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6)
2023(11082)
2022(9138)
2021(8353)
2020(7205)
2019(15766)
2018(15582)
2017(30113)
2016(16154)
2015(17833)
2014(17174)
2013(16896)
2012(15181)
2011(13446)
2010(13816)
2009(13542)
2008(13857)
2007(12808)
2006(11410)
2005(10749)
作者
(43676)
(36717)
(36570)
(34494)
(23581)
(17288)
(16294)
(13872)
(13752)
(13299)
(12448)
(12267)
(11973)
(11736)
(11513)
(10954)
(10924)
(10683)
(10485)
(10461)
(9024)
(8944)
(8754)
(8500)
(8326)
(8287)
(8131)
(8029)
(7220)
(7136)
学科
(86967)
(82901)
企业(82901)
管理(73986)
(69350)
经济(69231)
(30089)
方法(29098)
业经(28167)
(23394)
财务(23377)
财务管理(23354)
(22655)
企业财务(22264)
数学(20921)
(20834)
数学方法(20792)
技术(19835)
农业(16372)
中国(16036)
(15880)
(14934)
(14812)
体制(14167)
理论(13848)
技术管理(13757)
(12960)
企业经济(12633)
经营(12558)
(11701)
机构
学院(232689)
大学(226818)
(101457)
经济(99653)
管理(98356)
理学(83935)
理学院(83247)
管理学(82427)
管理学院(81970)
研究(68701)
中国(57799)
(53491)
(46091)
财经(41050)
(37146)
(36901)
科学(36706)
(34458)
(32963)
中心(31845)
经济学(30281)
财经大学(30200)
业大(29686)
商学(29273)
商学院(29015)
(28773)
北京(28707)
研究所(28651)
经济学院(27204)
农业(26749)
基金
项目(144062)
科学(117276)
研究(109598)
基金(107213)
(90370)
国家(89529)
科学基金(80731)
社会(72883)
社会科(69244)
社会科学(69230)
(57662)
基金项目(56596)
自然(50837)
自然科(49780)
自然科学(49767)
教育(49491)
自然科学基金(49032)
(46013)
编号(42968)
资助(42486)
(37257)
(35344)
(34473)
成果(34302)
创新(33686)
(32497)
重点(31511)
(30151)
国家社会(30112)
课题(29421)
期刊
(120188)
经济(120188)
研究(71311)
中国(48780)
(48502)
管理(45661)
(33800)
科学(28699)
学报(26994)
(26334)
金融(26334)
农业(22781)
大学(22492)
技术(22409)
财经(21874)
业经(21526)
学学(21512)
教育(20198)
(18775)
经济研究(18441)
财会(14925)
问题(14798)
(14767)
技术经济(14517)
会计(13090)
现代(12657)
科技(11923)
商业(11690)
(11324)
世界(11239)
共检索到360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风云  赵静梅  
期权、期股具有整合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的功能 ,但在现实中 ,其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无论是从把对企业家的激励同企业资本增值紧密地、直接地联系起来的角度看 ,还是从企业家的职业化、市场化的趋势看 ,在我国采用期权、期股方式构建对企业经营者的新的激励机制 ,其改革方向都是正确的。但是 ,由于国有企业面临的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特殊矛盾 ,对企业经营业绩及其成因难以作出科学评估的现实困难 ,使得对企业经营者实施期权、期股激励还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 ,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洪力  
股票期权具有整合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的功能 ,但在现实中 ,其能否发挥作用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应该在股票期权的含义、作用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我国目前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炎章  金加铜  
实施以“股权”为核心的长期激励机制适应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 ,是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激励机制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推动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股票期权制 ,必须改善企业内、外部环境 ,并解决现有的诸多技术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晓芳  顾少波  黄欣  
股权激励是完善企业长期激励机制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我国自 90年代开始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在国内开始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时至今日 ,在激励方式和效果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实践中 ,股权激励的具体方式非常繁多 ,容易引起混淆。因此 ,本文对股权激励中的员工持股计划、经理层持股及股票期权三种主要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研究 ,为股权激励的具体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火弟  蒲勇健  
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并不高,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并没有国际竞争力。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面对国内外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如何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许志勇   王瑾   张娜   韩炳  
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资产结构配置,高质量的资产结构配置是企业创新驱动的基石。然而,当前许多企业资产结构错配严重制约企业技术创新。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工具变量、系统GMM及PSM-DID等方法,考察企业资产结构错配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及激励机制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资产结构错配显著抑制了企业的探索式创新,对开发式创新的负向影响不显著。上述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调节效应显示,高管股权激励缓解了资产结构错配对探索式创新的抑制作用,高管晋升激励和高管薪酬激励则加剧两者之间的抑制作用。高管薪酬激励和研发薪酬激励缓解了资产结构错配对开发式创新的负向影响,高管晋升激励则加剧两者之间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资产结构错配促进了平衡式双元创新,抑制了组合式双元创新。资产结构错配对制造业、专精特新、重资产和低研发强度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抑制作用更大,对非制造业、非专精特新企业、国有企业以及轻资产企业开发式创新的影响更明显。研究结论为有效化解资产结构错配、优化企业激励机制、提升企业双元创新水平提供经验证据。 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资产结构配置,而高质量的资产结构配置是企业创新驱动的基石。然而,当前许多企业的资产结构错配问题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工具变量、系统GMM及PSM-DID等方法,深入考察企业资产结构错配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及激励机制的调节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振永  党兴华  
技术创新对推动企业及产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我国企业目前的状况看,技术创新水平并不高,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并没有国际竞争力。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我国已经正式加入WTO,国内外的竞争将日益激烈,如何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静  
为了理顺委托代理关系,达到对经理人的长期激励效果,期权曾受到国内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推崇。但是由于期权本身的缺陷和环境因素的制约,在实施中却遇到了诸多问题。针对问题如何改进,在当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期权的实施情况,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补充完善了一些分析模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金雪军  余津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毛艳华  
股票期权是欧美经济中常见的一种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它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有利于低成本激励,有利于降低代理费用,有利于矫正员工短视心理。但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实施碰到股票来源问题、约束监督机制问题、业绩评价机制问题和人才市场问题等制度性障碍。因此,从目前国情出发,从实施股票期权的技术条件和制度条件来看,股票期权最适合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东  柴慧敏  
运用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构建了制造企业与服务中介合作服务创新的激励机制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双方的知识共享水平、努力水平对服务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契约一旦被设定,双方的努力水平为均衡解下的努力水平;双方的努力水平、知识共享水平和服务创新质量都随着激励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但激励系数的增大并不总会使制造企业收益增大,制造企业收益在激励系数临界值处达到最大值,超过临界值后会随着激励系数的增大而下降;双方的知识共享程度的增大会使服务创新质量和系统收益增大。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相关结论。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叶华  
一、我国企业高管薪酬激励状况分析企业高管层的激励机制中最重要的是高管的薪酬激励。目前有按地区工资和行政级别;年薪制和高管持股等形式。有学者研究发现,我国在对高管层薪酬激励中存在以下问题:(1)薪酬激励强度不平衡。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虞群娥  
从 2 0世纪 3 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首创人力资本概念半个多世纪以来 ,人力资本的激励问题已成为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认为 ,人力资本的经济特征 ,决定了人力资本对个人功利性货币、非货币收入追求的无可争议性 ;结合中国金融企业面对WTO的人才战略 ,笔者认为应从薪酬机制、荣誉机制、竞争机制、感情机制四个方面来设计中国金融企业人力资本有效激励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