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85)
2023(9655)
2022(8721)
2021(8264)
2020(6962)
2019(16172)
2018(16184)
2017(31753)
2016(17323)
2015(19652)
2014(19606)
2013(19452)
2012(17673)
2011(15785)
2010(15721)
2009(14383)
2008(14057)
2007(12178)
2006(10700)
2005(9437)
作者
(49852)
(40860)
(40484)
(38842)
(26234)
(19612)
(18466)
(16161)
(15546)
(14738)
(14174)
(13631)
(12778)
(12755)
(12503)
(12440)
(12242)
(12213)
(11601)
(11548)
(10190)
(9916)
(9763)
(9338)
(9169)
(9073)
(9055)
(8986)
(8164)
(8071)
学科
(66778)
经济(66695)
管理(52134)
(49542)
(42531)
企业(42531)
方法(32202)
数学(27453)
数学方法(27067)
(18112)
(17754)
中国(16772)
(15377)
业经(15322)
地方(13348)
(12428)
理论(12422)
财务(12364)
财务管理(12340)
(12084)
(12011)
贸易(12007)
农业(11763)
企业财务(11697)
(11675)
(11648)
技术(10883)
环境(10681)
教育(10454)
(9746)
机构
大学(244939)
学院(243375)
管理(101013)
(91997)
经济(89784)
理学(87755)
理学院(86821)
管理学(85333)
管理学院(84906)
研究(77518)
中国(57219)
(52596)
科学(49405)
(42568)
(38744)
业大(36139)
(36090)
研究所(35170)
中心(35133)
(34637)
财经(34402)
北京(33619)
(33026)
师范(32787)
(31139)
(28875)
(28285)
农业(28023)
师范大学(26545)
经济学(26014)
基金
项目(167717)
科学(131485)
研究(124669)
基金(120800)
(104151)
国家(103245)
科学基金(89145)
社会(76322)
社会科(72118)
社会科学(72096)
(65687)
基金项目(64976)
自然(58883)
自然科(57467)
自然科学(57455)
教育(57118)
自然科学基金(56388)
(55112)
编号(52292)
资助(49902)
成果(42517)
重点(36865)
(36622)
课题(35276)
(34924)
(34770)
项目编号(32655)
创新(32200)
科研(31953)
教育部(31507)
期刊
(101263)
经济(101263)
研究(72349)
中国(42168)
学报(36951)
管理(36469)
科学(34408)
(32640)
(32226)
教育(29401)
大学(27776)
学学(25851)
农业(23021)
技术(20982)
(19042)
金融(19042)
业经(17330)
财经(16119)
经济研究(15132)
图书(15006)
(13525)
问题(13443)
理论(13419)
实践(12491)
(12491)
科技(12092)
技术经济(11881)
(11123)
现代(11070)
情报(10887)
共检索到348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美华  
基于证券投资者的投资需要,借助于数理统计方法发展起来的期权定价模型,无法避免主观估计的影响,所确定的估价金额与会计计量中的公允价值在内在要求上存在一定差距。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公允性"、"现时性"和"估计性",从中可得出结论:期权的公允价值应该只包括相当于其内在价值的部分,对于因期权标的物未来价值不确定所带来的风险价值部分,可通过报表附注的形式予以充分披露。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吕沙  李洋  
文章在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和计量方法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蒙特卡罗——未来现金折现法"以期能更为精确地计量公允价值,进而提高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信息质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陆宇建  张继袖  刘国艳  
本文首先探讨了公允价值会计产生的背景是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经济的虚拟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然后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公允价值的“估计”性质,认为公允价值实际上不是“价值”,而是价格,是对价值的点估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公允价值的统计学特征,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是价格变动的集中趋势,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完整的,因此,在财务报告中还必须披露价格变动离中趋势的信息,如价格变量的概率分布或概率密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鹏飞  
公允价值本质上应该是指资产或负债的内在价值,但公允价值理论上完美无缺,实务操作上则颇为无奈,因此只能以市场价格或估值代替。在市场有序与理性的情况下,两者基本一致;若市场无序或受操控,则会出现公允价值不公允的情况,并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对此,本文提出了严格界定公允价值的概念与实施、改进披露思路、改善应用基础与加强培训教育等若干对策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小舟  吴伟  
自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公允价值会计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争议,特别是遭到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界的强烈反对。以美国银行业协会(ABA)、国际金融协会(IIF)为代表的反对者们认为,在不断下跌的市场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某些金融资产,造成投资者更糟糕的未来预期,从而对市场持续失去信心,加剧或放大了美国次贷危机及世界性的金融海啸,应当暂停取消公允价值会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世驰  陈炳辉  
公允价值的实质是客观价值 ,公允价值会计在本质上是强调对资产客观价值的计量。在资产计价究竟是价值还是价格的问题上 ,价值计量与价格反映并不矛盾。从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以来 ,资产计价就是价值计量 ,而价值计量的结果是价格。对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是资产的现行市价。公允价值会计的真正创意有两点 :一是资产计价必须坚持客观价值计量 ,价格要能真正反映资产客观价值 ;二是资产计价必须立足于现在时点 ,坚持动态的反映观。公允价值会计是会计反映从静止观点向运动观点转变的开始 ,是科学的会计反映观的开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治安  任世驰  
美国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甚至错误,表现在公允价值定义与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冲突、价值与价格混淆、对公允价值的本质认识不准确、计量重点把握不当、公允价值理论体系混乱复杂等多个方面。美国公允价值研究的真正突破表现在:(1)对公允价值可靠性认识态度发生了悄然转变;(2)明确提倡价值计量,为澄清价值计量属性和货币计量单位提供了契机;(3)提出了后续计量概念,这是会计动态反映观的开始。这三个方面的突破,实际上暗示了公允价值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突破点。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冬  孔小文  
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新准则的创新。基于决策有用观,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偏爱主要来自于它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由于公允价值是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所以其决策价值要明显优于历史成本。但在我国现阶段运用公允价值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魏东兵  
公允价值的运用是我国会计国际趋同迈出的实质性一步,是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本文根据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情况指出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情从市场运行环境、审计监管、中介评估、人员素质和会计理论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公允价值提供更好的运用环境,保障公允价值在资本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发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财务会计的许多理论和方法都是围绕会计计量开展讨论的。公允价值作为一种重要的会计计量属性,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被引入会计领域,经过40多年的研究和完善,国际上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是学术界、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剧烈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息过。尤其是在我国,由于受客观市场环境的限制,公允价值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先后经历了首次应用、停用、重新应用三个阶段。回顾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及发展的历程,探讨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中面临的问题,找出应对的措施,对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冯旭  
一、引言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的一种计量模式,相比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其在理论上能够在财务报表框架中为使用人提供更多决策时所需要的信息,因此,一直以来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职业界人士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之所以是"追求的目标",是由于在会计实务操作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卢永华  杨晓军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建湘  曾胜  
随着会计计量理论的发展,会计的计量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为了顺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计量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相关内容,以公允价值的本质及现实运用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公允价值的本质特征、优缺点及现实运用中的难点,并对公允价值计量在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郭永清  屈梅英  
一、公允价值的计价技术在确定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时,按照符合公允价值交易的条件是否已经发生可分成两种情况:一是确定情况下的公允价值计量,是指符合公允价值交易条件的交易已经发生;二是符合公允价值交易条件的交易尚未发生,这时就需要对公允价值进行估计。由于公允价值是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进行的评价,所以即使是采用估计的方法也应该是尽可能多的采用市场因素,少用估计和假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