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
2023(86)
2022(72)
2021(74)
2020(65)
2019(129)
2018(108)
2017(208)
2016(130)
2015(151)
2014(137)
2013(141)
2012(131)
2011(125)
2010(107)
2009(129)
2008(106)
2007(90)
2006(72)
2005(65)
作者
(355)
(329)
(309)
(297)
(231)
(136)
(135)
(131)
(121)
(116)
(111)
(110)
(100)
(99)
(96)
(95)
(93)
(86)
(85)
(83)
(81)
(80)
(80)
(75)
(74)
(70)
(70)
(70)
(66)
(66)
学科
(624)
经济(623)
方法(339)
数学(324)
数学方法(324)
(276)
管理(273)
中国(228)
(227)
(196)
企业(196)
(141)
(133)
财务(133)
财务管理(133)
(131)
波动(131)
经济波动(131)
财政(131)
企业财务(127)
(120)
银行(116)
及其(115)
(113)
(111)
金融(111)
(108)
(104)
政策(94)
方针(92)
机构
大学(1686)
学院(1609)
(887)
经济(883)
研究(719)
中国(539)
(481)
科学(427)
管理(427)
经济学(385)
(381)
理学(365)
经济学院(363)
理学院(359)
管理学(354)
管理学院(351)
(348)
研究所(340)
中心(335)
财经(315)
(312)
(307)
农业(284)
财经大学(256)
(250)
研究中心(234)
业大(233)
(232)
金融(232)
北京(224)
基金
项目(1114)
基金(846)
科学(844)
(807)
国家(802)
研究(734)
科学基金(636)
社会(495)
社会科(470)
社会科学(470)
资助(434)
自然(405)
自然科(399)
自然科学(399)
自然科学基金(395)
基金项目(391)
教育(373)
(373)
(346)
重点(300)
(299)
中国(294)
教育部(266)
重大(255)
国家社会(244)
大学(238)
科研(225)
(221)
成果(221)
人文(218)
期刊
(836)
经济(836)
研究(674)
(436)
中国(399)
学报(352)
(307)
科学(289)
大学(226)
学学(215)
经济研究(212)
管理(200)
农业(199)
(194)
金融(194)
财经(180)
(150)
教育(141)
(138)
会计(118)
世界(116)
(109)
财政(109)
(104)
问题(100)
国际(97)
技术(92)
统计(90)
(82)
业大(75)
共检索到2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玲  
"自虞、夏时,贡赋始备也"。被称为"王用"、"国用"、"邦计"的财政自产生之日起就与国之兴衰存亡以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息息相关。经济学家熊彼特曾对财政史有过如此的论述:"在有些历史时期,它们可以解释各种事件的一切主要特征。对大多数历史时期,它们都提供了这样强大的解释力……但是比因果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财政史的征兆意义。一个民族的精神,以及它的文化水平、社会结构和政策预示的行动等……所有这些甚至更多的事情都是由财政史所书写。"~(①)正因为财政史对于历史有如此强大的解释力,许多学者投身于该领域的研究,从中去观察国家、国家的性质、国家的形式乃至国家的命运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许多省市推行了中职与本科贯通的人才培养项目,称之为"项目",是因为它不是一种稳定的学制,而只是特定政策支持下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对其性质我们应当有这一清晰认识。获得这一项目的中职学校,招生情况自然大为改观,比如上海市,2014年中本贯通专业的招生分数线均在区重点以上。而本科院校对中本贯通项目同样积极性很高,因为他们发现,当本科院校介入中职招生和人才培养后,来自中职的生源质量相比过去就会有很大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露  杨若凡  石伟平  
课程体系的贯通是中本贯通的基石。基于对中本贯通试点院校课程衔接体系构建中问题的把握与原因的分析,提出中本贯通课程衔接体系构建的应然路向,即树立"整体性衔接"的课程理念、坚持"全人发展取向"的衔接目标、形成"动态联结"的衔接内容、转向"能力积累"的衔接模式以及建立具有"制度化显性效力"的衔接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海燕  
梳理立体化课程及其建设内涵,从中得出,构建中高本贯通的职业教育立体化课程体系需要从课程资源和课程模式两个方面着手;探讨立体化课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中高本贯通的职业教育立体化课程建设的问题。首先,构建了职业教育的立体化课程结构;第二,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对中高本贯通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进行分层和衔接设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夏建国  赵军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顶层设计的完成,职业教育发展、关注和研究的重心应转向中观和微观层面参与体系建构的相关行动者。"中本贯通"作为体系建构的一种模式,其相关行动者即本科院校和职业学校之间在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层面都客观存在着冲突。文章在明晰冲突的基础上,提出中本贯通实践中应建立本科院校转型与职业学校质量提升互动机制,发挥主体优势与延续技术技能传统,注重教育的整体性与技术素养生成的阶段性,遵循认知规律与学习实践的情境导向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吕俊宏  王敬芬  
2008年初财政部将河北省确定为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建设试点省份。两年来,河北省财政厅按照"以平台促应用、以应用推平台"思路,深入推进试点工作,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平台在省市县三级财政部门的贯通应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柯婧秋  石伟平  
"高本贯通"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之举。其政策逻辑是深化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完善"二元支撑"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两大功能;继续推进部分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推动人才培养支撑产业需求。然而,由于"高本贯通"牵扯多元利益相关方,且新兴政策缺乏既有改革经验的借鉴,政策内在价值与效度的最大化实现将面临四个关键问题:贯通专业的选择、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的一体化设计、双方地位博弈。鉴于此,有必要在实践起点、实践依据和实践保障三个路径层面强化理性实践。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熊玲  李忠  
本-硕-博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按照"3+1+4"八年一贯制的培养方式,将其设计成一个有机连贯的整体,打破高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隔离,把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融为一体,实行研究生与本科生的贯通式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郑广成  朱翠苗  
比照国外职业教育成功经验,剖析中高本教育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按照职业人才规格层次,与高等教育互融互通,构建了中高本现代职业教育衔接体系,对中高本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贯通思路和方法进行说明,最后给出了中高本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与改革途径,形成了"多层立交、互融贯通"衔接框架体系和保障措施,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管天球  佘国华  
坚定有力地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的根脉所在。服务好就会枝繁叶茂,充满生机活力。针对我国高校长期存在的教育与科技经济脱节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鹏进  
有关中国传统农村土地产权性质的认识大致可归纳为三重认知,即"剥夺反抗观""宗族伦理观"与"私有财富观"。"剥夺反抗观"主要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影响,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性质是封建地主所有制,土地占有的高度不均是农民遭受剥削与压迫的根源。"宗族伦理观"认为传统社会的土地产权嵌入于宗族社会结构之中,是一种基于"祖业观"的"家业产权"。"私有财富观"则主张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土地属于私人所有,存在着普遍的土地市场与多样化的土地产权交易形式。其实,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产权在本质上是一种复合产权形式,上述三重认知分别强调了土地的政治产权、社会(文化)产权与经济产权三重属性。这一认识对于回答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念潮旭  
"3+4"中本贯通作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模式,已在江苏、山东、上海、吉林等多个省(市)先行实践。对改革先行者上海市的中本贯通政策实施状况进行整理分析,厘清其成功经验和实践缺陷,能为其他省(市)推行并完善该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福建作为拟开展"3+4"中本贯通培养试点的省份,要发挥后发优势,充分学习借鉴并创造性吸收上海市的先进做法和有益经验,在顶层设计和具体实践上树立理性思维、加强理性判断,有效预防政策洼地和政策缺陷,提前预判和化解政策实施困局,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以加快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服务新福建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宁  夏妍春  何亚飞  蔡捷  张骜  
作为一项人才培养模式,"中本贯通"是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有益探索,对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我校机械工程中本贯通试点专业以"核心课程"为主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衔接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并总结了实现中本贯通课程衔接的技术路径与实践经验,为其他中本贯通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依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加鹏飞   高婷婷   梁伟豪  
“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培养是职业院校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实践探索,是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提高职业素质以及就业竞争力的积极尝试。基于“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三坚持”“两提升”的内在逻辑,分析“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培养存在政策机制失范、多元主体协同失调、招考评价失准、课程体系衔接失序四个方面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优化策略,即建立明晰的政策框架、搭建政校企互联平台、创建统一的招考评价机制、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