然科学基金(36151)
- 省(35902)
- 资助(35578)
- 划(31521)
- 编号(29123)
- 部(26783)
- 国家社会(24614)
- 成果(24411)
- 教育部(24022)
- 中国(23621)
- 重点(23580)
- 人文(22543)
- 创(21934)
- 发(21718)
- 大学(21305)
共检索到262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醋卫华
文章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在实施股票期权激励中管理层的择机行为。研究发现:(1)区间定价样本择机授予期权以降低行权价格;(2)区间定价样本与单日定价样本在定价基准日之后均择机披露利好消息以提高期权价值;(3)当管理层权力较大、公司治理水平较低、最终控制人性质为国有时,管理层同时发生择机授予期权与择机披露信息行为的概率较高,而无形资产占比和公司规模则会降低管理层同时发生以上两种择机行为的概率。文章的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已有文献对管理层择机行为的研究成果,而且对于有效推行管理层期权激励计划以及抑制管理层择机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期权激励 择机 管理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成 郝海宇
我国学者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股权结构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它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上,文章采用创新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提出了管理层激励、股权结构与创新绩效的假设模型,以2004—2014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际数据,应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管理层激励、股权结构与创新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对民营企业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经营管理决策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梁彤缨 雷鹏 陈修德
基于2009-2012年中国工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激励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与企业研发效率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货币薪酬激励对企业研发效率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1)股权激励与研发效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并未受到所有制性质的显著影响,相对的,薪酬激励对企业研发效率的负面影响在国有控股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2)无论是股权激励还是薪酬激励,其与企业研发效率的关系均会因企业所在行业特征的不同而表现出显著的差异;(3)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未受到区域市场化程度的制约,而位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区域的企业,其薪酬激励对企业研发效率的负面影...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邵军 刘志远
本文利用2001-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与管理层激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现金薪酬水平与公司价值负相关,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是非线性关系,激励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多元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不显著。当控制了影响多元化的公司内部因素后,我们发现国有股占主导地位的公司,多元化程度与现金薪酬之间是负向关系;多元化程度与管理层持股比例之间是正向关系。多元化程度与在职消费正相关。多元化决策是管理当局希望从多元化中获取更多的剩余收益和隐性的私人利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璇 熊婷
本文以2010—2012年深市电子通讯行业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了声誉激励、管理层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声誉激励对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声誉激励越强,企业绩效越高;管理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声誉激励对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起正向的调节作用,表明声誉激励越强的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越明显。
关键词:
声誉激励 管理层持股 企业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沙 郑钰佳
本文选取2008-2013年802家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管理层激励、产权性质与成本粘性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管理层薪酬激励与企业成本粘性显著负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与成本粘性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同时,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管理层激励对成本粘性的影响也不同,相对于非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对国有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更显著;相对于国有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对非国有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
管理层激励 成本粘性 制造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强国令
本文从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来考察国内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效应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管理层股权激励显著提高了公司绩效,但在不同产权性质公司中激励效果不同:非国有控股公司表现为利益趋同效应,股权激励降低了代理成本,改善了公司绩效;而国有控股公司表现为利益壕沟效应,股权激励对代理成本和公司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控股公司内部人控制、管理层权力过大是股权激励效应弱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利益趋同 利益壕沟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王君彩 马施
文章以代理理论为基础,实证检验了不同控制权性质下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发现无论是国有控股公司还是非国有控股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和管理层薪酬均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但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而言,提高管理层持股比例对国有控股公司业绩更为敏感。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强国令
本文从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角度研究管理层股权激励有效性及内在机理。以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为结构断点进行Chow检验,发现股权激励治理效应回归方程在2003—2009年全样本期间发生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股权分置改革改善了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减少了过度投资。进一步研究表明,股权分置制度变迁对国有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效应影响显著,缓解了公司代理问题,但是对非国有公司没有显著影响。上述研究对于解决国有公司过度投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激励 过度投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强国令
本文基于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视角,通过考察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检验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有效性及内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显著改善了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降低了因管理层自利行为而导致的过度投资。此外,有微弱的证据表明,股改后国有公司管理层的股权激励缓解了公司投资不足。上述研究对解决由公司内部人控制而产生的投资过度及投资不足等代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从制度层面研究公司投资行为和治理机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倪小雅 戴德明 张东旭
从内部视角对股权激励经济后果的已有研究并未提供一致的结论,且新兴市场中股权激励与审计收费的关系是一个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以2003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的方法,研究股权激励与审计收费定价的关系。不同于基于美国等发达资本市场数据的结果,研究发现:在我国,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实验组公司的审计收费要比控制组公司更低,且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在实施后的审计收费比实施前更低,审计收费降低的程度与股权激励强度成正比,支持了最优契约假说。该结论受管理者权力的影响而存在差异,较高的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审计收费 管理层权力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倪小雅 戴德明 张东旭
从内部视角对股权激励经济后果的已有研究并未提供一致的结论,且新兴市场中股权激励与审计收费的关系是一个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以2003~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的方法,研究股权激励与审计收费定价的关系。不同于基于美国等发达资本市场数据的结果,研究发现:在我国,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实验组公司的审计收费要比控制组公司更低,且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在实施后的审计收费比实施前更低,审计收费降低的程度与股权激励强度成正比,支持了最优契约假说。该结论受管理者权力的影响而存在差异,较高的管理层权力削弱了股权激励与审计收费的关系。研究结果丰富了相关文献,表明股权激励在我国有着积极正面的作用。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审计收费 管理层权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娜
笔者以新会计准则实施后2007年~200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业绩预告误差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如果实际盈余低于业绩预告值,那么管理层更可能进行盈余管理使对外披露的会计盈余与之前披露的业绩预告值一致。研究还发现,自愿披露业绩预告、在会计年度结束后披露业绩预告和预告乐观的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迎合"业绩预告值而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更高。为提高业绩预告信息的可靠性,应完善证券欺诈民事责任制度,并加强监管部门和交易所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监管。
关键词:
业绩预告误差 盈余管理 随意性应计利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肖淑芳 张晨宇 张超 轩然
本文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以来沪深两市首次披露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单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研究了股权激励计划公告日前经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计划公告日前的三个季度,经理人通过操纵"操纵性应计利润"进行了向下的盈余管理,公告日后盈余存在反转现象;但是,并没有显著的证据表明经理人在股权激励计划公告日前通过操纵"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何凡
本文以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股权激励制度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提高激励股权数量的意愿可能诱发股权激励实施前严重的盈余管理;股权激励模式会对实施股权激励后的盈余管理产生显著影响,实行业绩股票模式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比实行非业绩股票模式时的盈余管理更加严重;行权时长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性质也是影响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