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35)
- 2023(12881)
- 2022(10459)
- 2021(9514)
- 2020(7752)
- 2019(17353)
- 2018(17089)
- 2017(33124)
- 2016(17512)
- 2015(19387)
- 2014(19524)
- 2013(19548)
- 2012(18263)
- 2011(16531)
- 2010(17230)
- 2009(16379)
- 2008(16720)
- 2007(15375)
- 2006(14087)
- 2005(13195)
- 学科
- 业(88407)
- 济(87095)
- 经济(86982)
- 企(69239)
- 企业(69239)
- 管理(61001)
- 农(46384)
- 业经(31379)
- 农业(31227)
- 方法(30584)
- 中国(26327)
- 财(24733)
- 数学(22036)
- 数学方法(21898)
- 地方(20885)
- 制(20031)
- 务(17994)
- 财务(17978)
- 财务管理(17955)
- 技术(17842)
- 企业财务(16998)
- 银(16635)
- 银行(16626)
- 策(16385)
- 行(16096)
- 理论(15411)
- 融(15352)
- 金融(15352)
- 和(14788)
- 贸(14787)
- 机构
- 学院(265726)
- 大学(256256)
- 济(119169)
- 经济(116963)
- 管理(108317)
- 理学(91541)
- 理学院(90692)
- 管理学(89704)
- 管理学院(89203)
- 研究(86049)
- 中国(74048)
- 财(56387)
- 农(54108)
- 京(53797)
- 科学(47783)
- 财经(43536)
- 江(43075)
- 所(42650)
- 农业(40754)
- 中心(40675)
- 经(39345)
- 业大(38898)
- 研究所(37670)
- 经济学(35241)
- 州(34163)
- 北京(34014)
- 范(31713)
- 经济学院(31693)
- 财经大学(31559)
- 经济管理(31481)
- 基金
- 项目(162682)
- 科学(130784)
- 研究(125627)
- 基金(118515)
- 家(99988)
- 国家(98852)
- 科学基金(87423)
- 社会(83889)
- 社会科(79141)
- 社会科学(79123)
- 省(66075)
- 基金项目(62532)
- 教育(54771)
- 自然(52748)
- 划(52362)
- 编号(52164)
- 自然科(51549)
- 自然科学(51540)
- 自然科学基金(50677)
- 资助(47044)
- 成果(41002)
- 发(40741)
- 业(37540)
- 创(36935)
- 部(36267)
- 重点(35464)
- 课题(35001)
- 国家社会(34440)
- 发展(34047)
- 创新(33607)
- 期刊
- 济(150037)
- 经济(150037)
- 研究(83245)
- 中国(58013)
- 农(57800)
- 财(44916)
- 管理(43128)
- 农业(38586)
- 融(35466)
- 金融(35466)
- 科学(34866)
- 学报(32544)
- 业经(31008)
- 大学(26842)
- 学学(25777)
- 技术(24536)
- 教育(23705)
- 财经(21914)
- 经济研究(21145)
- 业(19889)
- 问题(19693)
- 经(18839)
- 技术经济(16130)
- 农村(15188)
- 村(15188)
- 世界(15131)
- 农业经济(14659)
- 商业(13911)
- 现代(13840)
- 经济问题(13760)
共检索到422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渊
期望效用和保险理论的发展对农业保险有重要启示。一方面,人们在风险环境中的决策存在不对称性,非期望效用理论的发展使我们能够进一步明确农业保险的适用范围。另一方面,保险作为合作博弈,帕累托改进的利益在双方之间的分配机制、农业保险定价问题影响到市场形成和发展。本文提出两个简单定理。最后回顾了国际农业保险的最新发展趋势:MPCI的广泛运用、公私合营模式(PPP)、收入保险与指数保险,并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满社 丁少群
自18世纪德国的雹灾险算起,农业保险已有200年的历史。现在很多国家已把农业保险作为一项提高农业生产投资和稳定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然而,至今尚未形成多少成功的经验和理论,本文试图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实际,探讨我国农险发展的道路。 1、农业保险的效益农业保险可看作一种公共项目,其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部分,即内在效果和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肖帆 张雨辰 向伟
日本是世界上经营农业保险制度较为成功的国家,其独特的保险体系为日本农业提供了全方位的风险保障,使农业始终处于健康的发展环境中。日本农业保险政策的创新、与时俱进、"农益为上"的思想均可以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提供经验,助推我国农业现代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玉勤
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构想李玉勤市场经济发达各国,通常把农业保险与农产品价格保护和农业信贷补贴一起,作为政府保护农业的三大政策。在我国,农业保险虽然已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如何有效地发挥农业保险保护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阎建军 吴学明
<正>农业保险发展虽然形势向好、成效显著,但仍然不能满足农业强国建设提出的新要求2023年印发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我国农业保险在护航农业强、农民富和农村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数据显示,2022年农业保险保费规模1192亿元,为1.67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5.46万亿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博琛
日本是农业保险经营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目前日本的农业保险已成为日本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保障农业基础地位和稳定国内物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与日本在农业发展基础条件上具有相似性,可借鉴日本农业保险发展的有益经验,坚持政策性保险的经营理念,将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构建以农民合作组织为基础的农业保险经营体系,推动中国农业保险大跨步向前发展。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日本经验 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阮江
相互保险的自发性质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模式,尤其适合农业保险领域,相互保险是法国主要的农业保险组织形式法国为欧洲国土面积第三大、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可耕面积广阔,农产品品种多样,是世界主要农业大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作为农业风险保障体系最重要的一环,农业保险在法国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保险发展 法国安盟 相互保险组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琴英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保险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长期以来,作为政策性业务的农业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保险业务持续萎缩。借助商业保险实现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目标已无望实现,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农业保险在保障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是一个新的课题。回顾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分析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农业保险健康发展要抓紧农业保险立法、建立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体系、创新农业保险经营主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素玲
由于农业是世界公认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极差的“弱势产业”,我国又是世界公认的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对于保障农业经济的平稳发展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农业保险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应走财政支持型的农业保险发展之路。特别是要注意依照WTO的规则,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保险制度,以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华林 吴韧强
由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对世界粮食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农业保险作为应对天气灾害、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金融手段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为突破传统农业保险的困境,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办了天气指数保险以改进传统经营模式。通过对天气指数保险的发展历史、运营状况与产品特性进行系统研究,本文认为,天气指数保险对中国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应积极借鉴天气指数保险的发展经验,将天气指数保险作为农业保险的补充形式,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天气指数保险在中国发展。
关键词:
天气指数保险 农业保险 粮食安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申曙光 徐立幼
合办保险:农业保险发展的可行途径申曙光,徐立幼一、农业保险经营体制:亟待改革我国农业面临的风险特别多,对保险的需求特别强烈。在过去十余年中,农业保险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对于稳定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经济、安定农民生活等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与其它行业保...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跃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龙文军 郑立平
农业保险的发展 ,对保障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推动农业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可持续农业与农业保险的内在联系 ,指出农业保险可以为可持续农业发展保驾护航。接着分析了我国当前农业保险和可持续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将这些问题归结为来自行为主体 ,即政府、农民、商业企业三方面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业保险 ,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可持续农业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景政 穆月英
[目的]在推进农业农村领域减排降碳的背景下,探究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助力我国实现“2030碳达峰”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基于2008—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考察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生产碳排放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1)农业保险发展显著促进农业生产碳减排,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以及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农业保险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存在以政府补贴力度为前提的门槛效应。当政府补贴力度较低时,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生产碳排放无显著影响;只有政府补贴力度达到一定门槛值后,农业保险才会发挥碳减排作用。(3)机制分析表明,农业保险主要通过促进专业化种植和技术进步实现农业生产碳减排。(4)随着农业生产碳排放量的降低,农业保险发展的碳减排效应逐渐减弱。[结论]应通过财政补贴方式继续全面推广农业保险,引导农户转向专业化、绿色化生产,以推动农业低碳转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立明
本文以农作物一切险为代表回顾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实践,总起来看,农业保险的表现令人失望,主要原因在于这一计划建立在错误的理论模型基础之上,错误的理论导致对此类保险项目的潜在价值估计过高。一种比较流行的现点认为农业保险是取代政府的灾害救济的最佳形式,但是实际调查和历史记录表明,灾害救济与农业保险之间的替代关系并不强,并且保险计划并不能积累起足够的资金应对大灾,最终的结果是还得实行灾害救济。在中国实行政府资助的农业保险计划还面临一些特殊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中国农村的“逆淘汰”机制、反哺农业问题、农民的组织程度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农业保险计划的实施便无从谈起。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灾害救济 风险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